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杨绛的散文叙事别具一格,多采用“冷静节制”的姿态叙事:反思历史时,她以冷眼旁观相对,却洞察出了极端历史环境下的种种人情世态;记人状物叙事中,她与人物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平静中却也流露出对生命的关怀。通过“冷静节制”的叙事,杨绛向我们展现了“不动声色”的力量、平和的美感以及理性的智慧。
关键词:杨绛散文;散文叙事;冷静节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9-0-01
杨绛散文中描写的生活大多温和恬淡而不事张扬,但是细细品味,她的平淡里又蕴含着深思感悟,可见杨绛的散文叙事是独特的。而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原因是她常在散文中采取“冷静节制”的方法叙事。
一、“边缘化”的旁观姿态
十年浩劫之后,对历史的回顾和批判在一个时期内成为文学创作的主题。对于那段荒谬的历史,劫后余生的文人们或是对其采取直截了当的批判态度,或是饱含深情地控诉扭曲的人性。而杨绛以此为背景的遥记旧事之作却处于这股热潮的边缘,她的叙事角度极为独特:对追忆之事她没有直接的正面描写,对历史大事件也没有倾注太多笔墨,相反,杨绛选取了冷眼旁观这一独特的观察和言说角度,采用事件的侧面描写或是“以小见大”的方法来用她的眼和心审视极端历史环境下的世间百态,体现了具有“冷静节制”特色的散文叙事艺术。
试看《干校六记》,它所记叙的是杨绛和钱钟书被迫下发干校时期的生活片段,“干校”是文革时期集中迫害知识分子的场所,但杨绛并没有去写干校的整体风貌。在记叙人物的小场面时,杨绛从侧面映射出了整个社会的大场面,并且她从不流露过多的情感,只是像一个俯临者一样旁观一切,比如写热闹喧天的欢送场面中俞平老和俞师母年逾七旬还像孩子排隊出发的辛酸场景,便真实地映射了那一代知识分子“人何以堪”的悲惨命运;女婿得一自杀,寥寥几句,没有任何感情倾注,笔调更是平淡,而读者却能感受到平静之下作者的伤感以及当时社会对人冷酷的摧残。《第一次下乡》中,作者并没有交代事件发生的大背景,直接切入主题写她的所见所闻,但“灰尘扑鼻的冷炕上”的难眠,“每日窝头白薯”的寡淡皆从一个知识分子的角度去观照当时的农村,展现了当时农村的人情世态。
这种边缘化的叙事角度和写法,使杨绛全然将自己从那段历史中抽离出来,她仿佛一个安静的观众,以旁观俯临的姿态更清晰地洞察到了人世间的一切,以不动声色的语气将其一一描绘了下来。同时,以“冷眼旁观”的姿态叙事,略去了历史的重量,体现出杨绛叙事“举重若轻”的智慧。另外,将所忆之事和历史事件本身拉开距离,使散文出现时空上的疏离感,平添了一种客观冷静的基调;“冷眼旁观”中,作者亦将情感加以节制,更是透出理性平静的气度。笔者以为,面对人性的冷漠、历史的残酷,淡定沉静的外表往往比暴露嘶吼蕴藏着更多的力量。杨绛散文以冷眼旁观之姿洞悉世态人情,可谓是先生对散文叙事的一种独特贡献。
二、“冷静”下的情感沉思
除了以旁观姿态反思历史,杨绛的人物生活描摹也是选择通过保持距离来刻画的。她常通过简洁的叙事、自我情感的隐藏来传递她所看到的真实人生,因此叙事中所传达的情感也同样需要读者自己去挖掘。
杨绛写《记钱钟书与<围城>》时便这样评价自己的叙事:“既不称赞,也不批评,只据事纪实;钟书读后也承认没有失真”,这样客观冷静的叙事伴随着细致的白描,一个有些“稚气”、童心未泯的钱钟书跃然纸上。虽然杨绛似是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叙事,节制了自我的情感,但这个旁观者多选用了日常趣事来描写,写丈夫的“痴”、“笨拙”,可见她对身边琐事、人间真情是有着最细致的观察和认识的,正是因此读者才不难感受到其平淡的笔端所带有的浓重的理解、爱怜和深情。《我们仨》、《记杨必》、《回忆我的父亲》等文章,也都通过平淡的旁观叙述,十分自然地将读者带入叙述情境中,而感情的点滴流露则恰到好处地拨动了读者的心弦,体现出一种理性、含蓄、平和的美感。
在杨绛笔下,还有许许多多的“小人物”,她惯用干脆、冷静的白描去勾勒出他们的轮廓,叙述中有意和人物保持一定的距离。无论是临终前一天给钱家送鸭蛋的、镶在门框里的车夫“老王”,自称“谈恋爱”的佣人顺姐,还是文革中“管制”牛鬼蛇神的革命群众,杨绛的描写里都没有轰轰烈烈的大段抒情,没有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即使是面对人物有极为深沉的情感,她也只通过平实朴素的叙述中自然流露出来,而不是直接浓烈的宣泄。通过冷静和节制,杨绛一方面展现了平淡中人情人性的真善美,另一方面也超越了情感控诉,褪去了凌厉浮躁之气,更理性地去看待社会中平等同情的缺失、物欲私欲的膨胀、体制的缺失等问题。
杨绛的散文不以情感取胜却饱含情感,在平静克制的语言背后更是充满理性的深思,先生“冷静节制”叙事的背后原来蕴藏着一种巨大的智慧。
三、小结
杨绛的散文为人所诟病的就是她的“冷”或“冷漠”,这可能是与其“冷静节制”的叙事有关。但笔者以为,这样的评价仅停留在了表面。杨绛的散文确实有“冷”的一面,但也正是因为“冷”的旁观,作者才能宕开一笔写些平淡的琐碎小事,残酷的历史才没有那么厚重,人生的悲欢离合也不至于那么凄然。深层次看,杨绛“冷”的背后其实是被节制了的无限的真情,是一颗忧虑的、理性的、富有智慧的心灵。“冷”的背后其实是“暖”,是“温情”。
参考文献:
[1]杨绛.杨绛散文[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
[2]杨绛.我们仨[M].北京:三联书店,2003.
[3]洪子诚.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4]候玉倩.人生边上的素心描写:杨绛散文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2.
关键词:杨绛散文;散文叙事;冷静节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9-0-01
杨绛散文中描写的生活大多温和恬淡而不事张扬,但是细细品味,她的平淡里又蕴含着深思感悟,可见杨绛的散文叙事是独特的。而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原因是她常在散文中采取“冷静节制”的方法叙事。
一、“边缘化”的旁观姿态
十年浩劫之后,对历史的回顾和批判在一个时期内成为文学创作的主题。对于那段荒谬的历史,劫后余生的文人们或是对其采取直截了当的批判态度,或是饱含深情地控诉扭曲的人性。而杨绛以此为背景的遥记旧事之作却处于这股热潮的边缘,她的叙事角度极为独特:对追忆之事她没有直接的正面描写,对历史大事件也没有倾注太多笔墨,相反,杨绛选取了冷眼旁观这一独特的观察和言说角度,采用事件的侧面描写或是“以小见大”的方法来用她的眼和心审视极端历史环境下的世间百态,体现了具有“冷静节制”特色的散文叙事艺术。
试看《干校六记》,它所记叙的是杨绛和钱钟书被迫下发干校时期的生活片段,“干校”是文革时期集中迫害知识分子的场所,但杨绛并没有去写干校的整体风貌。在记叙人物的小场面时,杨绛从侧面映射出了整个社会的大场面,并且她从不流露过多的情感,只是像一个俯临者一样旁观一切,比如写热闹喧天的欢送场面中俞平老和俞师母年逾七旬还像孩子排隊出发的辛酸场景,便真实地映射了那一代知识分子“人何以堪”的悲惨命运;女婿得一自杀,寥寥几句,没有任何感情倾注,笔调更是平淡,而读者却能感受到平静之下作者的伤感以及当时社会对人冷酷的摧残。《第一次下乡》中,作者并没有交代事件发生的大背景,直接切入主题写她的所见所闻,但“灰尘扑鼻的冷炕上”的难眠,“每日窝头白薯”的寡淡皆从一个知识分子的角度去观照当时的农村,展现了当时农村的人情世态。
这种边缘化的叙事角度和写法,使杨绛全然将自己从那段历史中抽离出来,她仿佛一个安静的观众,以旁观俯临的姿态更清晰地洞察到了人世间的一切,以不动声色的语气将其一一描绘了下来。同时,以“冷眼旁观”的姿态叙事,略去了历史的重量,体现出杨绛叙事“举重若轻”的智慧。另外,将所忆之事和历史事件本身拉开距离,使散文出现时空上的疏离感,平添了一种客观冷静的基调;“冷眼旁观”中,作者亦将情感加以节制,更是透出理性平静的气度。笔者以为,面对人性的冷漠、历史的残酷,淡定沉静的外表往往比暴露嘶吼蕴藏着更多的力量。杨绛散文以冷眼旁观之姿洞悉世态人情,可谓是先生对散文叙事的一种独特贡献。
二、“冷静”下的情感沉思
除了以旁观姿态反思历史,杨绛的人物生活描摹也是选择通过保持距离来刻画的。她常通过简洁的叙事、自我情感的隐藏来传递她所看到的真实人生,因此叙事中所传达的情感也同样需要读者自己去挖掘。
杨绛写《记钱钟书与<围城>》时便这样评价自己的叙事:“既不称赞,也不批评,只据事纪实;钟书读后也承认没有失真”,这样客观冷静的叙事伴随着细致的白描,一个有些“稚气”、童心未泯的钱钟书跃然纸上。虽然杨绛似是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叙事,节制了自我的情感,但这个旁观者多选用了日常趣事来描写,写丈夫的“痴”、“笨拙”,可见她对身边琐事、人间真情是有着最细致的观察和认识的,正是因此读者才不难感受到其平淡的笔端所带有的浓重的理解、爱怜和深情。《我们仨》、《记杨必》、《回忆我的父亲》等文章,也都通过平淡的旁观叙述,十分自然地将读者带入叙述情境中,而感情的点滴流露则恰到好处地拨动了读者的心弦,体现出一种理性、含蓄、平和的美感。
在杨绛笔下,还有许许多多的“小人物”,她惯用干脆、冷静的白描去勾勒出他们的轮廓,叙述中有意和人物保持一定的距离。无论是临终前一天给钱家送鸭蛋的、镶在门框里的车夫“老王”,自称“谈恋爱”的佣人顺姐,还是文革中“管制”牛鬼蛇神的革命群众,杨绛的描写里都没有轰轰烈烈的大段抒情,没有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即使是面对人物有极为深沉的情感,她也只通过平实朴素的叙述中自然流露出来,而不是直接浓烈的宣泄。通过冷静和节制,杨绛一方面展现了平淡中人情人性的真善美,另一方面也超越了情感控诉,褪去了凌厉浮躁之气,更理性地去看待社会中平等同情的缺失、物欲私欲的膨胀、体制的缺失等问题。
杨绛的散文不以情感取胜却饱含情感,在平静克制的语言背后更是充满理性的深思,先生“冷静节制”叙事的背后原来蕴藏着一种巨大的智慧。
三、小结
杨绛的散文为人所诟病的就是她的“冷”或“冷漠”,这可能是与其“冷静节制”的叙事有关。但笔者以为,这样的评价仅停留在了表面。杨绛的散文确实有“冷”的一面,但也正是因为“冷”的旁观,作者才能宕开一笔写些平淡的琐碎小事,残酷的历史才没有那么厚重,人生的悲欢离合也不至于那么凄然。深层次看,杨绛“冷”的背后其实是被节制了的无限的真情,是一颗忧虑的、理性的、富有智慧的心灵。“冷”的背后其实是“暖”,是“温情”。
参考文献:
[1]杨绛.杨绛散文[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
[2]杨绛.我们仨[M].北京:三联书店,2003.
[3]洪子诚.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4]候玉倩.人生边上的素心描写:杨绛散文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