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结合民办高校辅导员的组成、现状和岗位职责,讨论了民办高校建设“双师型”辅导员的必要性,同时对民办高校如何发展“双师型”辅导员队伍提出了两点具体措施。
关键词: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隨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是越来越快,民办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和重要组成,同公办院校一样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重任。
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了第24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倡导者。辅导员应该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因此,加强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十分重要。
“双师型”是由张道文首次提出:既有扎实的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又必须具备过硬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2012年淮北师范大学谢红霞提出了:高校“双师型”辅导员首先必须具备高校教师资格,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必须具备指导学生成长成才的某种专业执业资格。如参加国家相关部门统一考试获得心理咨询师、职业规划师、就业指导师、人力资源师等专业执业资格。
一、民办高校发展“双师型”辅导员的必要性
自1953年,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提出要在全国高校建立一批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政治辅导员”,以保证党对高校的绝对领导,清华大学在全国第一个设置了辅导员的岗位。随之此岗位的设置、在各大高校推行,发展至今,辅导员队伍已经由当初一些品学兼优、有一定组织能力的高年级学生组成,转变成为一支既能满足高校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又能够管理学生事务的专业化成熟独立队伍。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辅导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民办高校因为发展时间短、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等原因,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上与公办院校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加速发展“双师型”辅导员队伍建设十分重要。
自民办高校建立以来,辅导员所处位置非常尴尬,相对于管理干部和专业老师而言,辅导员严重缺乏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和学术地位,人生发展的前景比较模糊。例如: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专职辅导员要按1∶150或1∶200的比例配备,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没有按照这一要求实施,特别是民办高校,甚至有1∶400的实例。从而民办高校辅导员整体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同时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知识结构比较复杂,有刚毕业的研究生,也有本科的优秀毕业生,不仅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专业,还包括一些工学、理学以及艺术等专业背景,因此民办高校“双师型”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具有特殊意义。
二、建设民办高校“双师型”辅导员队伍的具体措施
1.根据辅导员自身能力和需求,明确定位和发展方向
现今的大学校园学生基本上是95后,2017年9月,全国各大高校将迎来第一批00后,他们呈现出与80后,90后学生不同的特点。针对学生人数的激增,民办高校招录学生素质普遍比公办高校低和学生思想行为的愈加复杂的形势,民办高校中的辅导员职能开始拓宽,事务性、应激性的工作大量增加,并开始在这些事物中迷失。因此明确自身的定位,根据自身能力和需求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成为民办高校辅导员首当其冲的事情。民办高校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还要负责心理辅导,就业指导,创业教育等相关工作,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专攻专研其中某一个方向,作为自身后期发展的主要方向,并在此方向上获得执业资格。
2.民办高校为辅导员搭建“双师型”发展平台
首先,民办高校应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提高辅导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民办高校辅导员趋于年轻化,大都是一些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他们对自己的职业充满激情,但是易迷失,遇到现实的困难后,容易妄自菲薄。加强辅导员的培训,建立超前、开放、动态和竞争的辅导员培养制度,并逐步完善。这样不仅会让辅导员继续保持激情,还会让辅导员更加的专业。
然后民办高校应将学校发展理念与辅导员的发展相互融合,这样既有利于学校的发展,也有利于“双师型”辅导员发展方向的确立和实现。在大学课程中,就业指导、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可以大胆采用有实践经验和取得执业证书的辅导员。将这些实践课程,作为辅导员的考核评价条件,从而督促辅导员提升自身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蒋福玲.高校“经师+人师”双师型辅导员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4(7):65-66.
[2]谢红霞.高校“双师型”辅导员队伍建设述评[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54-155.
关键词: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隨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是越来越快,民办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和重要组成,同公办院校一样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重任。
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了第24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倡导者。辅导员应该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因此,加强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十分重要。
“双师型”是由张道文首次提出:既有扎实的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又必须具备过硬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2012年淮北师范大学谢红霞提出了:高校“双师型”辅导员首先必须具备高校教师资格,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必须具备指导学生成长成才的某种专业执业资格。如参加国家相关部门统一考试获得心理咨询师、职业规划师、就业指导师、人力资源师等专业执业资格。
一、民办高校发展“双师型”辅导员的必要性
自1953年,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提出要在全国高校建立一批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政治辅导员”,以保证党对高校的绝对领导,清华大学在全国第一个设置了辅导员的岗位。随之此岗位的设置、在各大高校推行,发展至今,辅导员队伍已经由当初一些品学兼优、有一定组织能力的高年级学生组成,转变成为一支既能满足高校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又能够管理学生事务的专业化成熟独立队伍。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辅导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民办高校因为发展时间短、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等原因,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上与公办院校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加速发展“双师型”辅导员队伍建设十分重要。
自民办高校建立以来,辅导员所处位置非常尴尬,相对于管理干部和专业老师而言,辅导员严重缺乏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和学术地位,人生发展的前景比较模糊。例如: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专职辅导员要按1∶150或1∶200的比例配备,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没有按照这一要求实施,特别是民办高校,甚至有1∶400的实例。从而民办高校辅导员整体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同时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知识结构比较复杂,有刚毕业的研究生,也有本科的优秀毕业生,不仅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专业,还包括一些工学、理学以及艺术等专业背景,因此民办高校“双师型”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具有特殊意义。
二、建设民办高校“双师型”辅导员队伍的具体措施
1.根据辅导员自身能力和需求,明确定位和发展方向
现今的大学校园学生基本上是95后,2017年9月,全国各大高校将迎来第一批00后,他们呈现出与80后,90后学生不同的特点。针对学生人数的激增,民办高校招录学生素质普遍比公办高校低和学生思想行为的愈加复杂的形势,民办高校中的辅导员职能开始拓宽,事务性、应激性的工作大量增加,并开始在这些事物中迷失。因此明确自身的定位,根据自身能力和需求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成为民办高校辅导员首当其冲的事情。民办高校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还要负责心理辅导,就业指导,创业教育等相关工作,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专攻专研其中某一个方向,作为自身后期发展的主要方向,并在此方向上获得执业资格。
2.民办高校为辅导员搭建“双师型”发展平台
首先,民办高校应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提高辅导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民办高校辅导员趋于年轻化,大都是一些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他们对自己的职业充满激情,但是易迷失,遇到现实的困难后,容易妄自菲薄。加强辅导员的培训,建立超前、开放、动态和竞争的辅导员培养制度,并逐步完善。这样不仅会让辅导员继续保持激情,还会让辅导员更加的专业。
然后民办高校应将学校发展理念与辅导员的发展相互融合,这样既有利于学校的发展,也有利于“双师型”辅导员发展方向的确立和实现。在大学课程中,就业指导、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可以大胆采用有实践经验和取得执业证书的辅导员。将这些实践课程,作为辅导员的考核评价条件,从而督促辅导员提升自身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蒋福玲.高校“经师+人师”双师型辅导员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4(7):65-66.
[2]谢红霞.高校“双师型”辅导员队伍建设述评[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