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泸州市教育实践基地作为首批全国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以“乐学无界,践知有为”为办学理念,守初心、担使命,谱写实践教育新篇章。2018年11月,泸州市教育实践基地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以下简称“营地”)。在推进“营地教育”的过程中,营地坚持破实践课程脱离社会实际之困局、攻实践活动难以有效组织之难关、解实践课程设计目标单一之难题,积极探索“营地教育”实践活动模式和规律,形成了“一核引领、三为育人、四链支撑、五维聚力”的“营地教育”育人生态。
一、一核引领:强化实践育人目标引领
实践育人是营地开展实践教育活动的核心。营地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立足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需要,让学生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利用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多元化方式,强化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发明创新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坚持将实践育人的目标内化为营地“三为育人、四链支撑、五维聚力”的科学指引。
二、三为育人:构建实践育人目标体系
营地践行“乐学无界,践知有为”的办学理念,构建了以为生、为人和为学为核心的“三为”实践育人目标体系。
1.懂为生之道
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理念为支撑,打造了“三生教育”课程,将该系列课程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衔接,让课程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以“天地人事”之教,涵“生命自觉”之育,旨在培养学生自立能力和判断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
2.明为人之道
通过集体食宿、自主管理、集体研学等形式,强化学生集体意识、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宿舍、食堂文明守护员”行动,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在实现集体利益过程中的个人责任感;通过团建课程以及围绕传统文化、革命精神、国情市情、国防科工、自然生态等主题设计的研学课程,强化学生在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个方面的教育。通过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体系教育,让学生从学校这个小课堂,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引导学生成为有品德之人、有品质之人、有品位之人。
3.知为学之道
营地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通过“守望盐业文明·传承工匠精神”等主题的综合实践和研学实践活动,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让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参与实践课程中,在真实情境中开展探究活动,学生围绕问题,通过对知识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掌握为学之术、培养为学之能、遵循为学之道。
三、四链支撑:搭建实践育人课程支架
根据实践育人目标,营地搭建形成了包含兴趣链、知识链、实践链和能力链在内的实践育人课程支架,注重增强实践育人的内生动力。
1.抓住兴趣链
营地积极面向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贴近学生个体生活,着眼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在兴趣的基础上生成课程。比如,研学课程“探秘恐龙世界”以“我与恐龙有个约会”为主线进行课程构建,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与来自一亿六千万年前的友好使者相识、相知、相处、相惜、相约,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体验高校生活·探索医学奥秘”研学课程设计则抓住医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体验妈妈怀孕开始,让学生将课程内容与个体建构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掘这门课程的智育、德育和美育因素,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连接知识链
营地面向学生现有能力,搭建学习支架,设法调动学生自主性,结合中小学学科课程,跨学科整合课程内容,以PBL模式按选题指导、资料收集、信息整理、成果展示的流程进行教学。所谓PBL模式是指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学生通过对井盐进行钻探,了解自贡地质结构,学习古人先进的钻探技术,探究古代盐税历史,了解茶马古道的形成过程;在映秀震中纪念馆,学生可以体会到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大爱精神,也能从科学角度认识地震是怎么发生的、地震发生后我们该怎么办等问题,从而引发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珍爱生命的意识。
3.注重实践链
营地一直将学生的实践体验放在第一位,通过“亲历—形成—检验—反思”四个阶段,让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结构。在“法护成长”实践课程中,学生首先通过法治馆学习法律常识,而后通过模拟法庭情境,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根据教师所提供的材料自发总结形成认识,沉浸式体验运用法律的程序步骤,最后反思实践,获得成长。机器人课程中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试错的同时,组织、参与、鼓励学生实践,为学生创造更多亲身体验的机会和自主探究的平台。
4.关注能力链
营地围绕校内外实践,强化实践课程在兴趣链、知识链、实践链落地落实,时刻关注学生在问题探究、行为观察、现象分析中的价值生成。例如,在研学课程中,学生通过选题、资料收集、信息整理、实践探索、成果展示等环节,掌握项目式学习的方法和必备能力;在“体验高校生活·探索医学奥秘”研学课程中,学生体悟生命来之不易,懂得了為生之道,明确了为人之道,知道了为学之道,不断促成核心素养的达成。
四、五维聚力:打造实践育人生态环境
营地从组织保障、协同成长、立体课程、教师成长、多元评价五个维度统筹规划、协同发力,打造“五维聚力”的实践育人生态环境。
1.组织保障体系
在硬件设施资源上,营地建设有高标准户外拓展训练场、运动场、乐学农场、人民防空教育馆、法治馆、非遗传承体验馆、心理健康体验馆、励志馆、禁毒馆、科普活动中心等专题教育场馆和实践教室,全方位保障营地实践育人的实施环境。此外,营地在课程资源上具有显著优势,区域内自然、人文资源等都可以作为学生实践的课程资源,区域内的基地、资源点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课堂。营地充分利用基地在资源、综合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根据不同资源联合开发课程,进行不同主题的实践教育活动,形成了一小时、两小时和三小时研学圈,常态化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营地积极构建“开放、共享、合作”的实践教育格局,建立了包含区县社区教育学院、街道(乡镇)社区学校、社区(村)教育学习中心在内的中小学生实践阵地网络,为学生提供法制宣传、禁毒宣传、志愿服务等多种社区实践和社区服务机会。 2.协同成长体系
营地作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课程和研学课程的专门实施机构,在资源统筹、师资等方面具有优势,理应成为区域综合实践和研学课程建设和实施中心,通过集体研讨、课程打磨、上示范课等方式,带动周边基地、学校实践课程质量提升。营地努力构建“营地 教培中心 学校”的协同成长体系。协同区县教培中心,利用本地资源开发研学课程,帮助区域提升研学基地课程质量。建立“营地 学校”研学课程实施模式,通过与学校在资源共享、师资交流、课程订制、研学运行机制探索等方面的深度合作,解决学科课程与实践课程联系不紧密,研学课程行前、行中和行后衔接度不高、延展性不强的问题,同时促进学校在课程理解、课程开发、组织保障等方面的规范化、科学化。
3.立体课程体系
学生在营地的实践活动时间相对较少,然而部分考察探究性的实践项目需要较长周期,学生需要在行前了解活动目的地基本情况,行后需要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后续拓展性学习。所以,基于这个现状,营地构建了“线上 线下”的课程体系。学生来营地之前,先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先导学习,了解营地及所要学习实践的课程,做好实践前的知识和技能准备,激发学习兴趣。来到营地后,及时记录实践过程,认真开展实践活动。离开营地后,通过学习平台进行后续拓展性学习,并在平台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给予及时指导与评价,保证探究实践活动的延续性和完整性,实现营地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无缝对接。营地课程内容自成体系,围绕“三种模式教育”(交流互动、实践体验、感悟创新)、“四类教育主题”(生存体验、素质拓展、科学实践、专题教育)、“五种特色活动”(礼仪教育、感恩教育、传统工艺、家政体验、体能拓展)创设专题教育类、民族民俗文化教育类、科技创新类、生存体验类、素质拓展类综合实践课程100余门。同时,营地还开发了涵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国防科工和自然生态五大板块在内的24条市内外研学线路,系统构建出“线上 线下”“营地 研学”的立体课程体系。
4.教师成长体系
开发课程、组织实践活动先要赋能教师。教师是整个课程建设和实施的核心,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综合业务能力是推动实践课程落地生根的根本举措。营地以“思想理论深入、方法深入、行动深入”三深入模式为师资成长搭建赋能体系。通过开展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申报和研学活动、参加教育部装备中心组织的实践课程评比、参加全国研学营地课程交流、建立泸州市教育实践基地智库、开展教师培训以及推进综合实践和研學线路与课程质量提升年等多种形式助力教师成长,促进教师更好地把握和设计符合课程要求、体现课程特点的课程内容,更好地开展实践教育活动。
5.多元评价体系
营地以立德树人为导向,让学生审视自我行为后作出反思性评价,让学生参照他人行为作出对照性评价,让参与实践活动全过程的教师作出阶段性评价和终结评价,以此形成“自评 小组评 教师评”的多维度评价模式。活动结束后,营地还将根据学生每项活动的表现,汇总课程评语、学生课表、住宿等情况生成学生成长档案和营地学分证书,构建实践活动的多元评价体系。
经过五年的实践探索,泸州市教育实践基地充分发挥营地的枢纽和中心作用,形成了“一核引领、三为育人、四链支撑、五维聚力”的“营地教育”育人生态,构建了以为生、为人和为学为主体的“三为”实践育人目标体系,课程质量不断提升,形成了100多门独具特色的综合实践课程,开发了市内外研学线路24条。营地实践育人的示范引领作用日趋凸显,其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充分肯定。未来,营地将继续秉承“乐学无界,践之有为”的办学理念,让学生在实践育人的春风里茁壮生长。
【于文全 四川省泸州开放大学实践教育学院副院长,讲师;魏乐乐,四川省泸州开放大学实践教育学院助教;郑敏,四川省泸州开放大学实践教育学院助教】
责任编辑︱赵 庭
一、一核引领:强化实践育人目标引领
实践育人是营地开展实践教育活动的核心。营地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立足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需要,让学生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利用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多元化方式,强化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发明创新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坚持将实践育人的目标内化为营地“三为育人、四链支撑、五维聚力”的科学指引。
二、三为育人:构建实践育人目标体系
营地践行“乐学无界,践知有为”的办学理念,构建了以为生、为人和为学为核心的“三为”实践育人目标体系。
1.懂为生之道
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理念为支撑,打造了“三生教育”课程,将该系列课程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衔接,让课程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以“天地人事”之教,涵“生命自觉”之育,旨在培养学生自立能力和判断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
2.明为人之道
通过集体食宿、自主管理、集体研学等形式,强化学生集体意识、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宿舍、食堂文明守护员”行动,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在实现集体利益过程中的个人责任感;通过团建课程以及围绕传统文化、革命精神、国情市情、国防科工、自然生态等主题设计的研学课程,强化学生在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个方面的教育。通过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体系教育,让学生从学校这个小课堂,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引导学生成为有品德之人、有品质之人、有品位之人。
3.知为学之道
营地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通过“守望盐业文明·传承工匠精神”等主题的综合实践和研学实践活动,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让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参与实践课程中,在真实情境中开展探究活动,学生围绕问题,通过对知识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掌握为学之术、培养为学之能、遵循为学之道。
三、四链支撑:搭建实践育人课程支架
根据实践育人目标,营地搭建形成了包含兴趣链、知识链、实践链和能力链在内的实践育人课程支架,注重增强实践育人的内生动力。
1.抓住兴趣链
营地积极面向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贴近学生个体生活,着眼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在兴趣的基础上生成课程。比如,研学课程“探秘恐龙世界”以“我与恐龙有个约会”为主线进行课程构建,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与来自一亿六千万年前的友好使者相识、相知、相处、相惜、相约,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体验高校生活·探索医学奥秘”研学课程设计则抓住医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体验妈妈怀孕开始,让学生将课程内容与个体建构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掘这门课程的智育、德育和美育因素,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连接知识链
营地面向学生现有能力,搭建学习支架,设法调动学生自主性,结合中小学学科课程,跨学科整合课程内容,以PBL模式按选题指导、资料收集、信息整理、成果展示的流程进行教学。所谓PBL模式是指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学生通过对井盐进行钻探,了解自贡地质结构,学习古人先进的钻探技术,探究古代盐税历史,了解茶马古道的形成过程;在映秀震中纪念馆,学生可以体会到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大爱精神,也能从科学角度认识地震是怎么发生的、地震发生后我们该怎么办等问题,从而引发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珍爱生命的意识。
3.注重实践链
营地一直将学生的实践体验放在第一位,通过“亲历—形成—检验—反思”四个阶段,让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结构。在“法护成长”实践课程中,学生首先通过法治馆学习法律常识,而后通过模拟法庭情境,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根据教师所提供的材料自发总结形成认识,沉浸式体验运用法律的程序步骤,最后反思实践,获得成长。机器人课程中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试错的同时,组织、参与、鼓励学生实践,为学生创造更多亲身体验的机会和自主探究的平台。
4.关注能力链
营地围绕校内外实践,强化实践课程在兴趣链、知识链、实践链落地落实,时刻关注学生在问题探究、行为观察、现象分析中的价值生成。例如,在研学课程中,学生通过选题、资料收集、信息整理、实践探索、成果展示等环节,掌握项目式学习的方法和必备能力;在“体验高校生活·探索医学奥秘”研学课程中,学生体悟生命来之不易,懂得了為生之道,明确了为人之道,知道了为学之道,不断促成核心素养的达成。
四、五维聚力:打造实践育人生态环境
营地从组织保障、协同成长、立体课程、教师成长、多元评价五个维度统筹规划、协同发力,打造“五维聚力”的实践育人生态环境。
1.组织保障体系
在硬件设施资源上,营地建设有高标准户外拓展训练场、运动场、乐学农场、人民防空教育馆、法治馆、非遗传承体验馆、心理健康体验馆、励志馆、禁毒馆、科普活动中心等专题教育场馆和实践教室,全方位保障营地实践育人的实施环境。此外,营地在课程资源上具有显著优势,区域内自然、人文资源等都可以作为学生实践的课程资源,区域内的基地、资源点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课堂。营地充分利用基地在资源、综合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根据不同资源联合开发课程,进行不同主题的实践教育活动,形成了一小时、两小时和三小时研学圈,常态化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营地积极构建“开放、共享、合作”的实践教育格局,建立了包含区县社区教育学院、街道(乡镇)社区学校、社区(村)教育学习中心在内的中小学生实践阵地网络,为学生提供法制宣传、禁毒宣传、志愿服务等多种社区实践和社区服务机会。 2.协同成长体系
营地作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课程和研学课程的专门实施机构,在资源统筹、师资等方面具有优势,理应成为区域综合实践和研学课程建设和实施中心,通过集体研讨、课程打磨、上示范课等方式,带动周边基地、学校实践课程质量提升。营地努力构建“营地 教培中心 学校”的协同成长体系。协同区县教培中心,利用本地资源开发研学课程,帮助区域提升研学基地课程质量。建立“营地 学校”研学课程实施模式,通过与学校在资源共享、师资交流、课程订制、研学运行机制探索等方面的深度合作,解决学科课程与实践课程联系不紧密,研学课程行前、行中和行后衔接度不高、延展性不强的问题,同时促进学校在课程理解、课程开发、组织保障等方面的规范化、科学化。
3.立体课程体系
学生在营地的实践活动时间相对较少,然而部分考察探究性的实践项目需要较长周期,学生需要在行前了解活动目的地基本情况,行后需要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后续拓展性学习。所以,基于这个现状,营地构建了“线上 线下”的课程体系。学生来营地之前,先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先导学习,了解营地及所要学习实践的课程,做好实践前的知识和技能准备,激发学习兴趣。来到营地后,及时记录实践过程,认真开展实践活动。离开营地后,通过学习平台进行后续拓展性学习,并在平台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给予及时指导与评价,保证探究实践活动的延续性和完整性,实现营地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无缝对接。营地课程内容自成体系,围绕“三种模式教育”(交流互动、实践体验、感悟创新)、“四类教育主题”(生存体验、素质拓展、科学实践、专题教育)、“五种特色活动”(礼仪教育、感恩教育、传统工艺、家政体验、体能拓展)创设专题教育类、民族民俗文化教育类、科技创新类、生存体验类、素质拓展类综合实践课程100余门。同时,营地还开发了涵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国防科工和自然生态五大板块在内的24条市内外研学线路,系统构建出“线上 线下”“营地 研学”的立体课程体系。
4.教师成长体系
开发课程、组织实践活动先要赋能教师。教师是整个课程建设和实施的核心,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综合业务能力是推动实践课程落地生根的根本举措。营地以“思想理论深入、方法深入、行动深入”三深入模式为师资成长搭建赋能体系。通过开展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申报和研学活动、参加教育部装备中心组织的实践课程评比、参加全国研学营地课程交流、建立泸州市教育实践基地智库、开展教师培训以及推进综合实践和研學线路与课程质量提升年等多种形式助力教师成长,促进教师更好地把握和设计符合课程要求、体现课程特点的课程内容,更好地开展实践教育活动。
5.多元评价体系
营地以立德树人为导向,让学生审视自我行为后作出反思性评价,让学生参照他人行为作出对照性评价,让参与实践活动全过程的教师作出阶段性评价和终结评价,以此形成“自评 小组评 教师评”的多维度评价模式。活动结束后,营地还将根据学生每项活动的表现,汇总课程评语、学生课表、住宿等情况生成学生成长档案和营地学分证书,构建实践活动的多元评价体系。
经过五年的实践探索,泸州市教育实践基地充分发挥营地的枢纽和中心作用,形成了“一核引领、三为育人、四链支撑、五维聚力”的“营地教育”育人生态,构建了以为生、为人和为学为主体的“三为”实践育人目标体系,课程质量不断提升,形成了100多门独具特色的综合实践课程,开发了市内外研学线路24条。营地实践育人的示范引领作用日趋凸显,其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充分肯定。未来,营地将继续秉承“乐学无界,践之有为”的办学理念,让学生在实践育人的春风里茁壮生长。
【于文全 四川省泸州开放大学实践教育学院副院长,讲师;魏乐乐,四川省泸州开放大学实践教育学院助教;郑敏,四川省泸州开放大学实践教育学院助教】
责任编辑︱赵 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