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疱样皮疹为特征的手足口病病原学及临床特点分析

来源 :中华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e6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性分析西安地区2013至2014年皮疹形态以大疱表现为特征的手足口病患儿的病原及其临床特点。

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西安市儿童医院224例以广泛的皮肤黏膜大疱反应为特征的、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患儿标本,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手足口病病毒核酸检测并分型,对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后期随访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在皮疹形态以大疱改变为特点的、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224例患儿的标本中,柯萨奇病毒A6型(CA6)阳性207例,占92.4%,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4例,占1.8%,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阳性10例,占4.5%,4例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均阴性。220例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病例中,男130例,女90例;男女比为1.44∶1,<5岁203例,占92.3%。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升高75例,占34.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升高者200例,占90.9%;心肌酶CK–MB偏高者35例,占15.9%,肝功能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者15例,占6.8%。共有187例患儿出现发热,占85.0%。所有病例均未出现脑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病程极期皮疹均表现为大疱或大囊泡样改变,痒感明显,伴面部斑丘疹。疱疹液吸收或破溃后出现结痂和大片脱皮,基底新出皮肤无渗出,后期随访无明显色素沉着。在后期追踪随访过程中,CA6阳性病例中有52例(25.1%)距离手足口病发病期约2~4周内出现了指(趾)甲脱落剥离症状,脱甲数量1~8个,平均4.3个,甲板由里向外脱落并伴随新甲长出,脱落后的甲床未见明显结构异常,新生甲板无增生,表面光滑度存在,无肥厚,未留其他后遗症。

结论

皮疹形态以大疱表现为特点的手足口病主要由CA6引起,该病原所致的以大疱表现为特点的手足口病皮疹伴明显痒感,皮疹后期可出现结痂和脱皮,部分病例可出现脱甲病。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中文阅读视力表设计的可行性和基本表达。方法阅读视力表中文字水平确定为小学三年级水平,字体为宋体;句子为包含30个字符的连续文本,每个句子中包含27个常用汉字 (即2个标点之间的汉字个数为9个),3个标点符号;所选的80个句子之间无上下文线索,具有独立的意义;字体大小有13种,增率为0.1对数单位,即1.2589,与标准对数视力表的增幅与增率对应;字体大小以2.5点数 (pt) 为临界阈值。
期刊
目的探讨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 (MEWDS) 患者的眼底自发荧光 (FAF) 特征。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河北省邢台市眼科医院检查并确诊为MEWDS的8例 (8只眼)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19~ 48岁,平均33岁。就诊至发病时间为2~ 12 d,平均6.5 d。采用共焦激光扫描仪同步眼底血管造影模式对所有患者进行彩色眼底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2012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182例麻疹住院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影响麻疹发病的主要因素,了解麻疹病毒基因分型,为进一步控制麻疹的流行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确诊并住院治疗的182例麻疹患儿的性别、年龄、流行趋势和发病季节、麻疹疫苗的接种史、接触史等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并应用RT–PCR方法对随机采样的麻疹
目的探讨3–羟基异丁酰辅酶A水解酶(HIBCH)基因突变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14年7月诊治的1例HIBCH基因突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HIBCH""3–羟基异丁酰辅酶A水解酶"及"3–hydroxy–isobutyryl–CoA hydrolase""beta–Hydroxyisobutyryl CoA Deacylase Deficiency"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