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性分析西安地区2013至2014年皮疹形态以大疱表现为特征的手足口病患儿的病原及其临床特点。
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西安市儿童医院224例以广泛的皮肤黏膜大疱反应为特征的、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患儿标本,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手足口病病毒核酸检测并分型,对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后期随访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在皮疹形态以大疱改变为特点的、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224例患儿的标本中,柯萨奇病毒A6型(CA6)阳性207例,占92.4%,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4例,占1.8%,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阳性10例,占4.5%,4例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均阴性。220例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病例中,男130例,女90例;男女比为1.44∶1,<5岁203例,占92.3%。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升高75例,占34.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升高者200例,占90.9%;心肌酶CK–MB偏高者35例,占15.9%,肝功能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者15例,占6.8%。共有187例患儿出现发热,占85.0%。所有病例均未出现脑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病程极期皮疹均表现为大疱或大囊泡样改变,痒感明显,伴面部斑丘疹。疱疹液吸收或破溃后出现结痂和大片脱皮,基底新出皮肤无渗出,后期随访无明显色素沉着。在后期追踪随访过程中,CA6阳性病例中有52例(25.1%)距离手足口病发病期约2~4周内出现了指(趾)甲脱落剥离症状,脱甲数量1~8个,平均4.3个,甲板由里向外脱落并伴随新甲长出,脱落后的甲床未见明显结构异常,新生甲板无增生,表面光滑度存在,无肥厚,未留其他后遗症。
结论皮疹形态以大疱表现为特点的手足口病主要由CA6引起,该病原所致的以大疱表现为特点的手足口病皮疹伴明显痒感,皮疹后期可出现结痂和脱皮,部分病例可出现脱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