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道德心理结构的“绿色德育”课程建设

来源 :教师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chao5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色德育"即是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德育。"绿色德育"旨在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广大中小学校在实施"绿色德育"的过程中,需要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落脚点,以道德心理结构为切入点,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学校的德育课程做出调整和建设。具体而言,学校要引入传统国学经典,提升道德认知水平;组织主题班会课,增强道德情感体验;开展实践活动,促进道德行为产生。
其他文献
目前。漏电保护器(RCD)在水利工程泵站中的应用,特别是在水泵保护电路的电气设计中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出于对水利保护电路安全性的考虑。应当使用漏电保护器以提高安全性。本
物理,是初中生普遍认为较难的一个学习科目,许多内地西藏班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很多教师只是让学生做习题,想通过题海战术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种简单的方法,既增加了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束缚了教师的思维方式,使教师本身陷入僵化的模式中,造成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在体育课的备课中教师应根据大纲要求,教学内容特
地方教育资源,即指在一定的地方区域内,可被开发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及社会生活中,是一种可用于再创造的、有一定量的积累的客观存在
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人的精神支柱和人生导向,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作为培育社会主义建设所需人才的阵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初中思想品德课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而要真正地将这些理念赋注于实际的教学当中,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不断地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