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笑话”中的语言规律初探

来源 :长安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02114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如今,“冷笑话”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为我们忙碌而紧张的生活带来了别样的快乐。“冷笑话”虽然无聊,甚至有时并不能达到搞笑的目的,但人们依然乐此不疲地创造并传播着一个又一个的“冷笑话”。可以说,“冷笑话”已经和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但,细细思考,不难发现,无论是短文形式出现的“冷笑话”还是以谜语形式出现的“冷笑话”,其中都蕴藏着一些语言规律。
  关键词:冷笑话,制冷机制,语言规律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2-098-03
  
  近年来在互联网上流行起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冷笑话。冷笑话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语言中的一种反映形式。“冷笑话”在英文里叫做the bad joke即失败的笑话,是指笑话本身因为无聊,谐音字,翻译,或省去主语不同逻辑,断语或特殊内容等问题,或由于表演者证据或表情等原因,导致一个笑话不能达到好笑的目的,较难引人发笑而造成冷场。据说最初的一个“冷笑话”是:企鹅和北极熊在一起玩,突然企鹅觉得无聊,它就一根一根地拔自己的毛,等最后一根毛被拔下来以后,企鹅说了一句:“好冷啊!”,北极熊听后不信,就也开始拔自己的毛,一根…两根……待最后一根拔下来后,它冲企鹅点了点头,然后说:“果然很冷!”从此,便有了“冷笑话”这一名词。[2]“冷笑话”不仅仅是以笑话的形式出现,也有一些是以问答的形式出现,即我们通常说的脑筋急转弯和谜语。它形似我们常说的幽默或笑话,但又不像一般的幽默笑话那样符合常理,因此很多人觉得“冷笑话”都是一些无聊人的游戏,说出来有时是为了找个话题,有时仅仅为了调解气氛,但若仔细品味,不难发现,每个“冷笑话”其实都是一个语言现象,换言之,所谓“冷笑话”不过是一个个语言游戏,或者说,“冷笑话”其实是一门语言的艺术。
  关于冷笑话的定义有许多种观点,现摘录总结如下:
  定义1:就是讲的人挺平静的,基本上面无表情。听的人听完后要愣一愣,想一想才感到好笑的笑话。
  定义2:冷笑话一般都超出常规的思维,不符合逻辑和生活实际,让人听了觉得一愣;虽然有些冷笑话挺好玩,但无论怎样,这种笑话听了也不会像那些听“正常”笑话后一样开怀大笑;脑筋急转弯就是一种冷笑话。
  定义3:冷笑话就是其实一点都不好笑的笑话,非常无聊的笑话,但是可以达到精神上放松的目的,因为这种笑话理解起来不动脑筋,很轻松,但是能回味悠长。
  定义4:冷笑话指由于笑话本身因为谐音字、翻译、省去主语、不同逻辑、断语及特殊内容等问题,或由于表演者语气或表情等原因,导致一个原本好笑的笑话变得与一般笑话感觉不同,较难以发笑。冷笑话并不代表不好笑,也是幽默的一种表现。有时冷笑话不好笑就是该则笑话的笑点之一。
  有的冷笑话只因表现的问题,经重新构思表现后,可以再发掘不少微妙之处,有时提出冷笑话不好笑也是该笑话另一笑点(同时简单而很好的扭转气氛),冷笑话现在广泛流行于因特网、BBS、电视节目(综艺节目)、书籍、杂志等媒体之中,民间亦不乏冷笑话的高手。[3]
  笔者将从冷笑话自身的特点入手,根据冷笑话的制笑机制不同,对其进行分类,并试着解读冷笑话中的语言规律。
  现代逻辑学把语言区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谈论事物的对象语言和谈论语言的元语言,(转引自Jacobson,1960:356)对象语言被称为“第一级语言”而元语言被称为“第二级语言(封宗信,2005:24)例如:“Snow is white.”这句是对象语言,其意义指向语言系统外。而“Snow is white is true if and only if snow is white.”(Lyons1981:171)一句中句首的黑体部分则不再是对象语言,而是谈论语言的元语言。在汉语研究中,李葆嘉先生依据所处语言层面和应用功能,将语言学的元语言划分为词汇元语言、释义元语言和语义元语言三种系统。除了这种分法外, 还可以根据语言的不同层面, 把元语言划分为语音分析类元语言、句法分析类元语言、语义分析类元语言。[3]“冷笑话”虽然不全是从元语言上来认知,但这种划分方式无疑给我们以启示,即,“冷笑话”的产生机制也可以从语音,词汇和句法上来分析。
  1. 语音层面上:谐音产生的“冷笑话”
  许多的“冷笑话”都是从谐音上来实现的,如:
  1)一只麒麟飞到北极后会变成什么?答:冰淇淋。
  这是一个比较老的“冷笑话”,它就是通过“麒麟”和“淇淋”的谐音而达到“冷幽默”的效果。
   2)一只鲨鱼不小心吃了一颗绿豆,于是就变成了绿豆沙(鲨)。
  这则“冷笑话”也是利用了“沙”和“鲨”的谐音实现幽默效果的。
   3)好朋友,石头,剪刀,布做玩游戏打算回家,遇到了一个天使,天使答应满足他们一个愿望,石头想了想说:“你可以把我们三个都变成人么?”天使想了想说:“我只能满足一个愿望,因为我的法力还不够。你们想三个都变成人,我只能试试看了,就看你们谁幸运了。”于是,天使挥动魔法棒,一道金光散去,天使飞走了,再看石头,剪刀和布,石头还是石头,剪刀还是剪刀,只有布变成了人。一个人看到了这一切,回家写了一篇日记。这个人叫孟子,它写的日记的内容是:不成功,便成仁。(布成功,变成人)
  这是个典型的“冷笑话”,也很经典,因为很多“冷笑话”都以冗长为特点,一段长长的故事最后引出一个包袱,让人哭笑不得。这个“冷笑话”也是这样,开始的一段长长的故事让人听的摸不着头脑,直到最后,提到孟子,又说到孟子的名句“不成功,便成仁”,人们恍然大悟,原来“不”与“布”同音,而“便”“仁”分别与“变”“人”谐音,这种巧妙的结合,正是这则“冷笑话”的成功所在。
  2. 词汇层面上的“冷笑话”
  词汇层面上的“冷笑话”也占多数。它们或是对词汇意义的故意曲解,或是巧妙借助词汇的多义现象来达到“冷幽默”的目的。
  1) 对词意的故意曲解产生的“冷笑话”,如:
  我女朋友把我甩了,和一个医生好了,我很伤心,很失望,于是每日借酒消愁,一天,在酒入愁肠后,我沉沉的睡了,睡梦中,一个天使走过来,对我说了一句话。我醒来后,突然领悟。从那天起,我就一天送我前女友一个苹果,我相信,总有一天,女友会离开那个医生,重新回到我的身边,因为,这是天使给我的指引。要想问我天使说了什么?天使说:“An apple every day keeps a doctor away.”
  分析:这个“冷笑话”中,也是故意对句子中“keep a doctor away”曲解。Keep away本意是“将…收好,远离…”的意思,但在这句话中,并不是指字面上的“一天一个苹果就会远离医生”,而是暗指“一天吃一个苹果,就可以身体健康”但这则“冷笑话”偏偏故意取其字面意思,结合前面的铺垫,让听众能很容易地理解作者的意思:“一天送女朋友一个苹果,她很快就会离开医生,回到自己身边。”
  2) 对词汇的一词多义现象的应用产生的“冷笑话”,如:
  蜘蛛爱上了蝴蝶,蝴蝶却拒绝了它。
  蜘蛛问:“为什么?”
  蝴蝶说:“我妈说了,整天在网上混的都不是好人。”
  分析:这个“冷笑话”的“致冷”因素就在于蝴蝶的回答中的一个“网”字,蜘蛛会织网是众所周知的,蜘蛛生活在自己织的网上,这也无可厚非,但在这里,“网”就被赋予了另一个意思,即我们常说的互联网,天天混在互联网上上网,不误正业的,自然不是好人了。这则“冷笑话”正是巧妙地利用了“网”的双重含义制造了“冷”的“笑果”。
  当然,更多的“冷笑话”尤其是一些成功的“冷笑话”,并不是仅仅应用一种语言现象就可以解释的,而是在一则“冷笑话”中蕴涵了多种语言现象或语言规律。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成语字谜”。这类字谜不同于一般的谜语,它是借用一些对成语中的字音或词意的曲解实现“冷幽默”的效果。举例如下:
   1)蜜蜂停在日历上 答:风(蜂)和日丽(历)
   2)图书馆的第十一本书 答:不可(book)思议(11)
   3)小狗过桥为什么不叫 答:过木(目)不忘(汪)
   4)动物园开会,谁去通知动物们最合适? 答:狮子,因为失(狮)去联络
   5)晚上十二点时应该做什么事? 答:零时(临时)抱佛脚
   6)哪种动物最勤劳? 答:蝙蝠,因为不修(休)边幅(蝙蝠)
  在以上几个例子中,都是首先对成语的某个字或某几个字进行谐音处理,然后将谐音形成的成语进行曲解,以实现“致冷”的初衷。
  3. 句法层面上的“冷笑话”
  与语音和词汇层面上产生的“冷笑话”不同,一些“冷笑话”是从语言的句法层面上产生的。如:
  考试前一晚,妈妈问小明:“准备的如何了?”
  小明回答:“我看完了”
  妈妈很开心,问小明:“那你是胸有成竹了?”
  小明哭着说:“妈妈,我看,完了。”
  这里很明显,用到了语法中的断句,我看完了,表示小明胸有成竹,所要复习的内容已经看完了,但“我看,完了”则是一种毫无信心的状态下发出的哀叹。这则“冷笑话”技巧性的将不同的断句方法表达的不同语气和语意了表达出来。
  4.“冷笑话”中拟人修辞的妙用
  除了语音,语法和句法三方面,我们还不难看出,一则“冷笑话”中通常会包含一种或多种修辞手法,而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拟人。有许多“冷笑话”都是用拟人的手法创作而成,即其主人公多是一些没有生命的事物。如:
  一个酸梅问妈妈:“妈妈,妈妈,我今天没法去上学了。”妈妈问:“孩子,为什么呢?”酸梅说:“因为我浑身发酸!”
  分析:酸梅是酸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如果一个人说“这个酸梅浑身发酸”,依然会让听者不明就里,更不可能引人发笑,然而这则“冷笑话”却给了酸梅以生命,借酸梅的口说出一句“妈妈,我浑身发酸”,而且以此做为不去上学的理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淘气的小孩装病逃课时的情形。“冷”的同时不乏幽默效果。
  当然,“冷笑话”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字游戏,大多数“冷笑话”在运用拟人,谐音等手法的同时还运用了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如,“食人族的酋长得了病,医生告诉他以后只能吃素,从此食人族的酋长改吃植物人。”这则冷笑话中,就是用关联理论将“素”与“植物人”两种本不相关的事物通过“食人族”联系起来,从而达到致冷的效果。
  “冷笑话”起初出现在国外,后传入中国。但真正推动冷笑话一词走红的,就是这句“我们爱讲冷笑话”,来自不同的领域,却异曲同工。一是豆瓣网上的 “我们爱讲冷笑话”小组。二是大头工作室编辑的《我们爱讲冷笑话》一书。它们分别在网络和纸质阅读的不同层面上,让冷笑话一词爆红。
  对于“冷笑话”的风靡,人们意见不一。有的人认为,“冷笑话”的出现是对中国的文字和文化的威胁,自“冷笑话”出现以后,人们只是一味地热衷于其造成的冷幽默效果而大肆宣扬,但却忽略了“冷笑话”对语音,词汇和句法的曲解产生的一系列的负面后果:人们开始容易读错字音,写错字形,会错词意。“冷笑话”的出现使得人人都成为《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错词错句层出不穷;与此同时,一些低俗的“冷笑话”也充斥在我们周围,让人难以发笑的同时也污染着孩子们的心灵。但也不乏支持的声音,他们认为,在这个压力与日剧增的社会中,人们已经很难找到乐趣,在学习工作生活的压力下,人们已经开始变的沉闷,抑郁甚至暴力,人与人的关系也开始疏远,在我们的周围,笑声越来越少,自杀率和谋杀率不断上升。在这种状态下,人们急切需要一些可以为我们减压的事物。相比一些“新奇特”的“暴力减压”小商品来说,“冷笑话”无疑是既可以节约金钱又可以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堪称最好的减压方式。
  总之,任何一个事物的出现与流行自然有其意义所在,如果毫无意义可言,它便无法生存。而在这个个性张扬的时代,各种新生的语言现象层出不穷,“冷笑话”,作为一门新生语言的艺术,是我们对语言的艺术加工的产物,它给人们的业余生活带来了欢乐,这是毋庸质疑的;而至于那些低俗乏味,令人作呕和那些过分牵强,索然无味的“冷笑话”只是由于“冷笑话”的市场并没有一个既定的规范。我们坚信,大浪淘沙,这些有碍于语言艺术正常发展的瑕疵品终究会消失殆尽,而那些语言艺术的精粹会成为经典,在语言的舞台上熠熠生辉。而人们也一定会用自己的智慧合理地利用“冷笑话”这把双刃剑,放松自己,娱乐大众的同时也将中华民族灿烂的语言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李卫荣:脑筋急转弯中的元语言现象[J].语言文化研究,2008.
  [2]李杰:汉语冷笑话的语用分析[J].豆瓣网.
  [3]黄胤雯:脑筋急转弯、前提与语言学习中的思维训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
其他文献
7月9日上午,首届中国科学院博时奖学金颁奖仪式在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院举行。中国科学院的14位研究生荣获此奖,戴小英、宫雪等4位博士研究生获特等奖;顾振华、刘歆等10位硕士
目的探讨舒氧灵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疗效.方法将59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舒氧灵治疗,根据病情连用2~7
出生于1969年8月,1993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获得临床医学学士学位。2004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学位。2016年获得里斯本大学学院管理学博士学位。先后于美
胡瑗的“苏湖教法”在中国教育史上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发展。他的“分斋教学”打破了古代单一的教学内容,把教学分为经义斋、治事斋,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
徐永清教授,1984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现任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附属骨科医院院长、全军骨科中心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技术五级,第三军医大学博士生导师,成都军区疾控中心博士后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自杀的相关风险因素,制定相应预防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20例有明显自杀行为的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20例均为精神分
白领一族遇到不熟悉的单词不必再“抓狂”了。近日,上海外语频道宣布与微软公司旗下的MSN携手推出新一代的“英汉通”机器人。
普希金一生共创作了八百多首抒情诗,其中将近1/4是爱情诗。他早期的爱情诗中有大量的性表现,有许多诗更是被视为淫秽诗;在后期的爱情诗中注重对女性心灵美的描写,重精神。普希金的
自毕业以来,凌一鸣教授一直在从事气体电子学、低温等离子体、气体激光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有人说科研的道路从来都是漫长而寂寞的,他却不以为然,有了科学研究的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