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半髋关节置换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对于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80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PFNA组与半髋关节置换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PFNA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均由于半髋关节置换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半髋关节置换组患者的负重时间、晚期合并症发生率均优于PFNA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半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方式更适合于骨质疏松较为严重且内科疾病较少的患者,然而早期的合并症状较多;针对于内科疾病较多,身体素质较差的患者,可以选择接受PFNA手术治疗,然而晚期的合并症状较多,应当注重患者抗骨质疏松的治疗以及根据需要适当的延长患者患肢负重时间。
关键词:半髋关节置换术 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206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128-01
可以说,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骨折,其患病率占髋骨骨折总率的65%左右。对于老年人这种高龄患者来说,这种骨折在短期之内的死亡率非常高,可达到20%左右 [1,2]。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整体人口寿命的延长及老年群体活动的增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也在频频增加。为了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有效率,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分别采用了半髋关节置换术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两种方式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80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PFNA组与半髋关节置换组,平均年龄为83.47±8.25岁。依照Evans分类模式进行分型,半髋关节置换组:Ⅲa型患者14例,Ⅲb型患者16例,Ⅳ型患者4例,Ⅴ型患者6例;PFNA组:Ⅲa型患者17例,Ⅲb型患者13例,Ⅳ型患者7例,Ⅴ型患者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3]。
1.2.1 半髋关节置换组。半髋关节置换组患者行以半髋关节置换手术。首先对其行以改良髋关节的外侧切口,并且从患者臂中肌的前三分之一位置进入,暴露并且切口患者的髋关节囊,截取骨而取头,尽量保留患者的大粗隆骨折块以及小粗隆骨折块与附着筋膜。将患者的所有粗隆骨折块复位以后,使用钢丝将其固定,当扩髓满意以后,在其中安放远端塞。如若患者的骨折不曾累积到小粗隆骨时,便会采取普通股骨柄假体填充的模式。调和骨水泥将其注射入髓腔内部,而后安装双极头,当复位后活动患者的髋关节满意后,然后医师依次将患者的关节囊以及各层缝合,切口内安置负压引流管。
1.2.2 PFNA组。PFNA组患者首先行以神经阻滞式麻醉,在术前半小时对其常规预防应用抗生素一次。病患应当仰卧于骨科的牵引床上面,患肢中立位向内部收约15°左右。C型臂CT透视机下纵向牵引复位。而后在股骨大转子的上方,做以5cm左右的切口,在股骨大转子的顶点内测0.5cm处,插入导针。当医生确定导针在髓腔以后,空心钻出扩孔,选择适当直径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主钉插进髓腔之内,并且将导针进行拔除,而后置入螺纹导针。C臂确定导针的位置量好后,需测量出所需要螺旋刀片的实际长度,依照相应的螺旋刀片进行敲入,将螺旋刀片进行锁定,按照患者骨质及骨折的情况进行选择拧入螺钉的方式。经过C臂透视能够确定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是否固定良好,当确认以后,安装螺钉尾帽,并将手术区域进行冲洗、止血。留置引流管位置,逐层进行缝合,最终闭合切口。
2 结果
PFNA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均由于半髋关节置换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半髋关节置换组患者的负重时间、晚期合并症发生率均优于PFNA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可以说,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骨折,其患病率占髋骨骨折总率的65%左右 [4,5]。对于老年人这种高龄患者来说,这种骨折在短期之内的死亡率非常高,可达到20%左右。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整体人口寿命的延长及老年群体活动的增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也在频频增加。为了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有效率,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分别采用了半髋关节置换术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两种方式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
综上所述,半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方式更适合于骨质疏松较为严重且内科疾病较少的患者,然而早期的合并症状较多;针对于内科疾病较多,身体素质较差的患者,可以选择接受PFNA手术治疗,然而晚期的合并症状较多,应当注重患者抗骨质疏松的治疗以及根据需要适当的演唱患者患肢负重时间。
参考文献
[1] 庞向华,欧兆强,欧阳建江.关髋关节置换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J].重庆医学,2013,42(10):1086-1088
[2] 续力民,项毅,孙振军,等.髋关节置换治疗严重粉碎移位的股骨粗隆间骨折[J].重庆医学,2011,40(10):984-985
[3] 黄成国.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综述[J].医学信息,2011,22(06):2844
[4] 李晓林,于晓雯,罗从风,等.可膨胀股骨近端髓内钉与PF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分析[J].老年医学与保健,2007,13(06):354-357
[5] 李增春,蔡俊峰,王振平,等.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的风险与防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3(24):1848-1850
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80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PFNA组与半髋关节置换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PFNA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均由于半髋关节置换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半髋关节置换组患者的负重时间、晚期合并症发生率均优于PFNA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半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方式更适合于骨质疏松较为严重且内科疾病较少的患者,然而早期的合并症状较多;针对于内科疾病较多,身体素质较差的患者,可以选择接受PFNA手术治疗,然而晚期的合并症状较多,应当注重患者抗骨质疏松的治疗以及根据需要适当的延长患者患肢负重时间。
关键词:半髋关节置换术 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206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128-01
可以说,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骨折,其患病率占髋骨骨折总率的65%左右。对于老年人这种高龄患者来说,这种骨折在短期之内的死亡率非常高,可达到20%左右 [1,2]。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整体人口寿命的延长及老年群体活动的增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也在频频增加。为了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有效率,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分别采用了半髋关节置换术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两种方式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80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PFNA组与半髋关节置换组,平均年龄为83.47±8.25岁。依照Evans分类模式进行分型,半髋关节置换组:Ⅲa型患者14例,Ⅲb型患者16例,Ⅳ型患者4例,Ⅴ型患者6例;PFNA组:Ⅲa型患者17例,Ⅲb型患者13例,Ⅳ型患者7例,Ⅴ型患者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3]。
1.2.1 半髋关节置换组。半髋关节置换组患者行以半髋关节置换手术。首先对其行以改良髋关节的外侧切口,并且从患者臂中肌的前三分之一位置进入,暴露并且切口患者的髋关节囊,截取骨而取头,尽量保留患者的大粗隆骨折块以及小粗隆骨折块与附着筋膜。将患者的所有粗隆骨折块复位以后,使用钢丝将其固定,当扩髓满意以后,在其中安放远端塞。如若患者的骨折不曾累积到小粗隆骨时,便会采取普通股骨柄假体填充的模式。调和骨水泥将其注射入髓腔内部,而后安装双极头,当复位后活动患者的髋关节满意后,然后医师依次将患者的关节囊以及各层缝合,切口内安置负压引流管。
1.2.2 PFNA组。PFNA组患者首先行以神经阻滞式麻醉,在术前半小时对其常规预防应用抗生素一次。病患应当仰卧于骨科的牵引床上面,患肢中立位向内部收约15°左右。C型臂CT透视机下纵向牵引复位。而后在股骨大转子的上方,做以5cm左右的切口,在股骨大转子的顶点内测0.5cm处,插入导针。当医生确定导针在髓腔以后,空心钻出扩孔,选择适当直径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主钉插进髓腔之内,并且将导针进行拔除,而后置入螺纹导针。C臂确定导针的位置量好后,需测量出所需要螺旋刀片的实际长度,依照相应的螺旋刀片进行敲入,将螺旋刀片进行锁定,按照患者骨质及骨折的情况进行选择拧入螺钉的方式。经过C臂透视能够确定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是否固定良好,当确认以后,安装螺钉尾帽,并将手术区域进行冲洗、止血。留置引流管位置,逐层进行缝合,最终闭合切口。
2 结果
PFNA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均由于半髋关节置换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半髋关节置换组患者的负重时间、晚期合并症发生率均优于PFNA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可以说,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骨折,其患病率占髋骨骨折总率的65%左右 [4,5]。对于老年人这种高龄患者来说,这种骨折在短期之内的死亡率非常高,可达到20%左右。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整体人口寿命的延长及老年群体活动的增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也在频频增加。为了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有效率,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分别采用了半髋关节置换术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两种方式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
综上所述,半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方式更适合于骨质疏松较为严重且内科疾病较少的患者,然而早期的合并症状较多;针对于内科疾病较多,身体素质较差的患者,可以选择接受PFNA手术治疗,然而晚期的合并症状较多,应当注重患者抗骨质疏松的治疗以及根据需要适当的演唱患者患肢负重时间。
参考文献
[1] 庞向华,欧兆强,欧阳建江.关髋关节置换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J].重庆医学,2013,42(10):1086-1088
[2] 续力民,项毅,孙振军,等.髋关节置换治疗严重粉碎移位的股骨粗隆间骨折[J].重庆医学,2011,40(10):984-985
[3] 黄成国.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综述[J].医学信息,2011,22(06):2844
[4] 李晓林,于晓雯,罗从风,等.可膨胀股骨近端髓内钉与PF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分析[J].老年医学与保健,2007,13(06):354-357
[5] 李增春,蔡俊峰,王振平,等.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的风险与防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3(24):1848-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