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浓厚的兴趣能促使学生抓住一切时机自觉学习,而且乐此不疲;良好的习惯是一种无形的动力,能得到巨大的收获。为此我在实践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用生活告诉学生:语文伴随终身
很多学生生活范围狭窄,表现的机会不多,阅读的书籍有限,这样同学们怕表达,更没有认识到好的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我经常在课堂上有意创设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好的表达、新颖的观点的魅力,然后在自己身上找差距,使他们逐渐转变语文课可上可不上的错误观点。
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激情澎湃,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文采斐然,我在上这一课时要求同学们也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将自己心中的梦想充满激情地表达出来,在班上交流,这一次就产生了一些精彩的答语:船,因为有舵而远渡重洋;雏鹰,因有翅膀而在蓝天自在翱翔;而平凡的人,也因有梦想而铸就生命的辉煌!“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是年少英雄霍去病的梦想,沙场驰骋,金甲磨穿,终于造就了大汉广阔的版图;“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这是毛泽东的梦想,一腔豪气,无数峥嵘岁月,终成绝代风流;有梦想的人,就是一个大写的人。而我,一个平凡的我,也有我自己的梦想。我想成为像比尔·盖茨那样的富商,这也许是千千万万人所共有的梦想,也是所有人奋斗的目标……
语文伴随人的终身。人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一辈子都免不了和人打交道,语文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小到说话,与人沟通,大到集体发言,阐述事理,有的人如江河之水流不尽,有的人心里知道却似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有的人话一出口别人就爱听,三言两语就拉近了和对方的心理距离,而有的人只言片语就引起别人的反感,有的人说话条理清晰,有的人却表达思维混乱,这就是人们语文水平的差别。
二、多种渠道,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生不爱学语文,更感受不到语文的情味,总觉得语文乏味。为了不让这门最具魅力的学科沦落到不堪境地,首先我们老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同时也要想办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在学生身上下功夫,在兴趣的支配下逐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想象让学生放飞梦想,让学生思想驰骋,学生善于想象才能脑海中有图画,眼睛中有生活,内心里有感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心灵的涤荡,才更加激发学生想象,享受想象。
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
1.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形成的生动画面,这样既无欣赏乐趣可言,也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这样只有引导学生想象,把他们引入作品之中。
比如欣赏必修二的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我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舞女结合起来,想象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舞女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舞女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的旋转。随着想象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象中得到了复活。
2.对话文本,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次,通过想象就能在这中间架起心灵的桥梁。
在《孔雀东南飞》一文的教学中我问学生:兰芝离开焦家时为什么精心打扮一番?她为什么不在焦母面前掉眼泪,而在小姑子面前才“泪落连珠子”?同学们当中出现了非常精彩的发言:兰芝一大早就起来开始梳妆打扮,一方面她是要把自己最美好的形象展现给仲卿,让他记住自己,如同他们婚姻生活的一个纪念,一方面她不愿意向焦母示弱,精心打扮自己,似乎在向焦母表明她始终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过错,诗里写她打扮时“事事四五通”,多少透露了她内心的杂乱情绪。兰芝向焦母辞别时没有流眼泪,而是不卑不亢地说了一番合乎事实且略带不满的话,面对小姑子才泪流涟涟,这表现出她的坚强与理智,这些都言之成理。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象,就不能那么深切体会刘兰芝此时此刻的心理。
3.发散思维,个性解读
鼓励学生对作品作个性化的解读。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不是苍白的文字,其中有生活,有思想,有语言美感,慢慢让他们自觉走进语文。
三、让学生多展示,获得成就感
同教同学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甚至现在还普遍存在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知识,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效率不高,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我经常挑选一些比较好把握的篇目让学生来讲课,首先要求学生备课,在我的指导下写出教案。为了把课讲好,学生会不遗余力的吃透教材,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辛苦,更进一步培养了其他方面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获得了自信,有了一种成就感,并把这种感觉自觉带到语文学习中。
通过努力,我们可以让同学们从对语文不冷不热,到慢慢走进语文,最后亲近语文。
作者单位:湖北荆州市荆州区弥市中学。
一、用生活告诉学生:语文伴随终身
很多学生生活范围狭窄,表现的机会不多,阅读的书籍有限,这样同学们怕表达,更没有认识到好的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我经常在课堂上有意创设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好的表达、新颖的观点的魅力,然后在自己身上找差距,使他们逐渐转变语文课可上可不上的错误观点。
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激情澎湃,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文采斐然,我在上这一课时要求同学们也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将自己心中的梦想充满激情地表达出来,在班上交流,这一次就产生了一些精彩的答语:船,因为有舵而远渡重洋;雏鹰,因有翅膀而在蓝天自在翱翔;而平凡的人,也因有梦想而铸就生命的辉煌!“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是年少英雄霍去病的梦想,沙场驰骋,金甲磨穿,终于造就了大汉广阔的版图;“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这是毛泽东的梦想,一腔豪气,无数峥嵘岁月,终成绝代风流;有梦想的人,就是一个大写的人。而我,一个平凡的我,也有我自己的梦想。我想成为像比尔·盖茨那样的富商,这也许是千千万万人所共有的梦想,也是所有人奋斗的目标……
语文伴随人的终身。人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一辈子都免不了和人打交道,语文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小到说话,与人沟通,大到集体发言,阐述事理,有的人如江河之水流不尽,有的人心里知道却似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有的人话一出口别人就爱听,三言两语就拉近了和对方的心理距离,而有的人只言片语就引起别人的反感,有的人说话条理清晰,有的人却表达思维混乱,这就是人们语文水平的差别。
二、多种渠道,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生不爱学语文,更感受不到语文的情味,总觉得语文乏味。为了不让这门最具魅力的学科沦落到不堪境地,首先我们老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同时也要想办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在学生身上下功夫,在兴趣的支配下逐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想象让学生放飞梦想,让学生思想驰骋,学生善于想象才能脑海中有图画,眼睛中有生活,内心里有感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心灵的涤荡,才更加激发学生想象,享受想象。
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
1.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形成的生动画面,这样既无欣赏乐趣可言,也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这样只有引导学生想象,把他们引入作品之中。
比如欣赏必修二的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我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舞女结合起来,想象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舞女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舞女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的旋转。随着想象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象中得到了复活。
2.对话文本,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次,通过想象就能在这中间架起心灵的桥梁。
在《孔雀东南飞》一文的教学中我问学生:兰芝离开焦家时为什么精心打扮一番?她为什么不在焦母面前掉眼泪,而在小姑子面前才“泪落连珠子”?同学们当中出现了非常精彩的发言:兰芝一大早就起来开始梳妆打扮,一方面她是要把自己最美好的形象展现给仲卿,让他记住自己,如同他们婚姻生活的一个纪念,一方面她不愿意向焦母示弱,精心打扮自己,似乎在向焦母表明她始终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过错,诗里写她打扮时“事事四五通”,多少透露了她内心的杂乱情绪。兰芝向焦母辞别时没有流眼泪,而是不卑不亢地说了一番合乎事实且略带不满的话,面对小姑子才泪流涟涟,这表现出她的坚强与理智,这些都言之成理。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象,就不能那么深切体会刘兰芝此时此刻的心理。
3.发散思维,个性解读
鼓励学生对作品作个性化的解读。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不是苍白的文字,其中有生活,有思想,有语言美感,慢慢让他们自觉走进语文。
三、让学生多展示,获得成就感
同教同学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甚至现在还普遍存在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知识,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效率不高,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我经常挑选一些比较好把握的篇目让学生来讲课,首先要求学生备课,在我的指导下写出教案。为了把课讲好,学生会不遗余力的吃透教材,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辛苦,更进一步培养了其他方面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获得了自信,有了一种成就感,并把这种感觉自觉带到语文学习中。
通过努力,我们可以让同学们从对语文不冷不热,到慢慢走进语文,最后亲近语文。
作者单位:湖北荆州市荆州区弥市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