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使人们进一步意识到地球日趋“减小”,时间渐近瞬时,以知识经济为主线构成的高科技军事、政治、经济的人才较量战向我们咄咄逼近。科教兴国是唯一的出路,作为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树立实验意识已成为物理教学的当务之急。为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就须创设良好的物理情景,使学生在心情愉快中学习物理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学习效率,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如何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觉地、主动地去探索知识,寻求正确结论,笔者做了一定的尝试。
一、利用故事,激发联想
针对学生爱听有趣的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新课中,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寓言、典故、谜语、趣闻、谚语等,可以帮助学生思考问题,丰富联想,可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变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例:讲述“牛顿第一定律”时,学生对“惯性”概念较难理解,我就以一篇故事开始,在一拥挤的公共汽车上,有一老者和一时髦少女,该车突然急刹车,致使老者向前碰到少女,少女大怒,瞪着老者说:“瞧你的德性”,其时气氛紧张,全车人都看着他俩,只见涨红了脸的老者说:“这不是德性,而是惯性”。这时候乘客都哄笑。通过这一小故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揭示了惯性的本意。这些丰富的资料若能恰当地用在物理课堂中,既生动有趣,又蕴含着新知识,能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与教学有关的趣闻、故事作为新知识的切入点,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又能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吸引学生注意力,为课堂教学成功铺下基石。
二、设计悬念,引发思考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在引入新课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制造悬念,提出大多数学生看起来与本课教学内容无大关系,实则联系紧密的典型问题,激起学生思维和探究知识真谛的欲望。物理课中可有意识地安排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又能与物理学科内容密切联系的小实验,及生活中常见的但学生又一时无法解释的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力的学习中,演示下面的实验:
1.小车放在铺有毛巾的水平桌面上,用力推小车才会动,不推小车就停下,提出问题:小车为什么不能运动下去?请学生简单的思考,介绍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介绍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演示气垫导轨上的小车的运动,运动的小车不需要动力,就保持持续的运动,当有力的阻碍时,小车才会停下来。介绍伽利略的观点: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的维持。
这两种对立的观点,引发了学生思想上的剧烈冲突,学生就有一种强烈的欲望:力在物体的运动中到底起了怎样的作用呢?把学生的思想、精力,紧紧地吸引到了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实例,激活思维
创设实例,不仅能帮助学生感悟“物理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创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活泼而又蕴涵着一些思维力度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被吸引到学习中来。一次我在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内容时,让两位学生上讲台来敲击音叉,要求学生注意敲击前后音叉有什么不同变化,由于音叉的振动幅度很小,后排的学生很难看清,为了验证“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这个结论,我要求全班学生想办法设计几种实验方案进行验证。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有的学生提出将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看看水花是否会向四周溅出;有的学生提出用细绳将一乒乓球拴住(用锥子在乒乓球两头打孔,然后用细线穿过小孔,泡沫塑料也行),慢慢靠近发声的音叉,如果乒乓球或泡沫塑料会被音叉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还有的学生提出在发声的音叉旁边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如果蜡烛的火焰会随风飘舞,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音叉振动时引起周围的空气振动)等。然后再让这些学生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使学生受到鼓舞,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种情境创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注重学习过程的灵活性,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满足了学生求知欲望,使他们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并乐于学习科学知识。
四、巧妙设计,发展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没有问题的设计,就不能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必须还要设计良好的物理问题情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找出事物的共同点,抽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得出结论,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如给学生设计好讨论问题,将学生的好奇心引向积极的求知领域,增强他们学习新知识的自觉性,并开拓他们的视野。例如在讲“大气的压强”一节,课本给出了“瓶吞鸡蛋”的实验,学生根据自己对大气压的理解解释这种现象后,教师再及时提出一个要求学生动手动脑的实验:如何能将吞入瓶内的鸡蛋再“吐”出来呢?这样既活跃了气氛,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主获取知识的情景。例如在讲完“机械运动”后,先让学生总结一下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然后问学生,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中的参照物是什么?因为这两句歌词分开与合在一起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因此能激起学生激烈的讨论。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学生不仅懂得如何正确描述运动,而且也深深体会到物理学的严密性。
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表明:结合学生的特点,在物理教学中积极创设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利于培养现代化建设的新型人才。
如何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觉地、主动地去探索知识,寻求正确结论,笔者做了一定的尝试。
一、利用故事,激发联想
针对学生爱听有趣的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新课中,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寓言、典故、谜语、趣闻、谚语等,可以帮助学生思考问题,丰富联想,可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变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例:讲述“牛顿第一定律”时,学生对“惯性”概念较难理解,我就以一篇故事开始,在一拥挤的公共汽车上,有一老者和一时髦少女,该车突然急刹车,致使老者向前碰到少女,少女大怒,瞪着老者说:“瞧你的德性”,其时气氛紧张,全车人都看着他俩,只见涨红了脸的老者说:“这不是德性,而是惯性”。这时候乘客都哄笑。通过这一小故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揭示了惯性的本意。这些丰富的资料若能恰当地用在物理课堂中,既生动有趣,又蕴含着新知识,能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与教学有关的趣闻、故事作为新知识的切入点,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又能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吸引学生注意力,为课堂教学成功铺下基石。
二、设计悬念,引发思考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在引入新课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制造悬念,提出大多数学生看起来与本课教学内容无大关系,实则联系紧密的典型问题,激起学生思维和探究知识真谛的欲望。物理课中可有意识地安排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又能与物理学科内容密切联系的小实验,及生活中常见的但学生又一时无法解释的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力的学习中,演示下面的实验:
1.小车放在铺有毛巾的水平桌面上,用力推小车才会动,不推小车就停下,提出问题:小车为什么不能运动下去?请学生简单的思考,介绍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介绍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演示气垫导轨上的小车的运动,运动的小车不需要动力,就保持持续的运动,当有力的阻碍时,小车才会停下来。介绍伽利略的观点: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的维持。
这两种对立的观点,引发了学生思想上的剧烈冲突,学生就有一种强烈的欲望:力在物体的运动中到底起了怎样的作用呢?把学生的思想、精力,紧紧地吸引到了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实例,激活思维
创设实例,不仅能帮助学生感悟“物理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创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活泼而又蕴涵着一些思维力度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被吸引到学习中来。一次我在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内容时,让两位学生上讲台来敲击音叉,要求学生注意敲击前后音叉有什么不同变化,由于音叉的振动幅度很小,后排的学生很难看清,为了验证“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这个结论,我要求全班学生想办法设计几种实验方案进行验证。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有的学生提出将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看看水花是否会向四周溅出;有的学生提出用细绳将一乒乓球拴住(用锥子在乒乓球两头打孔,然后用细线穿过小孔,泡沫塑料也行),慢慢靠近发声的音叉,如果乒乓球或泡沫塑料会被音叉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还有的学生提出在发声的音叉旁边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如果蜡烛的火焰会随风飘舞,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音叉振动时引起周围的空气振动)等。然后再让这些学生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使学生受到鼓舞,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种情境创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注重学习过程的灵活性,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满足了学生求知欲望,使他们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并乐于学习科学知识。
四、巧妙设计,发展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没有问题的设计,就不能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必须还要设计良好的物理问题情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找出事物的共同点,抽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得出结论,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如给学生设计好讨论问题,将学生的好奇心引向积极的求知领域,增强他们学习新知识的自觉性,并开拓他们的视野。例如在讲“大气的压强”一节,课本给出了“瓶吞鸡蛋”的实验,学生根据自己对大气压的理解解释这种现象后,教师再及时提出一个要求学生动手动脑的实验:如何能将吞入瓶内的鸡蛋再“吐”出来呢?这样既活跃了气氛,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主获取知识的情景。例如在讲完“机械运动”后,先让学生总结一下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然后问学生,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中的参照物是什么?因为这两句歌词分开与合在一起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因此能激起学生激烈的讨论。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学生不仅懂得如何正确描述运动,而且也深深体会到物理学的严密性。
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表明:结合学生的特点,在物理教学中积极创设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利于培养现代化建设的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