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学习方式具有自己特殊的定位。学习方式因学习目标的多面性、学习内容的多样性和学习者的个别差异性而具有多样性,每一种学习方式都具有自身特定的功能价值和适用范围。学习方式的变革不应是简单地放弃接受性学习,只使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这三种学习方式,而应确立学习方式多样性的观念,依据发展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的特点,灵活选择适当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关键词】 学习方式;多样性
学习方式变革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每一种学习方式都有自己特定的功能与作用。学习方式变革不应是简单放弃某种学习方式(如接受性学习)或固定使用某几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而应确立学习方式多样性和选择性的观念。
一、学习方式的界定
如何界定“学习方式”呢?“学习方式”一词最早由美国学者赫伯特•西伦于1954年提出,目前学术界对它的解释并不完全一样。有学者认为“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经常的或偏爱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它是学习者连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①也有学者认为“学习方式是当代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②另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教育研究者通常用学习方式来解释人们在学习和保持信息或概念过程中使用的不同方式,并因而形成了学习方式的多种界定,如学习方式是“个体在认知组织和认知识活动方面表现出的一贯的、持续的特点。”③学习方式是“一组用以表明学习者如何理解学习环境、如何与学习环境交互及如何对其做出反应的相对稳定的指标,由认知、情感和心理等方面特质构成”。④陈佑清认为学习方式是学习者在学习中所运用的作用于学习内容的学习活动的类型和方式。
以上对于学习方式界定虽然各有侧重,我们更加愿意接受后一种界定方式。因为,前者定位强调的是个性在选择学习方式方面的决定性影响,而后者则认为学习方式的选择不仅受学习者个性的影响,还取决于学习的目标及内容。很明显,后者界定中蕴含的是学生的“可教性”的人性认识,而人的“可教性”认识是任何教育的起点。
二、学习方式变革的趋势
学习方式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个永远需要变革的范畴。学习方式的变革并非要否定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而是要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第一,有利于学生实现多种发展目标。学生的发展目标是多样的,除了传统教育最为关注的认知目标外,还有一些在当前教育改革中强调得越来越多的新型目标,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如果说传统的单一学习方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某些目标(如认知目标)的实现的话,那么多种发展目标尤其是新型发展目标的实现就必须依靠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了。比如,接受性学习相对于探究性学习而言,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书面知识,但在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方面则不及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相对于独立学习而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共同生活能力和合作精神,但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方面却比不上独立学习。
第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只意味着学习方式在数量上的突破,更意味着学生在学习方式方面面临更为广阔的选择余地—这就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因为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往往是获得个性化体验,形成个性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三、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教学实践中的偏差
有学者认为,学习方式的变革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向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这种理解认为“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单一的、他主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点是要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⑤应该说,这种观点准确揭示了传统学习方式的弊端,其改进目标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有利于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培养。但是,改革的实践表明,存在一线教师往往把新型的和传统的学习方式完全割裂开来,把“自主”、“合作”和“探究”看成“座上佳宾”,而把传统的接受学习当成“洪水猛兽”。因而在教学中,特别是在形形色色的公开展示课中,由于片面追求新型学习方式,容易导致以下偏差:
(一)重形式轻实质的合作学习方式
(1)只“作”不“合”,只“议”不“思”,只“说”不“听”
(2)合作时间太短
(3)给出议题太难或者太易
(二)重表现轻内容的探究学习方式
(1)“操作式”探究——单纯地“剪一剪”、“量一量”、“做一做”,没有数学思考活动。
(2)“搀扶式”探究——在老师一系列“铺垫”性问题的指导下得到某种结论,但学生不明白学习的目标,不明白“铺垫”的意图,没有探究动机。
(3)“标签式”探究——探究问题与学生已有知识相比难度过大或过小,徒有探究之名,无探究之实。
四、学习方式的选择策略
学习方式变革的总趋势应该从单一的学习方式走向多样的综合,但并不是说要不加选择地在每个学习者头脑中建立一个庞大的学习方式库。实际上,探讨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问题,只是学习方式变革探讨的第一步。它只是发掘出了各种可供选择的方式,并不能自动解决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对于学习方式的实际选择和运用问题,而选择和运用适当的学习方式则恰好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最需要的能力,也是教育者必须清晰认识的重要问题。
应该如何选择学习方式呢?我们认为,由于学习方式具有多样性,而每一种学习方式又都有自己特定的功能和局限性。因此,对待学习方式不能脱离发展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的特点,简单地否定或片面突出某种学习方式。事实上,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早就对这两种学习方式各自的优势和局限作过较为成熟的研究,其研究结果可整理如下表:⑥
另外,在接受学习的认识方面,另一个值得澄清的问题就是,接受学习并不就是被动学习,“被动”和“接受”也不是两个对等的概念。正如有的学者认为“有理由说,把接受学习等同于机械的被动的学习是大错特错的”。⑦过去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于:在教学目标上片面突出学生掌握系统、牢固的书本知识,淡化了学生身心其它方面素质的发展;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教师的主体作用,严重轻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激发和调动。因此在教学中,基本上主要采用接受性学习方式,并且是运用被动接受式的接受性学习(接受性学习本身并不必然就是被动性的)。这里反映出来的问题首先不应是接受性学习方式本身的问题,而是过去的教学在价值取向上存在严重的偏颇。在新的课程改革中,从教学的价值取向来讲,我们要求学生既要掌握系统知识,也要发展态度、情感、价值观。还要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新的教学所采取的学习方式要适应新的教学目标追求,即要采用能实现这些教学目标的学习方式:如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在做中学等,其中也包括仍然要使用接受性学习方式,因为接受性学习也是能够体现学习主体性原则的一种学习方式。并且对于系统的知识掌握来讲接受性学习方式毕竟是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其它学习方式不能替代的。
具体在选择学习方式时,要综合分析和评估发展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的特点的要求,而不只是根据某一种因素确定学习方式。要认清不同学习方式的价值及其适用的范围,才可能根据具体情境进行适当的选择。
1、按发展目标。实现不同的发展目标要求学习者以不同的方式学习,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最好以感悟、体验的方式学习,言语信息或陈述性知识可以用符号性的、接受性方式学习,实践能力最适宜于用做中学的方式学习。而创新能力则以探究性的方式学习为最有效,等等。
2、按学习内容。学习是以一定的内容为对象的,而不同的内容要求学习者以不同的方式学习。比如语文学习一般以整体感悟和积累的方式为佳;数学的内容以形式逻辑思维为主要特征,因此适于用分析或形式逻辑思维的方式学习;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科学的学习中,感知性学习(如观察)及动作性学习(如实验)是很重要的。
3、按学习者的特点。学习是学习者以自己已有身心结构为基础,能动地作用于学习对象的过程。因此,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影响学习方式。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已有知识经验、学习倾向、习惯的认知方式等也对学习方式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比如,小学生一般以动作性的学习和感知性学习为主,纯粹符号性或抽象性的学习对于小学生不太适宜;相反,对于高中生或大学生而言,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感知和动作性的学习方式,而要更多地使用符号性学习方式。
当然,在学习中,通常并不是使用单一的学习方式,而要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以及每一种学习方式的特定功能将多种学习方式组合起来。因为,在学习某一内容时学习者通常要追求实现多个方面的目标,如认知的、情感的、价值取向的、动作技能的目标等等,不同的发展目标往往要求以不同的方式去实现。另外,学习任务通常也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包含着要用不同方式学习的内容。
总之,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学习方式的变革还是得落实到每一所学校和每一个日常课堂之中,落实到每一个教师和学生的身上。因而,学习方式的变革不能只是宏观的“自上而下”的教育变革的问题,而可能更是微观的
每一个教师和学生的变革问题。宏观的变革只有落实到微观的变革之上才有可能真正发挥其效用,才不会出现“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表层改革。本文只是提供了一些思考,请专家和教师们予以指正。
注释
① 吴永军:《再论影响学习方式的主要因素》,《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第20期。
② 钟启泉,崔允,张华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47页。
③ Wilson, Vicki A. Learning how to learn: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 Learning Styles(J}. 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98.
④ 同③
⑤ 同②
⑥ 陈佑清:《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及其选择》,江西教育科研,2003年第7期。
⑦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21-323页。
【关键词】 学习方式;多样性
学习方式变革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每一种学习方式都有自己特定的功能与作用。学习方式变革不应是简单放弃某种学习方式(如接受性学习)或固定使用某几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而应确立学习方式多样性和选择性的观念。
一、学习方式的界定
如何界定“学习方式”呢?“学习方式”一词最早由美国学者赫伯特•西伦于1954年提出,目前学术界对它的解释并不完全一样。有学者认为“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经常的或偏爱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它是学习者连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①也有学者认为“学习方式是当代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②另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教育研究者通常用学习方式来解释人们在学习和保持信息或概念过程中使用的不同方式,并因而形成了学习方式的多种界定,如学习方式是“个体在认知组织和认知识活动方面表现出的一贯的、持续的特点。”③学习方式是“一组用以表明学习者如何理解学习环境、如何与学习环境交互及如何对其做出反应的相对稳定的指标,由认知、情感和心理等方面特质构成”。④陈佑清认为学习方式是学习者在学习中所运用的作用于学习内容的学习活动的类型和方式。
以上对于学习方式界定虽然各有侧重,我们更加愿意接受后一种界定方式。因为,前者定位强调的是个性在选择学习方式方面的决定性影响,而后者则认为学习方式的选择不仅受学习者个性的影响,还取决于学习的目标及内容。很明显,后者界定中蕴含的是学生的“可教性”的人性认识,而人的“可教性”认识是任何教育的起点。
二、学习方式变革的趋势
学习方式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个永远需要变革的范畴。学习方式的变革并非要否定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而是要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第一,有利于学生实现多种发展目标。学生的发展目标是多样的,除了传统教育最为关注的认知目标外,还有一些在当前教育改革中强调得越来越多的新型目标,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如果说传统的单一学习方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某些目标(如认知目标)的实现的话,那么多种发展目标尤其是新型发展目标的实现就必须依靠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了。比如,接受性学习相对于探究性学习而言,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书面知识,但在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方面则不及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相对于独立学习而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共同生活能力和合作精神,但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方面却比不上独立学习。
第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只意味着学习方式在数量上的突破,更意味着学生在学习方式方面面临更为广阔的选择余地—这就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因为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往往是获得个性化体验,形成个性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三、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教学实践中的偏差
有学者认为,学习方式的变革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向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这种理解认为“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单一的、他主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点是要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⑤应该说,这种观点准确揭示了传统学习方式的弊端,其改进目标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有利于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培养。但是,改革的实践表明,存在一线教师往往把新型的和传统的学习方式完全割裂开来,把“自主”、“合作”和“探究”看成“座上佳宾”,而把传统的接受学习当成“洪水猛兽”。因而在教学中,特别是在形形色色的公开展示课中,由于片面追求新型学习方式,容易导致以下偏差:
(一)重形式轻实质的合作学习方式
(1)只“作”不“合”,只“议”不“思”,只“说”不“听”
(2)合作时间太短
(3)给出议题太难或者太易
(二)重表现轻内容的探究学习方式
(1)“操作式”探究——单纯地“剪一剪”、“量一量”、“做一做”,没有数学思考活动。
(2)“搀扶式”探究——在老师一系列“铺垫”性问题的指导下得到某种结论,但学生不明白学习的目标,不明白“铺垫”的意图,没有探究动机。
(3)“标签式”探究——探究问题与学生已有知识相比难度过大或过小,徒有探究之名,无探究之实。
四、学习方式的选择策略
学习方式变革的总趋势应该从单一的学习方式走向多样的综合,但并不是说要不加选择地在每个学习者头脑中建立一个庞大的学习方式库。实际上,探讨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问题,只是学习方式变革探讨的第一步。它只是发掘出了各种可供选择的方式,并不能自动解决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对于学习方式的实际选择和运用问题,而选择和运用适当的学习方式则恰好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最需要的能力,也是教育者必须清晰认识的重要问题。
应该如何选择学习方式呢?我们认为,由于学习方式具有多样性,而每一种学习方式又都有自己特定的功能和局限性。因此,对待学习方式不能脱离发展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的特点,简单地否定或片面突出某种学习方式。事实上,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早就对这两种学习方式各自的优势和局限作过较为成熟的研究,其研究结果可整理如下表:⑥
另外,在接受学习的认识方面,另一个值得澄清的问题就是,接受学习并不就是被动学习,“被动”和“接受”也不是两个对等的概念。正如有的学者认为“有理由说,把接受学习等同于机械的被动的学习是大错特错的”。⑦过去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于:在教学目标上片面突出学生掌握系统、牢固的书本知识,淡化了学生身心其它方面素质的发展;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教师的主体作用,严重轻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激发和调动。因此在教学中,基本上主要采用接受性学习方式,并且是运用被动接受式的接受性学习(接受性学习本身并不必然就是被动性的)。这里反映出来的问题首先不应是接受性学习方式本身的问题,而是过去的教学在价值取向上存在严重的偏颇。在新的课程改革中,从教学的价值取向来讲,我们要求学生既要掌握系统知识,也要发展态度、情感、价值观。还要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新的教学所采取的学习方式要适应新的教学目标追求,即要采用能实现这些教学目标的学习方式:如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在做中学等,其中也包括仍然要使用接受性学习方式,因为接受性学习也是能够体现学习主体性原则的一种学习方式。并且对于系统的知识掌握来讲接受性学习方式毕竟是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其它学习方式不能替代的。
具体在选择学习方式时,要综合分析和评估发展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的特点的要求,而不只是根据某一种因素确定学习方式。要认清不同学习方式的价值及其适用的范围,才可能根据具体情境进行适当的选择。
1、按发展目标。实现不同的发展目标要求学习者以不同的方式学习,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最好以感悟、体验的方式学习,言语信息或陈述性知识可以用符号性的、接受性方式学习,实践能力最适宜于用做中学的方式学习。而创新能力则以探究性的方式学习为最有效,等等。
2、按学习内容。学习是以一定的内容为对象的,而不同的内容要求学习者以不同的方式学习。比如语文学习一般以整体感悟和积累的方式为佳;数学的内容以形式逻辑思维为主要特征,因此适于用分析或形式逻辑思维的方式学习;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科学的学习中,感知性学习(如观察)及动作性学习(如实验)是很重要的。
3、按学习者的特点。学习是学习者以自己已有身心结构为基础,能动地作用于学习对象的过程。因此,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影响学习方式。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已有知识经验、学习倾向、习惯的认知方式等也对学习方式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比如,小学生一般以动作性的学习和感知性学习为主,纯粹符号性或抽象性的学习对于小学生不太适宜;相反,对于高中生或大学生而言,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感知和动作性的学习方式,而要更多地使用符号性学习方式。
当然,在学习中,通常并不是使用单一的学习方式,而要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以及每一种学习方式的特定功能将多种学习方式组合起来。因为,在学习某一内容时学习者通常要追求实现多个方面的目标,如认知的、情感的、价值取向的、动作技能的目标等等,不同的发展目标往往要求以不同的方式去实现。另外,学习任务通常也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包含着要用不同方式学习的内容。
总之,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学习方式的变革还是得落实到每一所学校和每一个日常课堂之中,落实到每一个教师和学生的身上。因而,学习方式的变革不能只是宏观的“自上而下”的教育变革的问题,而可能更是微观的
每一个教师和学生的变革问题。宏观的变革只有落实到微观的变革之上才有可能真正发挥其效用,才不会出现“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表层改革。本文只是提供了一些思考,请专家和教师们予以指正。
注释
① 吴永军:《再论影响学习方式的主要因素》,《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第20期。
② 钟启泉,崔允,张华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47页。
③ Wilson, Vicki A. Learning how to learn: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 Learning Styles(J}. 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98.
④ 同③
⑤ 同②
⑥ 陈佑清:《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及其选择》,江西教育科研,2003年第7期。
⑦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21-3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