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越来越多的大大小小的话剧工作室涌现出来,这些工作室需要一条生存道路。
政府一直倡导的支持文化产业,在这个领域应该有些实际作为
理想话剧人
高彦在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后辗转了几家公司,最终在制作话剧的北京至宣善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定住了脚。至宣善美属于某大企业的分公司。总公司的主要业务是给邮政系统设计制作贺卡,并且是业内为数不多的大企业之一,业务做得很成功。总公司有广告公司、家居公司、设计公司、装饰公司等多家分公司,而且这些分公司的盈利水平都不错。至宣善美为公司近期开拓的文化板块,才成立刚刚两年的时间
话剧板块是否也像其他业务部门一样赚钱呢?
高彦回答,我们做文化的投资来源于其他业务板块盈利后剩下的余钱。公司目前为止做的话剧,有赚有赔。两年之后,到了现在,才能达到刚刚赚钱的状态,所以做话剧根本是不赚钱的,还需要其他业务部门贴钱。
在商言商,既然话剧并不赚钱,为什么还要做呢?
“我们就是在为了理想而工作,每个人都因为喜欢才工作的”,高彦对《中国新时代》记者说。
同是话剧人的木马剧场总经理唐虓辉说,要赚钱,有很多比做话剧多的行业。在外国,没有个人经营小剧场,小剧场都是国家出钱经营的,我们自己经营一家小剧场,自己做话剧,是因为我们喜爱这个行业,愿意为了它努力。
另外,据记者了解,话剧演员普遍的演出费用非常低,用勉强糊口形容并不过分。许久之前,知名演员宋丹丹发过一条微博,“很兴奋,我的演出费已经一场2000了,这是院里给我争取的特殊待遇”。2000元一场演出的报酬与拍影视剧得到报酬天差地别。而且,话剧演出还要求更强的台词工地,需要多天的排练,演员的付出更多。
话剧界老大,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工资也并不高。根据2009年的数据,一级演员平均工资是2536元;二级演员平均工资是1839元;三级演员平均工资是1444元。
即便收入低,还是有很多演员愿意留在话剧舞台。一位并不出名的演员对记者说,话剧演出更有挑战性,我觉得更能体现我的能力。
知名话剧制作人袁鸿的故事更是一部将理想进行到底的现实版。他迷上话剧之后,就一心扑在事业上,渐渐地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独立制作人”。2001年底,他以私人承包经营的形式租赁位于北京东城区北兵马司胡同的原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青艺剧场,并更名为北剧场。 为了将剧场维持下去,袁鸿卖了房子,但北剧场还是以关门告终。
袁鸿还是没有放弃话剧,最终做出了《暗恋桃花源》这样的好戏。
无奈话剧人
话剧不是赚钱的行业,是否所有投身话剧的人都是为了这个理想呢?
很多演员并不是因为喜欢话剧才去演话剧的。高彦介绍,话剧行业演员演出费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每年从电影学院、中戏、舞蹈学院、传媒大学毕业的学生有很多,他们有很好的外形,不错的声音,他们各方面的基础都不错,他们想要演电影电视,想要成为明星。但是,现实是没有那么多的出镜机会。他们只能退一步,“曲线救国”,先从做话剧开始。
他们得到话剧演出的机会比电影电视要多很多。
话剧作为跳板,已经培育了很多优秀演员。比如,濮存昕、徐帆、宋丹丹最初的本行都是人艺的话剧演员。他们演出话剧,逐渐被大家认识,有机会进入电视、电影行业。
不仅演员,导演,制作人也都有机会从话剧“跳槽”到影视行业。不少做话剧的导演最终梦想是电影。一位话剧导演曾对记者说,有钱谁不想做电影啊。
门槛低 赚钱难
话剧的投资弹性很大,几万块可以投资做一部话剧,上千万的投资也花得出去。刘晓庆主演的大型话剧《芳华绝代》投资上千万,这在话剧领域算得上大投资了。如果这个投资用在电影电视上,那只能是小成本运作了。这样的话剧定位高,属于商业运行的大话剧。投资之前要调查市场需求,根据未来市场的走向,组织主创团队。
近几年草根话剧兴起,这种话剧通常是非专业的热心人士自己出钱,投资几万块,在很小的剧场演出,为了“自娱自乐”做出的话剧。草根话剧用来取悦自己,不请明星,也请不起明星,舞台灯光效果也看自己喜好。有票房当然好,即使没有票房,损失也不大,制作团队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与电影票价一锅端不同,话剧的门票价格高低差距很大。以《芳华绝代》为例子,最贵的门票售价超过1000,而200元也能买到一张票。
做话剧有两种途径,一种途径是,制作方把一部话剧从零做起。从找剧本,找导演,找演员,宣传,到联系场地演出等等工作都要做。其中风险多,环节多,当然最终受益也多。
另一种途径是,把别人已经做好的话剧当做商品再次出售。作为演出方付给制作方演出费,以及演员费,差旅费等等。这种方式的投入相对安全,可以选择之前已经获得市场肯定的剧目。
一部话剧从无到有的投资成本构成相对简单。主创团队:导演费、编剧费、基本的音乐费等“软性”的费用,占总投资的 30%;舞美、灯光、道具费用占20%;另外还有宣传费,团队运营费等占30%左右,其他的是演员费用。
话剧的投资低,却也不是容易以小搏大赚大钱的。业内人士介绍,在400人以内剧场演出的话剧,要演2轮以上才能盈利。这意味着,很多只演一轮的话剧,如果没有自己继续再演,或者没有演出商愿意接手,只有赔钱或者勉强保本的结果。
我们需要帮助
中国话剧的历史能追溯到100年之前。清朝光绪年间,就有中国话剧的鼻祖春柳社。百年过后,中国的话剧在国际舞台上的还没有寻得一席之地。
首先,公开售票的话剧演出必须经过政府机关的审批,通过后才能开始售票。审批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需要十几份文件,包括话剧的剧本,演出剧场的资料等,第二阶段是视频审批,需要递交剧目的整场视频。整个审批过程下来,需要三到四周的时间。而且,很容易因为各种问题审批不通过,不能演出。国外没有这种审批制度。
另外,我国虽近年来加强了对文化产业的扶植力度,但是由于申请程序繁冗,真正得到补贴的剧组和企业有限。相对而言,台北晓剧场对记者介绍,如果要来内地演出,他们可以向政府申请补贴,钱虽不多却也足够路费。荷兰的小鹿斑比剧团获得政府的资助。剧团首先要做一个计划书,提交到当地政府,政府委员会通过评估,决定同意资助后,会拨给剧团一笔钱,用来支持剧团时长4年的项目。
胡锦涛总书记曾在讲话中指出:“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作为文化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话剧需要政府各方面的支持。扶植文化产业不应该只是口号,还应该有实际措施。简化行政程序,就是可以是一个开始。
政府一直倡导的支持文化产业,在这个领域应该有些实际作为
理想话剧人
高彦在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后辗转了几家公司,最终在制作话剧的北京至宣善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定住了脚。至宣善美属于某大企业的分公司。总公司的主要业务是给邮政系统设计制作贺卡,并且是业内为数不多的大企业之一,业务做得很成功。总公司有广告公司、家居公司、设计公司、装饰公司等多家分公司,而且这些分公司的盈利水平都不错。至宣善美为公司近期开拓的文化板块,才成立刚刚两年的时间
话剧板块是否也像其他业务部门一样赚钱呢?
高彦回答,我们做文化的投资来源于其他业务板块盈利后剩下的余钱。公司目前为止做的话剧,有赚有赔。两年之后,到了现在,才能达到刚刚赚钱的状态,所以做话剧根本是不赚钱的,还需要其他业务部门贴钱。
在商言商,既然话剧并不赚钱,为什么还要做呢?
“我们就是在为了理想而工作,每个人都因为喜欢才工作的”,高彦对《中国新时代》记者说。
同是话剧人的木马剧场总经理唐虓辉说,要赚钱,有很多比做话剧多的行业。在外国,没有个人经营小剧场,小剧场都是国家出钱经营的,我们自己经营一家小剧场,自己做话剧,是因为我们喜爱这个行业,愿意为了它努力。
另外,据记者了解,话剧演员普遍的演出费用非常低,用勉强糊口形容并不过分。许久之前,知名演员宋丹丹发过一条微博,“很兴奋,我的演出费已经一场2000了,这是院里给我争取的特殊待遇”。2000元一场演出的报酬与拍影视剧得到报酬天差地别。而且,话剧演出还要求更强的台词工地,需要多天的排练,演员的付出更多。
话剧界老大,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工资也并不高。根据2009年的数据,一级演员平均工资是2536元;二级演员平均工资是1839元;三级演员平均工资是1444元。
即便收入低,还是有很多演员愿意留在话剧舞台。一位并不出名的演员对记者说,话剧演出更有挑战性,我觉得更能体现我的能力。
知名话剧制作人袁鸿的故事更是一部将理想进行到底的现实版。他迷上话剧之后,就一心扑在事业上,渐渐地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独立制作人”。2001年底,他以私人承包经营的形式租赁位于北京东城区北兵马司胡同的原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青艺剧场,并更名为北剧场。 为了将剧场维持下去,袁鸿卖了房子,但北剧场还是以关门告终。
袁鸿还是没有放弃话剧,最终做出了《暗恋桃花源》这样的好戏。
无奈话剧人
话剧不是赚钱的行业,是否所有投身话剧的人都是为了这个理想呢?
很多演员并不是因为喜欢话剧才去演话剧的。高彦介绍,话剧行业演员演出费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每年从电影学院、中戏、舞蹈学院、传媒大学毕业的学生有很多,他们有很好的外形,不错的声音,他们各方面的基础都不错,他们想要演电影电视,想要成为明星。但是,现实是没有那么多的出镜机会。他们只能退一步,“曲线救国”,先从做话剧开始。
他们得到话剧演出的机会比电影电视要多很多。
话剧作为跳板,已经培育了很多优秀演员。比如,濮存昕、徐帆、宋丹丹最初的本行都是人艺的话剧演员。他们演出话剧,逐渐被大家认识,有机会进入电视、电影行业。
不仅演员,导演,制作人也都有机会从话剧“跳槽”到影视行业。不少做话剧的导演最终梦想是电影。一位话剧导演曾对记者说,有钱谁不想做电影啊。
门槛低 赚钱难
话剧的投资弹性很大,几万块可以投资做一部话剧,上千万的投资也花得出去。刘晓庆主演的大型话剧《芳华绝代》投资上千万,这在话剧领域算得上大投资了。如果这个投资用在电影电视上,那只能是小成本运作了。这样的话剧定位高,属于商业运行的大话剧。投资之前要调查市场需求,根据未来市场的走向,组织主创团队。
近几年草根话剧兴起,这种话剧通常是非专业的热心人士自己出钱,投资几万块,在很小的剧场演出,为了“自娱自乐”做出的话剧。草根话剧用来取悦自己,不请明星,也请不起明星,舞台灯光效果也看自己喜好。有票房当然好,即使没有票房,损失也不大,制作团队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与电影票价一锅端不同,话剧的门票价格高低差距很大。以《芳华绝代》为例子,最贵的门票售价超过1000,而200元也能买到一张票。
做话剧有两种途径,一种途径是,制作方把一部话剧从零做起。从找剧本,找导演,找演员,宣传,到联系场地演出等等工作都要做。其中风险多,环节多,当然最终受益也多。
另一种途径是,把别人已经做好的话剧当做商品再次出售。作为演出方付给制作方演出费,以及演员费,差旅费等等。这种方式的投入相对安全,可以选择之前已经获得市场肯定的剧目。
一部话剧从无到有的投资成本构成相对简单。主创团队:导演费、编剧费、基本的音乐费等“软性”的费用,占总投资的 30%;舞美、灯光、道具费用占20%;另外还有宣传费,团队运营费等占30%左右,其他的是演员费用。
话剧的投资低,却也不是容易以小搏大赚大钱的。业内人士介绍,在400人以内剧场演出的话剧,要演2轮以上才能盈利。这意味着,很多只演一轮的话剧,如果没有自己继续再演,或者没有演出商愿意接手,只有赔钱或者勉强保本的结果。
我们需要帮助
中国话剧的历史能追溯到100年之前。清朝光绪年间,就有中国话剧的鼻祖春柳社。百年过后,中国的话剧在国际舞台上的还没有寻得一席之地。
首先,公开售票的话剧演出必须经过政府机关的审批,通过后才能开始售票。审批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需要十几份文件,包括话剧的剧本,演出剧场的资料等,第二阶段是视频审批,需要递交剧目的整场视频。整个审批过程下来,需要三到四周的时间。而且,很容易因为各种问题审批不通过,不能演出。国外没有这种审批制度。
另外,我国虽近年来加强了对文化产业的扶植力度,但是由于申请程序繁冗,真正得到补贴的剧组和企业有限。相对而言,台北晓剧场对记者介绍,如果要来内地演出,他们可以向政府申请补贴,钱虽不多却也足够路费。荷兰的小鹿斑比剧团获得政府的资助。剧团首先要做一个计划书,提交到当地政府,政府委员会通过评估,决定同意资助后,会拨给剧团一笔钱,用来支持剧团时长4年的项目。
胡锦涛总书记曾在讲话中指出:“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作为文化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话剧需要政府各方面的支持。扶植文化产业不应该只是口号,还应该有实际措施。简化行政程序,就是可以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