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各种各样的综合原因,最近几周国内书店发生了一些让业内外人士均感觉不愉快的事情,有几家响当当的中型书店忽然关门大吉,还有几家连锁书店不得已搬离了闹市区,就连某些从来不愁营业好坏的新华书店也开始面临生存危机,而费尽周折、好不容易上市的分销企业则难以摆脱低迷股价的困扰。
多年来,书业人士习惯把书店称为行业下游,出版社是上游,但如果从实现图书社会和经济价值的角度来看,书店显然位于书业链条的前端。少几家出版社丝毫不会影响各种书店的正常营业,而少了几家主打书店不仅给读者带来诸多不便,而且对一些相关出版供货商的发货量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到个别出版社的年终收益。
书店黯然离去
最近据《东方早报》报道,社会上小有名气的上海左岸书店和上海大众书局鸿翔店先后关门。这两家中型书店我都没有去过,但因为它们属于在各种媒体中曝光率较高的民营书店,所以知道了一些有关这两家书店的经营情况。
位于高等学府旁边的左岸书店以经营人文社科类图书见长,销售图书主流属于探讨人生或社会深层哲理的文化范畴,但这类图书早已不像往日那样风光。无论从销售主流社科书收益来看,还是从阅读主体大学生购买兴趣来看,都不足以支撑书店良性经营。此外,图书市场很多书店销售数据也表明,社科类图书是近几年下滑幅度最大的类别之一,而且至今还没有转变颓势、逐渐回升的迹象。还有一个促使书店关闭的重要原因,如今大学生阅读课外图书的兴趣远不同于过去。
上海大众书局鸿翔店最初高姿态进入上海,据该书店人士讲,他们去年已经实现赢利。从正常的商业运作规律来推断,新建书店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而且是在全国图书零售市场普遍下滑的大环境下达到收支平衡,的确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今年三月底书店因场地变化而暂时关门,未来重新开张是否能一如既往、与众不同,其中欣喜或心酸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最清楚了。
我对几家媒体争相报道漳州晓风书屋搬离繁华闹市区并没有太多的惊讶,因为晓风书屋在业内名声显赫,不是因为它销货能力强大,而是多年来始终保持不变的良好信誉。我曾经去过美丽的厦门大学门口旁边的晓风书屋,书店设施虽然有些简陋,但整洁典雅、印象深刻,只是周边环境单一制约了书店经营范围。中国书业除了老字号的新华书店,其他书店较少用自有房产进行经营,而像晓风书屋这样的民营连锁书店,据说都是租用他人场地。租房开书店,尤其是在地价昂贵的闹市区,以卖书的那一点点儿收益远不足以支撑连续经营。
零售下滑,股价低迷
我看很多书店人士都把应对图书销售下滑,寄希望与闹市区或繁华的大型购物场所融为一体,具体说就是进驻大型百货商店和超级市场经营图书。然而书店真的在这些最热闹的商业场所进行经营时,是不是就能够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呢?
以北京地区为例,最近几年有几家很有名气的中型书店先后进入了位于各个城区的多家大型百货商场或超级市场,但是没过多久,进驻大型卖场的书店不是全部撤离了商场,就是大幅度压缩了营业面积。我不了解这些书店进驻商场的全部方式,但就我知道的某些商场情况来看,商场收缩图书经营主要是因为书店不能带来很好的效益。至于书业人士指望商场经营者,利用衰落的图书业来提高商场品位或人气,恐怕在目前国内小额商品流通领域里行不通。
我不懂股市,也不会炒股,但知道股票跌破发行价不是什么好事。一日悠闲,忽然想看看国内三家书业上市企业的股市表现,结果看到新华文轩股价低于发行价,我问懂行的朋友,他告诉我这支股票一直非常被动。我不理解股民,热买股票图书苦读,却为什么不看好书店类股票?
新华书店出招求变
如今,新华书店系统虽然没有像民营书店那样烦心,但竭尽全力改变图书销售下降趋势,仍然摆在了重要的日常工作日程。最近王府井书店对卖场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整,便是最典型的例证。
去过王府井书店的人都记得以前卖场里的诸多不便,首先,可能是受某些调查报告说读者喜欢品种多的书店影响,书架、书台上到处都是塞放得满满当当的图书;其次,可能是仰仗王府井金街得天独厚的商业环境,卖场各楼层天井和滚梯旁边,设有大量的其他业种柜台,不仅影响主通道,而且使卖场整体非常凌乱。如今我们再去王府井书店时感觉就截然不同了,书店清理了主要通道,过滤了图书品种,降低了陈列密度,细划了业种货位,但同时也对不断增加图书出版品种数量的出版人士提出了挑战。
书店货款结算始终是行业内最敏感的话题,《中国新闻出版报》说乌鲁木齐市新华书店自找压力,明确表态,每月定期给出版社进行结算。不管远在边关的这家书店出于怎样的动因,但敢于言明定期结算在中国书业的确需要十足的勇气。此举从树立书业信誉理念来看,非常值得歌颂,但从实际经营角度来审视,面对当前图书零售不尽如人意的事实,未必就是最佳的实务操作方式。中国书业亟须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但具体实施需要书业链条中各个环节共同来执行,一家书店的示范作用不足以推动整个行业跳跃式进步。
以上这些事件多涉及因收益下滑难以承受高额经营成本,倘若中国所有书店抛开特殊偏爱,完全市场化经营,又有多少书店能够健康生存?书店关闭、搬离闹市区等等窘迫行为,意味着图书铺面零售领域正在萎缩,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与此同时,数量不断增长的大书城和网上书店,也没有足够的销售数据,证明图书零售整体仍在上升。各种令人忧心的现象似乎透露着这样的信息:读者是不是正在逐渐淡漠书店?某些书店倒闭是不是行业危机的前奏曲?倘若真是如此,书业又该如何应对呢?
多年来,书业人士习惯把书店称为行业下游,出版社是上游,但如果从实现图书社会和经济价值的角度来看,书店显然位于书业链条的前端。少几家出版社丝毫不会影响各种书店的正常营业,而少了几家主打书店不仅给读者带来诸多不便,而且对一些相关出版供货商的发货量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到个别出版社的年终收益。
书店黯然离去
最近据《东方早报》报道,社会上小有名气的上海左岸书店和上海大众书局鸿翔店先后关门。这两家中型书店我都没有去过,但因为它们属于在各种媒体中曝光率较高的民营书店,所以知道了一些有关这两家书店的经营情况。
位于高等学府旁边的左岸书店以经营人文社科类图书见长,销售图书主流属于探讨人生或社会深层哲理的文化范畴,但这类图书早已不像往日那样风光。无论从销售主流社科书收益来看,还是从阅读主体大学生购买兴趣来看,都不足以支撑书店良性经营。此外,图书市场很多书店销售数据也表明,社科类图书是近几年下滑幅度最大的类别之一,而且至今还没有转变颓势、逐渐回升的迹象。还有一个促使书店关闭的重要原因,如今大学生阅读课外图书的兴趣远不同于过去。
上海大众书局鸿翔店最初高姿态进入上海,据该书店人士讲,他们去年已经实现赢利。从正常的商业运作规律来推断,新建书店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而且是在全国图书零售市场普遍下滑的大环境下达到收支平衡,的确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今年三月底书店因场地变化而暂时关门,未来重新开张是否能一如既往、与众不同,其中欣喜或心酸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最清楚了。
我对几家媒体争相报道漳州晓风书屋搬离繁华闹市区并没有太多的惊讶,因为晓风书屋在业内名声显赫,不是因为它销货能力强大,而是多年来始终保持不变的良好信誉。我曾经去过美丽的厦门大学门口旁边的晓风书屋,书店设施虽然有些简陋,但整洁典雅、印象深刻,只是周边环境单一制约了书店经营范围。中国书业除了老字号的新华书店,其他书店较少用自有房产进行经营,而像晓风书屋这样的民营连锁书店,据说都是租用他人场地。租房开书店,尤其是在地价昂贵的闹市区,以卖书的那一点点儿收益远不足以支撑连续经营。
零售下滑,股价低迷
我看很多书店人士都把应对图书销售下滑,寄希望与闹市区或繁华的大型购物场所融为一体,具体说就是进驻大型百货商店和超级市场经营图书。然而书店真的在这些最热闹的商业场所进行经营时,是不是就能够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呢?
以北京地区为例,最近几年有几家很有名气的中型书店先后进入了位于各个城区的多家大型百货商场或超级市场,但是没过多久,进驻大型卖场的书店不是全部撤离了商场,就是大幅度压缩了营业面积。我不了解这些书店进驻商场的全部方式,但就我知道的某些商场情况来看,商场收缩图书经营主要是因为书店不能带来很好的效益。至于书业人士指望商场经营者,利用衰落的图书业来提高商场品位或人气,恐怕在目前国内小额商品流通领域里行不通。
我不懂股市,也不会炒股,但知道股票跌破发行价不是什么好事。一日悠闲,忽然想看看国内三家书业上市企业的股市表现,结果看到新华文轩股价低于发行价,我问懂行的朋友,他告诉我这支股票一直非常被动。我不理解股民,热买股票图书苦读,却为什么不看好书店类股票?
新华书店出招求变
如今,新华书店系统虽然没有像民营书店那样烦心,但竭尽全力改变图书销售下降趋势,仍然摆在了重要的日常工作日程。最近王府井书店对卖场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整,便是最典型的例证。
去过王府井书店的人都记得以前卖场里的诸多不便,首先,可能是受某些调查报告说读者喜欢品种多的书店影响,书架、书台上到处都是塞放得满满当当的图书;其次,可能是仰仗王府井金街得天独厚的商业环境,卖场各楼层天井和滚梯旁边,设有大量的其他业种柜台,不仅影响主通道,而且使卖场整体非常凌乱。如今我们再去王府井书店时感觉就截然不同了,书店清理了主要通道,过滤了图书品种,降低了陈列密度,细划了业种货位,但同时也对不断增加图书出版品种数量的出版人士提出了挑战。
书店货款结算始终是行业内最敏感的话题,《中国新闻出版报》说乌鲁木齐市新华书店自找压力,明确表态,每月定期给出版社进行结算。不管远在边关的这家书店出于怎样的动因,但敢于言明定期结算在中国书业的确需要十足的勇气。此举从树立书业信誉理念来看,非常值得歌颂,但从实际经营角度来审视,面对当前图书零售不尽如人意的事实,未必就是最佳的实务操作方式。中国书业亟须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但具体实施需要书业链条中各个环节共同来执行,一家书店的示范作用不足以推动整个行业跳跃式进步。
以上这些事件多涉及因收益下滑难以承受高额经营成本,倘若中国所有书店抛开特殊偏爱,完全市场化经营,又有多少书店能够健康生存?书店关闭、搬离闹市区等等窘迫行为,意味着图书铺面零售领域正在萎缩,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与此同时,数量不断增长的大书城和网上书店,也没有足够的销售数据,证明图书零售整体仍在上升。各种令人忧心的现象似乎透露着这样的信息:读者是不是正在逐渐淡漠书店?某些书店倒闭是不是行业危机的前奏曲?倘若真是如此,书业又该如何应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