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早在2006年,江西省委、省政府就在赣州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然后在全省推广,并形成了具体模式和经验。在总结江西省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相继在全国其他省市全面推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要满足新农村建设对资金的巨大需求。如何形成政府、部门与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合力,更好地满足新农村建设中各种有效的资金需求,是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各级党政机关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江西农村信用社配合新农村建设,全面推广了农民住房贷款业务,较好地满足了农民建房的资金需求,拓宽了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范围和领域,有效支持了新农村建设。为此,本文从正确处理金融支持与新农村建设的辩证关系上作一些粗略探讨。
新农村建设呼唤金融支持
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解决“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主要是指贫穷的农民、传统的农业、落后的农村。
解决“三农”问题就是要解决农民贫穷问题。贫穷的农民就是指“三农”的“四低”人群。一是收入低下,现在农民的纯收入,不到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这在改革开放前大体是1∶1.8,且不包括城市居民实际享受的城市教育及其他公益事业、社会福利。实际上,农民的纯收入也并不等于货币收入,农民的现金收入只是其纯收入的一部分。二是素质低下,农村居民在文化素质、文明素质和其他方面的素质都非常低下。三是保障低下,原来农民基本上没有社会保障,现在正在推进医保和低保,也是较低层次的保障。四是权益意识低下,农民是最缺乏权利意识的一部分人群。曾经有一篇报道,农民工向老板讨要工钱,由于采用了过激的手段,最后被抓坐牢了,但坐牢后他却说住的和吃的都比之前的工棚要好,这充分体现了农民社会地位低下的程度。
解决“三农”问题就是要打破农业传统格局。传统农业生产规模小,以自给性为主,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的投入,技术比重很低,作业方式传统,风险大、成本高、商品化程度低。这样一种小规模的传统农业,人多地少,劳动生产率低下,竞争力也势必低下。中国是传统农业大国,与世界的农业进行较量,竞争力不足。农产品贸易一旦放开,整个农业就会面临危机。如大豆市场一旦放开,东北大豆就种不下去了;小麦市场一旦放开,购买小麦比农民自己种的小麦将便宜三分之一;大米市场一旦放开,大量的泰国大米就会涌进来。蔬菜水果也一样,一旦农药化肥超标,也就没有了竞争力。农业没有竞争力,国家又补不起,作为一个经济部门,很难实现良性循环。目前我国农业更多的是成为农民的一种自给性保障,还远远不能作为商品生产部门来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唯有走产业化和现代化之路,农业才有发展出路。
解决“三农”问题就是要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农村的落后局面不仅指的是经济落后,农村地区的社会、文化甚至生态也较为落后。关于经济落后,目前已有共识。社会落后,是指农民权利意识、主人翁的地位体现不够。文化落后,就是农民有效的文化生活严重不足,教育、医疗都落后。现在的突出问题是生态也落后,原来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某些县市区,城市化程度比较高,县域经济也比较强,但现在其脏、乱、差的程度比某些城市更甚。所以,有人说我国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到了农村,农田里垃圾袋到处乱飘,农民出了门就是垃圾场。房子没有规划,乱搭乱建,一户农民建几幢房子,老的房屋不拆,新的房屋却见缝插针地乱建。农民把自己的房子建得很高大,但是房前屋后垃圾遍地,场外的环境无人管,所以生态危机也成了中国农村的危机之一。过去公众普遍认为的农村的生态环境好这点优势已渐渐失去,农民挣了钱就到处建房子,到处扔生活垃圾,最后把农村的环境也破坏掉了。抚州市乐安县有个叫流坑的闻名古村,在200多年前,他们的前辈文化程度高、生活富足,也有较高的生活品位,房屋雕梁画栋,前庭后院种花养草,街巷非常整齐,小桥流水,生活悠闲,非常有品味。但10年前,原本清澈见底的一条小河现在长满了水葫芦,臭不可闻。原来村子周围的很多森林也几乎消失殆尽,进村后到处都能看到杂物和垃圾,并且人口非常密集,一个小村庄住了近5000人。中国很多农村地区正如该村一样,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和显著的文明衰退。
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对于城乡统筹发展,现在有三句话非常时髦:“农民的出路就是要把农民变为非农民,农村的出路就是城市化,农业的出路就是工业化。”这三句话的意思就是,解决“三农”问题在“三农”之外。如果城市化程度提高了,很多人转移到城市,农村人口减少,劳动生产率就相应提高,人均土地自然增多,于是导致劳动附加值提高,生产的专业化才能够实现。更多的农民变为城市居民,在工厂就业,农民收入就会增加,农民能够享受城市文明的福利,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整体上就能得到提升。事实上,农业的出路不是不要农业,农村的出路不是没有农村,农民的出路也不是农民城市化。即使是在发达国家,也有农村、农民、农业,而且他们的农业发展非常先进,比如美国出口的农产品占全球农产品出口量的近一半。国外的农村非常美丽,城市居民都往农村回流,中国的情况则恰恰相反,農村居民都挤到城市。在国外,城市与农村在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方面没有什么差别,因为农业也是工厂化作业,居住环境比城市好,享受着最美丽的自然风光,最好的空气。
因此,城乡统筹不是简单地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还要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本身的问题。城乡统筹的本质是让农民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农民可以公平地进入市场,跟城市居民一样,不再有身份的差别,而是有平等的机会。农民可以到工厂就业,也可以选择在农村,可以跟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政府之下共同的社会保障和文化生活,使农民有平等的参与经济活动的机会,有同等的获得文化教育的条件。
解决“三农”问题要把农村市场推向专业化、商品化发展
新农村建设呼唤金融支持
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解决“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主要是指贫穷的农民、传统的农业、落后的农村。
解决“三农”问题就是要解决农民贫穷问题。贫穷的农民就是指“三农”的“四低”人群。一是收入低下,现在农民的纯收入,不到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这在改革开放前大体是1∶1.8,且不包括城市居民实际享受的城市教育及其他公益事业、社会福利。实际上,农民的纯收入也并不等于货币收入,农民的现金收入只是其纯收入的一部分。二是素质低下,农村居民在文化素质、文明素质和其他方面的素质都非常低下。三是保障低下,原来农民基本上没有社会保障,现在正在推进医保和低保,也是较低层次的保障。四是权益意识低下,农民是最缺乏权利意识的一部分人群。曾经有一篇报道,农民工向老板讨要工钱,由于采用了过激的手段,最后被抓坐牢了,但坐牢后他却说住的和吃的都比之前的工棚要好,这充分体现了农民社会地位低下的程度。
解决“三农”问题就是要打破农业传统格局。传统农业生产规模小,以自给性为主,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的投入,技术比重很低,作业方式传统,风险大、成本高、商品化程度低。这样一种小规模的传统农业,人多地少,劳动生产率低下,竞争力也势必低下。中国是传统农业大国,与世界的农业进行较量,竞争力不足。农产品贸易一旦放开,整个农业就会面临危机。如大豆市场一旦放开,东北大豆就种不下去了;小麦市场一旦放开,购买小麦比农民自己种的小麦将便宜三分之一;大米市场一旦放开,大量的泰国大米就会涌进来。蔬菜水果也一样,一旦农药化肥超标,也就没有了竞争力。农业没有竞争力,国家又补不起,作为一个经济部门,很难实现良性循环。目前我国农业更多的是成为农民的一种自给性保障,还远远不能作为商品生产部门来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唯有走产业化和现代化之路,农业才有发展出路。
解决“三农”问题就是要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农村的落后局面不仅指的是经济落后,农村地区的社会、文化甚至生态也较为落后。关于经济落后,目前已有共识。社会落后,是指农民权利意识、主人翁的地位体现不够。文化落后,就是农民有效的文化生活严重不足,教育、医疗都落后。现在的突出问题是生态也落后,原来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某些县市区,城市化程度比较高,县域经济也比较强,但现在其脏、乱、差的程度比某些城市更甚。所以,有人说我国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到了农村,农田里垃圾袋到处乱飘,农民出了门就是垃圾场。房子没有规划,乱搭乱建,一户农民建几幢房子,老的房屋不拆,新的房屋却见缝插针地乱建。农民把自己的房子建得很高大,但是房前屋后垃圾遍地,场外的环境无人管,所以生态危机也成了中国农村的危机之一。过去公众普遍认为的农村的生态环境好这点优势已渐渐失去,农民挣了钱就到处建房子,到处扔生活垃圾,最后把农村的环境也破坏掉了。抚州市乐安县有个叫流坑的闻名古村,在200多年前,他们的前辈文化程度高、生活富足,也有较高的生活品位,房屋雕梁画栋,前庭后院种花养草,街巷非常整齐,小桥流水,生活悠闲,非常有品味。但10年前,原本清澈见底的一条小河现在长满了水葫芦,臭不可闻。原来村子周围的很多森林也几乎消失殆尽,进村后到处都能看到杂物和垃圾,并且人口非常密集,一个小村庄住了近5000人。中国很多农村地区正如该村一样,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和显著的文明衰退。
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对于城乡统筹发展,现在有三句话非常时髦:“农民的出路就是要把农民变为非农民,农村的出路就是城市化,农业的出路就是工业化。”这三句话的意思就是,解决“三农”问题在“三农”之外。如果城市化程度提高了,很多人转移到城市,农村人口减少,劳动生产率就相应提高,人均土地自然增多,于是导致劳动附加值提高,生产的专业化才能够实现。更多的农民变为城市居民,在工厂就业,农民收入就会增加,农民能够享受城市文明的福利,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整体上就能得到提升。事实上,农业的出路不是不要农业,农村的出路不是没有农村,农民的出路也不是农民城市化。即使是在发达国家,也有农村、农民、农业,而且他们的农业发展非常先进,比如美国出口的农产品占全球农产品出口量的近一半。国外的农村非常美丽,城市居民都往农村回流,中国的情况则恰恰相反,農村居民都挤到城市。在国外,城市与农村在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方面没有什么差别,因为农业也是工厂化作业,居住环境比城市好,享受着最美丽的自然风光,最好的空气。
因此,城乡统筹不是简单地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还要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本身的问题。城乡统筹的本质是让农民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农民可以公平地进入市场,跟城市居民一样,不再有身份的差别,而是有平等的机会。农民可以到工厂就业,也可以选择在农村,可以跟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政府之下共同的社会保障和文化生活,使农民有平等的参与经济活动的机会,有同等的获得文化教育的条件。
解决“三农”问题要把农村市场推向专业化、商品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