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成果呈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共享学习成果,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智慧的大脑、求知的渴望、文化的底蕴、参与的热情和合作的态度等等,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这门令人枯燥无味、抽象死板的学科中,引导学生共享学习成果呢?这引起了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和深入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成果;小组合作学习;学习任务;多样化评价
笔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一线从教多年,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引导学生共享学习成果的主要途径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即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这一平台中,学生可以互相交流,阐述个人的想法和意见,从而达到资源互用、成果共享的目的。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工作经验,对在小学数学中引导学生共享学习成果的具体措施和途径进行个人观点的陈述。
一、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强化学生群体间的互动
实现学生学习成果的共享,我们首先要给学生提供交流想法、交流思想的空间。我们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强化学生群体间的互动,做到让大家共享学习成果。
比如,在学习一年级上册中第四章“分类”中“整理书包”这节内容时,在学生初步体会了分类的作用,知道了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之后,我就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整理自己的书包,要求他们一边整理一边想自己是怎样整理书包的,当学生整理得差不多时,我让学生停下来,对他们说道:“请你们在小组里面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书包的?”于是,小组内学生开始互相交流……
师:现在谁愿意说说你们每个小组都是怎么整理书包的?
生1:我们组有按大小分的,有按科目分的。
师:很好,还有谁的不一样?
生2:我们是按语数分的。
生3:我们是按书本分的。
师:都很聪明,还有谁的方法不一样?
生4:我们组还有把语文课本和语文练习本放在了一起,把数学课本和数学练习本放在了一起,把英语课本和英语练习本放在了一起。
师:真棒,这个整理方法很独特。
……
这样,我通过引导學生首先在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在班级阐述小组的做法,做到了让学生分享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每个学生都可以从其他同学那里学到另外的方法,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实现了学生的共同进步。
二、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有合作就有分工,在分工基础上的合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只有分工明确了,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开展得有效、有序,学生才能享受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所以,在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活动的探索时,我们就应明确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任务,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承担相应的任务,然后按照老师布置的任务开始合作探究,这样每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进而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
比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中“去游乐园”这节内容时,在学生认识米,体会了米的实际意义,能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后,我就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到教室外去寻找物体进行测量,测量之前,我给各个小组的学生明确了分工,如有的负责指挥,有的负责拿粉笔做记号,有的负责充当标杆,有的负责用尺子测量,有的负责在本子上记录数据……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测量实践活动中,小组合作的优势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测量,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也感受到了合作的乐趣,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实现了小组合作成果的共享,都从自主探究中有所收益。
三、注重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形成多样化的评价机制
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之后,我们还应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因为每个小组组员的个体发展水平不同,每个小组的学习成果也是不尽相同的,这时我们应对每个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并且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机制,这样可以实现各个小组间的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比如,身为教师的我们,首先应对每个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如小组组员的参与度、对学习成果的贡献、合作技能的运用、任务完成情况等等,以此来使每个小组都对本组的合作行为进行反省。另外,我们还可以要求小组之间进行评价,从而寻找到本组与其他小组在各个方面存在的差距。小组成员之间也可以进行互相评价,以此来促使他们对自己在合作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理性审视。这样,通过实施多样化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使每个小组都能对其他小组的观点有所了解,对所探究的问题也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见解,即,做到了各个小组的学习成果得到了共享,促使全班学生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这一平台中互相交流,阐述个人想法和意见,从而达到资源互用、成果共享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智敏.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8.
[2]黄毅英.小学数学课堂环境与学习成果的关系[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
编辑 李建军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成果;小组合作学习;学习任务;多样化评价
笔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一线从教多年,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引导学生共享学习成果的主要途径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即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这一平台中,学生可以互相交流,阐述个人的想法和意见,从而达到资源互用、成果共享的目的。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工作经验,对在小学数学中引导学生共享学习成果的具体措施和途径进行个人观点的陈述。
一、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强化学生群体间的互动
实现学生学习成果的共享,我们首先要给学生提供交流想法、交流思想的空间。我们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强化学生群体间的互动,做到让大家共享学习成果。
比如,在学习一年级上册中第四章“分类”中“整理书包”这节内容时,在学生初步体会了分类的作用,知道了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之后,我就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整理自己的书包,要求他们一边整理一边想自己是怎样整理书包的,当学生整理得差不多时,我让学生停下来,对他们说道:“请你们在小组里面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书包的?”于是,小组内学生开始互相交流……
师:现在谁愿意说说你们每个小组都是怎么整理书包的?
生1:我们组有按大小分的,有按科目分的。
师:很好,还有谁的不一样?
生2:我们是按语数分的。
生3:我们是按书本分的。
师:都很聪明,还有谁的方法不一样?
生4:我们组还有把语文课本和语文练习本放在了一起,把数学课本和数学练习本放在了一起,把英语课本和英语练习本放在了一起。
师:真棒,这个整理方法很独特。
……
这样,我通过引导學生首先在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在班级阐述小组的做法,做到了让学生分享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每个学生都可以从其他同学那里学到另外的方法,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实现了学生的共同进步。
二、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有合作就有分工,在分工基础上的合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只有分工明确了,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开展得有效、有序,学生才能享受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所以,在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活动的探索时,我们就应明确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任务,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承担相应的任务,然后按照老师布置的任务开始合作探究,这样每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进而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
比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中“去游乐园”这节内容时,在学生认识米,体会了米的实际意义,能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后,我就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到教室外去寻找物体进行测量,测量之前,我给各个小组的学生明确了分工,如有的负责指挥,有的负责拿粉笔做记号,有的负责充当标杆,有的负责用尺子测量,有的负责在本子上记录数据……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测量实践活动中,小组合作的优势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测量,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也感受到了合作的乐趣,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实现了小组合作成果的共享,都从自主探究中有所收益。
三、注重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形成多样化的评价机制
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之后,我们还应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因为每个小组组员的个体发展水平不同,每个小组的学习成果也是不尽相同的,这时我们应对每个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并且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机制,这样可以实现各个小组间的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比如,身为教师的我们,首先应对每个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如小组组员的参与度、对学习成果的贡献、合作技能的运用、任务完成情况等等,以此来使每个小组都对本组的合作行为进行反省。另外,我们还可以要求小组之间进行评价,从而寻找到本组与其他小组在各个方面存在的差距。小组成员之间也可以进行互相评价,以此来促使他们对自己在合作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理性审视。这样,通过实施多样化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使每个小组都能对其他小组的观点有所了解,对所探究的问题也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见解,即,做到了各个小组的学习成果得到了共享,促使全班学生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这一平台中互相交流,阐述个人想法和意见,从而达到资源互用、成果共享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智敏.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8.
[2]黄毅英.小学数学课堂环境与学习成果的关系[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