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反刍兽疫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hbj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羊瘟、伪牛瘟等。小反刍兽疫自发现起在非洲、中东以及亚洲大范围流行,为发展中国家的养羊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影响了这些国家的经济。FAO-OIE于2015年发布了《PPR全球控制和根除战略》,目标为到2030年在全世界范围内消除小反刍兽疫。文章就小反刍兽疫的发现与流行、诊断方法、疫苗的发展情况以及小反刍兽疫病毒的病原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概述,以期为小反刍兽疫进一步的根除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为筛选适宜甘肃中部地区种植的饲用高粱青干草品种,通过种植陇草1号、魔术师、萨博、NX-D-61、NX-4264、百战等6个高粱品种,测试了每一茬次的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蛋白质(CP)、总可消化养分(TDN)含量,以及鲜草产量、干物质产量、粗蛋白产量和总可消化养分产量,分析了刈割茬次和品种对饲用高粱产草量及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除百战的CP含量为刈割2次第1茬最高外,其余品种CP含量均为刈割2次第2茬最高,萨博NDF、ADF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余品种(P<0.05);鲜
为研究当前形势下生态旅游与生物多样性的发展趋势,在检索过去30 a国内知网文献后,应用CiteSpace软件对所检索的1568篇文章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者的研究思路也越来越具有广度和深度;我国不同时期所出现的研究热点在2000年以后,对生物多样性与生态旅游的研究热点趋向于可持续化发展、湿地公园、保护对策、自然保护区等方面。研究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以期为后续学者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