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建筑对形式主义的追求从未停歇,但在建筑精神层面的探索却十分有限。目前虽然有些建筑师们在设计的精神层面做了许多努力,但想要实现“诗性设计”还远远不够。通过案例分析,对建筑本质进行阐释,初步探寻现代建筑中的“诗性”设计的表达方法。使建筑也能如文学、艺术一般,滋养人的内心,创造出独特的精神力量,从而将这种力量转化为推动人类进步的潜在力量。
关键词:建筑;空间;诗性设计;场所精神
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息在这片土地上。”[1]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物质财富愈发丰富,但忽视了精神层面的需要,离我们向往的“诗性世界”越来越远。目前建筑领域依然没有脱离功能和美感,设计师们很少在建筑中挖掘人与心灵的关系,离构建理想的“诗性”建筑还有一段距离。本文以建筑中的诗性设计为主题,谈论建筑的本质、诗性空间的营造、建筑与人心灵的关系,从多角度对现代建筑空间中的诗性设计进行初步探究。
一、建筑中诗性设计概述
什么是建筑?什么是诗性?现代建筑中的诗性设计是什么?对于这一系列问题,好似永远没有确定且唯一的答案。本文以建筑空间中的诗性设计为内容,试着从独特的视角去探索分析这些问题。
(一)建筑的本质
建筑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由于时代的变化,人们对建筑本质也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从而影响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认为空间即是建筑的本质[2]。空间的载体是形体,由形体来限定建筑的空间,但是我们不能陷入形式和功能二者的争论里。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认为,“空间,连续的成形,是看不见的源泉,所有的旋律来自它,但必须回归于它,超越时间和无限”。因此,空间便是建筑的本质,其中的物理、意识空间使建筑具有生命、有性格、有诗意。
(二)诗性的概念阐述
诗,本是文学的概念,贯穿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的始终,在词藻、韵律间,透露出情感因素。诗以其独特的“诗性”及魅力滋润着人们的心灵。与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西方诗歌更倾向英雄主义、浪漫主义,表达热烈、气势恢宏。目前,诗已经不仅是文学理论的范畴,而是脱离诗词的限制延伸至各个领域,渗透到建筑、园林、景观等各个层面。
“诗性”好比用简练又饱含意趣的手法表达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某种精神意境,比通常的“诗意”更具艺术感染力。“诗性”也如诗一般,有意象—意境—境界三个层次,从而更能概括突出精神的表达,这也是提出“诗性”的目的所在[3]。
二、诗性对现代建筑空间的影响
(一)诗意、画意、建筑意
诗是中华民族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通过高度凝练的语言体现历史纪实和情感表达。诗意是由诗借助意象营造的意境,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引入情感,从而引发情调。诗可以表达出阴柔美、幽寂美等意境,这种形式也可以运用在建筑中,用建筑的空间去营造它的意境美。
德国剧作家莱辛认为,“诗是时间的艺术,画是空间的艺术”。中国自古以来是“诗画不分家”,对写意和意境的追求也成为核心,画家利用人物山水寄托自己的情感,以求天人合一。画家在作画的同时也参与到园林设计中,这种诗情画意之风逐渐参与到建筑和园林中,直接影响了建筑的审美。
“建筑意”这个概念是由梁思成、林徽因在1932年考察中国古建筑时提出的。表现在诗情画意的氛围里产生的独特建筑形象,与诗画不同,建筑的形象表达更为具象,“意”却更为含蓄。例如客家建筑,本为居住及防御外敌,但经历了时间的洗礼,现在是历史的见证和地域文化的表达。如此,空间与时间转变了建筑审美的意境。
(二)诗性设计建筑空间的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建筑师们在维持现代主义功能与技术结合的同时,开始注重建筑的艺术感受和生活情绪的表现,直到后现代主义产生了“百家争鸣”。芬兰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推动了建筑人情化的发展,并提出“建筑应该同时解决人的生活功能和心理感情需要”[4]。所以他在材料和结构上极力柔和化,给人以温馨的感觉。柯布西耶在后期设计的朗香教堂打破了传统建筑理论,在教堂中不设十字架,几近弯曲的墙面上还有很多大小不一的窗洞,营造了一种宗教氛围,打造出一种“唯神无我”的诗意空间。彼得·卒姆托在瓦尔斯温泉浴场设计中将大量的水、岩石和光融合并强化,使得建筑充满灵动的水和光,凸显了诗一般的宁静。他更多地关注建筑的精神和人们的情感体验,正如普利兹克奖的评委所说:“他发展了建筑伟大的整体性和永恒性。”现代建筑冲破了古代的束缚,展现出独特的审美特色。
三、现代建筑空间中诗性设计的表达
(一)场所精神的建立——意象
场所精神源于古罗马,古罗马人认为每一个本体都有自己的灵魂,始终伴随着人和场所,以此也决定了它们的特性。场所是对环境的“自我发现”,是由人、环境、建筑构成的一个整体,从而产生有“意”之“象”,建立完整的场所精神。
中国传统建筑和园林受诗画的影响显得“诗情画意”,又因为人们在设计建筑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人的感受,心灵的体验超过了建筑功能,使建筑满足基本功能的同时增添了许多灵气,也多了一份文化内涵和审美情感寄托。
对于现代建筑而言,场所的“象”与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因素是建筑设计“造像”的设计原则,从而使建筑获得场所感。例如,彼得·卒姆托的作品——柯伦巴艺术博物馆,他为了突出建筑的历史价值,将历史遗址包裹在一个建筑内部,仿佛一个纪念物在环境中矗立了很久。这种设计使人们去面对物质和空间,引领人们脱离凡尘世俗,从精神世界上进入一个神圣的王国[5]。这种方法使建筑在对比中实现时空上的融合,建立起人与环境的精神联系,产生独特而创新的思维,通过场所创建的“意象”带來蕴含精神的独特诗性空间体验。
(二)诗性空间的营造——意境 用“诗”的眼光看待世界,处处充满灵气。“诗性空间”的气质并非是世俗功利的,而是洒脱的、朴素的,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般诗境的产生依赖于主题情感和空间的交融,即“情景交融”。而建筑的诗性空间,不仅能满足其基本功能,还具备一定的哲学思想,在建筑空间里为人们提供超脱物外的境地,帮助人们体验人生意义,化解内心愁思。
空间之诗是建筑的内在属性,当人们进入一个建筑空间时,最先注意其整体氛围,人们参与空间的“诗性”便被激活,这是宏观的空间诗境。建筑中的空间布局决定了空间的诗境方向,特定的空间布局可以产生特定的效果。例如安藤忠雄水御堂的设计,将无形的思想注入空间,整体建筑布局是“沉沦式”的,人们进入这个建筑时,视觉开始减弱并觉得身体下沉进未知的空间,在完全进入地下空间后,人们可以感受到内心的沉思及富有安全感的意境。这种全新的空间结构和处理方式,让人们在认知空间中感受空间的诗性,将情感寄托于空间中,营造“诗性”的氛围。
(三)精神势能的激发——境界
精神势能是诗意的最高境界,是经历感性认识到达精神层面,感受到其力量,是在场所精神和诗性空间之后的提升。场所精神表达的意象到诗性空间中的意境使人们感受到精神,并感受它的精神势能[6],“意象”“意境”“境界”的变化过程也是人们感受“诗性”的过程。
在建筑设计中,通过抽象的表达方式引发精神势能,即隐喻的元素在空间的配合下引发人们精神的感悟。例如,“永恒”无法被直接表达,建筑中的哪些隐喻元素可以昭示建筑的永恒呢?光不会消失,它象征日月,随着时光流逝,在建筑中光和影交织是永恒的存在。如金贝儿美术馆中对光的巧妙处理方式,使观赏者沐浴在永恒的光芒中,创造出诗性的空间氛围。水也是永恒的表现,水是生命之源,波澜不惊的平静超乎时间而存在,在建筑中引入水元素可以净化人的心境,在心如止水的思绪中感受永恒的精神[3]。自然具有无穷的生命力,荣枯就是永恒,自然就像千年柏松一样静静生长,形成自然意志;如柏林犹太人纪念馆中的混凝土柱上方引入了植物,让它自然生长,使人感受到强大的生命力,促使人们获得对永恒的感悟。这种通过抽象的表达方式激发精神势能,逐渐呈现建筑的“诗性”。
四、结语
本文从建筑的本质探究入手,探索建筑空间和诗歌之间的关系。建筑和诗歌都具有“诗性”内涵,是诗学两种不同的表達,两者之间又相互影响。诗歌是“诗性”最直接的表达,研究诗歌是最便捷的方式,所以从对诗歌的研究总结拓展到建筑领域,从而找到一种分析建筑空间“诗性设计”的新思路。通过对既有的研究理论和建筑实例总结出“诗性设计”在现代建筑空间中表达的相关手法,从诗学角度去认识建筑,梳理建筑师在进行“诗性设计”时可借鉴的相关思路。希望“诗性设计”的概念可以为现代建筑空间提供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法,未来诗性设计的建筑可以超越建筑本身,为人们提供一个精神的场所,感受诗的存在。
参考文献:
[1]刘小枫.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哲人、诗人论美文选[M].魏育青,等译.北京:知识出版社,1994:30.
[2]毛英丽.中东铁路住宅建筑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3]尤志川.“诗意空间”在当代地域建筑中的表达[D].长沙:湖南大学,2016.
[4]徐洁晴.基于现象学的诗性空间营造策略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8.
[5]陈彦.德国科隆柯伦巴艺术博物馆[J].时代建筑,2008(3):106-113.
[6]诺伯舒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施植明,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18.
作者简介:周子妍,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景观设计。
关键词:建筑;空间;诗性设计;场所精神
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息在这片土地上。”[1]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物质财富愈发丰富,但忽视了精神层面的需要,离我们向往的“诗性世界”越来越远。目前建筑领域依然没有脱离功能和美感,设计师们很少在建筑中挖掘人与心灵的关系,离构建理想的“诗性”建筑还有一段距离。本文以建筑中的诗性设计为主题,谈论建筑的本质、诗性空间的营造、建筑与人心灵的关系,从多角度对现代建筑空间中的诗性设计进行初步探究。
一、建筑中诗性设计概述
什么是建筑?什么是诗性?现代建筑中的诗性设计是什么?对于这一系列问题,好似永远没有确定且唯一的答案。本文以建筑空间中的诗性设计为内容,试着从独特的视角去探索分析这些问题。
(一)建筑的本质
建筑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由于时代的变化,人们对建筑本质也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从而影响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认为空间即是建筑的本质[2]。空间的载体是形体,由形体来限定建筑的空间,但是我们不能陷入形式和功能二者的争论里。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认为,“空间,连续的成形,是看不见的源泉,所有的旋律来自它,但必须回归于它,超越时间和无限”。因此,空间便是建筑的本质,其中的物理、意识空间使建筑具有生命、有性格、有诗意。
(二)诗性的概念阐述
诗,本是文学的概念,贯穿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的始终,在词藻、韵律间,透露出情感因素。诗以其独特的“诗性”及魅力滋润着人们的心灵。与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西方诗歌更倾向英雄主义、浪漫主义,表达热烈、气势恢宏。目前,诗已经不仅是文学理论的范畴,而是脱离诗词的限制延伸至各个领域,渗透到建筑、园林、景观等各个层面。
“诗性”好比用简练又饱含意趣的手法表达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某种精神意境,比通常的“诗意”更具艺术感染力。“诗性”也如诗一般,有意象—意境—境界三个层次,从而更能概括突出精神的表达,这也是提出“诗性”的目的所在[3]。
二、诗性对现代建筑空间的影响
(一)诗意、画意、建筑意
诗是中华民族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通过高度凝练的语言体现历史纪实和情感表达。诗意是由诗借助意象营造的意境,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引入情感,从而引发情调。诗可以表达出阴柔美、幽寂美等意境,这种形式也可以运用在建筑中,用建筑的空间去营造它的意境美。
德国剧作家莱辛认为,“诗是时间的艺术,画是空间的艺术”。中国自古以来是“诗画不分家”,对写意和意境的追求也成为核心,画家利用人物山水寄托自己的情感,以求天人合一。画家在作画的同时也参与到园林设计中,这种诗情画意之风逐渐参与到建筑和园林中,直接影响了建筑的审美。
“建筑意”这个概念是由梁思成、林徽因在1932年考察中国古建筑时提出的。表现在诗情画意的氛围里产生的独特建筑形象,与诗画不同,建筑的形象表达更为具象,“意”却更为含蓄。例如客家建筑,本为居住及防御外敌,但经历了时间的洗礼,现在是历史的见证和地域文化的表达。如此,空间与时间转变了建筑审美的意境。
(二)诗性设计建筑空间的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建筑师们在维持现代主义功能与技术结合的同时,开始注重建筑的艺术感受和生活情绪的表现,直到后现代主义产生了“百家争鸣”。芬兰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推动了建筑人情化的发展,并提出“建筑应该同时解决人的生活功能和心理感情需要”[4]。所以他在材料和结构上极力柔和化,给人以温馨的感觉。柯布西耶在后期设计的朗香教堂打破了传统建筑理论,在教堂中不设十字架,几近弯曲的墙面上还有很多大小不一的窗洞,营造了一种宗教氛围,打造出一种“唯神无我”的诗意空间。彼得·卒姆托在瓦尔斯温泉浴场设计中将大量的水、岩石和光融合并强化,使得建筑充满灵动的水和光,凸显了诗一般的宁静。他更多地关注建筑的精神和人们的情感体验,正如普利兹克奖的评委所说:“他发展了建筑伟大的整体性和永恒性。”现代建筑冲破了古代的束缚,展现出独特的审美特色。
三、现代建筑空间中诗性设计的表达
(一)场所精神的建立——意象
场所精神源于古罗马,古罗马人认为每一个本体都有自己的灵魂,始终伴随着人和场所,以此也决定了它们的特性。场所是对环境的“自我发现”,是由人、环境、建筑构成的一个整体,从而产生有“意”之“象”,建立完整的场所精神。
中国传统建筑和园林受诗画的影响显得“诗情画意”,又因为人们在设计建筑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人的感受,心灵的体验超过了建筑功能,使建筑满足基本功能的同时增添了许多灵气,也多了一份文化内涵和审美情感寄托。
对于现代建筑而言,场所的“象”与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因素是建筑设计“造像”的设计原则,从而使建筑获得场所感。例如,彼得·卒姆托的作品——柯伦巴艺术博物馆,他为了突出建筑的历史价值,将历史遗址包裹在一个建筑内部,仿佛一个纪念物在环境中矗立了很久。这种设计使人们去面对物质和空间,引领人们脱离凡尘世俗,从精神世界上进入一个神圣的王国[5]。这种方法使建筑在对比中实现时空上的融合,建立起人与环境的精神联系,产生独特而创新的思维,通过场所创建的“意象”带來蕴含精神的独特诗性空间体验。
(二)诗性空间的营造——意境 用“诗”的眼光看待世界,处处充满灵气。“诗性空间”的气质并非是世俗功利的,而是洒脱的、朴素的,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般诗境的产生依赖于主题情感和空间的交融,即“情景交融”。而建筑的诗性空间,不仅能满足其基本功能,还具备一定的哲学思想,在建筑空间里为人们提供超脱物外的境地,帮助人们体验人生意义,化解内心愁思。
空间之诗是建筑的内在属性,当人们进入一个建筑空间时,最先注意其整体氛围,人们参与空间的“诗性”便被激活,这是宏观的空间诗境。建筑中的空间布局决定了空间的诗境方向,特定的空间布局可以产生特定的效果。例如安藤忠雄水御堂的设计,将无形的思想注入空间,整体建筑布局是“沉沦式”的,人们进入这个建筑时,视觉开始减弱并觉得身体下沉进未知的空间,在完全进入地下空间后,人们可以感受到内心的沉思及富有安全感的意境。这种全新的空间结构和处理方式,让人们在认知空间中感受空间的诗性,将情感寄托于空间中,营造“诗性”的氛围。
(三)精神势能的激发——境界
精神势能是诗意的最高境界,是经历感性认识到达精神层面,感受到其力量,是在场所精神和诗性空间之后的提升。场所精神表达的意象到诗性空间中的意境使人们感受到精神,并感受它的精神势能[6],“意象”“意境”“境界”的变化过程也是人们感受“诗性”的过程。
在建筑设计中,通过抽象的表达方式引发精神势能,即隐喻的元素在空间的配合下引发人们精神的感悟。例如,“永恒”无法被直接表达,建筑中的哪些隐喻元素可以昭示建筑的永恒呢?光不会消失,它象征日月,随着时光流逝,在建筑中光和影交织是永恒的存在。如金贝儿美术馆中对光的巧妙处理方式,使观赏者沐浴在永恒的光芒中,创造出诗性的空间氛围。水也是永恒的表现,水是生命之源,波澜不惊的平静超乎时间而存在,在建筑中引入水元素可以净化人的心境,在心如止水的思绪中感受永恒的精神[3]。自然具有无穷的生命力,荣枯就是永恒,自然就像千年柏松一样静静生长,形成自然意志;如柏林犹太人纪念馆中的混凝土柱上方引入了植物,让它自然生长,使人感受到强大的生命力,促使人们获得对永恒的感悟。这种通过抽象的表达方式激发精神势能,逐渐呈现建筑的“诗性”。
四、结语
本文从建筑的本质探究入手,探索建筑空间和诗歌之间的关系。建筑和诗歌都具有“诗性”内涵,是诗学两种不同的表達,两者之间又相互影响。诗歌是“诗性”最直接的表达,研究诗歌是最便捷的方式,所以从对诗歌的研究总结拓展到建筑领域,从而找到一种分析建筑空间“诗性设计”的新思路。通过对既有的研究理论和建筑实例总结出“诗性设计”在现代建筑空间中表达的相关手法,从诗学角度去认识建筑,梳理建筑师在进行“诗性设计”时可借鉴的相关思路。希望“诗性设计”的概念可以为现代建筑空间提供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法,未来诗性设计的建筑可以超越建筑本身,为人们提供一个精神的场所,感受诗的存在。
参考文献:
[1]刘小枫.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哲人、诗人论美文选[M].魏育青,等译.北京:知识出版社,1994:30.
[2]毛英丽.中东铁路住宅建筑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3]尤志川.“诗意空间”在当代地域建筑中的表达[D].长沙:湖南大学,2016.
[4]徐洁晴.基于现象学的诗性空间营造策略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8.
[5]陈彦.德国科隆柯伦巴艺术博物馆[J].时代建筑,2008(3):106-113.
[6]诺伯舒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施植明,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18.
作者简介:周子妍,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