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地区红环瓢虫生物学习性研究概况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xtersk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红环瓢虫是杨树人工林害虫———草履蚧的主要捕食性天敌,对控制害虫为害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主要就红环瓢虫的形态分类以及在徐州地区的生物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利用红环瓢虫开展杨树人工林草履蚧可持续控制的对策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红环瓢虫;草履蚧;形态特征;生活习性
  中图分类号S763.3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04-00998-02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lysx[2009]08);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第三批资助项目(06G05);徐州市高层次人才项目(200713)。
  作者简介王虎诚(1983- ),男,江苏睢宁人,工程师,从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草履蚧是一种常见的农林害虫,能危害多种果树林木。特别对徐州地区重要的经济速生丰产林杨树的为害日趋严重。为了控制草履蚧的发展蔓延,笔者开展了草履蚧的综合控制技术研究,在观测过程中,发现红环瓢虫是草履蚧的一种重要天敌[1]。为了对此天敌昆虫有更细致的了解,同时也为今后在徐州地区推广此天敌昆虫的生物防治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笔者于2010年初在徐州市铜山县棠张镇境内发现大量红环瓢虫,并采集带回实验室进行系统观察研究。主要观察其各个龄期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同时结合国内外对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应用于草履蚧防治上的前景给予预测。
  1分布与分类
  1.1分布红环瓢虫分布于北京、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湖南、江西、四川、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市、自治区。其中在距离徐州较近的上海、河南、安徽等地1年只发生1代。
  1.2分类与寄主红环瓢虫(R.lim bata)属鞘翅目Coleop tera,瓢虫科Coccinellidae,红瓢虫亚科Coccinellinae,红瓢虫属Rodolia。因其成虫鞘翅周缘为红色,形似2个对称的红环而得名,又名红缘瓢虫。主要捕食草履蚧成虫、若虫和吹绵蚧( Icerya purchasi Maskell)、桑树履绵蚧(D.contrahens Walker)若虫[2-4],也能捕食蚜虫[4-5]。徐州地区此天敌以扑食草履蚧为主。
  2生物学特性
  2.1生活史红环瓢虫在徐州地区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枯枝落叶中越夏越冬。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中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并取食和交配。4月上旬至5月上旬为卵期;4月中旬至5月下旬为幼虫期;5月中旬至6月上旬为蛹期;5 月下旬至次年5月上旬为成虫期。红环瓢虫和草履蚧的生活史都是1 年发生1代(表1),活动时间基本吻合,都是3~6月,徐州地区草履蚧越冬卵1月底至2月孵化,可见草履蚧先于红环瓢虫发生,为红环瓢虫生长发育提供食物。此外,红环瓢虫自6月羽化为成虫后,一直栖息于枯叶中进行夏蛰、冬蛰,不吃、不动长达9个月,至翌年3月出蛰;而草履蚧雌成虫于6月产卵,卵在泥土中越夏、过冬,长达8个月,至翌年1月底2月初孵化。
  因此,红环瓢虫和草履蚧两者的生活周期紧密配合,其生活史、世代发生相吻合,天敌与寄主的相互依存关系十分突出[6] 。
  红环瓢虫各虫态发育历期因雌虫产卵时间不同而有差
  2.2生活习性
  2.2.1成虫。形态描述:体长圆形,两侧近于平行,弧形拱起,被黄白色细毛,长4.0~6.0 mm,宽3.0~4.0 mm。头部黑色,复眼黑色常具浅色的周缘。前胸背板黑色,前缘和侧缘紅色。小盾片黑色。鞘翅黑色,每一鞘翅的周缘均为红色。腹面中央部分黑色,其余部分红色[2]。
  交尾与产卵:红环瓢虫雌雄成虫交配次数比较频繁,可以进行数次交配。每次交配时间少则20 min,多则90 min,平均交配时间基本保持在1 h左右。1头雌虫产卵20~250粒。产卵时,雌虫将产卵管伸出体外,接触到适当的位置,产卵1粒,产出后其产卵管立即收缩,再次产卵。
  取食情况:在室内选取3~5头红环瓢虫成虫为一个重复,放置在三角烧瓶内,并正常喂养草履蚧,共10个重复。每个重复随机抽取喂养10 d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一头红环瓢虫成虫取食草履蚧量在1.3头左右/d,食量较大。
  2.2.2卵。形态描述:初产红环瓢虫卵块呈鲜红色,约1.5 mm×0.5 mm。卵在发育过程中其颜色也在逐渐加深,临近孵化时呈深褐色。
  卵发育历期与孵化率:卵的发育历期,随气温升高而缩短。4月中下旬,室内其发育所需的天数最长18 d,最短7 d。研究认为,红环瓢虫各虫态发育历期因雌虫产卵时间不同而有差异,一般在4月上旬产卵发育时间较长,卵期平均为16 d,而4月中下旬产卵发育历期较短,卵期为11 d。同样,随着产卵时间的推移,其产卵数量也在逐渐增加,但孵化率呈下降趋势。
  同样选取4月10日~24日这个时间段中的10块卵块作为10 个重复进行比较分析(表2)。
  由表2可知,其孵化历期随着产卵日期的推移逐渐缩小,最长的18 d,最短的只有7 d。而且其总体孵化率基本上随着产卵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由最高的 93%降低到最低的67%,但平均孵化率可达80%以上,孵化率较高。
  2.2.3幼虫。形态描述:老熟幼虫体长6.0~7.0 mm,体宽3.0~4.0 mm,椭圆形,背面稍扁平,拱突,有毛瘤。橙红色,密生橙黄色短绒毛[2]。
  取食能力与自残行为:经过室内人工饲养,幼虫共4龄。幼虫孵化后即可觅食,用口器咬住草履蚧,咬破体躯,吸取体液,从而使草履蚧干瘪而死。1龄幼虫虫体常比草履蚧小2~3倍,但能咬破虫体吸取体液直至害虫死亡。此外,幼虫有自相残杀的习性,先孵化出来的幼虫吃未孵化的卵粒,在食料缺乏时尤为常见。
其他文献
以北京市二高压线为例,介绍了城市管网安全性的检则和评价方法.对土壤环境性质、防腐层破损程度和管体腐蚀状况进行检测和评价的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偏高,呈弱碱性,土壤环境
目前,火力发电厂凝汽器大多采用定期清洗.提出了一种通过污垢热阻评定凝汽器铜管污垢状况的计算方法,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系统的污垢热阻在线测量系统,有助于实现胶球清洗系统的
为研究灌溉型水库沿岸区的甲烷排放特征,于2010年5~10月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泥河水库沿岸区的甲烷排放通量.结果发现,泥河水库沿岸区的甲烷排放通量为0.08~7.31 mg/(m2&
文中从庆铁老线实际运行角度分析了如何实现输油站优化运行,降低管线的电力消耗、燃料油消耗和管理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针对地下储气库垫层气占据枯竭气藏较大空间,及与工作气的混合等问题,从CO2和CH4的物理性质角度出发,通过数值方法研究并提出了CO2作为垫层气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即在临界压力
通过腐蚀管流动态模拟装置,模拟现场工艺条件,研究了暴氧和除氧条件下,油田流动污水介质中A3钢的腐蚀行为。用失重法和交流阻抗、极化曲线方法,揭示了A3钢在油田污水介质中腐蚀的
摘要[目的]针对砂姜黑土区绿肥恢复和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免耕和翻耕不同耕作方式对苕子生长、养分吸收特性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旨在为苕子简化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2年定位试验,研究砂姜黑土水旱轮作不同耕作措施对苕子产量、养分吸收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翻耕利于苕子的生长,促进氮磷钾养分的累积。翻耕处理返青期、现蕾期和开花结荚期2年平均鲜草产量分别较免耕处理增产3.89%、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