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是初中阶段最重要的课程之一。然而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语文课堂教学的天平长期向“工具性”处倾斜,课堂教学常常是知识灌输,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以人为本”的核心教学理念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并且新课程更加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在这样的要求下,互动式教学就应用而生。因此对互动式教学展开系统分析,既可以发现其独特优势,还可以推进初中语文教育的进步。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互动式教学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从最简单的字、词、句出发,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能力。语文也是生活的一种提炼,有感于生活,又超出生活。初中阶段的学生也正处于青春期,活泼好动,思维能力在逐步提高,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强。这些特点就决定了初中语文教学首先要对学生本身进行关注,确保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来,其次,通过语文学习使学生对生活产生一定的体验和感悟,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互动式教学恰巧就满足了这些需求,它能进一步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一、互动式教学的概念界定
“互动式”教学从狭义上讲是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即师生之间在课内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也是老师与学生这两类角色相互作用与影响的过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动性作用,科学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也使其教学的互动性不断发展,即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问题导学互动、概念形成互动、理论联系实际互动、逻辑推理互动,最终进行信息汇总、小结。按以上互动的含义,“互动式”教学方法要达到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到、学会、学好教师传授的知识,同时通过学生的信息反馈,使教师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深化。
所谓互动式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让学生与老师共同参加课程的教与学。通过学生对教材的自主钻研与小组讨论相结合,按互教、互学、互助的模式进行调研、讨论、交流设计心得等方式学习,优化教学要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把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上,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而老师则直接加入学生的小组讨论中,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者,是双向互动的关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始终是配角,起引导、补充、归纳和完善的作用,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体作用,又能体现教师指导的作用。这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在传统教学中所形成的习惯或模式,使学生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未来的社会价值,学习也就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也就形成了教学上师生之间的真正互动。
二、互动式教学的原则
(一)有“度”可依
初中语文课堂的互动教学应是有“度”的,即对课堂严宽的把握要有分寸,该严厉的地方必须严厉,该宽松的时候尽量宽松,具体表现为对课堂上的纪律和原则要严格要求,而对学生思考问题的发散性和积极性方面尽量宽松和包容。比如教师在讲解初中课文《桃花源记》时,可以让学生就“桃花源是否存在”这一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在进行小组讨论时,如果有的小组意见分歧较大,言辞激烈时,教师就要及时打断他们的争论,对不利于课堂进展的情况进行严厉批评,引导他们委婉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如果有的小组毫无主意,教师可以适时加以引导,帮助他们扩散思维、开阔思路。这样的互动教学模式,才能增强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持续活跃课堂气氛,还能为初中生学会与人平等、有效沟通和全面、理性思考奠定基础。
(二)有“备”而来
“备”主要指的是教师备课,也就是教师在准备一堂课前首先要认真的了解本节课教材内容,然后结合学生具体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教法,保证学生的有效学习。
然而在日常语文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在面对相同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的时,不在认真备课,只是简单重复利用旧版的教案和课堂环节。这样的做法,不仅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课堂毫无激情,而且还使教学效率大大降低。所以无论教学经验丰富还是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首先都要端正教学态度,认真备课,将新旧两版的教学资料比较与结合,取其精华,这样才能教给学生丰富全面又与时俱进的新理念、新观点。
三、开展互动式教学的策略
(一)转变角色,形成良好师生关系
互动式教学的建立首先需要教师转变角色,能够从传统的“教师”角色中转变为“好朋友”的角色、“学习的好伙伴”的角色等。教师如果只看到了自己“为人师者”的身份,那么对待学生的教学也会容易禁锢在“师生”的特定圈子中去,对学生提出各种各样严厉、死板的要求,进而与学生的距离始终缩不短。而当教师把自己看作是学生的“朋友”、“学习的帮助者”时,潜意识里也会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给学生更多亲切的关怀,学生也更加能感受到教师与学生集体的亲近,进而缩短了与教师的距离感。其次教师要改变在传统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积极主动的站在学生的立场,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知识的接收方式和过程,这样才能营造出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与对话的和谐氛围。师生关系的融洽、课堂气氛的活跃、学生学习兴趣的高涨、传授效果的高效就能水到渠成了。
(二)善于提问,引导课堂持续互动
课堂提问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直接互动,也是最有效的互动。既是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个体互动,帮助学生解决针对性问题,又间接的是在与全班学生集体互动,增强集体学习效果。
提问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教师提问学生,另一种是学生对教师进行提问。教师对学生提问时要注意“巧问”,提出的问题必须是教师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问题,也就是说教师课堂提出的问题必须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或者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因为引导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互动。但是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提问的内容或者是掌控提问的时机,则学生可能会对老师的提问兴趣缺乏、懒于回应。因此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要时常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设计出能引起学生强烈反应的问题,精准选择提问的切入点,并注意问题设计的逻辑性,使问题能够層层递进,实现师生之间的持续有效互动。 然而运用学生对教师进行提问这种方式时,则会出现一个比较普遍的情况——在课堂上,初中生面对老师时,容易胆怯,不敢提问,最终将问题藏在心里。这就需要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并对提问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还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善于提问的学习习惯。并且如果有学生提出问题,最好能够引导学生自己找到答案,教师稍作补充;如果其他学生对问题有另外的想法,也可以让此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最后无论答案优劣,教师都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做法,并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这样不仅发展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巧用多媒体,打造高效互动课堂
多媒体教学是实现互动式教学的重有效学习工具。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实现互动教学,创造了一种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不仅极大地促进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还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如今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了,但是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巧妙使用才是关键,即同样使用多媒体教学,内容怎样设计、环节怎样设计对于和学生的互动交流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巧用”呢?这就需要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加入一些创新因素,或者融入的互动点比较贴合实际。例如在学习曹操的《观沧海》时,教师可以先在正式讲解前,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出几张波澜壮阔的山海图或者播放动态视频,然后在学生们欣赏的同时,教师要与学生互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不能仅是学生视觉的参与,比如教师可以采访一下学生看完图片或视频后的感受,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这种轻松、愉快的师生互动,不仅可以事先为课文的讲解营造氛围,还可以加速学生想要通过课文的学习去体会诗人广阔胸襟的想法,课堂教学也会进行的更加顺利。
(四)进行反思,升华互动教学成效
教学反思能力,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作为反省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通过提高自身觉察水平来促进教学更好发展的能力。反思不只是教学经验的总结,而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
教学反思包括两方面:一是互动过程中的反思,就是指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在互动中的表现、想法以及做法进行反思,这是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有效进行的动力保障。二是互动教学结束后的反思,即语文教师在教学完成之后对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进行的反思。通过这样的反思,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一些问题,取长补短、查漏补缺,为下次的互动能更加有效地进行提供经验。只有在语文教学中不断的进行分析和总结,不断的改进和提声,互动教学才能够得到不断的完善、更新,充分发挥其更加高效的价值。
三、结语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是民族文化之根,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对学生情感的熏陶、价值观的培养也是广泛而深远的。初中生活泼好动,竞争欲望、表现欲望强烈,语文教师正好可以利用初中生的这些特点,有效实施互动。互动式教学不仅缩短了师生距离,为师生有效的沟通交流提供桥梁,还能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独特功能,并能进一步引导学生更好的去感受语文文本、感悟人文精神内涵,进而感动心灵、教化人格。
参考文献:
[1]栾伊娜,恒珍祺.“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2006(08):61.
[2]沈军.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的教材体系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2002(01):55.
[3]周静.提高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性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3(09):24.
[4]赵景.浅议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模式与效果[J].中国校外教育,2015(04):69.
[5]李金霞.互动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外语文,2013(07):44.
[6]张其秀.浅谈初中语文互动式教学模式[J].考试(教研版),2012(06):32.
[7]徐汉晖.论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模式与效果[J].凯里学院学报,2014(08):99.
[8]徐洪.初中语文合作学习中教师角色的转换探讨[J].课外语文,2014(16):88.
作者简介:
孙晨元(1995—),女,汉族,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學科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互动式教学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从最简单的字、词、句出发,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能力。语文也是生活的一种提炼,有感于生活,又超出生活。初中阶段的学生也正处于青春期,活泼好动,思维能力在逐步提高,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强。这些特点就决定了初中语文教学首先要对学生本身进行关注,确保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来,其次,通过语文学习使学生对生活产生一定的体验和感悟,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互动式教学恰巧就满足了这些需求,它能进一步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一、互动式教学的概念界定
“互动式”教学从狭义上讲是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即师生之间在课内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也是老师与学生这两类角色相互作用与影响的过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动性作用,科学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也使其教学的互动性不断发展,即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问题导学互动、概念形成互动、理论联系实际互动、逻辑推理互动,最终进行信息汇总、小结。按以上互动的含义,“互动式”教学方法要达到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到、学会、学好教师传授的知识,同时通过学生的信息反馈,使教师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深化。
所谓互动式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让学生与老师共同参加课程的教与学。通过学生对教材的自主钻研与小组讨论相结合,按互教、互学、互助的模式进行调研、讨论、交流设计心得等方式学习,优化教学要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把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上,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而老师则直接加入学生的小组讨论中,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者,是双向互动的关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始终是配角,起引导、补充、归纳和完善的作用,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体作用,又能体现教师指导的作用。这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在传统教学中所形成的习惯或模式,使学生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未来的社会价值,学习也就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也就形成了教学上师生之间的真正互动。
二、互动式教学的原则
(一)有“度”可依
初中语文课堂的互动教学应是有“度”的,即对课堂严宽的把握要有分寸,该严厉的地方必须严厉,该宽松的时候尽量宽松,具体表现为对课堂上的纪律和原则要严格要求,而对学生思考问题的发散性和积极性方面尽量宽松和包容。比如教师在讲解初中课文《桃花源记》时,可以让学生就“桃花源是否存在”这一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在进行小组讨论时,如果有的小组意见分歧较大,言辞激烈时,教师就要及时打断他们的争论,对不利于课堂进展的情况进行严厉批评,引导他们委婉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如果有的小组毫无主意,教师可以适时加以引导,帮助他们扩散思维、开阔思路。这样的互动教学模式,才能增强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持续活跃课堂气氛,还能为初中生学会与人平等、有效沟通和全面、理性思考奠定基础。
(二)有“备”而来
“备”主要指的是教师备课,也就是教师在准备一堂课前首先要认真的了解本节课教材内容,然后结合学生具体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教法,保证学生的有效学习。
然而在日常语文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在面对相同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的时,不在认真备课,只是简单重复利用旧版的教案和课堂环节。这样的做法,不仅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课堂毫无激情,而且还使教学效率大大降低。所以无论教学经验丰富还是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首先都要端正教学态度,认真备课,将新旧两版的教学资料比较与结合,取其精华,这样才能教给学生丰富全面又与时俱进的新理念、新观点。
三、开展互动式教学的策略
(一)转变角色,形成良好师生关系
互动式教学的建立首先需要教师转变角色,能够从传统的“教师”角色中转变为“好朋友”的角色、“学习的好伙伴”的角色等。教师如果只看到了自己“为人师者”的身份,那么对待学生的教学也会容易禁锢在“师生”的特定圈子中去,对学生提出各种各样严厉、死板的要求,进而与学生的距离始终缩不短。而当教师把自己看作是学生的“朋友”、“学习的帮助者”时,潜意识里也会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给学生更多亲切的关怀,学生也更加能感受到教师与学生集体的亲近,进而缩短了与教师的距离感。其次教师要改变在传统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积极主动的站在学生的立场,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知识的接收方式和过程,这样才能营造出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与对话的和谐氛围。师生关系的融洽、课堂气氛的活跃、学生学习兴趣的高涨、传授效果的高效就能水到渠成了。
(二)善于提问,引导课堂持续互动
课堂提问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直接互动,也是最有效的互动。既是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个体互动,帮助学生解决针对性问题,又间接的是在与全班学生集体互动,增强集体学习效果。
提问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教师提问学生,另一种是学生对教师进行提问。教师对学生提问时要注意“巧问”,提出的问题必须是教师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问题,也就是说教师课堂提出的问题必须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或者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因为引导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互动。但是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提问的内容或者是掌控提问的时机,则学生可能会对老师的提问兴趣缺乏、懒于回应。因此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要时常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设计出能引起学生强烈反应的问题,精准选择提问的切入点,并注意问题设计的逻辑性,使问题能够層层递进,实现师生之间的持续有效互动。 然而运用学生对教师进行提问这种方式时,则会出现一个比较普遍的情况——在课堂上,初中生面对老师时,容易胆怯,不敢提问,最终将问题藏在心里。这就需要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并对提问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还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善于提问的学习习惯。并且如果有学生提出问题,最好能够引导学生自己找到答案,教师稍作补充;如果其他学生对问题有另外的想法,也可以让此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最后无论答案优劣,教师都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做法,并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这样不仅发展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巧用多媒体,打造高效互动课堂
多媒体教学是实现互动式教学的重有效学习工具。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实现互动教学,创造了一种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不仅极大地促进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还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如今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了,但是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巧妙使用才是关键,即同样使用多媒体教学,内容怎样设计、环节怎样设计对于和学生的互动交流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巧用”呢?这就需要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加入一些创新因素,或者融入的互动点比较贴合实际。例如在学习曹操的《观沧海》时,教师可以先在正式讲解前,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出几张波澜壮阔的山海图或者播放动态视频,然后在学生们欣赏的同时,教师要与学生互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不能仅是学生视觉的参与,比如教师可以采访一下学生看完图片或视频后的感受,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这种轻松、愉快的师生互动,不仅可以事先为课文的讲解营造氛围,还可以加速学生想要通过课文的学习去体会诗人广阔胸襟的想法,课堂教学也会进行的更加顺利。
(四)进行反思,升华互动教学成效
教学反思能力,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作为反省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通过提高自身觉察水平来促进教学更好发展的能力。反思不只是教学经验的总结,而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
教学反思包括两方面:一是互动过程中的反思,就是指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在互动中的表现、想法以及做法进行反思,这是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有效进行的动力保障。二是互动教学结束后的反思,即语文教师在教学完成之后对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进行的反思。通过这样的反思,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一些问题,取长补短、查漏补缺,为下次的互动能更加有效地进行提供经验。只有在语文教学中不断的进行分析和总结,不断的改进和提声,互动教学才能够得到不断的完善、更新,充分发挥其更加高效的价值。
三、结语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是民族文化之根,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对学生情感的熏陶、价值观的培养也是广泛而深远的。初中生活泼好动,竞争欲望、表现欲望强烈,语文教师正好可以利用初中生的这些特点,有效实施互动。互动式教学不仅缩短了师生距离,为师生有效的沟通交流提供桥梁,还能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独特功能,并能进一步引导学生更好的去感受语文文本、感悟人文精神内涵,进而感动心灵、教化人格。
参考文献:
[1]栾伊娜,恒珍祺.“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2006(08):61.
[2]沈军.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的教材体系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2002(01):55.
[3]周静.提高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性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3(09):24.
[4]赵景.浅议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模式与效果[J].中国校外教育,2015(04):69.
[5]李金霞.互动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外语文,2013(07):44.
[6]张其秀.浅谈初中语文互动式教学模式[J].考试(教研版),2012(06):32.
[7]徐汉晖.论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模式与效果[J].凯里学院学报,2014(08):99.
[8]徐洪.初中语文合作学习中教师角色的转换探讨[J].课外语文,2014(16):88.
作者简介:
孙晨元(1995—),女,汉族,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學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