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改”一词听起来声势浩大,内容丰富,好像一下子要迎来一个教育改革的暂新局面。其实不然,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确实需要改革,但真正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作为一名年青的语文教师,在经历了多次培训及授课之后,只想用点点滴滴的课堂变化来谈谈我对语文课堂改革的几点感悟。
第一,课堂教学必须细致。首先教学目标细致入微。新课程理念要求必须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课堂,突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生本意识。那么,明确、细致、具体的教学目标就是自主学习的前提。以我上的一堂公开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为例谈一点自己的感触。我出示的教学目标有三:1、了解“二梁”其人其事;2、通过加旁批的方式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3、培养学生热情、爱国的一片纯情。在评课的时候老师提出,目标之中可以再加一个:梁任公先生演讲的时间、地点、内容。这一目标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我按要求在另一班授课,结果发现,这个问题在学生读一遍文章时就可以明确,尤其是文章的题目《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情感”二字贯穿全文,既指梁任公先生教书激情,也把他的强烈爱国热情隐含在其中。这样,目标3就很容易实现。使整个课堂有了思想的高度。因此,教学目标的合理设置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这需要我们教者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和概括整合教材的能力。第二,教学内容详尽具体。暑假培训时,北京师大附中郑晓龙老师的一个课堂实录对我影响颇深。他讲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在疏通词句文意时,黑板上写下了两个词语“寥廓”、“峥嵘”让学生解释,学生根据注释解释为“寥廓”是指高远空旷,“峥嵘”指不同寻常、不平凡。接着郑老师又写下解释“辽阔”及“峥嵘”的本意,学生经查字典明白:“辽阔”指(地面、水面、面积)宽广空旷。“峥嵘”本意指山石高峻。然后他还拓展,写山石(嶙峋峥嵘),形容人的才能(头角峥嵘),说岁月(峥嵘岁月)。通过这两个词的教学,我们就可以明晓郑老师严谨的教学态度和细致入微的教学观念。这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一个真正成熟的老师更关注如何扎实于课堂,让自己教的踏实,学生学的明白。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也一边学习,一边摸索,认真备课,关注细节,始终思考如何才能不让学生妄上一节课。尽管有时还是过于心急,有些粗糙。但每一个困惑和难题都是一个反思的过程,挣扎的过程。推翻自己的过去,无疑是在告诉自己的失误和进步。这是一种既失落又充满希望的心境。
其次,新课改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置是关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指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从问题开始,我们提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那么如何让学生有效的“先学”?我说一点自己的感受。在给上一届学生讲《短歌行》时完全依照教参,一背二译三总结。在给本届学生讲《短歌行》之前我思考提出怎样提纲挈领的问题才能让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体会曹操这首慷慨悲歌。一句话启发了我,“文有文眼,诗有诗眼”。那么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通过查阅资料和理解,明确《短歌行》的诗眼是“忧”。曹操“忧”什么?在开课时给学生展示《三国志》中对曹操这首诗背景的描写“曹操破黄巾,擒吕布,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的胜势之下,宴犒三军,触景生情“横槊赋诗”。此时却为何而“忧”?学生一脸茫然,这就把学生从对文意理解的已知的基础上推向了另一个未知,在求解这个未知的过程中,明白曹操“忧”的是人生短暂,贤才难求,功业未成,到诗歌结尾处一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才让读者体会诗人在消极的社会环境中凸显出对理想的渴望和统一天下的豪情。全文自然而然分成四层,这既抓住了文学作品阅读的重点,也有利于学生背诵,在把握作者情感的基础上理解文章。所以,在备课中要注重问题的设置,巧妙的问题确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妙用,而且可以以逸待劳,自我解放,何乐而不为?
第三,课堂教学在恪尽职守中投入激情。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与延续的场所,课堂上充满着责任与希望。学生喜欢充满激情的老师,也喜欢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师需要在一种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产生对学生的亲密感情,对教育的忠诚和热爱。梁实秋笔下的梁任公梁启超先生在为清华学生讲课时,每每讲到精彩之处“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是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有时悲从中来,竟痛苦流涕不能自已”,这是情到深处,有感而发。另外,我们还发现,在语文教学方面有所建树的老师,像顾之川、郑晓龙、涂胜荣,都是有几十年教龄的人。如果他们不是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无限热诚,怎么还能忍受艰辛在教育一线工作?面对教师这个行业,我们必须具备这份激情与热情,教师才能善待学生,才能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工作,我们的课堂才会因此而充满生机,我们的生命才会因此而五彩缤纷!
冰心曾说:“成功的花,人们只羡慕她现在的明艳。然而,当初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是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像农业的生产,她需要选拔、播种、施肥在风调雨顺的年月才获丰收,若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颗粒无收”。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个人的辛勤付出,如果我们坚持到底,那就像全国优秀班主任任丽霞老师说的“一路上有你,苦一点也愿意”。因为学生的成功,就是我们坚持的动力源泉。
第一,课堂教学必须细致。首先教学目标细致入微。新课程理念要求必须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课堂,突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生本意识。那么,明确、细致、具体的教学目标就是自主学习的前提。以我上的一堂公开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为例谈一点自己的感触。我出示的教学目标有三:1、了解“二梁”其人其事;2、通过加旁批的方式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3、培养学生热情、爱国的一片纯情。在评课的时候老师提出,目标之中可以再加一个:梁任公先生演讲的时间、地点、内容。这一目标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我按要求在另一班授课,结果发现,这个问题在学生读一遍文章时就可以明确,尤其是文章的题目《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情感”二字贯穿全文,既指梁任公先生教书激情,也把他的强烈爱国热情隐含在其中。这样,目标3就很容易实现。使整个课堂有了思想的高度。因此,教学目标的合理设置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这需要我们教者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和概括整合教材的能力。第二,教学内容详尽具体。暑假培训时,北京师大附中郑晓龙老师的一个课堂实录对我影响颇深。他讲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在疏通词句文意时,黑板上写下了两个词语“寥廓”、“峥嵘”让学生解释,学生根据注释解释为“寥廓”是指高远空旷,“峥嵘”指不同寻常、不平凡。接着郑老师又写下解释“辽阔”及“峥嵘”的本意,学生经查字典明白:“辽阔”指(地面、水面、面积)宽广空旷。“峥嵘”本意指山石高峻。然后他还拓展,写山石(嶙峋峥嵘),形容人的才能(头角峥嵘),说岁月(峥嵘岁月)。通过这两个词的教学,我们就可以明晓郑老师严谨的教学态度和细致入微的教学观念。这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一个真正成熟的老师更关注如何扎实于课堂,让自己教的踏实,学生学的明白。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也一边学习,一边摸索,认真备课,关注细节,始终思考如何才能不让学生妄上一节课。尽管有时还是过于心急,有些粗糙。但每一个困惑和难题都是一个反思的过程,挣扎的过程。推翻自己的过去,无疑是在告诉自己的失误和进步。这是一种既失落又充满希望的心境。
其次,新课改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置是关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指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从问题开始,我们提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那么如何让学生有效的“先学”?我说一点自己的感受。在给上一届学生讲《短歌行》时完全依照教参,一背二译三总结。在给本届学生讲《短歌行》之前我思考提出怎样提纲挈领的问题才能让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体会曹操这首慷慨悲歌。一句话启发了我,“文有文眼,诗有诗眼”。那么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通过查阅资料和理解,明确《短歌行》的诗眼是“忧”。曹操“忧”什么?在开课时给学生展示《三国志》中对曹操这首诗背景的描写“曹操破黄巾,擒吕布,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的胜势之下,宴犒三军,触景生情“横槊赋诗”。此时却为何而“忧”?学生一脸茫然,这就把学生从对文意理解的已知的基础上推向了另一个未知,在求解这个未知的过程中,明白曹操“忧”的是人生短暂,贤才难求,功业未成,到诗歌结尾处一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才让读者体会诗人在消极的社会环境中凸显出对理想的渴望和统一天下的豪情。全文自然而然分成四层,这既抓住了文学作品阅读的重点,也有利于学生背诵,在把握作者情感的基础上理解文章。所以,在备课中要注重问题的设置,巧妙的问题确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妙用,而且可以以逸待劳,自我解放,何乐而不为?
第三,课堂教学在恪尽职守中投入激情。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与延续的场所,课堂上充满着责任与希望。学生喜欢充满激情的老师,也喜欢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师需要在一种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产生对学生的亲密感情,对教育的忠诚和热爱。梁实秋笔下的梁任公梁启超先生在为清华学生讲课时,每每讲到精彩之处“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是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有时悲从中来,竟痛苦流涕不能自已”,这是情到深处,有感而发。另外,我们还发现,在语文教学方面有所建树的老师,像顾之川、郑晓龙、涂胜荣,都是有几十年教龄的人。如果他们不是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无限热诚,怎么还能忍受艰辛在教育一线工作?面对教师这个行业,我们必须具备这份激情与热情,教师才能善待学生,才能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工作,我们的课堂才会因此而充满生机,我们的生命才会因此而五彩缤纷!
冰心曾说:“成功的花,人们只羡慕她现在的明艳。然而,当初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是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像农业的生产,她需要选拔、播种、施肥在风调雨顺的年月才获丰收,若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颗粒无收”。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个人的辛勤付出,如果我们坚持到底,那就像全国优秀班主任任丽霞老师说的“一路上有你,苦一点也愿意”。因为学生的成功,就是我们坚持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