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写作在讲求时效性的同时更应该顾及到大众传媒对人的行为的导向性

来源 :小说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闻报道作为大众传媒中最关键的一环,若只是一味地追求时效性与商业利益,不顾及到大众传媒对人的行为的导向性,则年深日久,人心思变,必然会引起社会动荡,如若真到如此境地,则悔之晚矣。
  关键词:新闻写作;大众传媒;行为导向
  人类社会在进入21世纪以后,信息化进程日益加快。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式各样的通讯、互联网设备走进千家万户。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方便快捷,沟通渠道也越来越多种多样,人们足不出户,便可知道世界上各个角落所发生的奇闻轶事。地球俨然成了一个村落。这是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的贡献.但凡事都有好的一面,亦有坏的一面,科技的发展虽然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便利,但亦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困扰,譬如,虽然我们可以足不出户的知道世界上各个角落所发生的奇闻轶事,但我们却越来越少关注我们身边的人的喜怒哀乐;我们知道各种各样的奇闻轶事,但那些事情却很少与自己相关;我们看到很多惊世骇俗的头版头条,但那些所谓的头版头条,不过是报刊杂志为了吸人眼球,故意搞来一些噱头,哗众取宠;我们每天都被各种各样的信息包围,但很多广而告之的信息不过是传媒公司的精心策划以掩人耳目。这与素来讲求经世致用的儒家先贤思想几乎可说是背道而驰。处在这样的时代,我们该何去何从?我们还要不要相信这些大众传媒?我们还要不要相信这些铺天盖地的新闻信息?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寻根究底,了解新闻写作的写作真相。
  早在1943年陆定一就曾明确提出:“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1]这个定义,抓住了新闻的基本属性,概括了新闻的基本特点,因而数十年来一直为国内新闻界所接受。近些年来,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对新闻的定义也在不断改变,有的同志提出:“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有的同志提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的事实的报道和评论。”也有的认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人民关心的、重要的事实的报道。”通过对于新闻所下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新闻工作者对于新闻的认识的提高。即从客观的报道事实,到注重评论,选择新近发生的、人民关心的、重要的事实的报道。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不得不说是新闻工作的一大进步。可是这只是在理论层面上的进步,当我们设身處地的,从我们的所见所闻来看,我们在现实生活的所闻所见的新闻报道并未达到我们在理论上预想的高度,甚至在很多时候还会引起人们的反感。我们在当下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新闻,要么是千篇一律,一些与我们的生活完全不着边际的 “假、大、空”式的虚话、套话;要么是故意追求新颖,制造噱头,爆料一些明星的家事,诸如出轨、离婚、庆生、豪宅等;要么是报道一些意外之财、飞来横祸。这些庸俗不堪的花边新闻、奇闻异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何关系,却成为街头巷尾的谈资、笑料,以至于渐渐的影响到人们的行为认知,让越来越多的人把出轨、离婚、不劳而获、无妄之灾,视为平常事。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而这种事情居然真实地发生在一个已经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而且这里的人们对眼下的一切还喜闻乐见,试问这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哪里去了,这个民族的自尊心哪里去了?《孟子·滕文公下》中有云:“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2]这是何等的气魄,怎么到了当代,这些传统的士大夫精神,竟会被如此浅薄的下流习气所取代,而变得蝇营狗苟,不堪重任,这究竟是时代在进步还是人性在堕落?
  古语有云:“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3]“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4]人民群众这样一个如此庞大的社会集体,若不知礼仪,寡廉鲜耻,那么政令将如何实施?国家将何以自立?正如《孟子·离娄上》中所说:“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5]如今,科技如此发达,报纸、通讯社、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大众传媒如此普及,而作为当下最重要、最有效的宣传方式的新闻报道,拥有如此众多的读者和听众,却不思以天下为己任,传播华夏文明之精髓,净化社会风气,却以追求商业利益为目的,置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于不顾,实在是国家之不幸,民族之不幸!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曾讲过:“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人性都是贪婪的,若无良好的社会风尚,不加以正确的引导,人们最终会过的越来越急功近利,致使整个社会“上无礼,下无学”,果真如此,则国将不国,家将不家,“丧无日矣”。
  新闻报道作为大众传媒中最关键的一环,若只是一味地追求时效性与商业利益,不顾及到大众传媒对人的行为的导向性,则年深日久,人心思变,必然会引起社会动荡,如若真到如此境地,则悔之晚矣。《论语·子张》中子贡有云:“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6]现在我们的科技日新月异,中西方文化正在进行着从未有过的激烈碰撞,时代变迁,人心浮动,若不能高瞻远瞩,选择正确的方式及时加以疏导,华夏文明不日将走向穷途末路矣。
  参考文献:
  [1] 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第33页.
  [2] 孟轲.孟子.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3:第79页.
  [3] 孟轲.孟子.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3:第93页.
  [4] 孟轲.孟子.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3:第93页.
  [5] 孟轲.孟子.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3:第93页.
  [6] 钱穆.论语新解.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4:第463页.
  作者简介:申春欣,男,河南南阳人,硕士,广西师范学院,研究方向:写作学。
  (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0)
其他文献
摘 要: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是教育事业的主流思想,他以“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影响着我们。我们应清楚的认识:儒家孔子思想对我们现代教育管理思想的影响及吸收其精髓而应用,以便适应社会教育的发展,并提高我国的教育管理水平。《论语》是孔子思想的主要体现材料,孔子和其弟子的对话是孔子教育观的体现,也是后人口耳相传的来源。经久不衰的教育管理思想是孔子的伟大之处,也是民族的精华、国家的骄傲,我们要对孔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小说家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的短篇力作《试金石》的分析论述,向读者介绍其作品里出现的英雄主义主题。文章分析了作者作品中悲壮而伟大的英雄主义的来源,本质上是由于作者早年的游历经历和法学教育背景导致的。文章进一步指出,尽管英雄主义是悲壮的,孤独的,它的思想价值至今仍然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永垂不朽。  关键词:史蒂文森;《试金石》;英雄主义;主题  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Rober
期刊
摘 要:在千百年的历史当中,人们对曹操的评价可谓是褒贬不一、至今未能盖棺定论。有人极力称赞他的军事才能,赞扬他“虽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海,方之灭如也”[1];但也有人称他是“乘资跋扈,肆行酷烈,剥削元元,残贤害善”,[2。这篇文章主要通过不同时期对曹操的褒贬评价,并表达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曹操;评价;才能  1 历史评价  1.1 身前评价。曹操少年时期纨绔子弟的形象,却被一些人看中
期刊
摘 要:《申报》是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具有广泛影响的报纸。其内容丰富,记载翔实,以文艺副刊影响最大。《申报》上发表的词作数量众多且内涵丰富。本文试图从民国词的数量及内容、词作者概述以及传播介质三个角度探求和还原《申报》在民国期间刊载的词作的概貌。  关键词:《申报》;民国;词  1 民国词的数量及内容  经笔者的不完全统计,民国期间,《申报》上发表词作至少约有861首,涉及词人200余位。由于民国历
期刊
摘 要:《西游记》作为一部明朝的神魔奇幻小说,时人称之“以幻事言真理”。讲述了师徒四人历经苦难取经修成正果的故事。而“孙悟空”无疑是作者吴承恩塑造的最为成功的经典形象。作为创作者,他将内心的抱负与理想寄予这只石猴,并将其诉诸笔端构成一个完整丰沛的人物形象,同时在文本中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审美意象出现。孙悟空在整部故事中的经历亦是作者一场修心之旅,作者通过结合其个人经历不断将这一审美意象完善化。这一审
期刊
摘 要:音乐鉴赏是培养高中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高中生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音乐教学中,我们不能单纯的走马观花地欣赏,而是要充分揭示音乐的要素(节拍、节奏、旋律、音色、力度、速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具有艺术魅力的部分。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
期刊
摘 要:陶渊明的归隐,是对儒家道家思想之间徘徊和选择的过程,是理想与现实无法调和的结果。在天下无道,官场黑暗的现实面前,儒家固穷安贫的精神成为他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而他自然守真的追求也蕴含着深刻的道家玄学的意味。  关键词:陶渊明;归隐;思想成因  说起陶渊明,后人对他的评价很高,钟嵘在《诗品》中说他是“千古隐逸诗人之宗”[1],南宋周紫芝有诗:“少陵有句皆忧国,陶令无诗不说归。”杜甫是入世的,陶
期刊
摘 要: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要件,也是贯穿于中华传统文明发展当中的一条主线,在传统社会中作用于社会运行的各个方面,成为维护中国文明传承的重要因子,和文化有很多的表现形式,当中,以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与和为贵的价值观最具代表性,由这两个维度切入研究中国传统“和”文化,有利夯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事业。  关键词:“和”文化;天人合一;和为贵  中国传统“和”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多层
期刊
摘 要:中国历史上最具有重要影响的朝代就是汉代和唐代,它们在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汉唐时期,发达的经济、繁荣的文化、十分便利的交通和统治政策为国际交往提供了便利。汉唐时期陆路四通八达,并且开辟了海上交通,因此,汉唐在当时世界上的声望是非常高的,一度成为世界各国经济交流的中心,同时也是各国文化交流的中心。本文从汉唐时期的发展以及“汉唐气象”的意义入手,从汉唐时期文化的独特性等方面探究“汉唐气象
期刊
摘 要:《四朝代》是一部十分有价值的文学作品,无论是历史、文化,还是风俗习惯方面都有涉及。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作者克立· 巴莫亲王能够把泰国老百姓心目中对国王的眷恋和忠诚表现得生动美丽。这部作品的背景是泰国曼谷王朝第五世皇到第八世皇时期与国王有关的故事,不管时间过去多久,但老百姓对国王的这种眷恋和忠诚,是不会改变的。  关键词:小说;四朝代;克立·巴莫亲王  《四朝代》以泰国曼谷王朝第五世皇至第八世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