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安徽省某医学院校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及其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的关系,为自杀意念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Beck自杀意念调查表(BSSI)、症状自评量表(SCL-90)、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安徽省某医学院校一~五年级2160名本科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自杀意念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大学生1周内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4.6%,女生、单亲家庭的医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低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率以及较高的负性生活事件应激量、不良人际关系、较高的抑郁、焦虑和精神症状是自杀意念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医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较高。高校教育者和相关部门应针对主要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力求把大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的发生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