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宇宙万物,先有气,后有石,有石而后有土,有土而后有木,有木而后有火,火土合而后有瓷。瓷者气之所凝,石之所炼,水土之所变,匠之所工,火之所成,万物之所结也
柴,燃起来了。四周极静,火发出风一样的声音。阎夫立沉默凝神,像通透了炉膛。在1300余度的高温下,泥土会烧成空气,砖会流淌成水。而瓷在火的淬炼中,器身挺拔,釉料熔化,色彩盈动,瞬息绚烂。瓷胎入窑,还全然泥土本色,当窑炉开启,已是满膛珠玉。
阎夫立毕其一生,为之沉迷,泥、水、火能演变出多少秘密?1968年,18岁的阎夫立点燃了他生平第一炉窑,诚惶诚恐。那时,他已为瓷魂牵了多年。他生在河南禹州火神庙街,打小看那红面孔的火神。3岁,土里捡块瓷片,精魂闪亮,母亲缝在他衣角,消灾避邪。窑火明灭,时序青黄,一甲子轮转而去。日复一日,选土配料,炼泥拉坯,研石调釉,造窑烧成。技进乎艺,艺进乎道。在炼瓷的融会之境,技艺之繁华,又归于简单。在郑州大学一处年久的院落里,夫妇二人过着简到极致的生活。居所满架琳琅,华彩惊人。阎夫立仍一身泥灰,一双粗手,书影青灯,烧瓷铸钧,忘乎俗尘。
赤子其人
第一次见阎夫立,他罩件蓝布工袍。头发花白而硬,友善地笑,手掌宽厚温暖,并不太知道怎么跟人打招呼。很难相信,这是一位经历大面积脑溢血,又从偏瘫混沌中站直的老人。
在老伴一生关照中,阎夫立拙于世务。打年轻时代起,他从不洗衣做饭,买东西要有人后面替他付钱,理完发,他分不清1块还是10块,常惹笑话。然而他钻进瓷里,可以不吃不睡,神游万仞,矫若游龙。丽水世博会上,一位国家领导人这样向世界介绍阎夫立:他是中国当代窑炉掌门人,是中国文化复兴的一面旗帜。一位业内专家这样评价:阎夫立将瓷器做成了哲学。
夫妇俩在大学食堂吃每顿几元钱的饭,烧出来藏家不计代价想入手的瓷,他们用积蓄捐图书馆,捐希望小学,捐地震灾区。在校园里,阎夫立一身泥灰散步,快乐得像个孩子,没人知道他是谁。
禹州是阎夫立和钧瓷的故乡,藏瓷是父祖家风。他上高中,适逢政治运动。一群人将家中几代藏瓷砸个粉碎。父亲心恸不已,两天昏死,一蹶不振。少年阎夫立无能为力,伏在父亲身上说:总有一天,一件一件,我再烧回来!
学校停课,阎夫立去瓷厂当工人。禹州唯一冒烟的厂属于三监狱,烧电瓷。技术骨干鲁路,主攻窑炉工艺,留学归国,当时是名犯人。阎夫立要拜他为师,鲁路没想到还有人叫他老师!很快,18岁的阎夫立主持建了监狱第二座窑,做了技术厂长。
1971年底,阎夫立作为工农兵大学生入读河南大学油画专业,一同入学的,还有他未来的妻子李梅花。1975年毕业,他拒绝了留校,也拒绝了去文化厅,义无反顾回禹州,要求下神垕瓷区。16年古瓷研究生涯就此开始。随着不断发现古窑口,古瓷片,他从教育局、瓷校鸠山大学,到文化馆、文管所,十余年間,他成了国家文物局几次想调走的古瓷、古窑鉴定专家。
阎夫立的梦想,还是烧瓷。多年旺盛地考古,参与发掘146座历代窑炉,无数瓷片分捡、修复、试仿,古瓷已在他心中烂熟。1991年,在阎夫立参与发掘双乳古窑的74亩荒地上,钧瓷研究所成立,他成为业务所长不二人选。16年厚积薄发,阎夫立主持复烧仅仅一年,作品蔚然大观。他最想让看到的,还是父亲。那天,老人家落泪了,没想到儿子记那么牢,一件件真的又回来了。但严父留了一句话:大部分比原来还好,一些还没烧出古代的神儿。
天地为炉
神儿,是一个时代的胎记。学古容易,全然成古可望而不可即。74亩地,原是枪毙人的乱坟岗,却成了阎夫立梦发芽开花的地方。他破着命干,动辄几天几夜不合眼,谁也熬不过他。区别于老瓷工辈辈相传,钧瓷研究所要搞恢复发展,要复烧史上曾经的灿烂。
钧是一种特别的瓷种。3500年前,青瓷出世。古神州凡可抟土为胚,集柴造窑处,瓷种星罗棋布。禹州古钧台地区,矿石釉色在还原焰中偶然偏移,被视为神助,叹为绝品。钧瓷,因变而生,以变为宗,入炉一色,出窑万彩。窑变之美,瞬息万般,光怪斑斓。钧以变称著,至北宋而集大成,成为瓷中奇品。
90年代,阎夫立进入一个精进时期,瓷器界的荣誉他拿完了,成为中国民协陶艺委主任。一时作品无数,论著不断,名流登门,奖项沓至。市场在苏醒,用以养活研究所的瓷厂开足马力。他设计造窑,整理民间瓷方,一窑一窑烧,一次一次轰动。五百罗汉等作品屡获山花奖金奖,作品接连夺魁国际美展,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嘉奖,赢得国际声望,还被选为国礼出现在外交场合。1994年,阎夫立开创液化气窑炉烧钧,数千年柴煤烧窑成规被打破……器形上。此时已超越了“钧不盈尺”传统,阎夫立主持烧制香港回归巨瓶豫象送宝,立下军令状,要将规制推向一个巅峰。为此他烧塌过两座窑,最终杰作问世。
终年积劳,48岁那年,阎夫立被送往医院,肝功近于衰竭。医生吃惊,这么晚才送来?判断他拖不过3个月。面对生死,阎夫立更多追悔。他躺着,完整想起这48年,总在忙办事,在为别人喜欢办事,为领导,为任务,为工人办事。自己想做的几件东西,还一直都没做。他真想活着出去,把自己渴望的事做完。哪怕做完再回来。烧瓷的渴望令他求生。在妻子精心照料下,静躺3个月零13天,他没有死,他出院了。
大病,让他想了很多。瓷,与国同名,他将瓷视作万物所结的果实。像有一种使命,儿子阎飞保送北京读文学,他说瓷器的事,我一辈子干不完。儿子二话没说,去考了景德镇,现在也成了瓷学博士,做了制瓷教授。倾此一生,不仅仅为仿古。古曾是把尺子,令他膜拜,令他痴迷。技术上,他已可乱真,可再真也是赝品。他若想可以走得更远,必须做他心里的东西。
2000年底,一场无妄之灾,将他困在一处招待所。31天,身边没有只言片语参考资料,阎夫立忘记了身在何处,用手里的一大摞稿纸,写下80万字巨著《中国钧瓷》初稿。这是他一直没时间完成的大愿,是他前一个铸瓷生涯的总结,后被誉为陶瓷通史和钧瓷百科。在当时省委领导推荐下,次年,阎夫立受聘成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他选了处僻静的房子作基地,近于隐居,十年面壁。就是这片区域,曾出土过瓷器鼻祖商青,如今这座高校给了他一个家,这里有材料、高分子、高温等13个学科的强大支撑,有占满了教室又站满走道的学生听他讲瓷,有市、区党委政府珍视有加。对于阎夫立,这些已足够幸福。他为陶瓷推开一扇扇门,迈向一片浑阔之境…… 古人慨叹天地为炉,造化为工,阴阳为炭,万物为铜。十年苦乐,祸福无常。60岁的阎夫立,脑溢血43cc,一切归于混沌。31天昏迷中,他无识无觉,便溺不分。那天,阎夫立张开眼,目光空洞,通身僵直,只有喉咙发着一个含混的音。老伴听懂了,你是说瓷?只见他泪哗啦一下从眼角出来了。
容貌变了,眼神丢了,不认识人,眼角嘴角挤成两指宽。老伴从没放弃,每晚彻夜呼喊他名字。4个月他认出了老伴梅花,半年,他左手动了,比划要泥巴,单手捏出了作品女娲补天。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捏瓷捏瓷。瓷救了他,泥巴救了他。10个月他说出了话。从幼儿园教材学起“一像扁担两头尖”,学到小学二年级,很多事他想起来了!
过60岁一关,阎夫立彻底入静。40岁,他做瓷,还想着卖出去。50岁,不再考虑钱。60岁后,不再想说话。他过去说话洋洋洒洒,爽朗硬直,手艺快到话没说完,瓷器就好。如今他说话极艰难,一件好瓷,过去他评外六相,内六品,现在他说“是活的,会说话” 。
做瓷,无奈也慢了。阎夫立说,慢有慢的好处。与人说得少,瓷说得多。做得慢,好跟土跟泥慢慢说。他时间宝贵,省下来和瓷说话。他哪里都不去,只在河南,这里是瓷的根脉所在。他坐在瓷和土中间,开片声恍如天籁,他眼里闪着孩童的光,兴之所至,不眠不休。
今古之辩
可在故乡,提起阎夫立,人有非议。自从他改变了柴火煤火,就动了钧瓷的根。他弃用匣钵,他还要改釉,他怎么什么都敢动!说到责难,阎夫立体谅他们,“因为他们爱钧瓷”。烧钧的人不说钧瓷一个不字。千百年天青、月白,红为贵、紫为最,至今满街红紫。阎夫立亲手上山采矿配釉,釉料自成体系,全凭矿物因火生化,不用颜料和色,却调得出上千种釉面。
过去烧钧十窑九不成,出得窑就堪称珍品,而阎夫立造气窑灵活可控,成品率95%以上;过去可以依仗窑变天成,而阎夫立非要做到窑变受人摆弄;过去宣称只有禹州的土,神垕的泥才烧钧,阎夫立不听,只讲究瓷土成分……阎夫立走得太快了,太远了,把行业带进浩荡汪洋,不少吃钧瓷饭的弄不起这潮。
16年考古,阎夫立见过最多的古,挖过历代的窑,仿古他最有资本。古也不是不好,铸瓷三千年,杰作璀璨。可阎夫立说,宋有宋的创造,元有元的高明,过一千年,代表今天的,只能是假古董?以今天科技看,古人再匪夷所思,其技终究粗浅。以今人的学识、眼界、条件,当学古而不可泥古。称其时代者,从来创新始。
近几年间,阎夫立创造出各式窑炉,热效令人叫绝。他设计2.6立方柴窑,传统窑炉需要10吨左右干柴,他只要400余公斤。同樣,他烧煤、烧气、烧重油,窑内1300多度高温,烟囱排出热气才50余度。他归纳出升温曲线,老伴用其原理蒸馍炖肉,用火最少,口感最好。阎夫立那里,保管着一座西周的完整窑炉,可作未来窑炉博物馆镇馆之宝。博物馆是他一个想往,重现历代窑,可烧历代瓷。技术上已没问题。
技术,早不是牵绊。从选土到烧制,他洞悉瓷器诞生每个环节,处处游刃有余,如有神助。看他捏制,随物赋形,信手拈来,如入自由之境。看他选土选釉,舔一舔,报得出石料成分百分配比。瓷在他手中,像风在水上,云在天空,情感不尽,心灵空明,思想繁花烂漫。阎夫立的作品,只有去品,去悟,去触碰,去赞叹,去陶醉,却难以语言代替。这十余年的作品,没有进市场,没有开展览,没有参加比赛。多数都静静摆在房屋一角,让偶然的闯入者惊喜不断。
釉的使用出现了华彩惊人的一页。阎夫立开创微观意境,让人叹服俗语“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不予欺也!50倍放大镜下,如梨花满树,如吉光片羽,如熔岩涌动,如繁星漫天,如繁花在溢满光的水面。釉面看出的花卉达百余种,甚至看到逼真的太行白菊。有人原以为放大钧瓷釉面不稀奇,看后才知道这不是简单放大,不是气泡,是窑火调动了分子在舞蹈,是凝固了高温中的霎那绽放。人们可以在无数晨昏把盏,游览一只杯子!
这些,仅仅是釉的一种突破。真正的钧瓷不施彩绘,釉色和纹路全是矿物在无相中开辟鸿蒙,自然莹润生色,舒展滋长线条,最后成一件天人合一的作品。阎夫立渐臻化境,他用瓷器思想,他尽情尝试瓷的无限可能。他让瓷伸展最高,支撑最重,他让仅见于古书的金丝张网在釉面生长。目前,他已经申请的专利超过千项。众多的所得所见,他从不私密,有人登门请教,夫妇倾囊以告。也有国外的窥伺者,偷了釉料回去,却玩不透其中奥妙。
阎夫立有太多奇思妙想。烧瓷口大底大,才不易变形,阎夫立做瓶却大腹小口,取意慎言,最后干脆收口做成了密封烧成。泥瓶经高温而不塌不崩,当真神乎其技。他往大里造了3.5米高巨窑,可烧巨型雕塑,往小做,瓶身仿佛婴孩屁股脸蛋,触手可亲。他打破光洁釉面,创烧众多立体釉,盲人也可品味。他尝试挖土造窟,以窟为窑,整体塑烧,他摆脱炉窑,平地埋火烧瓷,也捧出了精品。他试烧两平方米瓷雕,设想埋在浅草里,让孩子们不经意触摸到惊喜……
他在创造中得到和带给别人的快乐或震撼,价值无可估量。他一天吃的饭,仅在10元上下。他为川震创作的天泪、国殇,有港商出到3800万求购,他无偿赠给了灾区。阎夫立白首忘机,所谓价值,他想得不多。
有人问,阎夫立做的这还是钧吗?法道自然,钧无定式,阎夫立作品勃发着钧的魂魄——窑变。瓷,始于商青,衍生万变,各分其类。太朴之初,本就没有门墙。如百川赴海,经四万八千法门而至化境者,瓷终究融汇,归于一统。2006年,阎夫立被授予山花奖终身成就奖。2010年,阎瓷代表河南参加上海世博会。2012年、2015年,代表中国单独入选丽水、米兰世博会。2013年,文化部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将阎夫立作品定名为国瓷。
责任编辑 吴军涛
柴,燃起来了。四周极静,火发出风一样的声音。阎夫立沉默凝神,像通透了炉膛。在1300余度的高温下,泥土会烧成空气,砖会流淌成水。而瓷在火的淬炼中,器身挺拔,釉料熔化,色彩盈动,瞬息绚烂。瓷胎入窑,还全然泥土本色,当窑炉开启,已是满膛珠玉。
阎夫立毕其一生,为之沉迷,泥、水、火能演变出多少秘密?1968年,18岁的阎夫立点燃了他生平第一炉窑,诚惶诚恐。那时,他已为瓷魂牵了多年。他生在河南禹州火神庙街,打小看那红面孔的火神。3岁,土里捡块瓷片,精魂闪亮,母亲缝在他衣角,消灾避邪。窑火明灭,时序青黄,一甲子轮转而去。日复一日,选土配料,炼泥拉坯,研石调釉,造窑烧成。技进乎艺,艺进乎道。在炼瓷的融会之境,技艺之繁华,又归于简单。在郑州大学一处年久的院落里,夫妇二人过着简到极致的生活。居所满架琳琅,华彩惊人。阎夫立仍一身泥灰,一双粗手,书影青灯,烧瓷铸钧,忘乎俗尘。
赤子其人
第一次见阎夫立,他罩件蓝布工袍。头发花白而硬,友善地笑,手掌宽厚温暖,并不太知道怎么跟人打招呼。很难相信,这是一位经历大面积脑溢血,又从偏瘫混沌中站直的老人。
在老伴一生关照中,阎夫立拙于世务。打年轻时代起,他从不洗衣做饭,买东西要有人后面替他付钱,理完发,他分不清1块还是10块,常惹笑话。然而他钻进瓷里,可以不吃不睡,神游万仞,矫若游龙。丽水世博会上,一位国家领导人这样向世界介绍阎夫立:他是中国当代窑炉掌门人,是中国文化复兴的一面旗帜。一位业内专家这样评价:阎夫立将瓷器做成了哲学。
夫妇俩在大学食堂吃每顿几元钱的饭,烧出来藏家不计代价想入手的瓷,他们用积蓄捐图书馆,捐希望小学,捐地震灾区。在校园里,阎夫立一身泥灰散步,快乐得像个孩子,没人知道他是谁。
禹州是阎夫立和钧瓷的故乡,藏瓷是父祖家风。他上高中,适逢政治运动。一群人将家中几代藏瓷砸个粉碎。父亲心恸不已,两天昏死,一蹶不振。少年阎夫立无能为力,伏在父亲身上说:总有一天,一件一件,我再烧回来!
学校停课,阎夫立去瓷厂当工人。禹州唯一冒烟的厂属于三监狱,烧电瓷。技术骨干鲁路,主攻窑炉工艺,留学归国,当时是名犯人。阎夫立要拜他为师,鲁路没想到还有人叫他老师!很快,18岁的阎夫立主持建了监狱第二座窑,做了技术厂长。
1971年底,阎夫立作为工农兵大学生入读河南大学油画专业,一同入学的,还有他未来的妻子李梅花。1975年毕业,他拒绝了留校,也拒绝了去文化厅,义无反顾回禹州,要求下神垕瓷区。16年古瓷研究生涯就此开始。随着不断发现古窑口,古瓷片,他从教育局、瓷校鸠山大学,到文化馆、文管所,十余年間,他成了国家文物局几次想调走的古瓷、古窑鉴定专家。
阎夫立的梦想,还是烧瓷。多年旺盛地考古,参与发掘146座历代窑炉,无数瓷片分捡、修复、试仿,古瓷已在他心中烂熟。1991年,在阎夫立参与发掘双乳古窑的74亩荒地上,钧瓷研究所成立,他成为业务所长不二人选。16年厚积薄发,阎夫立主持复烧仅仅一年,作品蔚然大观。他最想让看到的,还是父亲。那天,老人家落泪了,没想到儿子记那么牢,一件件真的又回来了。但严父留了一句话:大部分比原来还好,一些还没烧出古代的神儿。
天地为炉
神儿,是一个时代的胎记。学古容易,全然成古可望而不可即。74亩地,原是枪毙人的乱坟岗,却成了阎夫立梦发芽开花的地方。他破着命干,动辄几天几夜不合眼,谁也熬不过他。区别于老瓷工辈辈相传,钧瓷研究所要搞恢复发展,要复烧史上曾经的灿烂。
钧是一种特别的瓷种。3500年前,青瓷出世。古神州凡可抟土为胚,集柴造窑处,瓷种星罗棋布。禹州古钧台地区,矿石釉色在还原焰中偶然偏移,被视为神助,叹为绝品。钧瓷,因变而生,以变为宗,入炉一色,出窑万彩。窑变之美,瞬息万般,光怪斑斓。钧以变称著,至北宋而集大成,成为瓷中奇品。
90年代,阎夫立进入一个精进时期,瓷器界的荣誉他拿完了,成为中国民协陶艺委主任。一时作品无数,论著不断,名流登门,奖项沓至。市场在苏醒,用以养活研究所的瓷厂开足马力。他设计造窑,整理民间瓷方,一窑一窑烧,一次一次轰动。五百罗汉等作品屡获山花奖金奖,作品接连夺魁国际美展,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嘉奖,赢得国际声望,还被选为国礼出现在外交场合。1994年,阎夫立开创液化气窑炉烧钧,数千年柴煤烧窑成规被打破……器形上。此时已超越了“钧不盈尺”传统,阎夫立主持烧制香港回归巨瓶豫象送宝,立下军令状,要将规制推向一个巅峰。为此他烧塌过两座窑,最终杰作问世。
终年积劳,48岁那年,阎夫立被送往医院,肝功近于衰竭。医生吃惊,这么晚才送来?判断他拖不过3个月。面对生死,阎夫立更多追悔。他躺着,完整想起这48年,总在忙办事,在为别人喜欢办事,为领导,为任务,为工人办事。自己想做的几件东西,还一直都没做。他真想活着出去,把自己渴望的事做完。哪怕做完再回来。烧瓷的渴望令他求生。在妻子精心照料下,静躺3个月零13天,他没有死,他出院了。
大病,让他想了很多。瓷,与国同名,他将瓷视作万物所结的果实。像有一种使命,儿子阎飞保送北京读文学,他说瓷器的事,我一辈子干不完。儿子二话没说,去考了景德镇,现在也成了瓷学博士,做了制瓷教授。倾此一生,不仅仅为仿古。古曾是把尺子,令他膜拜,令他痴迷。技术上,他已可乱真,可再真也是赝品。他若想可以走得更远,必须做他心里的东西。
2000年底,一场无妄之灾,将他困在一处招待所。31天,身边没有只言片语参考资料,阎夫立忘记了身在何处,用手里的一大摞稿纸,写下80万字巨著《中国钧瓷》初稿。这是他一直没时间完成的大愿,是他前一个铸瓷生涯的总结,后被誉为陶瓷通史和钧瓷百科。在当时省委领导推荐下,次年,阎夫立受聘成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他选了处僻静的房子作基地,近于隐居,十年面壁。就是这片区域,曾出土过瓷器鼻祖商青,如今这座高校给了他一个家,这里有材料、高分子、高温等13个学科的强大支撑,有占满了教室又站满走道的学生听他讲瓷,有市、区党委政府珍视有加。对于阎夫立,这些已足够幸福。他为陶瓷推开一扇扇门,迈向一片浑阔之境…… 古人慨叹天地为炉,造化为工,阴阳为炭,万物为铜。十年苦乐,祸福无常。60岁的阎夫立,脑溢血43cc,一切归于混沌。31天昏迷中,他无识无觉,便溺不分。那天,阎夫立张开眼,目光空洞,通身僵直,只有喉咙发着一个含混的音。老伴听懂了,你是说瓷?只见他泪哗啦一下从眼角出来了。
容貌变了,眼神丢了,不认识人,眼角嘴角挤成两指宽。老伴从没放弃,每晚彻夜呼喊他名字。4个月他认出了老伴梅花,半年,他左手动了,比划要泥巴,单手捏出了作品女娲补天。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捏瓷捏瓷。瓷救了他,泥巴救了他。10个月他说出了话。从幼儿园教材学起“一像扁担两头尖”,学到小学二年级,很多事他想起来了!
过60岁一关,阎夫立彻底入静。40岁,他做瓷,还想着卖出去。50岁,不再考虑钱。60岁后,不再想说话。他过去说话洋洋洒洒,爽朗硬直,手艺快到话没说完,瓷器就好。如今他说话极艰难,一件好瓷,过去他评外六相,内六品,现在他说“是活的,会说话” 。
做瓷,无奈也慢了。阎夫立说,慢有慢的好处。与人说得少,瓷说得多。做得慢,好跟土跟泥慢慢说。他时间宝贵,省下来和瓷说话。他哪里都不去,只在河南,这里是瓷的根脉所在。他坐在瓷和土中间,开片声恍如天籁,他眼里闪着孩童的光,兴之所至,不眠不休。
今古之辩
可在故乡,提起阎夫立,人有非议。自从他改变了柴火煤火,就动了钧瓷的根。他弃用匣钵,他还要改釉,他怎么什么都敢动!说到责难,阎夫立体谅他们,“因为他们爱钧瓷”。烧钧的人不说钧瓷一个不字。千百年天青、月白,红为贵、紫为最,至今满街红紫。阎夫立亲手上山采矿配釉,釉料自成体系,全凭矿物因火生化,不用颜料和色,却调得出上千种釉面。
过去烧钧十窑九不成,出得窑就堪称珍品,而阎夫立造气窑灵活可控,成品率95%以上;过去可以依仗窑变天成,而阎夫立非要做到窑变受人摆弄;过去宣称只有禹州的土,神垕的泥才烧钧,阎夫立不听,只讲究瓷土成分……阎夫立走得太快了,太远了,把行业带进浩荡汪洋,不少吃钧瓷饭的弄不起这潮。
16年考古,阎夫立见过最多的古,挖过历代的窑,仿古他最有资本。古也不是不好,铸瓷三千年,杰作璀璨。可阎夫立说,宋有宋的创造,元有元的高明,过一千年,代表今天的,只能是假古董?以今天科技看,古人再匪夷所思,其技终究粗浅。以今人的学识、眼界、条件,当学古而不可泥古。称其时代者,从来创新始。
近几年间,阎夫立创造出各式窑炉,热效令人叫绝。他设计2.6立方柴窑,传统窑炉需要10吨左右干柴,他只要400余公斤。同樣,他烧煤、烧气、烧重油,窑内1300多度高温,烟囱排出热气才50余度。他归纳出升温曲线,老伴用其原理蒸馍炖肉,用火最少,口感最好。阎夫立那里,保管着一座西周的完整窑炉,可作未来窑炉博物馆镇馆之宝。博物馆是他一个想往,重现历代窑,可烧历代瓷。技术上已没问题。
技术,早不是牵绊。从选土到烧制,他洞悉瓷器诞生每个环节,处处游刃有余,如有神助。看他捏制,随物赋形,信手拈来,如入自由之境。看他选土选釉,舔一舔,报得出石料成分百分配比。瓷在他手中,像风在水上,云在天空,情感不尽,心灵空明,思想繁花烂漫。阎夫立的作品,只有去品,去悟,去触碰,去赞叹,去陶醉,却难以语言代替。这十余年的作品,没有进市场,没有开展览,没有参加比赛。多数都静静摆在房屋一角,让偶然的闯入者惊喜不断。
釉的使用出现了华彩惊人的一页。阎夫立开创微观意境,让人叹服俗语“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不予欺也!50倍放大镜下,如梨花满树,如吉光片羽,如熔岩涌动,如繁星漫天,如繁花在溢满光的水面。釉面看出的花卉达百余种,甚至看到逼真的太行白菊。有人原以为放大钧瓷釉面不稀奇,看后才知道这不是简单放大,不是气泡,是窑火调动了分子在舞蹈,是凝固了高温中的霎那绽放。人们可以在无数晨昏把盏,游览一只杯子!
这些,仅仅是釉的一种突破。真正的钧瓷不施彩绘,釉色和纹路全是矿物在无相中开辟鸿蒙,自然莹润生色,舒展滋长线条,最后成一件天人合一的作品。阎夫立渐臻化境,他用瓷器思想,他尽情尝试瓷的无限可能。他让瓷伸展最高,支撑最重,他让仅见于古书的金丝张网在釉面生长。目前,他已经申请的专利超过千项。众多的所得所见,他从不私密,有人登门请教,夫妇倾囊以告。也有国外的窥伺者,偷了釉料回去,却玩不透其中奥妙。
阎夫立有太多奇思妙想。烧瓷口大底大,才不易变形,阎夫立做瓶却大腹小口,取意慎言,最后干脆收口做成了密封烧成。泥瓶经高温而不塌不崩,当真神乎其技。他往大里造了3.5米高巨窑,可烧巨型雕塑,往小做,瓶身仿佛婴孩屁股脸蛋,触手可亲。他打破光洁釉面,创烧众多立体釉,盲人也可品味。他尝试挖土造窟,以窟为窑,整体塑烧,他摆脱炉窑,平地埋火烧瓷,也捧出了精品。他试烧两平方米瓷雕,设想埋在浅草里,让孩子们不经意触摸到惊喜……
他在创造中得到和带给别人的快乐或震撼,价值无可估量。他一天吃的饭,仅在10元上下。他为川震创作的天泪、国殇,有港商出到3800万求购,他无偿赠给了灾区。阎夫立白首忘机,所谓价值,他想得不多。
有人问,阎夫立做的这还是钧吗?法道自然,钧无定式,阎夫立作品勃发着钧的魂魄——窑变。瓷,始于商青,衍生万变,各分其类。太朴之初,本就没有门墙。如百川赴海,经四万八千法门而至化境者,瓷终究融汇,归于一统。2006年,阎夫立被授予山花奖终身成就奖。2010年,阎瓷代表河南参加上海世博会。2012年、2015年,代表中国单独入选丽水、米兰世博会。2013年,文化部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将阎夫立作品定名为国瓷。
责任编辑 吴军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