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文展示】
真话的“敢说”与“乐听”
吴良伦
据载,宋真宗有一天与大臣一起钓鱼,好长时间无鱼上钩,真宗觉得好生扫兴,这时有个叫丁谓的大臣,在一旁看得清楚明白,便上前赋诗道:“莺惊凤辇穿花去,鱼畏龙颜上钩迟。”原来是真龙天子把鱼吓跑了。真宗听后,龙颜大悦,不快之情顿消。这个惯于说假话的丁谓后来挤掉寇准升为宰相。
现实中,真话一般不那么好听,多少带点儿刺,很容易引起领导心理上的不快,轻则脸呈不悦,拂袖而去;重则雷霆震怒,拍案而起,甚至给穿“小鞋”。如是,投机取巧者干脆改说无关痛痒的大话、套话、假话了。想说真话,首先就遭遇一个“敢不敢”的问题。
1961年,刘少奇带队到湖南农村调研,叮嘱调查组成员“要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让群众把心里话讲出来,好话坏话都要听,哪怕是骂我们的话”。群众开始都很紧张,不敢说话,少奇同志用真诚打动了群众,群众终于说出了久藏在心底的话。
这则往事,说明了一个道理:敢于说真话重要,而乐于听真话更重要,听真话乃是说真话的基础。如果说敢于说真话是一种胆量的话,那允许别人讲真话、乐于听真话就是一种度量雅量。有什么样的耳朵,就会听到什么样的话。对于领导干部,要想群众讲真话,首先自己要能听真话。
“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乐于听真话,鼓励道实情,就能多一些发现的眼睛、思考的头脑,帮助决策者查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改进工作、推动发展,这正是听真话的最大价值。
《吕氏春秋·壅塞》中记载:宋王得到消息,齐国要派兵进攻宋国,便立即派人去侦察齐军入侵到了什么地方。先后有三个侦察使者因说了真话而掉了脑袋,第四个使者见状就对宋王胡诌了一通,说:“连齐军的影子也看不见,百姓十分安定。”宋王听了非常高兴,赏赐了他很多金银。结果没有几天,齐军便攻进城来,宋王也成了丧家之犬。
“贤路当广而不当狭,言路当开而不当塞。”对于手中握有决策权的领导干部来说,能够听到别人给自己讲实话,就会使自己少走或不走弯路,少犯错误或不犯大的错误。如果一味喜欢奉迎恭维的虚话、大话、假话,只会使自己变得昏庸无知,导致决策失误,事业失败。如果领导干部听见的要么是谎言,要么是鸦雀无声,无形中就把自己与民意隔绝开来,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我国古代有个叫裴矩的人,他在隋朝为官时是一个以阿谀奉承著称的佞官,但归顺唐朝后,却成了一个刚正不阿的诤臣,深得李世民器重。对判若两人的裴矩,元朝名相拜住这样解释:“盘圆则水圆,盂方则水方。”这个故事值得今天各级领导干部深思。
【选自2013年7月5日《人民日报》】
【技法鉴赏】
引证法是在议论中引用公理、名言警句、经典著作、历史文献、谚语、成语、俗语、传说、古今诗文等作为论据,以此证明观点的一种论证方法。“引”得“滥”而不精、不准,“引”而不“析”、不“证”,使议论文变成“观点加引语”,这是中学生运用引证法的常见失误。作为理论论证的重要方法,怎样发挥引证法权威性和说服力强的优势呢?《真话的“敢说”与“乐听”》一文为我们提供了范例。
一、“引”后“说明”,初证论点。第3段引用了刘少奇当年要求调查组成员敢于、乐于听群众心里话的“叮嘱”,这几句话出自原国家主席之口,典型性、说服力强,这就是“引”得准。作者没有一“引”了之,而是由此推进论证过程:一是说引语的作用——“群众终于说出了久藏在心底的话”;二是用一句“说明了一个道理”过渡,既亮出“领导干部乐于听真话更重要”这一论点,并从“胆量”与“度量雅量”的角度切入作初步论证。如果没有“说明”后的分析,那论述势必显得跳脱不畅。
二、“引”而析例,再证论点。第5段一开始,作者精心挑选了《春秋谷梁传·僖公》中的名言:“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然后从听“有信之言”的“最大价值”切入,进一步论证当前“决策者”们“乐听真言”的重要性。为了使论据更显示丰富性,作者又挑选了《吕氏春秋·壅塞》中与论点契合度很高的一则史实,让例证法与引证法相结合,从反面证明论点。如此安排,使论证过程与手段不致单一呆板,显示多样性。
三、“引”后再证,深化论证。第7段,作者又引用《宋史》里的名言“贤路当广而不当狭,言路当开而不当塞”作为论据,由后一句进入深层次论证,用三次假言推理揭示言路之“开”与“塞”的截然不同的结果,“昏庸无知”“事业失败”“非常可怕”等词语将“堵言路”“不乐听真话”的危险性推到读者面前,论证得以深化,说理令人信服。
四、“引”后即止,延拓论点。文章结尾举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人物——裴矩,然后以拜住引用的《荀子》里的一句话“盘圆则水圆,盂方则水方”解释“裴矩现象”,让“各级领导干部深思”。“深思”什么?文章至此戛然而止,真是含不尽之意在言外——“高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乐听真话”“共同营造敢说、乐听真话的环境”一类的“言外之意”,实际上都是文章论点的含蓄延拓和深层钻探。
【仿写佳作】
幸福,源于心灵的满足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杨秀婧
记得周立波曾调侃:“现代人的消费,买得到药品却买不到健康,买得到豪宅却买不到家庭,买得到钻石却买不到爱情……”是啊,当下物质越来越丰富,幸福却渐行渐远,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解的问题摆到人们面前:幸福到底源于什么?【开篇引用周立波调侃语,触发读者兴趣,增强时代气息,引出中心论题,一石三鸟】
与财富相伴,你幸福了吗?【分论题之一】孔子赞美他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颜回认为形体之事可退居其后,精神丰富才是首要。【引用一】当代股圣彼得·林奇说过:“我因工作失去与家人相处的时间,我丢失了最大的幸福。”【引用二,由中到外】彼得·林奇纵然有亿万家产,却无法填补他内心的空虚,工作占据了他全部的时间,他不幸福。于是,在他五十岁的时候毅然离开投资界,回归家庭,回归最本真的生活。“每天与女儿相伴,我很幸福!”投资成功,公司规模扩大,身价暴涨,他都从未说过幸福,而如今却简单地说出了这两个字!【“引”后分析,正反对比,说服力强】原因很简单,心灵的漏洞会“漏”去一切拥有,心灵的病灶会逐渐侵蚀全身,只有精神的满足才能填补漏洞,疗治病灶。可见,金钱不是幸福之源,简单平淡的生活才能描绘出幸福的画卷。【再用比喻进行因果论证,强化分论点一】 与名誉相伴,你幸福了吗?【分论题之二】近期超女超男等各类选秀节目的兴起,将无数过着平淡生活的普通人的成名梦推向巅峰。闪光灯下,受万人欢呼,那该是何等的幸福。果真如此吗?西安大学生党宁曾在微博中提及:“我无法忍受这种聚光灯下的生活。生活规律完全被打乱,健康亮起红灯,还必须承受各种流言蜚语。” 【引用一,反证】的确,当闪光灯下的光鲜退去,你拥有的除了干涸的内心,还能有什么?【“引”后能“析”】毕淑敏也说过:“柴米油盐才是最真的幸福!” 【引用二,正面立论】是啊,波澜不惊的幸福最能被时间打磨,它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消散。由此可见,名誉不一定带来生活的满足,也难有幸福。【再分析,强化分论点二】
安逸地生活,你幸福了吗?【分论题之三】保尔有过一句名言——“我最大的幸福在于有事做。” 【引用一】这成了他一生实践的准则。马克思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共产主义,就连他生命的最后几分钟也是在思考中度过。在他的日记中记录着这样一句话:“我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他把不断的探索视为最大的幸福。【引用二,叙与“引”结合,自然流畅,不生硬】然而,当今社会的啃老族日复一日地在家中磕着瓜子,官二代仗着父母的权势游手好闲。严峻的现实是,过于安逸的生活使他们精神空虚无聊,心理扭曲迷茫,行为张狂不羁,最终滑向犯罪深渊……这样的教训还少吗?【排比句概述当代社会现象,显示文章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生活的辩证法一再告诉人们:安逸与无所事事不能给人享受,思考与勤于劳作才能书写幸福的乐章。【自然推出分论点三】
林徽因说:“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结尾段仍以引用开头,议论融入了文学味】在林徽因看来,爱她的人在她的身边,这一生便足够幸福。至此,幸福的奥秘再次揭开:幸福来源于心灵的满足。【引后分析,中心论点水到渠成】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成功运用引证法的议论文。亮点有三:一、所“引”之言有典型性,论证力强。九次引用,来自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均经过作者筛选,与论点契合度高,例如当代股圣彼得·林奇的两句话的引入,构成鲜明对比,有力地论证了“金钱不是幸福之源,简单平淡的生活描绘幸福画卷”这一分论点;二是“引”后能精要地“析”,构成有说服力的论证过程。文章中“原因很简单”“在林徽因看来”两句,都是由“引用”转入分析的过渡句,一番关于“心灵漏洞”“爱与幸福”的议论,使中心论点“幸福来源于心灵的满足”建立在逻辑推理的基础之上;三、所“引”之言有当代气息,论述时恰到好处地针砭时弊,丰富了引用的论证价值。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责任编校 彭 琳
真话的“敢说”与“乐听”
吴良伦
据载,宋真宗有一天与大臣一起钓鱼,好长时间无鱼上钩,真宗觉得好生扫兴,这时有个叫丁谓的大臣,在一旁看得清楚明白,便上前赋诗道:“莺惊凤辇穿花去,鱼畏龙颜上钩迟。”原来是真龙天子把鱼吓跑了。真宗听后,龙颜大悦,不快之情顿消。这个惯于说假话的丁谓后来挤掉寇准升为宰相。
现实中,真话一般不那么好听,多少带点儿刺,很容易引起领导心理上的不快,轻则脸呈不悦,拂袖而去;重则雷霆震怒,拍案而起,甚至给穿“小鞋”。如是,投机取巧者干脆改说无关痛痒的大话、套话、假话了。想说真话,首先就遭遇一个“敢不敢”的问题。
1961年,刘少奇带队到湖南农村调研,叮嘱调查组成员“要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让群众把心里话讲出来,好话坏话都要听,哪怕是骂我们的话”。群众开始都很紧张,不敢说话,少奇同志用真诚打动了群众,群众终于说出了久藏在心底的话。
这则往事,说明了一个道理:敢于说真话重要,而乐于听真话更重要,听真话乃是说真话的基础。如果说敢于说真话是一种胆量的话,那允许别人讲真话、乐于听真话就是一种度量雅量。有什么样的耳朵,就会听到什么样的话。对于领导干部,要想群众讲真话,首先自己要能听真话。
“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乐于听真话,鼓励道实情,就能多一些发现的眼睛、思考的头脑,帮助决策者查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改进工作、推动发展,这正是听真话的最大价值。
《吕氏春秋·壅塞》中记载:宋王得到消息,齐国要派兵进攻宋国,便立即派人去侦察齐军入侵到了什么地方。先后有三个侦察使者因说了真话而掉了脑袋,第四个使者见状就对宋王胡诌了一通,说:“连齐军的影子也看不见,百姓十分安定。”宋王听了非常高兴,赏赐了他很多金银。结果没有几天,齐军便攻进城来,宋王也成了丧家之犬。
“贤路当广而不当狭,言路当开而不当塞。”对于手中握有决策权的领导干部来说,能够听到别人给自己讲实话,就会使自己少走或不走弯路,少犯错误或不犯大的错误。如果一味喜欢奉迎恭维的虚话、大话、假话,只会使自己变得昏庸无知,导致决策失误,事业失败。如果领导干部听见的要么是谎言,要么是鸦雀无声,无形中就把自己与民意隔绝开来,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我国古代有个叫裴矩的人,他在隋朝为官时是一个以阿谀奉承著称的佞官,但归顺唐朝后,却成了一个刚正不阿的诤臣,深得李世民器重。对判若两人的裴矩,元朝名相拜住这样解释:“盘圆则水圆,盂方则水方。”这个故事值得今天各级领导干部深思。
【选自2013年7月5日《人民日报》】
【技法鉴赏】
引证法是在议论中引用公理、名言警句、经典著作、历史文献、谚语、成语、俗语、传说、古今诗文等作为论据,以此证明观点的一种论证方法。“引”得“滥”而不精、不准,“引”而不“析”、不“证”,使议论文变成“观点加引语”,这是中学生运用引证法的常见失误。作为理论论证的重要方法,怎样发挥引证法权威性和说服力强的优势呢?《真话的“敢说”与“乐听”》一文为我们提供了范例。
一、“引”后“说明”,初证论点。第3段引用了刘少奇当年要求调查组成员敢于、乐于听群众心里话的“叮嘱”,这几句话出自原国家主席之口,典型性、说服力强,这就是“引”得准。作者没有一“引”了之,而是由此推进论证过程:一是说引语的作用——“群众终于说出了久藏在心底的话”;二是用一句“说明了一个道理”过渡,既亮出“领导干部乐于听真话更重要”这一论点,并从“胆量”与“度量雅量”的角度切入作初步论证。如果没有“说明”后的分析,那论述势必显得跳脱不畅。
二、“引”而析例,再证论点。第5段一开始,作者精心挑选了《春秋谷梁传·僖公》中的名言:“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然后从听“有信之言”的“最大价值”切入,进一步论证当前“决策者”们“乐听真言”的重要性。为了使论据更显示丰富性,作者又挑选了《吕氏春秋·壅塞》中与论点契合度很高的一则史实,让例证法与引证法相结合,从反面证明论点。如此安排,使论证过程与手段不致单一呆板,显示多样性。
三、“引”后再证,深化论证。第7段,作者又引用《宋史》里的名言“贤路当广而不当狭,言路当开而不当塞”作为论据,由后一句进入深层次论证,用三次假言推理揭示言路之“开”与“塞”的截然不同的结果,“昏庸无知”“事业失败”“非常可怕”等词语将“堵言路”“不乐听真话”的危险性推到读者面前,论证得以深化,说理令人信服。
四、“引”后即止,延拓论点。文章结尾举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人物——裴矩,然后以拜住引用的《荀子》里的一句话“盘圆则水圆,盂方则水方”解释“裴矩现象”,让“各级领导干部深思”。“深思”什么?文章至此戛然而止,真是含不尽之意在言外——“高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乐听真话”“共同营造敢说、乐听真话的环境”一类的“言外之意”,实际上都是文章论点的含蓄延拓和深层钻探。
【仿写佳作】
幸福,源于心灵的满足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杨秀婧
记得周立波曾调侃:“现代人的消费,买得到药品却买不到健康,买得到豪宅却买不到家庭,买得到钻石却买不到爱情……”是啊,当下物质越来越丰富,幸福却渐行渐远,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解的问题摆到人们面前:幸福到底源于什么?【开篇引用周立波调侃语,触发读者兴趣,增强时代气息,引出中心论题,一石三鸟】
与财富相伴,你幸福了吗?【分论题之一】孔子赞美他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颜回认为形体之事可退居其后,精神丰富才是首要。【引用一】当代股圣彼得·林奇说过:“我因工作失去与家人相处的时间,我丢失了最大的幸福。”【引用二,由中到外】彼得·林奇纵然有亿万家产,却无法填补他内心的空虚,工作占据了他全部的时间,他不幸福。于是,在他五十岁的时候毅然离开投资界,回归家庭,回归最本真的生活。“每天与女儿相伴,我很幸福!”投资成功,公司规模扩大,身价暴涨,他都从未说过幸福,而如今却简单地说出了这两个字!【“引”后分析,正反对比,说服力强】原因很简单,心灵的漏洞会“漏”去一切拥有,心灵的病灶会逐渐侵蚀全身,只有精神的满足才能填补漏洞,疗治病灶。可见,金钱不是幸福之源,简单平淡的生活才能描绘出幸福的画卷。【再用比喻进行因果论证,强化分论点一】 与名誉相伴,你幸福了吗?【分论题之二】近期超女超男等各类选秀节目的兴起,将无数过着平淡生活的普通人的成名梦推向巅峰。闪光灯下,受万人欢呼,那该是何等的幸福。果真如此吗?西安大学生党宁曾在微博中提及:“我无法忍受这种聚光灯下的生活。生活规律完全被打乱,健康亮起红灯,还必须承受各种流言蜚语。” 【引用一,反证】的确,当闪光灯下的光鲜退去,你拥有的除了干涸的内心,还能有什么?【“引”后能“析”】毕淑敏也说过:“柴米油盐才是最真的幸福!” 【引用二,正面立论】是啊,波澜不惊的幸福最能被时间打磨,它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消散。由此可见,名誉不一定带来生活的满足,也难有幸福。【再分析,强化分论点二】
安逸地生活,你幸福了吗?【分论题之三】保尔有过一句名言——“我最大的幸福在于有事做。” 【引用一】这成了他一生实践的准则。马克思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共产主义,就连他生命的最后几分钟也是在思考中度过。在他的日记中记录着这样一句话:“我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他把不断的探索视为最大的幸福。【引用二,叙与“引”结合,自然流畅,不生硬】然而,当今社会的啃老族日复一日地在家中磕着瓜子,官二代仗着父母的权势游手好闲。严峻的现实是,过于安逸的生活使他们精神空虚无聊,心理扭曲迷茫,行为张狂不羁,最终滑向犯罪深渊……这样的教训还少吗?【排比句概述当代社会现象,显示文章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生活的辩证法一再告诉人们:安逸与无所事事不能给人享受,思考与勤于劳作才能书写幸福的乐章。【自然推出分论点三】
林徽因说:“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结尾段仍以引用开头,议论融入了文学味】在林徽因看来,爱她的人在她的身边,这一生便足够幸福。至此,幸福的奥秘再次揭开:幸福来源于心灵的满足。【引后分析,中心论点水到渠成】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成功运用引证法的议论文。亮点有三:一、所“引”之言有典型性,论证力强。九次引用,来自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均经过作者筛选,与论点契合度高,例如当代股圣彼得·林奇的两句话的引入,构成鲜明对比,有力地论证了“金钱不是幸福之源,简单平淡的生活描绘幸福画卷”这一分论点;二是“引”后能精要地“析”,构成有说服力的论证过程。文章中“原因很简单”“在林徽因看来”两句,都是由“引用”转入分析的过渡句,一番关于“心灵漏洞”“爱与幸福”的议论,使中心论点“幸福来源于心灵的满足”建立在逻辑推理的基础之上;三、所“引”之言有当代气息,论述时恰到好处地针砭时弊,丰富了引用的论证价值。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责任编校 彭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