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都大学 美术与影视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中国民族器乐作为我国民族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音乐课程的必要内容之一,该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完善学生音乐知识结构体系,还能使学生了解和热衷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因此,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应增加中国民族器乐课程的教学比重,使其在深化高校音乐课程改革、建设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学校音乐教育体系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民族器乐;课程改革
一、民族器乐教学要体现民族性与多元性及其基本价值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不断融会的文化生命有机体,他有着海纳百川的文化气度和无与伦比的生命活力。长期以来,中华文化一直是在包容百家学说、汲取异域文化精华的过程中形成了多民族并存的“共同文化群体”。从中国民族器乐的发展轨迹中,可以清楚地体现出这种“多元一体”的特点。汉代时由波斯传入我国的竖笙模、东晋时期由西域乐人带来的龟兹琵琶曲项琵琶、唐代从北方少數民族西奚传入的拉弦乐器胡琴以及明代时由波斯传入的扬琴等,都曾经是典型的外来乐器,在长期的“胡化”与“汉化”的双向传播交流中,被融合、重塑而成为了地道的民族器乐。在教学中,教师在讲述这些外来乐器在中国的发展史时,还应讲述这些乐器在相关世界各地的历史演变和演奏实践,并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比较介绍。例如中国笙摸与欧洲竖琴,中国琵琶与伊朗的“乌德”,中国扬琴与欧洲的欣巴罗、西亚和南亚的桑图尔等。这不仅可使学生了解“多元一体格局”的中华民族文化,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更好的理解多元文化,促进音乐思维的开拓,进而激发音乐创新意识和音乐创作行为。
另一方面,中国民族器乐文化强调一种现实人生的情感体验,注重在生活中强化品位,要求融艺术修养于日常生活中,提倡艺术、审美与生活的统一,是明显带有主体情感愉悦性的“审美文化”。在高校通过开设兼具表演性和操作性的中国民族器乐教学,可使音乐课程的审美体验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同时得到充分的体现。其次,中国民族器乐作为一门经验性和操作性很强的音乐课程,强调的是音乐的自身学习价值,要求学生通过亲身的表演参与来进行音乐学习。这种知行合一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真正实现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还能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才能在主动参与的器乐实践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展现,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充分体现了音乐课程的创造性发展价值。最后,中国民族器乐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可以使学生在相互配合的群体音乐活动中养成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体验、实践、创造、合作等培养目标与当前高校音乐教育基本价值是不谋而合的。
二、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合理设置专业建立育人新机制
社会对高等学校育人的质量评价,主要以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为评价指标。这要求以社会需要为标准,符合社会发展、科技文化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要求,调整民族器乐相关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具体而言,应把本科教育放到整个高等教育乃至终身教育的框架中设计,在强化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和通识性的前提下,根据发展目标和服务方向,确定民族器乐相关专业育人的目标、规格,构建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點:(l)对学生民族器乐理论基础和人文素质的培养需要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2)“对当下社会人才需求的适应性”的强调也不能过于狭隘,仍要以提升综合民族器乐素质为基础,避免使学生因单纯民族器乐技能的培养而失去进一步发展的空间。(3)对顶尖人才的培养也需要注意音乐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其次。专业设置是民族器乐育人模式的重要标志,应密切关注社会需要,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设置和调整民族器乐相关专业,建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自我调节机制。应根据社会需求,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设置专业。专业结构是否合理、优化是提高育人质量的大前提。同时,专业内涵的实质是一种动态的课程组合,不把实体化专业,淡化专业概念,通过不同的课程组合完成不同的专业教育,提高民族器乐教育的灵活性和社会适应性;最后应强化民族器乐的复合性艺术特色,以此为前提,构建育人培养机制。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把握高等民族器乐教育的发展趋势,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在现有民族器乐教育机制为基础,深化复合性人才培养内涵,进一步在音乐综合性平台上努力实现民族器乐专业的拓展、民族器乐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交融,充分体现了民族器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立足多民族器乐专业优势,为实现复合性人才的培养积极创造条件,艺术专门人才与应用型艺术人才培养并举,努力探索艺术教育创新之路。强化对音乐复合性人才的理解,积极稳妥地调整和增设民族器乐相关专业,形成学科专业齐全的民族器乐艺术教育体系。注重民族器乐艺术各学科之间,以及与其他人文学科的有机交融,增强民族器乐人才综合能力,培养民族器乐艺术发展所需的人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强调以各民族器乐专业为基础,注重音乐各学科之间以及与其他人文学科的有机交融,使学生在对多种音乐艺术的比较中感受,体会和学习不同音乐艺术的独特表现,实现专业学习上的触类旁通,从多种角度把握民族器乐艺术的本质特征,克服单一音乐艺术视角的局限。不但注重民族器乐艺术学科内部打通,同时注重音乐艺术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机交融,拓宽民族器乐艺术教育的边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提升民族器乐艺术教育的人文底蕴和科技含量。
(三)民族器乐教学应诠释文化内涵,体现探究性与体验性教学
中国民族器乐因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繁多的乐种、林立的流派、多变的音色、丰富的技巧以及独特的人文价值和审美观念,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灿烂瑰宝。因此,要了解中国民族器乐艺术,仅仅着眼于乐器的演奏和乐谱的分析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深刻认识中国民族器乐的文化、历史、地理、美学、风格与流派、制作与发音原理等。也就是说,中国民族器乐教学内容涉及领域非常的广泛,其是一门集表演、欣赏、音乐史、曲式、美学知识、文学、物理等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实践课程。中国民族器乐所蕴涵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使跨学科综合理念在教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对新时期音乐复合性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民族器乐演奏技巧的训练是必要且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中国民族器乐演奏技巧的训练过程也是学生眼看、耳听、手摸、脑想等感觉器官的运动过程。这种各器官协调配合、直接感受的动态学习方式,充分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实现探究式、体验式的主动学习方式奠定了基础。另外,由于中国民族器乐教学对练习的客观要求,必然敦促音乐教师给予学生更多自由、自主的时间和空间。因此,在中国民族器乐教学中可实现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表演活动的有机整合,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家庭音乐教育的有机整合。这样,就使高校音乐教学摆脱了传统的、违背音乐教学特殊要求的音乐课堂组织形式和被动低效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周邦春 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创新研究音乐创作 2016(10
[2]张强 四川扬琴的历史溯源及传承思考 芒种 2015(11)
摘要:中国民族器乐作为我国民族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音乐课程的必要内容之一,该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完善学生音乐知识结构体系,还能使学生了解和热衷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因此,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应增加中国民族器乐课程的教学比重,使其在深化高校音乐课程改革、建设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学校音乐教育体系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民族器乐;课程改革
一、民族器乐教学要体现民族性与多元性及其基本价值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不断融会的文化生命有机体,他有着海纳百川的文化气度和无与伦比的生命活力。长期以来,中华文化一直是在包容百家学说、汲取异域文化精华的过程中形成了多民族并存的“共同文化群体”。从中国民族器乐的发展轨迹中,可以清楚地体现出这种“多元一体”的特点。汉代时由波斯传入我国的竖笙模、东晋时期由西域乐人带来的龟兹琵琶曲项琵琶、唐代从北方少數民族西奚传入的拉弦乐器胡琴以及明代时由波斯传入的扬琴等,都曾经是典型的外来乐器,在长期的“胡化”与“汉化”的双向传播交流中,被融合、重塑而成为了地道的民族器乐。在教学中,教师在讲述这些外来乐器在中国的发展史时,还应讲述这些乐器在相关世界各地的历史演变和演奏实践,并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比较介绍。例如中国笙摸与欧洲竖琴,中国琵琶与伊朗的“乌德”,中国扬琴与欧洲的欣巴罗、西亚和南亚的桑图尔等。这不仅可使学生了解“多元一体格局”的中华民族文化,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更好的理解多元文化,促进音乐思维的开拓,进而激发音乐创新意识和音乐创作行为。
另一方面,中国民族器乐文化强调一种现实人生的情感体验,注重在生活中强化品位,要求融艺术修养于日常生活中,提倡艺术、审美与生活的统一,是明显带有主体情感愉悦性的“审美文化”。在高校通过开设兼具表演性和操作性的中国民族器乐教学,可使音乐课程的审美体验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同时得到充分的体现。其次,中国民族器乐作为一门经验性和操作性很强的音乐课程,强调的是音乐的自身学习价值,要求学生通过亲身的表演参与来进行音乐学习。这种知行合一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真正实现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还能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才能在主动参与的器乐实践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展现,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充分体现了音乐课程的创造性发展价值。最后,中国民族器乐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可以使学生在相互配合的群体音乐活动中养成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体验、实践、创造、合作等培养目标与当前高校音乐教育基本价值是不谋而合的。
二、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合理设置专业建立育人新机制
社会对高等学校育人的质量评价,主要以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为评价指标。这要求以社会需要为标准,符合社会发展、科技文化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要求,调整民族器乐相关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具体而言,应把本科教育放到整个高等教育乃至终身教育的框架中设计,在强化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和通识性的前提下,根据发展目标和服务方向,确定民族器乐相关专业育人的目标、规格,构建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點:(l)对学生民族器乐理论基础和人文素质的培养需要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2)“对当下社会人才需求的适应性”的强调也不能过于狭隘,仍要以提升综合民族器乐素质为基础,避免使学生因单纯民族器乐技能的培养而失去进一步发展的空间。(3)对顶尖人才的培养也需要注意音乐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其次。专业设置是民族器乐育人模式的重要标志,应密切关注社会需要,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设置和调整民族器乐相关专业,建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自我调节机制。应根据社会需求,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设置专业。专业结构是否合理、优化是提高育人质量的大前提。同时,专业内涵的实质是一种动态的课程组合,不把实体化专业,淡化专业概念,通过不同的课程组合完成不同的专业教育,提高民族器乐教育的灵活性和社会适应性;最后应强化民族器乐的复合性艺术特色,以此为前提,构建育人培养机制。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把握高等民族器乐教育的发展趋势,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在现有民族器乐教育机制为基础,深化复合性人才培养内涵,进一步在音乐综合性平台上努力实现民族器乐专业的拓展、民族器乐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交融,充分体现了民族器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立足多民族器乐专业优势,为实现复合性人才的培养积极创造条件,艺术专门人才与应用型艺术人才培养并举,努力探索艺术教育创新之路。强化对音乐复合性人才的理解,积极稳妥地调整和增设民族器乐相关专业,形成学科专业齐全的民族器乐艺术教育体系。注重民族器乐艺术各学科之间,以及与其他人文学科的有机交融,增强民族器乐人才综合能力,培养民族器乐艺术发展所需的人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强调以各民族器乐专业为基础,注重音乐各学科之间以及与其他人文学科的有机交融,使学生在对多种音乐艺术的比较中感受,体会和学习不同音乐艺术的独特表现,实现专业学习上的触类旁通,从多种角度把握民族器乐艺术的本质特征,克服单一音乐艺术视角的局限。不但注重民族器乐艺术学科内部打通,同时注重音乐艺术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机交融,拓宽民族器乐艺术教育的边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提升民族器乐艺术教育的人文底蕴和科技含量。
(三)民族器乐教学应诠释文化内涵,体现探究性与体验性教学
中国民族器乐因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繁多的乐种、林立的流派、多变的音色、丰富的技巧以及独特的人文价值和审美观念,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灿烂瑰宝。因此,要了解中国民族器乐艺术,仅仅着眼于乐器的演奏和乐谱的分析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深刻认识中国民族器乐的文化、历史、地理、美学、风格与流派、制作与发音原理等。也就是说,中国民族器乐教学内容涉及领域非常的广泛,其是一门集表演、欣赏、音乐史、曲式、美学知识、文学、物理等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实践课程。中国民族器乐所蕴涵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使跨学科综合理念在教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对新时期音乐复合性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民族器乐演奏技巧的训练是必要且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中国民族器乐演奏技巧的训练过程也是学生眼看、耳听、手摸、脑想等感觉器官的运动过程。这种各器官协调配合、直接感受的动态学习方式,充分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实现探究式、体验式的主动学习方式奠定了基础。另外,由于中国民族器乐教学对练习的客观要求,必然敦促音乐教师给予学生更多自由、自主的时间和空间。因此,在中国民族器乐教学中可实现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表演活动的有机整合,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家庭音乐教育的有机整合。这样,就使高校音乐教学摆脱了传统的、违背音乐教学特殊要求的音乐课堂组织形式和被动低效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周邦春 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创新研究音乐创作 2016(10
[2]张强 四川扬琴的历史溯源及传承思考 芒种 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