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识别露天开采矿区漏水来源对矿山的安全开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鞍山大孤山矿区地下水和矿区漏水水样的氢氧同位素测试结果,研究了矿区地下水的氢氧同位素特征,分析了矿区不同含水层之间的补给关系和水力联系,最后结合矿区地质条件确定了矿区不同位置漏水成因。结果表明:地下水来源于大气降雨,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紧密;巷道入口漏水来自地表池塘水,巷道其余漏水和矿坑西侧边坡漏水来自矿区西侧地下水的侧向补给;矿坑南侧边坡2处漏水相互补给,漏水水源来自于矿坑南侧地下水。研究结果对矿区水害治理提供了指导意义。
以某市已闭库的尾矿库改建成一般工业固废Ⅱ类填埋场为工程实例,从项目选址、平面布置、拦挡坝工程、防渗系统、渗滤液收集与导排系统、地表水导排系统、填埋气体导排系统、封场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以期为一般工业固废Ⅱ类填埋场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为助推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的落地实施,以葛洲坝生态公司治理的保定满城馒头山项目为例,介绍了以治理矿区地质环境特点和当地政府的诉求为出发点,践行“因地制宜、一矿一策”的生态修复理念的情况,综合运用危岩排查清理、山体整形美化,采用挡墙护坡、挂网喷播、绿植栽培、边坡V型槽、覆土绿化等多种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通过一系列工程,全面消除了治理区域内的地灾隐患,使之最大限度地回归原有自然状态并营造生态景观效果;在项目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还盘活了原矿山迹地所压占的土地资源与废弃石料资源,创造出新的增长点与盈利点,产生了良好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