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sun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著名书画家范曾先生,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国学大家,精通诗词、书法和绘画,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及书画等艺术作品。但在央视播出的文化类节目《中国诗词、书法、绘画之美》中,范曾竟将成语“戛然而止”中的戛(jiá)读成了(gá)。
  当时的观众正沉浸在他营造的古典文化氛围中,听到这样的错误发音,怎么听怎么不舒服。
  汉字博大精深,在公众场合读错字也不是林校长的“专利”。
  蔡元培
  北大的灵魂人物蔡元培老校长,曾经也因为一个字而道歉。
  1912年2月12日,清朝发布退位诏书。3月,蔡元培就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部长。因为国家刚从专制政体转向共和政体,作为民国教育事业的执掌者,蔡元培急需人才充实力量。
  此时,一位正在京师大学堂教书的胡玉缙写了《孔学商榷》一文。蔡元培读了很感兴趣,看到了胡玉缙的才华,决定邀请其到教育部任职。
  蔡元培指示下属官员起草一封信,内容是请胡玉缙来教育部任典礼官。教育部致胡玉缙的信全文为:“奉总长谕:‘派胡玉缙、王丕谟接收典礼院事务,此谕。’”
  出乎意料的是,胡玉缙接到邀请信后,给蔡元培写了一封“抗议”信。胡玉缙对其中“谕”字不爽,原因有两点:1.“谕”字是“亡清陋习”,是专制王朝用的词汇,现在都民国了,应该摒弃不用。2.“谕”字是政府中上级对下级发号施令的文体,“我”是前清的官员,跟现在的教育部没有隶属关系,你就不能对“我”发号施令,“未知从何谕起”。
  对此,蔡元培写了一封道歉信给胡玉缙,因为下属工作失误,自己出来承担责任!信的内容大意是先解释了一下邀请的缘由,之前读了先生《孔学商榷》一文,很是钦佩。正好现在典礼院需要用人,所以邀请先生来(这是因为此前的“谕”中,并未交代邀请缘由)。
  然后,解释了一下,说因为公务繁忙没有细看,导致承政厅沿用了前清的“谕”字。字句上的小毛病,希望胡玉缙大人有大量。最后,回归正题,再次邀请胡玉缙,“民国初立,教育界除旧布新之事,所欲请教者甚多,尚祈惠然肯来,相与尽力于未來之事业,敬为全国同胞固以请”。
  蔡元培诚恳的道歉信,阐明缘由,承认错误,再次邀请。其渴慕人才的急切心情跃然纸上,看到这样的回信,谁不会动容?
其他文献
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小王子。他会小心地提醒着你,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无法看见的,只有用心才能体会得到;他会悄声告诉你,生活的价值不依赖于外在世界,抛去外物,你是否还能用心浇灌那朵属于自己的玫瑰。今天让我们一起诵读《小王子》,一起走进小王子的世界。  《小王子》(节选)  〔法国〕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  狐狸沉默下来,久久地看着小王子。  “请你驯服我吧!”他说。  “我很愿意,”小王子回答,“
期刊
火山爆发时,那一声震天的巨响,那排山倒海的气势,令人叹为观止。但为这壮观的一幕,滚烫的岩浆在地壳深处沉寂了千万年。这千万年的锤炼,铸就了它无所畏惧、一往无前的气势。《论语》有言:“君子厚积而薄发。”沉默不代表石沉大海,毫无波澜,它是一个养精蓄锐、积蓄酝酿的过程。它就像将士拉弓射箭前的静默无声,为的是瞄准,为的是蓄势,为的是箭无虚发,百步穿杨。  生活中,人们用或华丽,或平淡,或粗犷,或柔和的语言评
期刊
有人言,“有话则短,无话则长”,但凡口若悬河者,多缺乏条理;而惜字如金者,多直指要害,纲举目张。季布一诺千金,是因为季布从不轻易许诺,所以他的承诺愈发难能可贵;反之,到处许诺终难践行者,只能落得个贻笑大方的下场。由此可见,言辞贵精不贵多。精简言辞,我们的生活将更有效率,我们的生命也将更有广度与深度。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优秀教师字字珠玑,台下学生聚精会神听讲;优质产品深藏于市井,同样口口相传
期刊
他的一生,故乡是流动的  就连郑愁予也很难说清楚,他的故乡到底是哪里。  他生于山东济南,简历上写着祖籍河北宁河,抗战初期他住在南京,随战情移居北京,后赴台湾,在美国又住了50年,退休后定居金门,经常到大陆各地游览。  1937年10月,郑愁予4岁,曾跟随军人出身的父亲在南京居住。后来,父亲从陆军大学毕业,前往湖北抗日前线,郑愁予和母亲开始了逃难生涯。他们从南京到山东,再到河北,这一路上,他经常听
期刊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网友不再心平气和地讲道理,而是以各种奇怪的理由实施道德绑架,只要谁发出不同的声音,就可能引发一场口水大战。于是我们常常可以看见,某一条新闻的众多评论,普遍“一边倒”。久而久之,关于同一件事的两种声音,一种“有话”到了泛滥,另一种“无话”成了寂寥。个性,在寂寥的沉默之中,被消磨殆尽。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中有一句话:“属于沉默的事用话讲了出来,总是这么怪怪的。”这无疑成了当代
期刊
你住的小小的岛我正思念  那儿属于热带,属于青青的国度  浅沙上,老是栖息着五色的鱼群  小鸟跳响在枝上,如琴键的起落  那儿的山崖都爱凝望,披垂著长藤如发  那儿的草地都善等待,铺缀著野花如果盘  那儿浴你的阳光是蓝的,海风是绿的  则你的健康是郁郁的,爱情是徐徐的  云的幽默與隐隐的雷笑  林丛的舞乐与冷冷的流歌  你住的那小小的岛我难描绘  难绘那儿的午寐有轻轻的地震  如果,我去了,将带著
期刊
庄子是一位非常善于利用事物来比喻道理的高手。他的类比通俗易懂,且思想深刻,让人听后感觉美妙得无以复加……  宁做自由之龟。一天,庄子正在濮水垂钓,楚王派了两位大夫前去聘请,见面后二位大夫对庄子说:“我们大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麻烦您。深望先生出山,上以为君王分忧,下以为黎民谋福。”庄子持竿不顾,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被杀死时已经有三千岁。楚王把它珍藏在竹匣里,盖上了锦缎,供奉在庙堂之
期刊
民国七年(1918年)5月15日是现代文学史绕不开的一天,甚至是中国白话小说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日子。就在这一天,一位作家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体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2018年5月15日,《狂人日记》诞生了整整一百年。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揭露和抨击,引起了人们的反思。他的文章很有趣,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具有强烈的现实
期刊
北大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北大校长的人文素养自不是寻常人可比。正因如此,北大校长念错字,在固有印象中便是不可理解、难以原谅的低级错误,让人跌破眼镜。  理性地看,一个人的文字水平乃至人文修养的高下,并不必然决定着当校长是否称职,毕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校长能治校,为学生学习和教授学术研究创造条件,文字水平乃至讲话水平差一点,也不失一个好校长的标准,况且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与
期刊
前些时日,中国最高的学府北京大学又火了一次,原因竟是校长念错字。  2018年5月4日,北大校长林建华在北大120周年校庆致辞时,把“鸿鹄(hú)志”念成了“鸿浩(hào)志”。此事一出,引起轩然大波,林建华成为网友们议论的对象。5日下午,林建华为念错字道歉。不过,这封道歉信再次在网络上引起争议。  致歉信(节选)  亲爱的同学们:  很抱歉,在校庆大会的致辞中读错了“鸿鹄”的发音。说实话,我还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