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法,对安徽省部分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进行实证性研究。结果显示:安徽省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较强,大部分学生运动习惯初步形成,而余暇时间不足、体育设施供给不畅、校园运动氛围欠优等成为制约大学生体育锻炼向好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基于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习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1.119
1问题的提出
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水平是一国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保障和根本诉求。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以及体育事业空前发展的同时,特别是近20年来,在各种复杂原因的作用下,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水平却出现了持续下降态势,并由此引发国家、社会及学界的高度关注。基于此,本文拟从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的纬度出发,探寻大学生体质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破解路径,以期为高校深化大学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支持。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基于研究需要,本文以安徽省南部、中部和北部为调查区域,并分别选取皖南地区的安徽工业大学、池州学院;皖中地区的安徽大学、合肥学院;皖北地区的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医学院等6所高校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运动意识及其习惯对大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影响。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以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体育锻炼习惯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总库搜索核心期刊40余篇,并以相关文献为重点参考,搜索互联网关于大学生运动习惯的最新信息,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2.2问卷调查法
在参考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问卷设计原则对所设计问题运用特尔菲法进行筛选,制定了《大学生运动意识与运动习惯调查表》;发放问卷调查表1000份,收回问卷980份,有效率98%。
2.2.3数据统计法
运用Excel数据统计工具,对调查数据进行分类处理。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体育锻炼意识及习惯的基本内涵
一般认为,体育锻炼意识是体育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应,是人对体育感觉、思维和判断的总和。就大学生群体而言,则是指其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按照个体对体育的认识,采取个人认为正确有效的方式以决定其行为的心理活动。
体育锻炼习惯则是一种定型化和自动化的条件反射,是经过长期的训练、强化和积累而形成的。本文引用吴戈的定义,将体育锻炼习惯界定为“人们为满足自身的内在需要,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自觉养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
3.2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相关数据调查与分析
3.2.1高校体育设施及其开放程度
调查发现(见表1),安徽省高校体育设施配置相对完善。其中,完善和一般认同占比分别为35.97%和52.73%,认为其较低的占比为11.30%。从区域看,体育设施完善程度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程度最高的地区为皖中高校,认同率达62.50%,而最低的地区为皖南高校,认同率仅为7.78%。
开放程度主要反映学校体育设施的使用效率。一般而言,体育设施开放程度越高,其使用率越高。从总体上看,大学生对安徽省高校体育设施的开放程度表现出较好的认同,认为开放程度完善和一般的占比分别为36.59%和50%,认同率较低的仅为13.12%。从区域看,皖中地区高校不仅体育设施相对完善,其开放程度也同步较高,且较低认同率为零;而皖南地区高校虽然体育设施相对薄弱,但开放的充分程度相对较高。由此可以看出,一所高校体育设施的开放程度,一方面取决于该校资源的拥有程度,而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学校相关管理部门的管理理念、手段的优劣程度,两者不可偏废。
3.2.2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动机及对其重要性认知
学习动机理论认为,学习动机主要来自于个体的学习强化、自我需求、成就追求、自我价值、自我效能等,其本质是学习者预期学习目标的一种激发机制。由此出发,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则是基于大学生体育需求基础上的引导、激发机制。
调查显示(见表2),大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同度普遍较高,认为体育锻炼对个体发展很重要和重要的占比高达96.43%,而认为体育锻炼不重要或不太重要的为零。这充分表明,安徽省高校大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具有较强的认同性,这为进一步激发大学生体育锻炼热情从而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提供了认知层面的保障。
表3显示,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呈现多元化态势,而其主要诉求分别来自于增强体质(82.14%)、减肥健美(62.14%)、情绪调节(57.14%)和休闲娱乐(4643%),传统观念认同的应试和技能动机占比仅为12.86%和30%。由此表明,当下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正由单纯动机向多元需求转变,而如何更好地应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转化所带来的运动需求变化,应然成为高校深化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动力。
3.2.3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制约因素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所依赖的环境,而外部环境的变化有时对内部环境产生重要影响。那么,影响大学生更好地从事体育锻炼的外在环境因素是什么?通过调查发现,时间限制、缺少同伴、场地器材局限、兴趣缺乏等成为制约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表4显示,大部分学生由于时间限制而不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其占比高达75.71%;其次是由于没有运动同伴而觉得锻炼无趣,占比将近58%;有近50%的同学认为受到场地、器材的局限影响;而气候、兴趣、精力等也成为制约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制约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外在因素呈现多元化,同时也放映出当下大学生对从事体育锻炼的外部条件需求趋向高级化。
4对策与建议
4.1加强理论教学,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从调研情况看,虽然大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认知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实践效果并没有得到同步响应。这一方面反映群体认知的浅薄性,另一方面则表明其体育锻炼意识尚未真正形成,而缺乏深层次的体育文化、运动价值、健康知识等体育文化理论的教育,或可是形成认知与实践巨大反差的根本原因。因此,在“重文轻体”客观现实环境下,大学体育教育应由传统的以技能传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向技能+理论教学形态转变,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认知水平,为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4.2完善体育设施,优化校园健身环境
对于办学机构而言,学校体育设施完善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场地器材等体育设施的局限性对大学生自主从事课外体育锻炼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反映出新时期大学生对学校体育设施及其开放程度的高诉求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从办学机构的角度出发,一方面要更新办学理念;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不断加大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和制度支持水平;第三要不断提高体育场馆设施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为大学生更好地从事体育锻炼提供优良环境。
4.3营造文化氛围,培养体育锻炼习惯
文化是一切事物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作为亚文化形态存在的运动文化具有较高的普世性,这也正是体育运动历久弥新、持续发展的根源所在。因此,传承、创新、发展体育运动文化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从调研的情况考察,大学生运动文化缺失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校园运动文化氛围的浓郁程度,对大学生运动文化的熏陶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应沿着“文化引领、兴趣导向、习惯养成”的基本路径,并通过课堂教学、体育竞赛、社团活动、社会服务等多种形式,为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创造优异的校园运动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吴戈.影响大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的差异分析[J].学理论,2014.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习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1.119
1问题的提出
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水平是一国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保障和根本诉求。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以及体育事业空前发展的同时,特别是近20年来,在各种复杂原因的作用下,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水平却出现了持续下降态势,并由此引发国家、社会及学界的高度关注。基于此,本文拟从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的纬度出发,探寻大学生体质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破解路径,以期为高校深化大学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支持。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基于研究需要,本文以安徽省南部、中部和北部为调查区域,并分别选取皖南地区的安徽工业大学、池州学院;皖中地区的安徽大学、合肥学院;皖北地区的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医学院等6所高校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运动意识及其习惯对大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影响。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以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体育锻炼习惯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总库搜索核心期刊40余篇,并以相关文献为重点参考,搜索互联网关于大学生运动习惯的最新信息,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2.2问卷调查法
在参考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问卷设计原则对所设计问题运用特尔菲法进行筛选,制定了《大学生运动意识与运动习惯调查表》;发放问卷调查表1000份,收回问卷980份,有效率98%。
2.2.3数据统计法
运用Excel数据统计工具,对调查数据进行分类处理。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体育锻炼意识及习惯的基本内涵
一般认为,体育锻炼意识是体育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应,是人对体育感觉、思维和判断的总和。就大学生群体而言,则是指其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按照个体对体育的认识,采取个人认为正确有效的方式以决定其行为的心理活动。
体育锻炼习惯则是一种定型化和自动化的条件反射,是经过长期的训练、强化和积累而形成的。本文引用吴戈的定义,将体育锻炼习惯界定为“人们为满足自身的内在需要,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自觉养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
3.2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相关数据调查与分析
3.2.1高校体育设施及其开放程度
调查发现(见表1),安徽省高校体育设施配置相对完善。其中,完善和一般认同占比分别为35.97%和52.73%,认为其较低的占比为11.30%。从区域看,体育设施完善程度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程度最高的地区为皖中高校,认同率达62.50%,而最低的地区为皖南高校,认同率仅为7.78%。
开放程度主要反映学校体育设施的使用效率。一般而言,体育设施开放程度越高,其使用率越高。从总体上看,大学生对安徽省高校体育设施的开放程度表现出较好的认同,认为开放程度完善和一般的占比分别为36.59%和50%,认同率较低的仅为13.12%。从区域看,皖中地区高校不仅体育设施相对完善,其开放程度也同步较高,且较低认同率为零;而皖南地区高校虽然体育设施相对薄弱,但开放的充分程度相对较高。由此可以看出,一所高校体育设施的开放程度,一方面取决于该校资源的拥有程度,而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学校相关管理部门的管理理念、手段的优劣程度,两者不可偏废。
3.2.2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动机及对其重要性认知
学习动机理论认为,学习动机主要来自于个体的学习强化、自我需求、成就追求、自我价值、自我效能等,其本质是学习者预期学习目标的一种激发机制。由此出发,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则是基于大学生体育需求基础上的引导、激发机制。
调查显示(见表2),大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同度普遍较高,认为体育锻炼对个体发展很重要和重要的占比高达96.43%,而认为体育锻炼不重要或不太重要的为零。这充分表明,安徽省高校大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具有较强的认同性,这为进一步激发大学生体育锻炼热情从而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提供了认知层面的保障。
表3显示,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呈现多元化态势,而其主要诉求分别来自于增强体质(82.14%)、减肥健美(62.14%)、情绪调节(57.14%)和休闲娱乐(4643%),传统观念认同的应试和技能动机占比仅为12.86%和30%。由此表明,当下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正由单纯动机向多元需求转变,而如何更好地应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转化所带来的运动需求变化,应然成为高校深化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动力。
3.2.3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制约因素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所依赖的环境,而外部环境的变化有时对内部环境产生重要影响。那么,影响大学生更好地从事体育锻炼的外在环境因素是什么?通过调查发现,时间限制、缺少同伴、场地器材局限、兴趣缺乏等成为制约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表4显示,大部分学生由于时间限制而不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其占比高达75.71%;其次是由于没有运动同伴而觉得锻炼无趣,占比将近58%;有近50%的同学认为受到场地、器材的局限影响;而气候、兴趣、精力等也成为制约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制约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外在因素呈现多元化,同时也放映出当下大学生对从事体育锻炼的外部条件需求趋向高级化。
4对策与建议
4.1加强理论教学,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从调研情况看,虽然大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认知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实践效果并没有得到同步响应。这一方面反映群体认知的浅薄性,另一方面则表明其体育锻炼意识尚未真正形成,而缺乏深层次的体育文化、运动价值、健康知识等体育文化理论的教育,或可是形成认知与实践巨大反差的根本原因。因此,在“重文轻体”客观现实环境下,大学体育教育应由传统的以技能传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向技能+理论教学形态转变,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认知水平,为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4.2完善体育设施,优化校园健身环境
对于办学机构而言,学校体育设施完善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场地器材等体育设施的局限性对大学生自主从事课外体育锻炼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反映出新时期大学生对学校体育设施及其开放程度的高诉求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从办学机构的角度出发,一方面要更新办学理念;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不断加大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和制度支持水平;第三要不断提高体育场馆设施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为大学生更好地从事体育锻炼提供优良环境。
4.3营造文化氛围,培养体育锻炼习惯
文化是一切事物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作为亚文化形态存在的运动文化具有较高的普世性,这也正是体育运动历久弥新、持续发展的根源所在。因此,传承、创新、发展体育运动文化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从调研的情况考察,大学生运动文化缺失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校园运动文化氛围的浓郁程度,对大学生运动文化的熏陶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应沿着“文化引领、兴趣导向、习惯养成”的基本路径,并通过课堂教学、体育竞赛、社团活动、社会服务等多种形式,为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创造优异的校园运动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吴戈.影响大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的差异分析[J].学理论,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