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教育观下的教研组运行模式改革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ua_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福教育观认为:一方面,教育的目的或结果是为了人的幸福;另一方面,教育的过程是人体验幸福的过程。也就是说,只有让学生和教师都能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幸福,才能说是在实践幸福教育。
  教研组是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机构,是学校实施教学的基层组织,也是学校行政领导教学的有效形式。与其他一些专业发展活动相比,教研组具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天然优势。但目前,学校教研组在运行中却普遍存在着如下问题,让教师们在参加教研组工作的过程中没有体验到幸福。
  
  教研组功能悄然发生变化
  
  教研组原本是借助组内教师对教学的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学水平,实践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质量,更好地履行教学职责。而现在,在很多学校的教研组运行中,这些功能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处理各种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上传下达,收发资料,检查补缺……这些事务性工作把原本属于教研组运行中应该开展的活动,如听课、评课、备课、专题研究、学习、讲座、交流、培训等,挤到边缘位置,甚至是彻底挤出教研组。教研组长及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关于业务的任何收获,有的只是对这些琐碎事务的倦怠。
  
  教研组活动内容随意性大
  
  教研组的活动应该是以“教学研究”为本,所有活动应该围绕教学研究展开。但时下多数学校的教研组活动内容随意性大。开学之初也会制定教研组活动计划,但计划制定时没有围绕既定的教学专题,或是教研专题根本不明确。还有一种情况是虽然制定了教研组活动计划,但是没有按计划开展活动,活动时间不能保证,活动内容随意变化,不能按计划行事或没有计划行事,会增加活动的难度,减少活动的科学性,教师们的收益自然受到影响。
  
  教研组长组织管理能力差强人意
  
  当前,教师的学历水平越来越高,但是管理教研组的能力和组织开展教学研究的能力整体上却差强人意,甚至因为学校人员构成多样、人员流动性大等因素,教研组长本身的业务能力在本组也缺乏权威性。教研组长因此感受不到教研工作的幸福,组内教师也觉得教研组活动索然无味。
  
  学校的教学管理理念不明确
  
  很多学校的教研组运行较盲目,这里有教研组长水平的原因,有事务性工作过多的原因,有组员构成复杂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学校的教学管理理念不明确,不能给教研组运行以明确的理念指导和组织程序。
  如此问题种种,教研组成了学校组织机构中的一块“鸡肋”。有之,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不能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不能有效开展教学研究,教师们不能感受到教研组活动过程的快乐和幸福。弃之,学校又绝对不能放弃开展教学研究这个根本,这是目前唯一较为适合学校的小群体组织形式。
  近年来,我校开展了“幸福教育”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学校提出了“构建自主开放的课堂”教学理念。自主开放的课堂是一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认为,“自主开放的课堂”是基于教师教学自主和学生学习自主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以“形成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作为核心价值”,在教学内容、教与学方法上同时实现自主与开放,在自主的过程中体现开放,在开放的过程中实现自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自主建构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认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一般发展统一。
  在幸福教育观指导下、在学校的“构建自主开放的课堂”教学理念指导下,我校的教研组是以下面方式运行的。
  利用评价,促进教研组运行文化的形成
  教研组文化“是在先进的教研理念指导下,以生动的课堂教学实践为载体,通过教师间多形式的相互交流、讨论而形成的一种动态的、开放的、创新的文化”。要想形成教研组文化,学校必须先提出教学工作的理念,制定评价教研组工作的评价方案和各种制度。用理念指导教研组工作的运行,用评价促进教研组活动的规范和科学、促进教研组活动有效开展、为教研组工作的运行提供制度支持和环境支持,为教研组文化的形成搭建平台。
  我校的教研组运行以“构建自主开放的课堂”教学理念为指导。学校制定了《教研组量化评价方案》,从教研专题的制定、教研组活动计划的设计、团队备课的开展、组内学习内容、组内听课及评课、学习习惯培养、教研组长作用、组内特色构建、教研成果呈现等方面规范教研组活动的内容及形式,突出主题,使教研组活动具有科学性、过程性、开放性、合作性、研究性和创新性,以此来促进教研组文化的形成。
  
  培养“学习研究型”教研组长
  
  教研组长应该是组内的“业务权威”,在本学科领域内应该是学校乃至本地区的“领军人物”。然而,并非所有的“业务权威”和“领军人物”都具有教研组长的素质和能力。在幸福教育观和“自主开放”理念指导下,我校为教研组长搭建平台、提供机会,培养“学习研究型”的教研组长。我们给教研组长和全体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设定学习的任务,使终身学习成为教研组长和全体教师必备的学习技能。在外出学习上教研组长优先,促进教研组长的专业化成长和研究能力的提升。我们给教研组长提供机会参加各种非教学类的学习培训活动,培养其大气、达观的工作作风和关注组员及学校发展的工作态度。
  
  以研究主题为核心开展教研组活动
  
  要想克服随意性严重的教研组运行方式,就必须确定明确的研究主题,设计围绕研究主题的教研组活动。我校的教学理念是“构建自主开放的课堂”,所以各组制定的教研专题都紧紧围绕这一理念。组内一学期开展的活动大致可以分为学习培训类、听课评课类、集体研讨类、分享交流类等。这些活动都要以本组的研究专题为核心开展,如:结合学校的“白檀杯”、“烛光杯”教学竞赛,开展组内的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活动,活动内容以研究专题(围绕学校的教学理念制定)为核心;开展同学科跨组合并研究课和研究活动;开展所有教研组校级专题研究课和专题研讨活动;结合各种教学活动,开展全校性的讲座、培训、学科内的交流研讨,或者聘请当地的学科研究专家(如教研员)指导专题研究。每次活动都对专题的研究角度、研究内容、实践研究想法进行讨论和反思。通过这样的过程,组长和组员都会对研究专题有进一步的理解,较好地克服了教研组运行的随意性。
  
  通过学校管理落实教研组功能
  
  教研组功能必须通过学校的规范、细化管理来落实。我校在设置教研组长的同时,还另外设置了年级组行政助理一职。这一职位的人选与教研组长不重叠,其工作是上传下达、收发资料、年级师生事务组织等。这样就有效地减少了教研组长的事务性工作,让教研组长专心于教学研究工作。
  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工作,我校的教研组能够有效地运行起来,教研组功能得到较大程度的发挥,教研组长作用得以在较大空间内展示,组员在较大程度上获益,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升。这样的教研组运行模式,符合幸福教育的理念和学校“构建自主开放的课堂”的教学理念。■
其他文献
针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滚滚浪潮,“媒体融合”已逐渐成为中国媒体发展的“主旋律”和“关键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
“啊——”一声尖叫让我立刻停下了讲课。这样的尖叫声在做生物实验的时候时常会听到,比如观察金鱼的血液循环的时候,金鱼的一个翻身,总能让某些女生发出尖叫,所以我并不吃惊。咦?不对呀,等一等,现在是在教室里上课呀。   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女生脸色苍白,周围的同学都用询问的眼神看着她。 “金老师,刚才一个东西从我脚上爬过,我低头一看,是……是一只小老鼠。”她嗫嘘着说。“老鼠?”我一听就懵了,心跳也跟着加快
在新闻传播话语权与传播环境二者的关系中,新闻传播环境对新闻传播话语权的拥有和实现具有决定性影响.这一点是毋庸质疑.本文具体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
何谓“幸福教育”    一方面,教育的目的或结果是为了人的幸福;另一方面,教育的过程是人体验幸福的过程——这,就是我们眼中的“幸福教育”。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教育总是为一定的统治阶级服务的,为维护一定政治集团的利益,并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技术素养和能力素养对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教育所具有的这种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就是人们在普通意义上所认识和理解的教育的社会价值,也就是教育的“有用性”。从国家发展的
中国古代壁画承载了中华悠久的民族精神,从古至今,壁画的发展从兴起到繁荣再到低潮,汾阳市圣母庙的壁画或多或少都承载宋元时期的作画风格.壁画的功能既具有故事性,也具有说
上世纪90年代,“数码绘画”以其丰富的图像处理方式与精确的绘图表达能力,以及与印刷出版之间良好技术对接等特点迅速俘虏了国内众多插图画家。但在21世纪的今天,数码绘画技
本文报道了用生物矿化法制备平片状YBCO粉末的过程,并通过对Bean模型参数选择研究了YBCO粉末内部晶粒间的超导连接性.结果表明在这种平片状YBCO粉末内部存在有自发的晶粒间超
①“我爱你”(ich liebe dich)rn从球幕影院转换到天文馆结合,将戏剧和空间音响设计进行数字化360度投影.在Remann 教授的指导下,学生们开发了自由艺术家的项目.依据是“我爱
期刊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幸福指数成了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这种大背景下,我校致力于幸福教育的研究。幸福教育是师生双方的实践,既包括学生的幸福,也包括教师的幸福。关心教师幸福,是幸福教育的关键。教师对自己生存状态的意义体味构成教师的幸福感,教师的幸福感是教师自身需要得到满足和教师职业得到提升的一种综合的统一。  提升教师幸福感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共同努力。我校在幸福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努力
过去我曾是一名宇航员,国际空间站的太空行走者. 很自然的,在我长达十五年的职业生涯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地面上度过的,同工程师一道建设空间站,并设法使空间站满载宇航员,以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