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非智力因素作用提升中职学生职业素养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mufeng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社会与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呈现出综合性与全面性。中等专业学校在强化学生文化、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的同时,更应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社会需求,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发挥出来,促进学生职业素养提升,为增强学生的发展竞争力以及塑造良好人格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中职学生;职业素养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转型升级的加速,对于各种实用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不仅要求人才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还对人才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等专业学校是培养实用性人才的主要渠道,在注重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应当强化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发挥非智力因素作用是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策略,本文将对此进行简要论述。
  一、创设良好成长环境,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健康的人格对于中职学生未来走上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江苏省高港中等专业学校立足于建设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健康人格形成发挥促进作用。首先,在学校整体环境氛围上着手,利用校园画廊、板报、内刊、广播以及闭路电视等载体,向学生宣传校园文化,在良好的环境中熏陶学生。我校还时刻强化“团结友爱、奋发有为”的校园精神,通过校园大屏幕、标语、演讲、征文等形式,强化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激励和鼓舞学生从孤僻的性格中走出来,融入到集体之中,从自卑、封闭的心态中走出来,主动迎接社会的挑战,拥抱美好的未来,增强学生健康的人格魅力。学校还建立了正副班主任制度,强化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疏导心理问题,弘扬积极向上的主旋律,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二、激发内在上进动力,提高学生自信程度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容易陷入自信心不足的境地,大学生尚且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处于夹缝中的中等学校毕业生面临的难度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思想引领下,许多学生表现为自信心不足,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以及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我校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学校课题组编发了《高港快讯》,及时向学生传达当前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对于中等学校毕业生这一类实用性技术人才的渴求,如长三角地区“50万年薪聘请技师”的新闻就是最好的例证,让学生对于自己未来的职场发展前景具有科学、全面的认识,增强自信心。学校还经常开办就业形势讲座、开设专题宣传等,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职场挑战。除此之外,学校还要求以系为单位,邀请本专业优秀的毕业生为学生做现场报告,以身边的典型强化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三、增强学生耐挫意识,正确面对人生道路
  每一名学生走上社会,都不会一帆风顺。为了培养素质过硬的优秀毕业生,中等专业学校在教育中应当强化学生的耐挫教育,提高学生未来竞争适应能力。校长室要联合课题组从两个方面入手,强化学生的耐挫教育,致力于培养“专业素质过硬,人文素养过硬,适应能力过硬”的实用性人才。一方面,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安排3名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教师担任学生心理辅导员,在学生遇到心理挫折的时候予以疏导,防止学生思想走进死胡同。另一方面,各系部还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心理咨询活动。每一个班级都有一名老师兼职担任心理辅导员,一般是正副班主任教师中的一人。要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告诉学生挫折与磨炼也是人生的一大财富,要努力适应环境,并正确面对挫折,激发学生奋发图强、逆境崛起的动力。
  四、引导学生正确交往,营造良好人际氛围
  良好的交际能力是适应未来职场的重要基础,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晋升乃至创业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中等专业学校一定要强化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创设人际交往的平台,让学生修身养性,热情待人,学会宽容与接纳,为自己走上工作岗位具有良好的交际能力奠定基础。学校课题组特别注重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以及实习等环节,尽可能让学生形成团队学习载体,在集体之中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交流能力、协作能力,培养团结意识、谦让意识、风险意识等,让学生能够有效融入集体之中,学会正确地与人交往。另外,搭建畅通的师生沟通平台,让学生与人和谐相处,适应各种生活与工作环境,适应各种相处对象,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让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能够迅速进入角色。
  五、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现代职场对于人才的需求不仅包括专业技能,还包括创新能力。一个人能够不断创新,才能够持续进步,中等专业学校应当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作为重要的方面,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拓展空间。我们将课内外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各种活动为契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课题组老师结合各专业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能力培养需要,建立起多个专业的课外兴趣活动组织,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探究,既满足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也保证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空间。同时,课题组还积极与上级科技、财政、教育、团委等部门对接,为学生创造条件,争取项目,让学生勇于创新,并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
  我校的课题《基于非智力因素的提升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实践研究》已实施一年多,它突破过去对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方法泛泛而谈的俗套,建立了有针对性、实效性的理论和实践操作体系,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了校企合作的双赢。
  (江苏省高港中等专业学校)
其他文献
CT增强扫描通过静脉快速注射造影剂,提高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密度差,从而提高对病灶的定性能力和肿瘤分期的准确性,判断手术切除的可能性,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但其检查的意
“齐鲁十二圣”文化现象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必然的自然条件和物质基础;有其相应的文化底蕴和社会环境;“齐鲁十二圣”文化现象具有天下为公、厚德仁民、讲信修睦、经世致用、躬身
近年来,吉林省积极贯彻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启动消费和提高居民收入的政策措施,不断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居民消费能力稳步提高。    一、城镇居民消费现状    “十五”以来,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左右,城镇居民消费额占全省的85%。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794.7元,比2000年增加2773.87元.增长69%。城镇居民消费成为带动我省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因。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
目的观察IL-6、IL-8、TNF-α在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退变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检测退变椎间盘组织(观察组)和正常椎间盘组织(对照组)中IL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农业生产技术日益进步,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齐人在农时学、土壤学、大农业观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思想,创造了卓越的农学成就,大大推动
英语作为国际语言地位显得愈加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英语教育的目标应该由培养优秀的英语人才转移为培养具有英语修养的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公民。由此,英语教育任务也面临更大的挑战。然而,摆在大家面前的事实是:尽管近年来英语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但英语教学仍然是高投入、低产出的代名词。  究其原因,无疑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习者的自主性,没有激发起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内在学习动力。英语学习者们,尤其是高中生们
儒道二家提出的生态伦理思想构成了传统伦理生态文明观的核心,他们在生态环境问题上表现出的智慧和远见卓识,直至今日令我们赞叹不已。这些深邃的思考既展现了圣人先哲独特的生
孔子的伟大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一书中,在《论语》中,孔子用了相当的篇幅介绍了管仲的为人,孔子的许多思想观点也与管仲的相同。管仲早于孔子180年,是齐鲁大地影响极大的人物,
目的评价七氟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麻醉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腹股沟区手术患儿60例,ASAⅠ级,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氯胺酮组(K组)和七氟醚+舒芬太尼组(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