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厉的房地产调控已持续一年多时间,“金九银十”的惨淡成交量让许多房地产公司提前感受到冬天的寒意。梳理上市房企经营业务发现,今年以来已有十几家开始悄然进军矿产业,同几年前其他行业上市公司风风火火进入楼市的情形形成鲜明对比。
“春江水暖鸭先知”。房企转投矿业是否在寻求“避风”,楼市“寒冬”是否已然临近?专家认为,严峻的市场形势迫使房地产企业开始主动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投资者对未来收益的预期,但过多资金由房企流向其他行业也可能给今后的楼市供给带来不利影响。
迈入“矿”领域
天相顾问分析师石磊曾在今年3月做过一份调研报告,分析上市房地产公司对矿产资源的投入。他告诉记者说,报告是基于公开信息所做的整理,他也曾跟进入矿产投资的公司和分析有色金属的行业进行交流。“很多房地产公司有多元化战略投资的倾向,尤其是在地产主业融资窗口始终关闭的情形下,必须寻找新的方向和生路。”
这其中有西藏城投的身影,还有鼎立股份、公司拟以4000万元的价格收购浙江中电持有的广西岑溪稀土10%的股权,拥有的潜在稀土资源价值达140亿元。粤宏远A,2009年进入了煤炭开采行业,按照近期普通混煤平仓价580元/吨的价格粗略估计,公司拥有煤炭的潜在价值约44亿元。还包括,万业企业、海印股份、 创兴置业、 中天城投等。
而ST兴业更是直接将公司名称变更为“兴业能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该公司把矿产开发作为重点发展领域,曾先后实地考察江西矿产项目、湖南衡阳、郴州矿产资源,新疆喀什贵重金属、新疆阿勒泰矿业等项目。
在石磊报告发布后的几个月里,陆续有几家房地产公司又公布了“淘矿”的计划。6月份,浙江房企新湖中宝公告称,拟以自有资金6.43亿元收购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德日存呼都格区煤炭资源的探矿权。绿景地产公告拟增加经营范围,进行项目投资、矿产资源投资、开采等业务。华业地产公布计划,拟投资不超过3.5亿元,用于收购包括但不限于金矿等矿产资源的采矿权、探矿权及矿业公司股权等。
不仅仅是房地产上市公司涉矿,其他领域的公司亦大举进军矿业。然而,就像2009年曾有众多企业进入房地产领域一样,房地产企业“淘矿”也成了资本市场上的一道风景。
正略钧策合伙人、副总裁薛迥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做矿和做房地产,在战略逻辑上是有相似之处的,都是强调对稀缺资源的占有。例如,房地产是对土地资源的占有,而采矿是对矿石资源的占有,强调资产本身的增值。“因为从长期来看,大宗商品都会增值的。”薛迥文说。
与房地产、证券行业一样,矿产也属于“最赚钱”的暴利行业,少部分人借此一夜间站到社会财富的顶端。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也被少数人占据、利用并迅速暴富。最典型的例子是山西煤老板的暴富过程。“矿和房地产行业都是市场化比较晚的两个行业,一旦价格变成非管制的状态,价格会急速上升。”薛迥文指出。在投资矿的领域摸爬滚打了六七年的王宇,对行业内一夜暴富的故事也是耳熟能详。
房企转身反衬市场变局
专家认为,去年以来,国家出台的多项调控政策已逐渐形成对房地产市场一个包括房贷、土地供给、产品调整、税收等在内的立体调控体系,环绕在房地产行业上方的“暴利光环”已渐渐消退。投资矿产是房地产企业寻求“突围”的一条重要路径。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对“十一”期间20个城市的监测,绝大部分城市的交易数据均同比2010年同期下滑,总成交量同比下降44%,其中部分城市下滑程度严重。不少上市房企在公告中向外界传达了对房地产市场的“悲观”信号。中弘股份在半年报中表示,随着政策的不断深入,未来全国主要城市房价、购房者需求以及房地产市场结构调整等不确定性因素增多。预计2011下半年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不会放松,市场形势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房产销售形势不容乐观。
中投顾问房地产行业研究员韩长吉表示,从目前房地产的调控力度来看,短期内房地产行业进行新业务拓展的趋势不会改变,随着融资销售压力的增加,房地产行业中势必将出现一部分房企离岸、转移投资的现象。
一些专家认为,房地产企业投资转向,说明国家的调控效果在逐步显现,但资本竞逐资源,不仅可能会间接推高资源价格,并且在民众对住房刚需依然较大的情况下,资本“出逃”还可能影响到住房的正常供给,对后市调控带来不利影响。
有专家指出,房地产企业抽身进入矿产领域并不一定会给企业的运营带来转机。山东大学房产研究中心主任李铁岗认为,由于房地产企业普遍面临市场低迷、资金收紧的问题,很难投入大笔资金发展矿业;而且矿山投资回报周期相对较长,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投资收益的风险也不确定。
专家表示,将并不宽裕的资金转入其他行业,会使得房地产行业的资金缺口变得更大。在调控政策之下,房地产企业应认真分析市场实际需求,更多地关注调整产品结构和谨慎定价,采取适应市场需求的发展战略,而不是谋求其他出路。
如何应对
政府应该加强管理并提供服务,防止炒矿行为出现,避免权力寻租
事实上,由于近些年来矿业市场的繁荣,不仅是房地产企业,一些民间资本纷纷涌入矿业开发领域。一些专家认为,应该从正反两方面来解读这一现象。
中国矿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史京玺认为,资本的集中,热钱的出现,可以说是近几年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项成果。一方面,我国资源分布比较分散,为中小矿山的开发利用带来了难度。而民间资本的涌入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客观存在的原因,例如利益驱动、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开矿准入制度还不健全、技术落后和管理粗放等,民间资本投入矿业,也确实出现了一些圈占资源、乱采滥挖的现象,导致矿产资源的破坏和浪费,矿山环境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更多的资金涌入矿业,只要是市场行为,符合经济规律,对矿业发展总体有利。关键是要加强规范和引导。”曾绍金说,“例如,政府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在管理体制和机制上进行规范,提供更为方便和快捷的服务,要防止垄断行为的产生和‘炒矿’行为的出现,避免权力寻租。”
对此,史京玺认为,应从几个层面来考虑。
从政策层面,可以考虑建立矿业从业企业考核机制,对交易型企业和开发型企业进行分类管理。
从企业自身层面考虑,经营者应该更加审慎地考虑企业的经营方向。投资矿业有风险,特别是前期的勘查,投入很大,风险也很大,入市需谨慎。另外,金融资本市场,也应加强对矿业行业的引导。
另外,为维护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尤其是保证国家重点成矿区带不因热钱的肆意涌入而遭到破坏,在最新修订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和《全国矿产地质勘查规划》中,国家应对开发重要成矿区带的企业资质、开采要求等作出专门规定。
“春江水暖鸭先知”。房企转投矿业是否在寻求“避风”,楼市“寒冬”是否已然临近?专家认为,严峻的市场形势迫使房地产企业开始主动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投资者对未来收益的预期,但过多资金由房企流向其他行业也可能给今后的楼市供给带来不利影响。
迈入“矿”领域
天相顾问分析师石磊曾在今年3月做过一份调研报告,分析上市房地产公司对矿产资源的投入。他告诉记者说,报告是基于公开信息所做的整理,他也曾跟进入矿产投资的公司和分析有色金属的行业进行交流。“很多房地产公司有多元化战略投资的倾向,尤其是在地产主业融资窗口始终关闭的情形下,必须寻找新的方向和生路。”
这其中有西藏城投的身影,还有鼎立股份、公司拟以4000万元的价格收购浙江中电持有的广西岑溪稀土10%的股权,拥有的潜在稀土资源价值达140亿元。粤宏远A,2009年进入了煤炭开采行业,按照近期普通混煤平仓价580元/吨的价格粗略估计,公司拥有煤炭的潜在价值约44亿元。还包括,万业企业、海印股份、 创兴置业、 中天城投等。
而ST兴业更是直接将公司名称变更为“兴业能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该公司把矿产开发作为重点发展领域,曾先后实地考察江西矿产项目、湖南衡阳、郴州矿产资源,新疆喀什贵重金属、新疆阿勒泰矿业等项目。
在石磊报告发布后的几个月里,陆续有几家房地产公司又公布了“淘矿”的计划。6月份,浙江房企新湖中宝公告称,拟以自有资金6.43亿元收购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德日存呼都格区煤炭资源的探矿权。绿景地产公告拟增加经营范围,进行项目投资、矿产资源投资、开采等业务。华业地产公布计划,拟投资不超过3.5亿元,用于收购包括但不限于金矿等矿产资源的采矿权、探矿权及矿业公司股权等。
不仅仅是房地产上市公司涉矿,其他领域的公司亦大举进军矿业。然而,就像2009年曾有众多企业进入房地产领域一样,房地产企业“淘矿”也成了资本市场上的一道风景。
正略钧策合伙人、副总裁薛迥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做矿和做房地产,在战略逻辑上是有相似之处的,都是强调对稀缺资源的占有。例如,房地产是对土地资源的占有,而采矿是对矿石资源的占有,强调资产本身的增值。“因为从长期来看,大宗商品都会增值的。”薛迥文说。
与房地产、证券行业一样,矿产也属于“最赚钱”的暴利行业,少部分人借此一夜间站到社会财富的顶端。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也被少数人占据、利用并迅速暴富。最典型的例子是山西煤老板的暴富过程。“矿和房地产行业都是市场化比较晚的两个行业,一旦价格变成非管制的状态,价格会急速上升。”薛迥文指出。在投资矿的领域摸爬滚打了六七年的王宇,对行业内一夜暴富的故事也是耳熟能详。
房企转身反衬市场变局
专家认为,去年以来,国家出台的多项调控政策已逐渐形成对房地产市场一个包括房贷、土地供给、产品调整、税收等在内的立体调控体系,环绕在房地产行业上方的“暴利光环”已渐渐消退。投资矿产是房地产企业寻求“突围”的一条重要路径。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对“十一”期间20个城市的监测,绝大部分城市的交易数据均同比2010年同期下滑,总成交量同比下降44%,其中部分城市下滑程度严重。不少上市房企在公告中向外界传达了对房地产市场的“悲观”信号。中弘股份在半年报中表示,随着政策的不断深入,未来全国主要城市房价、购房者需求以及房地产市场结构调整等不确定性因素增多。预计2011下半年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不会放松,市场形势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房产销售形势不容乐观。
中投顾问房地产行业研究员韩长吉表示,从目前房地产的调控力度来看,短期内房地产行业进行新业务拓展的趋势不会改变,随着融资销售压力的增加,房地产行业中势必将出现一部分房企离岸、转移投资的现象。
一些专家认为,房地产企业投资转向,说明国家的调控效果在逐步显现,但资本竞逐资源,不仅可能会间接推高资源价格,并且在民众对住房刚需依然较大的情况下,资本“出逃”还可能影响到住房的正常供给,对后市调控带来不利影响。
有专家指出,房地产企业抽身进入矿产领域并不一定会给企业的运营带来转机。山东大学房产研究中心主任李铁岗认为,由于房地产企业普遍面临市场低迷、资金收紧的问题,很难投入大笔资金发展矿业;而且矿山投资回报周期相对较长,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投资收益的风险也不确定。
专家表示,将并不宽裕的资金转入其他行业,会使得房地产行业的资金缺口变得更大。在调控政策之下,房地产企业应认真分析市场实际需求,更多地关注调整产品结构和谨慎定价,采取适应市场需求的发展战略,而不是谋求其他出路。
如何应对
政府应该加强管理并提供服务,防止炒矿行为出现,避免权力寻租
事实上,由于近些年来矿业市场的繁荣,不仅是房地产企业,一些民间资本纷纷涌入矿业开发领域。一些专家认为,应该从正反两方面来解读这一现象。
中国矿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史京玺认为,资本的集中,热钱的出现,可以说是近几年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项成果。一方面,我国资源分布比较分散,为中小矿山的开发利用带来了难度。而民间资本的涌入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客观存在的原因,例如利益驱动、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开矿准入制度还不健全、技术落后和管理粗放等,民间资本投入矿业,也确实出现了一些圈占资源、乱采滥挖的现象,导致矿产资源的破坏和浪费,矿山环境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更多的资金涌入矿业,只要是市场行为,符合经济规律,对矿业发展总体有利。关键是要加强规范和引导。”曾绍金说,“例如,政府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在管理体制和机制上进行规范,提供更为方便和快捷的服务,要防止垄断行为的产生和‘炒矿’行为的出现,避免权力寻租。”
对此,史京玺认为,应从几个层面来考虑。
从政策层面,可以考虑建立矿业从业企业考核机制,对交易型企业和开发型企业进行分类管理。
从企业自身层面考虑,经营者应该更加审慎地考虑企业的经营方向。投资矿业有风险,特别是前期的勘查,投入很大,风险也很大,入市需谨慎。另外,金融资本市场,也应加强对矿业行业的引导。
另外,为维护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尤其是保证国家重点成矿区带不因热钱的肆意涌入而遭到破坏,在最新修订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和《全国矿产地质勘查规划》中,国家应对开发重要成矿区带的企业资质、开采要求等作出专门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