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网络逐渐成为高职毕业生求职的主要途径。随着网络求职人数的急剧增加,求职风险防范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通过论述高职毕业生求职风险防范教育的现状,分析了求职安全教育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互联网+”环境下高职毕业生求职风险防范研究的意义。这不仅关系到高职毕业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的提高,更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保障。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毕业生;求职风险;研究意义
当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人数呈持续上升的趋势,高职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整体社会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增大,高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安全问题不断显现出来。
一、“互联网+”环境下高职毕业生求职风险防范研究的现状
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给高职毕业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求职过程的网络信息化所带来的便捷得到了大多数毕业生的青睐。在很大程度上,互联网技术不仅向高职毕业生提供丰富的职位信息,同时也大大拓宽了就业渠道。
然而,在高职毕业生享受网上求职所带来的便捷的同时,却不断涌现出网上求职遭骗的事件。因此,高职院校近年来越发重视毕业生求职风险防范的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始终把毕业生的求职安全问题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之一。但是由于种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如: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安全意识不强、学生安全管理在制度和管理机制上的尚未建立或者不够完善等问题,导致毕业生求职风险防范教育工作始终收效甚微。
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毕业生求职风险防范教育问题方面所采取的主要教育形式为传统的安全教育专题讲座,不仅形式老套,也微乎其微。从管理层面来讲,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机构主要由学院就业处、辅导员和保卫处等组成,这些人员在学生求职安全教育方面往往只有理论知识,缺乏实际经验。因此大多数高职院校还一直处于“出了问题再解决”的尴尬境地。我国高职院校对于毕业生求职风险防范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资料匮乏,研究周期也不长。到目前为止,系统性的毕业生求职安全教育及风险防范体系尚未在高职院校建立,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二、“互联网+”环境下高职毕业生求职风险防范面临的挑战
1.高职毕业生自我保护能力不强
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定型时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较低。学生对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法律知识还停留在理论层面,法律意识淡薄,因此缺乏对网络所提供的信息和内容真实性和安全性的辨识能力。高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网络不安全因素的应对技能,在遭遇到突发事件时不能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处理。
2.高职毕业生网络安全知识缺失
由于高职毕业生心理单纯,社会经验不足,没有对网络安全形成全面和系统性的认识,导致他们容易成为网络犯罪活动的受害者。另外,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也日趋严峻,当高职毕业生所承受的压力达到心理极限时,就很有可能通过互联网平台引起风波或以某种过激的方式引发意外事件。高职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过程中,易于受到网络的一些不良现象和畸形价值观的诱导,从而大大增加了风险系数。
3.高职求职风险防范教育不够与时俱进
纵观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还停留在传统的安全教育方式层面,其宗旨和目的只是单纯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所选用的教学模式和内容是出于维护整体的安全,而忽略了将互联网技术和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两者是否协调一致问题。高职院校传统的安全风险防范教育多以班会、座谈会的形式开展,只注重理论教育而缺乏社会实践,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学生的参与度低,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互联网+”环境下高职毕业生求职风险防范研究的意义
1.高职毕业生求职风险防范研究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我国高职院校历来把学生安全作为全院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毕业生的安全就业更是如此。因为这不仅影响院校的命运和前途,更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如果发生就业安全事故,首先自己会受到伤害,其次会牵动父母,而且对学校的教学秩序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同时影响周围同学的情绪。毕业生求职安全问题会对其自身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个人对社会的正确认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等。此外,高职院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始终把毕业生的就业安全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想创造更加优良的育人环境,构建稳定校园,創建和谐社会,实现育人成才的培养目标,首先要做好毕业生的求职风险防范教育工作。
2.高职毕业生求职风险防范研究取决于就业市场的现状
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与用人单位形成双向选择的关系,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后,给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带来了更广泛的选择空间,用人单位的性质也呈现多样化,如:外企、私企、民营企业等。毕业生主要通过企业的资信状况来考察用人单位,然而目前我国还未建立完善的企业资信披露制度,也缺
少权威的信用评级机构,这就使得就业风险大大增加。高职毕业生在求职途径上也有多元化倾向。传统的求职模式,如:人才招聘会、人才中介机构和人际招聘等,由于资质审核方式问题,使其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逐渐成为毕业生求职的主要途径。因其所带来的便捷性,所提供的信息量之大,所产生的求职成本较低,使该途径成为大多数学生的不二之选。但是网络是把双刃剑,它在给就业带来便捷的同时,所产生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小觑。
3.高职毕业生求职风险防范研究有利于提高毕业生自我保护能力
父母和老师的呵护使得大多数学生思想单纯,社会经验匮乏,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对社会缺乏理性的认识和判断,自我保护能力不强。这些因素助长了学生求职过程中安全危机的滋生。由于社会经验有限,大多数高职毕业生缺乏对招聘单位“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能力;有些学生存在一些错误观念,企图不费力气就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每年毕业生数量的增加使得就业形势愈加严峻,此诸多因素导致许多毕业生迫切想及早就业,而容易忽略求职风险的防范。另外多数学生缺乏法律意识和法律常识,导致“假合同”“伪试用”等上当受骗案例层出不穷。大多数毕业生面对此类事件,普遍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所以,开展高职毕业生求职风险防范研究工作,有利于提高高职毕业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4.高职毕业生求职风险防范研究有助于实施素质教育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文化知识的学习只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学生而言,从小所接受的应试教育带来的是知识和能力结构的不平衡发展。有些学生专业知识强,而实践能力较弱,外在的表现是法律安全意识淡薄,社会交往能力弱,不擅长解决问题和矛盾,环境适应能力差,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等。此类学生在就业求职中容易被骗。如果高职毕业生缺乏最基本的求职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那么将来面对人生道路上的考验时,就会困难重重。因此,只有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开展求职风险防范教育,培养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使之成为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总之,高职毕业生求职风险防范教育不仅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基础。因此,高职院校应大力开展毕业生求职安全教育工作,以提高学生的安全隐患鉴别能力,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参考文献】
[1]王萌萌.大学生网络就业前景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5(7)
[2]周新洋.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及其教育对策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
[3]张继延,白泽朴.大学生就业安全问题探微[J].高等农业教育,2010(7)
(基金项目:2018年度全省(河南省)大中专院校就业创业研究课题资助:“互联网+”环境下高职毕业生求职风险防范研究(JYB2018125))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毕业生;求职风险;研究意义
当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人数呈持续上升的趋势,高职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整体社会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增大,高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安全问题不断显现出来。
一、“互联网+”环境下高职毕业生求职风险防范研究的现状
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给高职毕业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求职过程的网络信息化所带来的便捷得到了大多数毕业生的青睐。在很大程度上,互联网技术不仅向高职毕业生提供丰富的职位信息,同时也大大拓宽了就业渠道。
然而,在高职毕业生享受网上求职所带来的便捷的同时,却不断涌现出网上求职遭骗的事件。因此,高职院校近年来越发重视毕业生求职风险防范的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始终把毕业生的求职安全问题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之一。但是由于种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如: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安全意识不强、学生安全管理在制度和管理机制上的尚未建立或者不够完善等问题,导致毕业生求职风险防范教育工作始终收效甚微。
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毕业生求职风险防范教育问题方面所采取的主要教育形式为传统的安全教育专题讲座,不仅形式老套,也微乎其微。从管理层面来讲,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机构主要由学院就业处、辅导员和保卫处等组成,这些人员在学生求职安全教育方面往往只有理论知识,缺乏实际经验。因此大多数高职院校还一直处于“出了问题再解决”的尴尬境地。我国高职院校对于毕业生求职风险防范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资料匮乏,研究周期也不长。到目前为止,系统性的毕业生求职安全教育及风险防范体系尚未在高职院校建立,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二、“互联网+”环境下高职毕业生求职风险防范面临的挑战
1.高职毕业生自我保护能力不强
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定型时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较低。学生对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法律知识还停留在理论层面,法律意识淡薄,因此缺乏对网络所提供的信息和内容真实性和安全性的辨识能力。高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网络不安全因素的应对技能,在遭遇到突发事件时不能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处理。
2.高职毕业生网络安全知识缺失
由于高职毕业生心理单纯,社会经验不足,没有对网络安全形成全面和系统性的认识,导致他们容易成为网络犯罪活动的受害者。另外,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也日趋严峻,当高职毕业生所承受的压力达到心理极限时,就很有可能通过互联网平台引起风波或以某种过激的方式引发意外事件。高职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过程中,易于受到网络的一些不良现象和畸形价值观的诱导,从而大大增加了风险系数。
3.高职求职风险防范教育不够与时俱进
纵观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还停留在传统的安全教育方式层面,其宗旨和目的只是单纯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所选用的教学模式和内容是出于维护整体的安全,而忽略了将互联网技术和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两者是否协调一致问题。高职院校传统的安全风险防范教育多以班会、座谈会的形式开展,只注重理论教育而缺乏社会实践,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学生的参与度低,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互联网+”环境下高职毕业生求职风险防范研究的意义
1.高职毕业生求职风险防范研究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我国高职院校历来把学生安全作为全院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毕业生的安全就业更是如此。因为这不仅影响院校的命运和前途,更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如果发生就业安全事故,首先自己会受到伤害,其次会牵动父母,而且对学校的教学秩序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同时影响周围同学的情绪。毕业生求职安全问题会对其自身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个人对社会的正确认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等。此外,高职院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始终把毕业生的就业安全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想创造更加优良的育人环境,构建稳定校园,創建和谐社会,实现育人成才的培养目标,首先要做好毕业生的求职风险防范教育工作。
2.高职毕业生求职风险防范研究取决于就业市场的现状
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与用人单位形成双向选择的关系,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后,给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带来了更广泛的选择空间,用人单位的性质也呈现多样化,如:外企、私企、民营企业等。毕业生主要通过企业的资信状况来考察用人单位,然而目前我国还未建立完善的企业资信披露制度,也缺
少权威的信用评级机构,这就使得就业风险大大增加。高职毕业生在求职途径上也有多元化倾向。传统的求职模式,如:人才招聘会、人才中介机构和人际招聘等,由于资质审核方式问题,使其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逐渐成为毕业生求职的主要途径。因其所带来的便捷性,所提供的信息量之大,所产生的求职成本较低,使该途径成为大多数学生的不二之选。但是网络是把双刃剑,它在给就业带来便捷的同时,所产生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小觑。
3.高职毕业生求职风险防范研究有利于提高毕业生自我保护能力
父母和老师的呵护使得大多数学生思想单纯,社会经验匮乏,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对社会缺乏理性的认识和判断,自我保护能力不强。这些因素助长了学生求职过程中安全危机的滋生。由于社会经验有限,大多数高职毕业生缺乏对招聘单位“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能力;有些学生存在一些错误观念,企图不费力气就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每年毕业生数量的增加使得就业形势愈加严峻,此诸多因素导致许多毕业生迫切想及早就业,而容易忽略求职风险的防范。另外多数学生缺乏法律意识和法律常识,导致“假合同”“伪试用”等上当受骗案例层出不穷。大多数毕业生面对此类事件,普遍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所以,开展高职毕业生求职风险防范研究工作,有利于提高高职毕业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4.高职毕业生求职风险防范研究有助于实施素质教育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文化知识的学习只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学生而言,从小所接受的应试教育带来的是知识和能力结构的不平衡发展。有些学生专业知识强,而实践能力较弱,外在的表现是法律安全意识淡薄,社会交往能力弱,不擅长解决问题和矛盾,环境适应能力差,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等。此类学生在就业求职中容易被骗。如果高职毕业生缺乏最基本的求职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那么将来面对人生道路上的考验时,就会困难重重。因此,只有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开展求职风险防范教育,培养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使之成为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总之,高职毕业生求职风险防范教育不仅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基础。因此,高职院校应大力开展毕业生求职安全教育工作,以提高学生的安全隐患鉴别能力,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参考文献】
[1]王萌萌.大学生网络就业前景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5(7)
[2]周新洋.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及其教育对策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
[3]张继延,白泽朴.大学生就业安全问题探微[J].高等农业教育,2010(7)
(基金项目:2018年度全省(河南省)大中专院校就业创业研究课题资助:“互联网+”环境下高职毕业生求职风险防范研究(JYB2018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