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高校艺术类课程教学的思考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m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课程思政融入艺术类课程教学的必要性,然后分析重要性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政治思想意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文化传承精神。最后,提出课程思政融入高校艺术类课程教学的具体途径:艺术类课程教学要转变观念;要树立明确的思政教学目标;要深化思政教学内容和完善教学考核体系。
  关键词:课程思政;融入;艺术类课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 “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要充分重视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课程思政融入艺术类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主旨在于以专业课教学为突破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因子,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达到“润物细无声”般的德育目标。艺术类课程内容众多,包罗万象,它涉及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领域。它根植于中国璀璨的文化之中,吸收着美之精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哲学理念,这些为思政元素的融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多元化的植入角度和深入的挖掘内涵。
  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发现艺术类学生存在重专业轻文化的现象,并对思政课程的教学不感兴趣,直接导致学生出现职业道德缺失社会责任感不强、人生观和价值价观方向偏离、岗位适应能力差等问题。结合专业课程教学穿插部分思政教育内容,学生容易接受、教学成效较好。因此,为了提升高校艺术类课程学生政治思想觉悟,将课程思政融入高校艺术类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二、课程思政融入艺术类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1、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政治思想意识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积累了丰富的艺术资源,且中国的陶瓷、园林、青铜器、丝绸等艺术成就可谓世界瞩目。在学习艺术美、感受艺术美、解读艺术美、传递艺术美的过程中,领略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灿烂多姿,是对学生自身的素质的提升,是对国家文化的认同感的增强,更是对学生民族自信、爱国情感的激发。将思政教育的内容有机渗透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参与思政教育的兴趣和热情,进一步提升艺术类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意识、观念和素养。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艺术的发展与传承离不开艺术家的艰苦付出与持之以恒的努力,任何艺术的产生都需要艺术家不懈地努力,而且要有非常强的责任感、使命感,要具有匠人精神才能实现的。在艺术学习中,感受艺术的精湛,感受艺术家坚忍不懈,培养自我的工匠意识。
  3、有利于培养文化传承精神
  一直以来艺术类教学强调专业学习的重要性,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文化学习和政治理论的学习。学生在过分强调个性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政治意識、观念、素养等方面的培养。艺术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哲学理论、美学原理,结合艺术专业特点,使思政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内容有机融合,激发学生的思想教育兴趣与热情,引导艺术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创造出更具有社会性、文化性、影响力的艺术作品。
  三、课程思政融入艺术类课程教学的途径
  1、艺术类课程教学要转变观念。思政与艺术类课程课程结合要依靠完善的教学模式,而完善的教学模式首先就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只有树立课程思政的教学观念,真正将思政的思维和意识融入教师教学的过程中,从准备教案到理论讲授以及实践指导各个环节不断深挖思政理论,并将其传递给学生,才能够真正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
  2、艺术类课程教学要树立明确的思政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最终指向。只有在教学目标环节就真正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在课程思政理念引导下确定各个教学目标,才能够真正推动艺术知识理论与思政理论的融合。在教学目标中明确思政教学目标,将引领学生价值融入目标指向中,构建艺术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从而引导学生由课程思政实现知行合一。
  3、艺术类课程教学要深化思政教学内容和完善教学考核体系。不断深挖艺术类课程教学内容中的思政知识理论,找准思政与艺术课程的契合点,运用思政知识进行艺术设计教学实践。此外,要积极将传统艺术教学与现代思政活动相结合,结合爱国主义、职业道德以及社会公德等方面的教育,在实践指导中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和综合素养。此外,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思政考核体系,通过考核方式来引导思政与艺术类课程教学相融合,真正推动高校艺术类课程形成完善的思政教学模式。
  四、结语
  课程思政融入艺术类课程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离不开一线教师教学理念更新,自身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融合专业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在教学实践中的积极探索,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宗旨。
  参考文献:
  [1]刘欣.“课程思政”的内在价值与实践路径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
  [2]玉龙,屠君.基于艺术类课程的高职课程思政实践途径探究一以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艺术类课程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 (10) : 91;
  [3]施小英.大思政格局下高职艺术类课程课程思政的探索[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2).
  作者简介:
  丁陈晨,1998年7月—,浙江绍兴人,环境设计专业学生。
其他文献
摘 要:在高速公路的路基填筑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湿陷性黄土因素,并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覆盖路基填筑施工的各个阶段,进而有效控制湿陷性黄土因素对高速公路施工的各种影响;本文中分析了路基填筑施工的中的技术和方式。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路基填筑;施工技术  引言:高速公路路基填筑施工需要严格的土质勘测工作,在确定湿陷性黄土因素的基础上分析其影响,并在高速公路施工准备、具体施工等各个阶段中选择合适的施工技
期刊
摘 要:路桥工程作为一项基础性的民生工程,与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为了满足人们对路桥的要求,施工单位需要保证路桥质量。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相关技术的合理应用,并采取相关措施,提高路桥质量,延长使用寿命,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使用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其中,浇筑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进度。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技术; 道路桥梁施工; 施工要点;  1 现浇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行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对道路桥梁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高。想要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应该扩大道路桥梁的规模。不断保障桥梁工程在使用的过程中符合社会的需求。在桥梁发展的过程中,也应该针对相关的技术水平进行有效的改进,各个部门应该承担起各自的责任,采取更好的办法促进整个道路桥梁的发展。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实际
期刊
摘 要:最近几年,中国在电力行业的投入日益增大,这就使得电力行业的发展不仅迅速,而且充满了各种机遇和挑战。但是在电力行业发展的过程中,现在的电力行业自动化发展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这些缺点使得电力行业的发展受到了阻碍。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行业的自动化逐渐迎来了智能化技术,智能化技术可以解决目前自动化电力行业所面临的缺陷,使得电力行业的电气设备进一步优化。电气设备的进一步优化与自动化和智能技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当前我国人口数量不断提高,这就使得城市中的用地需求与住房需求大大提高,在此背景下,高层建筑应运而生。高层建筑的施工难度较大,并且工期较长,因此,在对高层建筑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运用建筑施工技术,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而导致不必要的损失。为此,本文结合工作实践经验,对高层建筑中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展开了深入分析,希望能够为今后城市的
期刊
摘 要:埕海油田埕海2-2人工岛以海油陆采的方式进行开发,采用井口槽模块化钻机开发,井型以大斜度井和水平井为主,受空间小和交叉作业等影响停产井不能及时恢复,对此利用张海15凝析气藏的高压气井开展气举实验研究,充分利用井口槽集中开发、井距短、高气油比井多的优势,探索应用“高压气井举升工艺”, 2020年对张海26-24、张海27-33和张海29-38L井进行气举,在“零投入”下,累积增油4100吨、
期刊
摘 要:随着当今社会的迅速发展,经济提高,人民更加注重生活质量,这种现象的发生同时促进了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建筑工程行业已逐渐成为我国的经济格局当中的支柱型行业。在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中,工程负责人也慢慢的明白造价管理对于建筑工程的重要性。本文将针对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相关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建筑工程;超预算;原因  为了保持施工流程大规模,高效率的进行,我们需要足够
期刊
摘 要:目前,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增强的前提下,教学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与有效管理也就成为了当前高校档案管理与建设工作任务的重中之重。不论是从教师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不断增强来看,还是从当下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档案工作的发展上来看。对普通高等教学档案信息化建设都将会是一件意义深远的工程。但是尽管我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正轨,但仍存在一些值得人思考的问题。本文侧
期刊
摘 要: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我国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我国的高等院校不仅要做好招生工作,更要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本文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能力;培育路径  前言:伴随着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中通过创新创业教育,
期刊
摘 要:随着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课程体系重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Java程序设计》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认识到课程考核对学生学习的积极引导作用,忽视了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本文以“学生主动学习”为导向、以“能力评价”为核心对本课程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本课程考核改革方案通过在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19级学生中试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本院进一步深化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