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撕纸的形成与发展探究

来源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modm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撕是一种动作,史书中写作裂,裂帛是古代生活中常见的行为之一。纸产生后,撕就成为分割纸张的一种方法,在生活中广泛存在。宋代的苏轼最早将裂纸两个字组合在一起,从此裂纸一词逐渐发展成为有固定语意的名词。随着民俗祭祀活动的盛行,撕纸成为祭祀中的展示内容,并逐渐演化成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创作技法。撕纸比剪纸出现晚,制作不使用工具,作品造型边缘有毛茬,比剪纸多一种颜色。传统撕纸艺术遵循民族文化认知观念,是以哲理观念为主的平面艺术。撕纸艺术有明线传承和暗线传承两种方式,在民众中长期流传。目前,全国各地都有撕纸艺人在活动,
其他文献
“专创融合”课程体系构建是高等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前提。高校应充分认识到“专创融合”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并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努力构建符合学校实际教学资源、专业发展现状、学生认知水平、优势特色突出的“专创融合”课程体系。该文在分析了“专创融合”课程体系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着重对“专创融合”课程体系的建设路径、内容与评价策略进行了论述,旨在为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开展,加快推进课程改革提供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