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帝国天下图”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ngfei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帝国和帝国主义是一个久违的话题,但读过这本刚刚面世的《新美利坚帝国》,你会有一个悚然心惊的发现:帝国并没有成为文物,而是依然在21世纪的舞台上大步行进。今天世界上一切的悲剧和喜剧,似乎都可以从这个帝国身上找到答案。
  作为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国家,美国近年来一再宣告自己已是人类最后的惟一帝国。正当此一话题在西方世界开始成为焦点之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及时推出《新美利坚帝国》,对这一帝国话题作了最有力度的透视,揭示出美国的“帝国化”及其掀起的“新帝国主义”浪潮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格局的种种动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西明博士,作为高级访问学者于2002年再度赴美国进行客座研究,通过大量第一手的资料和亲身的参与观察,他对美国日益抬头的“帝国化”倾向作了全面的分析。这个惟一的帝国将何去何从,与帝国相处的整个世界又将如何因应,对于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的这些迫切问题,作者以敏锐的观察、对典型事例的独到发掘和直指事物本质的勇气,在《新美利坚帝国》中刻画出了一幅21世纪的“帝国天下图”。
  身处全球化时代的我们,平常似乎对美国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但看到《新美利坚帝国》中跃然跳出的许多闻所未闻的事实与观点,才感到自己对美国一些最重要的变化及其影响人类和平与未来的“帝国化”倾向所知并不多。伴随着“美利坚帝国”难以阻挡的脚步,世界形势已是山雨欲来、危机四伏,不了解这些情况,就难以确定我们在未来全球变局中的方向与方位。恰在这样的时刻,信息量大、翔实生动、分析犀利的《新美利坚帝国》到来了。
  帝国主义曾在20世纪后半叶人人喊打,为什么到21世纪美国却要重新高举这面旗帜?真的会有“美好的帝国”或“美好的帝国主义”吗?西方战略家何以放言“帝国意味着秩序,只有在帝国的疆域内才有秩序、和平与文明,帝国之外只有野蛮、混乱和纠纷”?很多读者就此可能提出的一个问题是:新美利坚帝国与过去的美帝国主义有什么区别。从《新美利坚帝国》展现出来的脉络看,近年来美国越来越多的重量级人物感到一个威加四海的“美利坚帝国”(AmericanEmpire)已蔚然大观,甚至有美国的舆论精英嘲笑欧洲的老牌帝国虽然渴望与美国“并肩战斗”,但他们挺直了腰板也只能够得到美国的“脚脖子”,已经无法与美国“肩并肩”地共同行动了(见该书第五章)。而欧洲尽管徒唤奈何但也承认了这个难以否认的现实,他们争议的只是今天的“美利坚帝国”更像200年前的大英帝国还是2000年前的罗马帝国。具有理性自觉的美国战略思想家和政治家们对此却小心翼翼,他们只承认对罗马帝国的尊崇而对同文同源的大英帝国闭口不谈。
  并非只是由于罗马帝国前后绵延七八百年而让美国人心仪它的“万寿无疆”,美国“认祖归宗”直追罗马帝国的重要原因乃在于:罗马帝国是“好的帝国”,而其他帝国是“不好的帝国”或“坏的帝国”。在美国战略设计师们的眼中,罗马帝国不仅持续时间长,也不仅有凯撒时期军事和经济上的全盛及奥古斯都时期拉丁文学的繁荣,更重要的是罗马帝国奠定了基督教在社会生活中精神核心的地位,而且在自由、平等这些从希腊文明发展而来的法律与权利的观念之下,罗马帝国征战与统治的旗帜始终是追求和平与正义:它所以发动战争是为了正义与和平,它所以统治被征服者是要为他们提供公正的保障。这样的高尚是近现代西方帝国所不具备的。以坚船利炮开拓海外市场、从殖民地搜刮劫掠的大英帝国自不必说,后来有滑铁卢之败的拿破仑法兰西帝国不仅与英帝国同样缺少高尚而且结局悲惨令美国无法接受,挑起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德意志第二、第三帝国则更是被避之唯恐不及,而西方基督教文明以外的诸如蒙古帝国、阿拉伯帝国则根本无法进入美国人的视野。
  所以说,在美国战略宏图设计者的心目中,今天“美利坚帝国”的崛起,既非对大英帝国的回归,也不是自己19世纪“门罗主义”与西方列强争雄的新兴帝国和20世纪被第三世界国家群起攻之的“美帝国主义”的简单重复,而是跨越千年对罗马帝国的“复兴”。犹如欧洲文艺复兴是借古希腊罗马的自由精魂高扬起了精神解放的旗帜一样,今天美国的“帝国复兴”,也力图昭示天下自己是罗马帝国和平与正义梦想的继承者和光复者,所以才有“人权高于主权”、作“解放者而不是征服者”等高尚的旗号。不管这些说词及其背后的军事行动引来多少争议,今天这个被其领导人反复强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的美利坚帝国,再也不会用“美洲是美国的美洲”或“强权即公理”之类直言不讳的告白予取予求,取而代之的是民主、自由、人权、全球化等等。
  但事物的发展证明“新帝国主义”只是变换包装的文字游戏,“美好的帝国”今天实行的不过是昔日“胡萝卜加大棒”政策的翻版,核心目的仍然是最大限度地谋取本国乃至本国某些利益集团的私利。如同《新美利坚帝国》一书作者在自序中所指出:在美国为什么会在此时有帝国话题的勃兴,它是忽然间的心血来潮,还是水到渠成的自然流露?美国公开以帝国自居对世界意味着什么,国际社会对这个久违的话题又将作何感想,对其种种现实效应又将如何反应?今天的“美利坚帝国”与一代人之前的“美帝国主义”有何异同,真的有“好的帝国主义”与“坏的帝国主义”的区别么?等等,贯穿始终本书力图对此有所回答,但最终的结论显然不是一句“今天已不是帝国的时代”可以穷尽。这是一个开放的话题,一个正在进行中的话题,最后的结果绝不止于理论的探讨,更是许许多多现实选择的综合。换而言之“帝国”问题的结论,不仅取决于随心所欲的美利坚帝国,也取决于整个世界如何面对这个惟一的帝国:以理智和勇气作出正确的抉择,或可柳暗花明;偏执自私又心存侥幸,人类在这个世纪蒙受的灾难可能将超出我们的想像。
  《新美利坚帝国》张西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
  
其他文献
著名哲学家和医学博士雷蒙德·穆迪发表了一本名为《生命后的生命》的书,它轰动了西方。在书中,穆迪把这种现象定名为“濒死经验”。他认为,濒死经验是人在弥留之际因为恐惧死亡而产生的一种现代科学的尚未发掘的奇特现象。  濒死经验的理论在科学研究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它向现代科学家们提出了如下的挑战:记忆究竟是什么?意识又究竟是什么?人能够记忆自己诞生的经历吗?人在临死的时候想些什么?人在临床死
期刊
生活中遇到溺水、摔伤、惊厥、中毒、休克等等情况怎么办?如果大夫、警察、技术人员无法及时赶到怎么办?别着急,本书详尽归纳出了生活中100个常见的危险事件的急救措施,并详细介绍了如何预防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共分“意外伤害急救”、“家庭生活急救”、“交通旅游急救”、“中毒急救”、“疾病急救”等5章。作者详尽通俗的讲解会让你真正做到紧急情况面前临危不乱,从容应对。    精选传统祛病养生良方系列  这套丛
期刊
本地地道道的学术争鸣著作。它所感兴趣的只是张五常先生的“学术”观点,对新闻炒作不屑一顾。  本书的出版肇端于2002年4月,当时张五常在内地的演讲到了顶点,“张五常热”也达到了沸点。他在北京大学演讲时宣称:“有关马克思的基本问题,我看过他的书,我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我与科斯有同样的观点,我们自己在学术上从事了这么多年,经济学上研究了这么多年,假如我们看不懂的,应该是错的。
期刊
《缤纷上海》一书由复旦大学出版社与香港《大公报》报业集团合作出版,全书辑录了曾在《大公报》上发表的有关上海的文章,经过责任编辑的策划、审稿、滤选、编排,最终由我完成装帧设计。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通过这本书的整体设计,我对图书设计与出版工作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因而萌发了从理论上透析书籍设计工作要领与方法的想法。总的来说,书籍设计是设计师理性构思与艺术表现的有序结合体。
期刊
“常青藤译丛”是一套力图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以全球性的眼光推介外国前沿思想文化成果的丛书。第一辑出版之后,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在学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期刊
2003年的春天,中国面临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打响了—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广东省作为最早抗击“非典’的主战场,广大的医务人员面对疫情,迎难而上,以战斗的姿态,依靠科学精神和集体智慧,查找病源,制定对策,控制疫情,展现了新时期医务工作者的良好医德医风和高尚情操。
期刊
如果21世纪可以用一个词来描绘,那么“变革”是最合适的选择。如果全世界有一个地方,变革以令人眼花缭乱的脚步融入了人们生活的每个层面,那么这一定是中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今的中国正处于世界的焦点,变革的中心。
期刊
流传了400年的日本浮世绘究意是什么?  是绘画艺术?当然。在19世纪,无论是马奈、莫奈、塞尚,还是凡高、高更,他们成为“艺术叛徒”的勇气和灵感都来自浮世绘。  不是绘画艺术?当然。浮世绘是文学、哲学,是历史。  “浮世”一词,源自佛教用语,15世纪以后被解释为“尘世”、“俗世”,后来则意谓妓院、歌舞伎等所有享乐的世界。浮世绘的题材,以仁女为大宗,称为“美人画”。其中对青楼的描绘更是江户时代享乐主
期刊
最近,央视黄金时段播出38集电视剧《书香门第》,深受好评,而与之相呼应的长篇小说《书香门第》,近曰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后,更是受到众多读者的厚爱。
期刊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需要生动鲜活的语言表达和交流人们曰益繁富细腻的思想情感。迈步街头,打开荧屏,点击网站,一连串“哇塞”、“酷毙”、“嘿嗲”、‘不要太好0阿”等流行语充斥耳膜和映入眼帘。在某些特定的休闲场合,这些词语或许能以其尖新、调侃的形式博人一笑;可是在更多的严肃场合,这些词语的表达者却给人留下语言贫瘠苍白的印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