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PTN技术是介于底层光传输媒质和IP业务之间的一个层面,它以分组业务为核心,针对分组业务流量的突发性和统计复用传送的要求提供服务,总体使用成本更低,可用性高,可靠性高。该文就网络融合及业务统一承载中分组传送网(PTN)的应用作一介绍,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探讨预测。
关键词:PTN技术 应用 发展方向 探讨
中图分类号:TN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a)-00-01
PTN技术是新一代光传送网络架构,全称是分组传送网(Packet Transport Network)。近年来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革新,电信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早已不局限于单纯的语音数据,视频、图像、文字等各类数据的传输占了更大的部分,数据流量呈井喷趋势,并将随技术革新继续增长。应用PTN技术实现数据的分组传输,可以更有效地利用传送网。PTN支持双向点对点连接通道,具有端到端的组网能力。具备完美的OAM体系,可保证网络具有监控、错误检测及保护切换的能力。
1 PTN技术在电力、通信中的地位和
特点
1.1 PTN技术的地位
PTN技术是刚刚兴起的下一代光传送网络架构,光传送网络则是通信和电力的重要网络,关系到电网的生产、运行、信息化及自动化,承载了电力系统的全部实时业务、大部分准实时业务和小部分非实时
业务。
1.2 上一代光传送网的不足
MSTP传送颗粒度较小,效率低但成本高,成为限制数据传输业务增长的一个瓶颈。现在采用的SDH技术采用环网保护方式,对于多方向光缆故障难以自我调整。网络资源和业务的分配、调度依赖人工管理,缺乏自动化和智能性解决方案。
1.3 PTN技术的特点
PTN技术与SDH技术的操作、维护及管理机制相似,建立了与IP/MPLS多种方式的联通,能够灵活提供SLA,PTN技术可以无缝承载核心IP业务,实现了业务QoS的区分。当今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革新,运营商面临以下挑战,这些也是PTN技术发挥作用的地方:(1)提高网络效率,应对突增流量的弹性以及可管理性;(2)降低网络建设成本和运营维护费用;(3)协调传统语音业务和新的数据业务的发展。
2 PTN技术的应用
在现阶段的网络技术条件支持下,根据PTN技术的实现方案不同,可分为以PBB-TE为代表的以太网增强技术和以T-MPLS为代表的传输技术结合MPLS两大类。下一代光传送网络架构的另一个发展方向为电信级以太网,相比PTN技术成本较低,安全可靠性有待改进。
2.1 PBB-TE技术
基本思路是在用户的以太网数据帧之外封装运营商的以太网帧头,从而形成两个MAC地址,实现对用户信息的屏蔽。由于封装隔离了用户实际信息,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增强了数据架构的层次。二层封装不需要三层信令机制,避免了复杂的网络运营和规划。但PBB依然存在不可忽视的不足,将其改造为面向连接的隧道技术,提供电信级专用以太网链路和QoS就形成了PBB-TE技术。PBT技术扩展性好,可提供50 ms的保护倒换时间、带宽预留,将电信级网管功能移到数据链路层,与SDH
相似。
2.2 T-MPLS技术
T-MPLS是面向连接的分组传送技术,使用MPLS的一个子集。它采用与SDH类似的运营方式,从而可以使用现有的网络运营管理系统,对于大型运行商来说,可以减少员工培训成本。T-MPLS将用户信号映射进MPLS帧并利用标签堆栈或交换机制转发。它可以扩展传送层的基本功能,如保护恢复、性能检测、可控制管理性等。
2.3 利用PTN技术实现时间和频率同步
现在主要提供L2的业务,具体有E-Line/E-LAN/E-Tree以太网业务,E1/ATM仿真业务等。PTN的特点决定它会主要用于移动网络回传,这就要求时间和频率的同步,现在主要采用GPSPTN设备支持提供同步。但GPS关系到国家安全,架设难度高,成本高,维护复杂,因此急需替代方案。目前的PTN设备支持1588v2,它可以提供时间和频率同步;也支持同步以太网,可提供频率同步。经测试,以上两种技术均基本成熟。但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网络基站大多不支持1588v2和时间同步接口,因此要实现时间同步还需要大规模的改造
升级。
3 PTN技术的发展方向
在2009年之前,中国移动对PTN设备进行了实验室、模拟加载和现网测试,之后PTN正式进入规模商用,并逐步限制SDH系统的建设,在3G和传送网建设时优先选用PTN。运营商寄希望于PTN来承载井喷式的数据流量,设备制造商也在不断改进,以提高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因此,未来几年是PTN技术发展的黄金时期。
3.1 与现网的互通互联
目前运营商的传送网主要为MSTP网络,规模巨大。PTN技术是分组传输,因此必须能够与现有MSTP网络实现互通互联才有应用价值。如果不能高效率的互通,这一环节将限制PTN技术的推广。
3.2 TDM业务的仿真性能
目前采用端到端伪线仿真(Pseudo
WireEmulationEdge-to-Edge)技术支持TDM业务。因此PTN技术应用于电力通信的关键在于TDM的仿真性能是否可以满足电力通信关键业务要求,这些要求包括线路稳定性控制,线路继电保护功
能等。
3.3 实现时间、频率的同步
最近兴起的3G业务客观需求分组时钟同步,包括时间同步和频率同步两部分。经测试,现有PTN设备在同步方面基本可以满足需求,但距离技术成熟还有一大步要
跨越。
3.4 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
目前,PTN技术端口不统一,各企业有自己的技术标准,因此出现一个问题,在系统里只能应用某一厂家的PTN设备。当然,这是新設备发展的必经之路,但这无疑会导致资源浪费,不利于通信网络整合,降低了效率,制定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符合利益。统一的标准有利于PTN设备商在技术上实现良性竞争,避免垄断,避免增加运营商的维护费用和员工培训费用。
4 结语
PTN技术作为新一代光网络技术,继承了SDH的优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升了安全性能、提高了效率。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用数据控制运转的社会,因此通信网络中的数据流量还会增大。PTN技术使网络能更好地应对数据激增,而且有一定的带宽预留。但PTN技术正处在发展初期,技术尚不完善,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
参考文献
[1] 张成良,荆瑞泉.PTN技术发展趋势和组网应用[J].邮电设计技术,2011,51(20):59-62.
[2] 圣钱生,张桂英.PTN的关键技术及优势[J].信息技术,2010,12(2):12-16.
关键词:PTN技术 应用 发展方向 探讨
中图分类号:TN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a)-00-01
PTN技术是新一代光传送网络架构,全称是分组传送网(Packet Transport Network)。近年来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革新,电信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早已不局限于单纯的语音数据,视频、图像、文字等各类数据的传输占了更大的部分,数据流量呈井喷趋势,并将随技术革新继续增长。应用PTN技术实现数据的分组传输,可以更有效地利用传送网。PTN支持双向点对点连接通道,具有端到端的组网能力。具备完美的OAM体系,可保证网络具有监控、错误检测及保护切换的能力。
1 PTN技术在电力、通信中的地位和
特点
1.1 PTN技术的地位
PTN技术是刚刚兴起的下一代光传送网络架构,光传送网络则是通信和电力的重要网络,关系到电网的生产、运行、信息化及自动化,承载了电力系统的全部实时业务、大部分准实时业务和小部分非实时
业务。
1.2 上一代光传送网的不足
MSTP传送颗粒度较小,效率低但成本高,成为限制数据传输业务增长的一个瓶颈。现在采用的SDH技术采用环网保护方式,对于多方向光缆故障难以自我调整。网络资源和业务的分配、调度依赖人工管理,缺乏自动化和智能性解决方案。
1.3 PTN技术的特点
PTN技术与SDH技术的操作、维护及管理机制相似,建立了与IP/MPLS多种方式的联通,能够灵活提供SLA,PTN技术可以无缝承载核心IP业务,实现了业务QoS的区分。当今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革新,运营商面临以下挑战,这些也是PTN技术发挥作用的地方:(1)提高网络效率,应对突增流量的弹性以及可管理性;(2)降低网络建设成本和运营维护费用;(3)协调传统语音业务和新的数据业务的发展。
2 PTN技术的应用
在现阶段的网络技术条件支持下,根据PTN技术的实现方案不同,可分为以PBB-TE为代表的以太网增强技术和以T-MPLS为代表的传输技术结合MPLS两大类。下一代光传送网络架构的另一个发展方向为电信级以太网,相比PTN技术成本较低,安全可靠性有待改进。
2.1 PBB-TE技术
基本思路是在用户的以太网数据帧之外封装运营商的以太网帧头,从而形成两个MAC地址,实现对用户信息的屏蔽。由于封装隔离了用户实际信息,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增强了数据架构的层次。二层封装不需要三层信令机制,避免了复杂的网络运营和规划。但PBB依然存在不可忽视的不足,将其改造为面向连接的隧道技术,提供电信级专用以太网链路和QoS就形成了PBB-TE技术。PBT技术扩展性好,可提供50 ms的保护倒换时间、带宽预留,将电信级网管功能移到数据链路层,与SDH
相似。
2.2 T-MPLS技术
T-MPLS是面向连接的分组传送技术,使用MPLS的一个子集。它采用与SDH类似的运营方式,从而可以使用现有的网络运营管理系统,对于大型运行商来说,可以减少员工培训成本。T-MPLS将用户信号映射进MPLS帧并利用标签堆栈或交换机制转发。它可以扩展传送层的基本功能,如保护恢复、性能检测、可控制管理性等。
2.3 利用PTN技术实现时间和频率同步
现在主要提供L2的业务,具体有E-Line/E-LAN/E-Tree以太网业务,E1/ATM仿真业务等。PTN的特点决定它会主要用于移动网络回传,这就要求时间和频率的同步,现在主要采用GPSPTN设备支持提供同步。但GPS关系到国家安全,架设难度高,成本高,维护复杂,因此急需替代方案。目前的PTN设备支持1588v2,它可以提供时间和频率同步;也支持同步以太网,可提供频率同步。经测试,以上两种技术均基本成熟。但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网络基站大多不支持1588v2和时间同步接口,因此要实现时间同步还需要大规模的改造
升级。
3 PTN技术的发展方向
在2009年之前,中国移动对PTN设备进行了实验室、模拟加载和现网测试,之后PTN正式进入规模商用,并逐步限制SDH系统的建设,在3G和传送网建设时优先选用PTN。运营商寄希望于PTN来承载井喷式的数据流量,设备制造商也在不断改进,以提高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因此,未来几年是PTN技术发展的黄金时期。
3.1 与现网的互通互联
目前运营商的传送网主要为MSTP网络,规模巨大。PTN技术是分组传输,因此必须能够与现有MSTP网络实现互通互联才有应用价值。如果不能高效率的互通,这一环节将限制PTN技术的推广。
3.2 TDM业务的仿真性能
目前采用端到端伪线仿真(Pseudo
WireEmulationEdge-to-Edge)技术支持TDM业务。因此PTN技术应用于电力通信的关键在于TDM的仿真性能是否可以满足电力通信关键业务要求,这些要求包括线路稳定性控制,线路继电保护功
能等。
3.3 实现时间、频率的同步
最近兴起的3G业务客观需求分组时钟同步,包括时间同步和频率同步两部分。经测试,现有PTN设备在同步方面基本可以满足需求,但距离技术成熟还有一大步要
跨越。
3.4 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
目前,PTN技术端口不统一,各企业有自己的技术标准,因此出现一个问题,在系统里只能应用某一厂家的PTN设备。当然,这是新設备发展的必经之路,但这无疑会导致资源浪费,不利于通信网络整合,降低了效率,制定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符合利益。统一的标准有利于PTN设备商在技术上实现良性竞争,避免垄断,避免增加运营商的维护费用和员工培训费用。
4 结语
PTN技术作为新一代光网络技术,继承了SDH的优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升了安全性能、提高了效率。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用数据控制运转的社会,因此通信网络中的数据流量还会增大。PTN技术使网络能更好地应对数据激增,而且有一定的带宽预留。但PTN技术正处在发展初期,技术尚不完善,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
参考文献
[1] 张成良,荆瑞泉.PTN技术发展趋势和组网应用[J].邮电设计技术,2011,51(20):59-62.
[2] 圣钱生,张桂英.PTN的关键技术及优势[J].信息技术,2010,12(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