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杜甫开启了中唐诗歌“以文为诗”的转型。由于杜诗的核心地位,“以文为诗”话题也成为中国诗学展开的一个核心支点。表面上看,“以文为诗”是诗、文技巧的互渗;实际上,在宋代以后文学和文学思想的演进史上,许多重要的作家如欧阳修、苏轼、黄庭坚、陈师道以及元明清的重要文学理论家都参与了相关讨论。此话题又与杜诗学、唐宋诗之争、“诗必盛唐说”纠结在一起。“以文为诗”话题的激烈争论,加深了对诗、文两大核心文体和文学体性的认识,是中国古典诗学的展开与演进。“以文为诗”话题透露了中国文学从古典抒情传统向近代叙事传统的转型密码。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历代古文选本整理及研究”(17ZDA24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甫开启了中唐诗歌“以文为诗”的转型。由于杜诗的核心地位,“以文为诗”话题也成为中国诗学展开的一个核心支点。表面上看,“以文为诗”是诗、文技巧的互渗;实际上,在宋代以后文学和文学思想的演进史上,许多重要的作家如欧阳修、苏轼、黄庭坚、陈师道以及元明清的重要文学理论家都参与了相关讨论。此话题又与杜诗学、唐宋诗之争、“诗必盛唐说”纠结在一起。“以文为诗”话题的激烈争论,加深了对诗、文两大核心文体和文学体性的认识,是中国古典诗学的展开与演进。“以文为诗”话题透露了中国文学从古典抒情传统向近代叙事传统的转型密码。
其他文献
网络技术具有自由、开放、平等、共享等特点,赋权功能明显;然而,作为一种可以被控制、利用的媒介,互联网又具有强大的社会控制功能。与传统硬性、显在的控制不同,互联网对社会的控制更为柔化、隐匿。借助“景观社会”理论视角,可以发现在全球范围内,互联网明显助推了景观控制现象,主要表现为控制更为隐匿、异化程度加深、景观扩张加剧等特点。追求公共价值、维护公共利益,是去“景观控制”的关键,在中国其具体路径包括:规制资本力量的消极作用,增强网络空间的公共利益指向;推进网民的公民化转向;凸显媒介系统的公共责任意识与公共精神。
双元制大学的特点体现于至少有三方参与的合作结构以及不同学习场所和不同学习内容之间的相互结合.在简要阐述了对高校办学质量的理解和这样的理解对质量管理产生的影响之后,介绍了双元制本科教育的模式以及其如何满足强化学习项目每年需达到70个欧洲学分(ECTS)的要求.概述了质量管理的工具之后重点剖析了确保实践教学融入人才培养的工具.这些工具包括对双元制合作伙伴的选择及与其的合作、大学和企业两个学习场所的教学在课程设置中的相互结合、对实践学习的评估以及对其的监管和质量调控.最后展示了一个典型的质量循环.
针对一项新冠疫情下2020年夏季学期高校教学看法的调查中,共有669名教师和279名学生参与.调查结果表明,两个组的受访者都对线下教学更为满意,但总体来说,教师比学生对数字化教学带来的机遇感到更为满意.尽管这两个群体在疫情时期都更倾向于数字化教学,但大多数受访者都希望在疫情结束后重返线下课堂.就数字化教学而言,与不同步教学形式相比,两个比较组对同步教学形式都表现出了更高的满意度.此外,受访者以往在数字化教学方面的经历、高校的信息政策和感知的工作量明显都会影响他们的满意度.
推进社区老年教育是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积极发展老年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对香港与澳门社区老年教育理念与政策实践的梳理与分析发现,港澳地区发展社区老年教育的重要经验包括:确立社区老年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多方主体协同参与社区老年教育治理;根据人口群体特征选择社区老年教育具体内容;完善社区老年教育质量与发展水平保障体系。基于港澳经验并结合广东社区老年教育的现有框架,改善广东社区老年教育要深化对老年教育价值的认识,构建社区老年教育实践框架;以老年群体教育需求为核心,推进社区老年教育课程建设;教育资源建设与质量监
组织振兴是乡村五大振兴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对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合作组织推动组织振兴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多次提出发展集体经济组织与合作经济组织。本文在系统阐述集体经济发展与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推进状况、集体经济组织与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与政策沿革的基础上,深入剖析集体经济组织与合作经济组织推动组织振兴的典型探索与案例,并探析集体经济组织推动组织振兴的新形式——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成功实践。以集体经济组织与合作经济组织推进组织振兴需要做好五方面的工作:提升农村改革的整体协同性、优化集体经济发展制度环境、构建集体
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协同发展是湾区建设所需、区域教师教育合作共赢所需、探索教师教育发展新模式所需。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协同发展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协同发展的治理运作存在差异;新型合作形态尚未成型。因此,要从协同发展的理念、原则和路径三个角度出发,探讨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协同发展策略。
明代是戏曲藏书繁盛和全面发展的朝代,总体上呈现出宫廷与个人互动消长流变之势,包括宫廷收藏、戏曲家收藏、藏书家收藏、刻书家收藏四大块。上自贵族藩王、朝廷高官,下至文人处士、书坊业主多所参与,呈现出宫廷戏曲藏书向社会流动趋势。地域上则南北分合,基本符合传统文化重心流动的进程。这样的情形,既大体展示了一代戏曲藏书及书目著录状况,也代表了古代藏书领域的整体经纬。
新时代对近代文学研究提出了以坚持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价值立场为中心的新要求和新期待。深刻记取近代文学学术史经验,纠正和弥补既往研究中存在的偏颇与不足,回归中华文化立场,全面提升学术水平和学术境界,既紧迫又重要。具体做法主要包括:确立以近代文学知识谱系和学科体系为中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近代转换及形态为主体内容与精神内核的科学体系和价值标准;构建以古今融通、中西会通为基本思想指向和学术路径,以综合兼容、互鉴共生为主导研究视野和基本权衡尺度的先进学术观念;坚持以探究中国文学古今转换,中西交汇之际的多变现象
要素的投入数量与利用效率是乡村经济增长与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当前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低学历特征明显,耕地和宅基地低效率利用情况突出,乡村发展资金缺乏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技术在农业增长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体现。要素盘活面临一些障碍:长期的工业和城市优先战略以及土地制度安排,阻碍了乡村经济增长和乡村振兴;农业经营“分得彻底、统得不够”,加上耕地细碎化、农户兼业化,束缚了农业农村发展的活力;乡村产业单一、非农就业机会少和体制机制不配套,影响了乡村的资源要素吸纳能力。为了实现乡村振兴,应将农业发展作为农村土地配置利用
产业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乡村振兴需要产业兴旺来驱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为促进乡村产业发展进行了一系列顶层设计,也取得了较大成绩,但距实现产业兴旺的目标要求仍有明显差距,农业竞争力总体偏弱,产业链延伸拓展有限,利益链不完善,农业农村服务业发展广度和深度不足。为实现产业兴旺,需要解决一系列重点和难点问题,比如激发要素流动活力,提升资源要素协同利用效率;优化产业组织体系,提升产业规模化专业化程度;推动乡村产业升级,提升产业持续发展力;发展县域经济,优化乡村产业布局,增强产业聚合力。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