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口语课堂“分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70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分层教学”的根本特点是:改变过去传统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围着课本转的被动局面,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而开放的课堂环境,使课程能够成为一种与学生的个体经验相吻合的、且能促进学生个性和潜能充分发展有价值的知识体系,使每个学生争取到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学习和发展的主动权。本文主要是考察初一英语口语课堂上使用分层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以期能对同行一些启示。
  【关键词】 英语 口语教学 分层教学
  
   口语是外语学习中较重要也是较困难的一部分。因此,外语教学中的口语教学应被视为很重要的部分。口语不单单是“说”,如果听不懂对方的讲话,又能“说”什么呢?因此,口语包含“听”和“说”两个方面。听是吸收、输入的过程;说是表达、输出的过程。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听是说的基础,能听懂才能说出。说的能力对听力的提高也具有很大帮助,能流利说出的东西才能狠快地听懂。也就是说,口语作为一种技能包含听的技能和说的技能。
   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听说能力是较差的。“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曾是对我国学生英语状况的形象概括,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重要的一点在从中小学的基础英语教育开始,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从2001年起全国高考外语中增加了听力测试,主旨是加强对考生语言应用能力的考查,引导中学外语教学重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2004年北京市初中升学考试将对报考重点高中的学生进行口语测试。可见,在基础英语教学中,口语教学逐渐得到了重视。但是,由于不可能像大学英语专业那样进行口语专门教学,实际上初中的口语教学实施起来困难重重。我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以初一英语口语教学为例进行“分层教学”的探讨,旨在寻求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的有机结合,并为实施阅读、写作的分层教学提供一些借鉴,促进外语课堂教学。
  
  1 英语口语教学课堂中学生的分层
  
   我以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回族学校为实验班,在实验班内进行“分层教学”,在对照班内进行常规教学。我根据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情感态度、知识水平、学习方法和能力的摸底调查,将实验班的学生大致分为A、B、C三个层次。分层名单只限教师本人知道,属于隐性分层。
  1.1 A层次学生的特点是:缺乏学习上进心,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畏难情绪较大,有不同程度的放弃思想:学习自觉性较差,在他人督促下能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这类学生属于英语学习困难的学生,亦称“学困生”。所谓“学困生”指智力正常,但学习效果不好,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共有9人,占全班的18%。
  1.2 B层次学生的特点是:学习态度端正,有上进心;想学好英语,学习英语的自觉性较强;学习英语方法不恰当、缺乏毅力;能完成正常的英语学习任务,但不出色;英语语言交际意识不强;成绩中等或略偏上。这类学生共有31人,占全班的62%。
  1.3 C层次学生的特点是:有较强的求知欲,上进心;喜欢英语,能自觉认真学习;英语实用交际意识强,有较强的英语语感。共有10人,占全班的20%。
  
  2 初中阶段英语口语的分层目标
  
   临河区回族学校的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小学开设了英语课,有的小学英语课形同虚设;有的学生从小学三、四年级就开始参加了英语培优,有的学生进入初中以前从未学过英语。我根据这些情况,参照《标准》中的总体目标、技能教学建议和《英语》的教材内容,以及美国芝加哥市教育委员会制定的对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初中生应达到的目标和水平,分别制定出初学阶段(即初一)各层次的具体目标。
  2.1 A层次目标: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树立开口讲英语的自信心;能听懂并模仿单词、短语和简短句子的读音;使用恰当的介绍、问候和日常用语;听懂教材中的听力材料并做出反应;参与简单的对话;描述图片的内容(如房间的摆设、日常生活行为等)。
  2.2 B层次目标:在A层次目标基础上,能够听懂教师的英语指令并做出适当反应,有一定的语感;听懂教材中的听力材料并能获取关键信息,在教师的指导一下进行复述;参与讲故事、情景表演等;根据提供的信息组织对话,与他人合作讨论;简单表达观点(如喜好、讨厌、偏爱、能力等)。
  2.3 C层次目标:在A、B层次目标基础上,听懂话段的深层含义;有较好的语感,能够听懂教师有关熟悉话题的陈述,参与讨论并报告结果;自编对话;提供有关个人情况和个人经历的信息;利于语音、语感表达意思;能运用较复杂的、综合的语言表达观点(如举例说明、解释原因和结果等)。
   具体到每一节课,我又设计出每一节课的层次目标。以《英语》Unit3 This is my sister.的第三课时为例,其三个层次的目标分别是:①A层次的学生熟悉表示家庭成员名称的单词,听懂2a、2b中的对话内容并做出判断,用简短的对话介绍人物;②B层次的学生在前一个基础上,还要能复述所听到的对话内容,用语言表述Section B1中的家谱,说出2b中两幅图片的区别;③C层次的学生在前一个基础上,能听懂并掌握老师补充的家庭成员名称,并条理清楚地描述2b中的两幅图片内容。目标的制定依据由易到难,层层发展,层层递进的原则。三个层次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统一。实践证明,由于各层次的目标切实可行,因此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努力而达到,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向高一层次发展,他们的潜能得到了发挥,成绩得到了提高。
  
  3 口语教学策略的分层使用
  
   我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采用了不同的教学策略,力求达到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3.1 分层呈现教学内容。分层教学是“同教材、同进度、异要求”,那么我们就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加工处理,即依据教学目标作适当的调整,重新排列组合,并可以补充一些材料,以便学生更好地接受。新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为分层教学提供了可能,它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当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背景知识不够了解时,我们采用适当的方式激活扩充学生己有的知识;当学生已经掌握了目标语言之后,我们可以联系实际,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灵活运用所学语言。以《英语》中starter unit3 What’s this in English?第一课时为例,我将本课内容分为字母、单词和对话三个部分,依次呈现。字母部分包括字母的读音和元音字母E、O在开音节和闭音节中的读音,我补充了字母的音标和单词的拼读规则;单词部分包括给出的五个单词的识记,我又补充了图片中常见事物的名称;对话部分包括听懂并表演图片中的对话外,我还利用教室里、日常生活中的实物进行对话练习。
  3.2 分层提问。提问是课堂教学最常见的策略之一,也是最富影响力的教学艺术。它是组织教学的主要手段,适用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问答作为外语课堂中最普通的一种话语形式,对语言的习得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问题的类别、等待时间的长短、提问过程的控制、问题的反馈等对课堂的学习过程可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可产生负面的效应。提问的目的是使学生参与到与其所学语言材料有关的活动中,因此“有效提问”应能够使学生做出相关的、完整的答复,并且同时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Penny Ur(1996) 对有效提问的开展,提出了六条标准:①清楚(clarity):问题必须能够使学生立即抓住要害,清楚所期望的是什么样的答案;②具体学习价值(learning value):问题需能激发思维,对该问题的回答有利于对所学材料的进一步处理;问题需与材料有关,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而不只是为了填充时间;③能激发兴趣(interest):问题必须有趣,具有挑战性,令学生兴奋;④刺激参与(availability):问题需能使大部分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之中,而不应只是几个成绩比较突出的、自信的、知识面比较宽的同学(注意:仅仅将等待时间增加几秒就可使更多的同学参与到问题中来;⑤具有扩展作用(extension):问题需能激励学生做深入扩展性回答,使学生发挥想像,丰富答案的变换性;⑥适当的教师反馈(teacher reaction):提问应能给学生安全感,相信即使自己的回答不大得当也不会受到老师的羞辱、嘲笑,而总会受到老师的尊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提问的策略性。提问最好是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层到深层,由聚合到发散,由是非问题到what问题再到why问题。一般来说,Yes/No问题和选择性问题主要是针对A层次的学生设计的。但是提问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就会不屑于回答,因此还要鼓励他们回答一些Wh——问题(Who,what,which,when,where)。who,what,which,when,where一般属于信息性问题,要求学生能够再现人物、事实、事件、时间或地点等。因此,在提问的时候我遵循了A层次→B层次→C层次的操练顺序。我对B层次的学生设计了理解性和应用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如how/why问题,主要是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应用性问题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新的情景中的问题,如学习了运动名称之后,可以设计如“what sport do you often do after school?/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等问题,并按照B层次→A层次价→C层次的顺序提问。针对C层次的学生,我设计了分析性和评价性问题,要求学生能够分析、解释问题,对人物、事件等作出评价。如在学习了课程名称之后,可以设计“why is math/Chinese/ English important?”等问题。这类问题的提出顺序应为C层次→B层次→A层次。问题的分层设计可以调动各层次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强化各层次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Seaton(1982)提出的课堂教学技巧之一就是“把难回答的问题留给聪明的学生,让差生回答较容易的问题”,这正是分层提问的具体表现。
  3.3 分层训练。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辨音、发音技巧,掌握目标语言,做好准交际活动向交际活动的过渡。在传统教学中,训练的形式主要有老师带读,分组朗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连锁操练(chain drill)等。教师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把知识落实到位,常常忽视学生掌握知识过程中的差异性。课堂上似乎学生们都在练习,很热闹,但实际上学生的参与有效性很低。因此,我编制了训练程序,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3.4 层际活动。实施分层教学时,仅靠教师来照顾学生的差异是很难的。因此,我在班级教学的同时,还提倡学生间的开放式合作学习,或伙伴间合作,或小组合作,以便形成积极互动的关系。合作学习是指几位异质性的学生组合在一起,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进行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其基本要求是:小组中成员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也要对组内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学生们有机会相互解释所学东西,相互帮助理解和完成作业;各小组成员必须为提高组内共同的学习效率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实质上是在分层教学活动中,把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异质同组组合,加强相互沟通,共同学习,以弥补分层教学在学生“学”方面表现的不足。
  3.4.1 课前3分钟的报告(report):我在每节课的前3分钟安排了一个学生作报告,报告内容涉及星期、日期、天气以及发生的事情等。报告的长度不限,可以是三、五句,也可以七、八句。虽然这个活动在课堂上只有3分钟的展示,但是需要学生在课外作好充分的准备。尤其是A层次的学生,他们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在课外准备时他们会向学习小组内高层次的学生请教。这种活动能促进层次间的学生互相帮助,互相指导。同时也为B、C层次学生展示自己,为A层次学生树立自信提供一个舞台。
  3.4.2 伙伴间活动(pair work):不同于阅读、词汇、语法等方面的教学,口语教学更应该体现交际的成分。交际活动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来实现的。伙伴间活动则是课堂上比较容易操作的一种活动组织形式,如听与画、找出图片间的区别等。
  3.4.3 小组活动(group work):我将学生分成三、四人小组开展活动,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协作,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形式有讨论、角色表演、采访等。分小组讨论时,每一个学生都要分配任务,而不仅仅是听别人讲。如讨论周末安排时,A层次学生可以查单词,找出可以使用的句型,提出自己的建议;B层次学生除提建议外,还可以分析各种安排的利弊,选择最佳的方案;C层次学生除参与讨论外,还可以对其他同学的发言进行总结。最后,每个小组选派一个学生向全班进行陈述木组的观点。
  对于故事情节较强的内容,我安排了一些角色表演。教师给每个小组一些角色卡,每个成员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并根据角色卡的提示随意发挥。如表演购物时,角色有shop assistant,mother/father,daughter/son。给出的提示是:
  The man/woman works in a big department store. He/She is a warm-hearted and
  likes to help others.
  The mother/father wants to buy a Present for the child’s birthday. But he/she
  doesn’t have much money at that moment.
  The daughter/son is very happy because her/his birthday is coming.
   实际上,有的低层次学生的表演天赋很高,赢得了很多掌声。这极大地鼓舞了他们,增强了他们大胆开口说英语的信心,使他们觉得讲英语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我还设计了通过小组进行采访活动。例如要做一个食物调查,先在小组内进行分工,每个学生负责调查班上的一部分同学,再综合结果,就可以得出全班同学最喜欢的和最不喜欢的食物。在层际活动中,教师鼓励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发展其思维,开发其潜能。
  3.5 分层激励。激励的目的是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动机可保持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克服学习困难,并在竞争条件下取得好成绩;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积极参加同伴活动和小组活动;可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精力的投入,从而保证其达到学习目标。初一的学生在刚接触英语的时候,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希望把它学好‘但是随着知识的增多和难度的加大,其兴趣逐渐减退。对各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激励策略,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其英语学习。
  
  4 “分层教学”是班级集体教学的发展
  
  它针对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以及对学习态度和情感等方面都存在着的巨大差异,并为此制定一系列分层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以及评价措施,使教师的教学能够既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又照顾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便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实施“分层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应看到它的难点和问题所在。学生的层次如何把握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分层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态度都将影响到分层教学的实施结果。我希望通过对分层教学的探讨和实施,能为初中英语教学提供一点借鉴和思考,让更多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新的更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Penny Ur. 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 [M]Oxford: OUP.1996
  2 陈琳等.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 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 陈仕清.外语课堂教学的层次性原则[J].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 2008,(3):7-8.
  4 成晓光.对我国英语课程标准的思考[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7,(l):4-8.
  5 丁邦平.建构主义与面向21世纪的科学教育改革[J].比较教育研 究,2001(8):6
  6高文.(译)教育中的建构主义(by Leslie P. Steffe &Jerry Gale)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1悬念导入法  这种导入法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形成规律,精心构思,造成一种悬念或期待,游发学生的好奇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师:我们学习数学,就要和数打交道。其实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数,请你说出一些生活中的数。  生1:我们班有56名同学。  生2:数学课本有154页。  生3:我们家新买的彩电单价是2785元。  ……(有意引导学生说出一些大数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相应数字在黑板上
期刊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体现在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数学课堂上自主发展,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1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根据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充分地动手操作、积极地自主探索和大胆地合作交流,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获取知识,使课堂
期刊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口算练习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令人摸不着头脑的错误,如39-7=28、45-2=23、8-4=2、6×9=45……大都是审题习惯不好,未看清题就答,抄题张冠李戴,计算不细心,做完后不检查。中、高年级学生更是在计算题、应用题解答时仅仅出错在口算上,批改作业时常为此感到可惜,而且屡教屡错,实感无耐。如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呢?笔者做了以下方面的尝试。    1 创设情境,理解算理
期刊
【摘 要】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相互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但传统意义上的“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往往对教育教学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倡导新型的师生关系势在必行。  【关键词】 师生关系 传统师生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
期刊
【摘 要】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  【关键词】 一年级 数学教学 巧用生活     最初打开一年级的数学教材,给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个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把它
期刊
【摘 要】 新型教育环境对经济法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即:经济法教育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手段,探究新的教学方法,推动信息技术与经济法学科课程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试图对新型教育环境下的经济法教学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 经济法 教学方法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日臻成熟,教学的网络化、多媒体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多媒体与网络教学
期刊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创设自主学习气氛,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其最终目的是努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校期间养成善于独立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培养创新精神,为今后的自主学习和独立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那
期刊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可见培育学生的创造力,是从容面对国际竞争,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   修改后的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提出: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因此,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也应注入创新意识。    1
期刊
【摘 要】 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让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中学会反思,即在“师问”中反思。小学生的学习必定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就算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反思能力,教师的引领仍然是必要的。教师要把问题提在学生需要反思处,要带着培养学生反思能力这样的目的来设计提问,并结合学生的自我提问,逐步实现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反思。  【关键词】 诱导 反思 认知偏差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追求热闹的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