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请放过老师吧!”
2014年,合肥某中学班主任的一篇博文被各大媒体转载:“与家长沟通,只说没办法。家长每次都是这种说辞,我就很生气,发短信给家长,说要不让他转学?不要再拖累老师,请放过老师吧!”而面对家长的求情短信时,这位老师则回复:“这样会拉低班级平均分,每位老师都是要脸的。”但在博客首页上,这位班主任被新浪评为“精英博主”,照片一角还贴着象征荣誉的红色标签。
言论思考:近几年,学校“嫌贫爱富”的现象甚嚣尘上。老师们为了所谓的面子,为了所教班级的分数,避“差生”如避“鼠蝎”。“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种让学生转校以达到个人目的的老师,连最基本的“授业”都不曾做到,谈何为学生“解惑”?
红校服:“黄马褂”的广告版
“红校服的性质比绿领巾更为恶劣,简直是集媚权、媚钱、奴性、斯文扫地于一身!”这是网友对包头二十四中红校服的评论。该校的红校服是优秀生的专利,普通学生穿的则是蓝色或白色校服。据那些没有穿上红校服的同学反映:“不好意思跟‘红校服’走在一起,因为人家一看就知道谁学习好,我们穿蓝校服的都觉得心里不是滋味。”
言论抨击:以形式区别对待学生,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除了学校为所谓的政绩、面子工程而挖空心思搞“创新”,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好处?这样的做法不仅伤害了孩子的心,也让我国的教育事业蒙上了阴影。
从“中国差生”到“美国天才”
他叫王楠子,8年前,他是上海某中学的“标准的差生”,经常被老师“重点关照”,无奈之下赴美求学;8年后,他成了全美动画比赛个人组冠军,并被老师表扬“是个天才”。王楠子如今是费城艺术学院的大四学生,是该校动画专业最出色的学生。通过动画领域的开拓,他甚至已在美国贷款买好了一幢三层小楼。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促使他的父亲王恩重向国内教育现状发难。
言论点金:著名旅美教育学专家、《“高考”在美国》一书的作者黄全愈先生,亲见亲历并比照分析了中美教育根子里的不同,他说:“中国学校对孩子进行考试,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淘汰之;美国学校对孩子进行考试,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改善之。”“中国差生”王楠子就是被中国教育、中国考试“淘汰”的;而“美国天才”王楠子,正是被美国教育发现、改善、培养起来的。
美国学校如何对待“差生”?
在美国高中,一般每年有四次对每一位学生做总结性成绩评分。成绩分两个部分:学习成绩和学习的努力程度。如果学习成绩为C或者努力程度分少于2 分(总分5分)的学生,就是“差生”。与其说是“差生”,不如说是“需要帮助的学生”。学校把这些同学的名字汇总起来后,就会集中所有相关的老师一起讨论这些学生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他们对每个“亮红灯”的学生,分三步讨论:1.确定该学生的问题。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固定的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先是收集每位任课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其次是来自体育教练和宿舍老师的评价,收集课内和课外的表现回馈。这种360度的信息回馈,能够让指导老师全面地了解到某位学生成绩落后的具体原因。2.了解问题之后,提出解决办法。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之上,指导老师将对自己的学生制订问题解决方案:如果是语言没过关,是不是要找课外辅导?如果是受家里事情的影响,那么要不要考虑找个心理学家来安抚一下学生?3. 任务分配。有了解决方案之后,就是执行,这需要学校、学生和家长三方的配合。一般情况下,这“三部曲”都能够有效地改善“差生”的状态。
品读:好的教育是一种长期的人文熏陶和精神浸淫。在教室里,在教学中,那种人文气息和精神气息是“暗香浮动”,慢慢渗透出来的,那香气洋溢了整个教室,沁人心扉。
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醒教师
▲给予温暖、人道的接触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创办了“波尔塔瓦幼年违法者工學团”,“工学团”的学员全都是失足少年。后来成为马卡连柯得力助手的学员卡拉巴林这样回忆道:“马卡连柯注意到我的人格,可那时,我还不知道什么是人格。这是他对我的第一次温暖的、人道的接触。”就是凭着这种“温暖的、人道的接触”,马卡连柯创造了教育的奇迹。当年那些失足少年,被他成功塑造成了专家、学者、干部、国家勋章获得者和卫国战争英雄。
素材点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个看起来似乎不可救药的孩子,他的内心深处都燃烧着想做好人的愿望。”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内心,不以苛责的方式教育孩子,而以温暖的言行打动他人。
﹛话题拓展﹜ 尊重他人人格/教育上的人道主义
▲帮助“差生”
找到自己的天赋
每次考试后,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都会把全学年成绩于最后几名的同学或其他班淘气的同学调到他的班,他对这些孩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逼着他们找优点。魏书生对这些“差生”说:“老师不求你们办别的,只求你们好好找一找自己的优点,有多少找多少。谁找不着,我就狠狠批评谁。”“差生”找到优点后,魏书生便鼓励他们发扬自己的优点,就这样,学生们“后进”的堡垒被攻克,逐渐树立起了新形象。
素材点拨:当教师把目光落到“差生”身上的那一刻时,他才真正接近教育的真谛。关注“差生”,挖掘他们身上的优点,给予他们发挥才能的机会,才是真正的教育,也才是老师教书育人的最闪亮之处。
﹛话题拓展﹜教育的真谛/发现自我优势
▲教会学生做人
优秀教育工作者李镇西,对“差生”不是厌恶,而是喜欢。他把“差生”当成自己的科研课题,对“差生”写教育随笔,通过对某个“差生”长期的跟踪教育,不断对这个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通过长时间的磨合,使自己和学生相互了解。李镇西不要求自己的教育一劳永逸,他允许学生不断反复地犯错误,但只要这些学生犯错误的频率时间间隔不断加长,他就会给予表扬。他说:“对学生的期望不要太高,只要有进步就行,学生会慢慢地克服不足,使自己逐渐成长起来。”
素材点拨:一位“给学生机会,让学生挽救自己灵魂”的老师要比整天盯着孩子考试成绩是否得了80分的老师更负责,因为前者是“授渔”,而后者是“授鱼”。教育理念的正确与否关系着在校的每位学生得到的是“渔”还是“鱼”。
﹛话题拓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结束语
没有谁不喜欢这样的句子——“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但是,我们不妨想想看,如果“差生”今天收到的只有歧视与侮辱,那么,明天他奉还社会的,除了冷酷与怨恨,还能有什么呢?智者说:“源头之石,改变了河流的走向。”愿那幸运地做了“源头之石”的人意识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意识到自己对于河流的意义,意识到河流对于大海的意义;愿每一条河流在回望迢遥来路的时候,都能够深情地说:“感谢那源头之石,赋予了我有尊严的流向。”
2014年,合肥某中学班主任的一篇博文被各大媒体转载:“与家长沟通,只说没办法。家长每次都是这种说辞,我就很生气,发短信给家长,说要不让他转学?不要再拖累老师,请放过老师吧!”而面对家长的求情短信时,这位老师则回复:“这样会拉低班级平均分,每位老师都是要脸的。”但在博客首页上,这位班主任被新浪评为“精英博主”,照片一角还贴着象征荣誉的红色标签。
言论思考:近几年,学校“嫌贫爱富”的现象甚嚣尘上。老师们为了所谓的面子,为了所教班级的分数,避“差生”如避“鼠蝎”。“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种让学生转校以达到个人目的的老师,连最基本的“授业”都不曾做到,谈何为学生“解惑”?
红校服:“黄马褂”的广告版
“红校服的性质比绿领巾更为恶劣,简直是集媚权、媚钱、奴性、斯文扫地于一身!”这是网友对包头二十四中红校服的评论。该校的红校服是优秀生的专利,普通学生穿的则是蓝色或白色校服。据那些没有穿上红校服的同学反映:“不好意思跟‘红校服’走在一起,因为人家一看就知道谁学习好,我们穿蓝校服的都觉得心里不是滋味。”
言论抨击:以形式区别对待学生,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除了学校为所谓的政绩、面子工程而挖空心思搞“创新”,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好处?这样的做法不仅伤害了孩子的心,也让我国的教育事业蒙上了阴影。
从“中国差生”到“美国天才”
他叫王楠子,8年前,他是上海某中学的“标准的差生”,经常被老师“重点关照”,无奈之下赴美求学;8年后,他成了全美动画比赛个人组冠军,并被老师表扬“是个天才”。王楠子如今是费城艺术学院的大四学生,是该校动画专业最出色的学生。通过动画领域的开拓,他甚至已在美国贷款买好了一幢三层小楼。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促使他的父亲王恩重向国内教育现状发难。
言论点金:著名旅美教育学专家、《“高考”在美国》一书的作者黄全愈先生,亲见亲历并比照分析了中美教育根子里的不同,他说:“中国学校对孩子进行考试,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淘汰之;美国学校对孩子进行考试,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改善之。”“中国差生”王楠子就是被中国教育、中国考试“淘汰”的;而“美国天才”王楠子,正是被美国教育发现、改善、培养起来的。
美国学校如何对待“差生”?
在美国高中,一般每年有四次对每一位学生做总结性成绩评分。成绩分两个部分:学习成绩和学习的努力程度。如果学习成绩为C或者努力程度分少于2 分(总分5分)的学生,就是“差生”。与其说是“差生”,不如说是“需要帮助的学生”。学校把这些同学的名字汇总起来后,就会集中所有相关的老师一起讨论这些学生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他们对每个“亮红灯”的学生,分三步讨论:1.确定该学生的问题。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固定的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先是收集每位任课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其次是来自体育教练和宿舍老师的评价,收集课内和课外的表现回馈。这种360度的信息回馈,能够让指导老师全面地了解到某位学生成绩落后的具体原因。2.了解问题之后,提出解决办法。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之上,指导老师将对自己的学生制订问题解决方案:如果是语言没过关,是不是要找课外辅导?如果是受家里事情的影响,那么要不要考虑找个心理学家来安抚一下学生?3. 任务分配。有了解决方案之后,就是执行,这需要学校、学生和家长三方的配合。一般情况下,这“三部曲”都能够有效地改善“差生”的状态。
品读:好的教育是一种长期的人文熏陶和精神浸淫。在教室里,在教学中,那种人文气息和精神气息是“暗香浮动”,慢慢渗透出来的,那香气洋溢了整个教室,沁人心扉。
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醒教师
▲给予温暖、人道的接触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创办了“波尔塔瓦幼年违法者工學团”,“工学团”的学员全都是失足少年。后来成为马卡连柯得力助手的学员卡拉巴林这样回忆道:“马卡连柯注意到我的人格,可那时,我还不知道什么是人格。这是他对我的第一次温暖的、人道的接触。”就是凭着这种“温暖的、人道的接触”,马卡连柯创造了教育的奇迹。当年那些失足少年,被他成功塑造成了专家、学者、干部、国家勋章获得者和卫国战争英雄。
素材点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个看起来似乎不可救药的孩子,他的内心深处都燃烧着想做好人的愿望。”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内心,不以苛责的方式教育孩子,而以温暖的言行打动他人。
﹛话题拓展﹜ 尊重他人人格/教育上的人道主义
▲帮助“差生”
找到自己的天赋
每次考试后,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都会把全学年成绩于最后几名的同学或其他班淘气的同学调到他的班,他对这些孩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逼着他们找优点。魏书生对这些“差生”说:“老师不求你们办别的,只求你们好好找一找自己的优点,有多少找多少。谁找不着,我就狠狠批评谁。”“差生”找到优点后,魏书生便鼓励他们发扬自己的优点,就这样,学生们“后进”的堡垒被攻克,逐渐树立起了新形象。
素材点拨:当教师把目光落到“差生”身上的那一刻时,他才真正接近教育的真谛。关注“差生”,挖掘他们身上的优点,给予他们发挥才能的机会,才是真正的教育,也才是老师教书育人的最闪亮之处。
﹛话题拓展﹜教育的真谛/发现自我优势
▲教会学生做人
优秀教育工作者李镇西,对“差生”不是厌恶,而是喜欢。他把“差生”当成自己的科研课题,对“差生”写教育随笔,通过对某个“差生”长期的跟踪教育,不断对这个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通过长时间的磨合,使自己和学生相互了解。李镇西不要求自己的教育一劳永逸,他允许学生不断反复地犯错误,但只要这些学生犯错误的频率时间间隔不断加长,他就会给予表扬。他说:“对学生的期望不要太高,只要有进步就行,学生会慢慢地克服不足,使自己逐渐成长起来。”
素材点拨:一位“给学生机会,让学生挽救自己灵魂”的老师要比整天盯着孩子考试成绩是否得了80分的老师更负责,因为前者是“授渔”,而后者是“授鱼”。教育理念的正确与否关系着在校的每位学生得到的是“渔”还是“鱼”。
﹛话题拓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结束语
没有谁不喜欢这样的句子——“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但是,我们不妨想想看,如果“差生”今天收到的只有歧视与侮辱,那么,明天他奉还社会的,除了冷酷与怨恨,还能有什么呢?智者说:“源头之石,改变了河流的走向。”愿那幸运地做了“源头之石”的人意识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意识到自己对于河流的意义,意识到河流对于大海的意义;愿每一条河流在回望迢遥来路的时候,都能够深情地说:“感谢那源头之石,赋予了我有尊严的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