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结合化学教学实验的教学实际探讨了发展性教学理念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旨在探索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发展性教学 化学实验 应用 原则 模式
[作者简介]郭鹏(1972- ),男,河南潢川人,信阳师范学院讲师,南京师范大学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化学教学与研究。(河南信阳464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一体化研究”(项目编号:2007-JKGHAZ-124)、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高等学校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项目编号:2006FJJ041)和信阳师范学院校级基础教育研究项目“面向基础教育的高师化学学科实验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06-JC-1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33-0150-01
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主体,在化学学科素质教育的落实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要改变教师单纯给予的思想,确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的思想,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更要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为此本文着重探讨了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以促进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发展为宗旨的发展性教学模式。
一、发展性教学的理论基础
发展性教学是现代的一种教育思想,即在课堂教学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各项教学活动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主动参与,才能体现其作用,收到“真实”的效果。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法”思想是前苏联教育家在“教学与发展相互关系”的实验中创立的,发展性教学方法强调“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这种教学方法将培养操作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的三大支柱,特别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这个重要前提①。
二、发展性教学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实施发展性教学的前提。化学实验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并支持他们就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和结论展开讨论和辩论;引导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迷信教本,勇于“别出心裁”和“标新立异”;允许并支持学生对实验过程发表不同见解,对其中科学合理的部分给予充分肯定,对其中错误的部分也要在认真解释的同时允许其暂时“想不通”而有所保留。
2.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一是指教学内容必须是正确的和科学的,二是指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科学的态度。实验是研究自然科学的重要手段,因此,实验的内容和方法必须是科学的。同时,实验不仅是一种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的直观手段,培养和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训练科学方法、
养成科学态度的有效途径。
三、化学实验发展性教学的基本模式
发展性教学是以激发学生情感为基础,让每个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为他们提供创造的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具体来说,化学实验发展性教学有两种基本模式:
1.演示实验的模式。演示实验不仅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化学概念、化学理论,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可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究心理、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因此,演示实验的设计更重视探索性和学生的自主参与机会,基本模式为:创设情境→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归纳应用创新。
创设情境指的是把学生置于研究现实未知的问题气氛中,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问题实质的学习活动,使学习成为有意义的学习,从而开动脑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出假设指的是学生为解决问题所提出的各种设想,要努力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提出假设,并思考验证其假设的方案。实验探究就是提出假设的设计实验方案并证明之。归纳应用创新就是通过实验对各种假设一一进行验证和探究,并归纳得出有关问题的结论,再把所学得的知识应用到解决问题实际中,并努力有所创新,达到学以致用。
2.学生实验的模式。学生实验是完全由学生亲自动手做的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教学形式。因此,学生实验要增加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改革创新的机会,基本模式为:实验预习→独立实验→改革创新。
实验预习就是指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出自己的实验方案,然后依据方案选择实验器材,并动手实验,教师不作指导,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并积极地去探索改进的方法;独立实验是指学生在实验预习中通过自己的摸索、探求、观察,产生疑问,在实验课上教师和同学先共同探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并重新对实验的原理、目的、步骤进行再认识和再设计,最后独立地完成实验;改革创新是指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完成实验后,鼓励学生再进实验室,对在实验过程中再次出现的问题作进一步的探索,重新设计更合理、更简捷的实验方案,等等②。
四、化学实验发展性教学的基本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环境。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尤其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及这种关系营造出的教学氛围和学习环境,是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基础条件。创设教学情境应遵循以下原则:(1)民主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相互的讨论、分析,建立师与生、生与生和谐友爱的关系,使学生经常伴有轻松感、快乐感、成功感,通过化学实验使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2)问题中心原则。化学实验是为了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把实验设计成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地去探索。(3)积极性原则。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动作等充满情感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和体验到教师的鼓励和信任,从而处于积极的心境状态,有助于学生的创造性才能的发挥③。
2.优化实验形式——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程度。发展性教学观认为教师只能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路人和指导者。教师只有使每个学生都最大程度地、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才能实际构建学生主体地位的最佳教学效果④。因此,实验教学必须优化实验形式——立足于做,以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程度,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一般可从两方面着手:改演示实验为师生合作实验和随堂实验。例如:在做“浓度、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可将演示实验改为教师操作、学生计时的师生合作实验;对一些操作比较简单、实验成功率较高、安全、现象明显的演示实验,可改为随堂实验,如“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实验。
3.重视实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性是主体性教学目标的最高境界。重视实验的探索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探索性实验是学生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抽象来获得结论的一种实验,主要通过“问题→实验事实→科学抽象→结论→应用”这一过程来体现。例如:教师提出问题“正盐的水溶液一定呈中性吗”?学生通过实验测定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NH4Cl、Na2CO3溶液的PH值,得出溶液分别呈中性、酸性、碱性,再经过科学抽象环节,则可得出结论是“正盐的水溶液不一定呈中性,与成盐的酸或碱的强弱有关”。那么应用在泡沫灭火器中,则有“Al2(SO4)3溶液是可以代替酸的”⑤。
4.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才能。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体现主体性的课堂教学应特别关注学生的个体体验,通过学生自我选择、自我监控、自我调节,形成自我学习能力⑥。因此在化学实验中,一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热心解决他们在实验中存在的困难,充分肯定对实验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二要通过合作实验、独立实验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的机会;三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不存在绝对意义的差生。化学实验要以其多彩的实现现象,真实的实验过程,造型独特、精致美观的化学实验仪器,符合科学的设计,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使每个学生都成为个性丰满和全面发展的人⑦。
[注释]
①孙大君.赞可夫“教学与发展”思想对物理实验教学的启示[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1(10):8-10.
②陆国志.高师化学教学论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大学化学,2004(4):15-19.
③刘志文.化学实验与创造教育[J].化学教育,2000(2):27-28.
④吴维宁.建构主义教学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5):37-39.
⑤曹文秀.化学实验教学与科学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培养[J].化学教学参考,2000(3):12-13.
⑥郑长龙,等.化学实验教学新视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8.
⑦朱嘉泰,李俊.化学教学艺术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45-46.
[关键词]发展性教学 化学实验 应用 原则 模式
[作者简介]郭鹏(1972- ),男,河南潢川人,信阳师范学院讲师,南京师范大学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化学教学与研究。(河南信阳464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一体化研究”(项目编号:2007-JKGHAZ-124)、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高等学校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项目编号:2006FJJ041)和信阳师范学院校级基础教育研究项目“面向基础教育的高师化学学科实验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06-JC-1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33-0150-01
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主体,在化学学科素质教育的落实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要改变教师单纯给予的思想,确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的思想,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更要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为此本文着重探讨了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以促进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发展为宗旨的发展性教学模式。
一、发展性教学的理论基础
发展性教学是现代的一种教育思想,即在课堂教学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各项教学活动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主动参与,才能体现其作用,收到“真实”的效果。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法”思想是前苏联教育家在“教学与发展相互关系”的实验中创立的,发展性教学方法强调“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这种教学方法将培养操作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的三大支柱,特别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这个重要前提①。
二、发展性教学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实施发展性教学的前提。化学实验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并支持他们就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和结论展开讨论和辩论;引导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迷信教本,勇于“别出心裁”和“标新立异”;允许并支持学生对实验过程发表不同见解,对其中科学合理的部分给予充分肯定,对其中错误的部分也要在认真解释的同时允许其暂时“想不通”而有所保留。
2.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一是指教学内容必须是正确的和科学的,二是指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科学的态度。实验是研究自然科学的重要手段,因此,实验的内容和方法必须是科学的。同时,实验不仅是一种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的直观手段,培养和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训练科学方法、
养成科学态度的有效途径。
三、化学实验发展性教学的基本模式
发展性教学是以激发学生情感为基础,让每个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为他们提供创造的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具体来说,化学实验发展性教学有两种基本模式:
1.演示实验的模式。演示实验不仅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化学概念、化学理论,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可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究心理、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因此,演示实验的设计更重视探索性和学生的自主参与机会,基本模式为:创设情境→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归纳应用创新。
创设情境指的是把学生置于研究现实未知的问题气氛中,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问题实质的学习活动,使学习成为有意义的学习,从而开动脑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出假设指的是学生为解决问题所提出的各种设想,要努力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提出假设,并思考验证其假设的方案。实验探究就是提出假设的设计实验方案并证明之。归纳应用创新就是通过实验对各种假设一一进行验证和探究,并归纳得出有关问题的结论,再把所学得的知识应用到解决问题实际中,并努力有所创新,达到学以致用。
2.学生实验的模式。学生实验是完全由学生亲自动手做的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教学形式。因此,学生实验要增加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改革创新的机会,基本模式为:实验预习→独立实验→改革创新。
实验预习就是指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出自己的实验方案,然后依据方案选择实验器材,并动手实验,教师不作指导,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并积极地去探索改进的方法;独立实验是指学生在实验预习中通过自己的摸索、探求、观察,产生疑问,在实验课上教师和同学先共同探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并重新对实验的原理、目的、步骤进行再认识和再设计,最后独立地完成实验;改革创新是指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完成实验后,鼓励学生再进实验室,对在实验过程中再次出现的问题作进一步的探索,重新设计更合理、更简捷的实验方案,等等②。
四、化学实验发展性教学的基本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环境。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尤其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及这种关系营造出的教学氛围和学习环境,是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基础条件。创设教学情境应遵循以下原则:(1)民主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相互的讨论、分析,建立师与生、生与生和谐友爱的关系,使学生经常伴有轻松感、快乐感、成功感,通过化学实验使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2)问题中心原则。化学实验是为了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把实验设计成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地去探索。(3)积极性原则。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动作等充满情感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和体验到教师的鼓励和信任,从而处于积极的心境状态,有助于学生的创造性才能的发挥③。
2.优化实验形式——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程度。发展性教学观认为教师只能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路人和指导者。教师只有使每个学生都最大程度地、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才能实际构建学生主体地位的最佳教学效果④。因此,实验教学必须优化实验形式——立足于做,以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程度,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一般可从两方面着手:改演示实验为师生合作实验和随堂实验。例如:在做“浓度、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可将演示实验改为教师操作、学生计时的师生合作实验;对一些操作比较简单、实验成功率较高、安全、现象明显的演示实验,可改为随堂实验,如“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实验。
3.重视实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性是主体性教学目标的最高境界。重视实验的探索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探索性实验是学生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抽象来获得结论的一种实验,主要通过“问题→实验事实→科学抽象→结论→应用”这一过程来体现。例如:教师提出问题“正盐的水溶液一定呈中性吗”?学生通过实验测定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NH4Cl、Na2CO3溶液的PH值,得出溶液分别呈中性、酸性、碱性,再经过科学抽象环节,则可得出结论是“正盐的水溶液不一定呈中性,与成盐的酸或碱的强弱有关”。那么应用在泡沫灭火器中,则有“Al2(SO4)3溶液是可以代替酸的”⑤。
4.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才能。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体现主体性的课堂教学应特别关注学生的个体体验,通过学生自我选择、自我监控、自我调节,形成自我学习能力⑥。因此在化学实验中,一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热心解决他们在实验中存在的困难,充分肯定对实验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二要通过合作实验、独立实验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的机会;三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不存在绝对意义的差生。化学实验要以其多彩的实现现象,真实的实验过程,造型独特、精致美观的化学实验仪器,符合科学的设计,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使每个学生都成为个性丰满和全面发展的人⑦。
[注释]
①孙大君.赞可夫“教学与发展”思想对物理实验教学的启示[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1(10):8-10.
②陆国志.高师化学教学论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大学化学,2004(4):15-19.
③刘志文.化学实验与创造教育[J].化学教育,2000(2):27-28.
④吴维宁.建构主义教学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5):37-39.
⑤曹文秀.化学实验教学与科学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培养[J].化学教学参考,2000(3):12-13.
⑥郑长龙,等.化学实验教学新视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8.
⑦朱嘉泰,李俊.化学教学艺术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