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礼仪,是一种行为规范,是衡量一个人品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礼仪是思想道德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应掌握和不断提高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礼仪规范,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能用礼仪规范和思想道德修养来规范和要求自己,成为真正的、名副其实的国家栋梁。
【关键词】:大学生 礼仪修养 思想道德教育
一、大学生礼仪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现状
知书达理,以礼待人,应当是大学生的一项基本思想道德修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礼仪修养,决定着他们的行为。目前,大学生的言行举止普遍存在不够文明,礼仪礼节礼貌缺失现象,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普遍存在,甚至还存在很多与大学生礼仪修养、道德修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悖的现象。例如,在人际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不会问候别人、不会谦让、不懂尊敬长辈、不懂与他人相处等缺乏基本交往礼仪的现象;在公共场合,占座、插队、大声喧哗、随地吐痰和乱扔垃圾、浪费水电、情侣举止过度亲密等缺乏公共礼仪和自我约束的行为;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占用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座位,不给需要帮助的人群让座等公共道德缺乏的现象;在校园内,迟到早退旷课、上课吃东西、破坏公物、考试作弊、图书馆和自习室等公共场所占座、言语粗俗、无视校纪校规、等缺乏礼仪和道德修养的行为。
二、大学生礼仪修养和思想道德教育欠佳的原因
(一)过度溺爱,家庭礼仪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疏失。目前,各高校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生活安定,生活质量良好,没有经历过太多困难。而家长过分注重子女的升学和才艺教育,忽视了对子女价值观、人格的培养和文明礼仪等方面的教育;且过度溺爱和保护子女,事事为其考虑周全,逐渐养成了子女过分依赖他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与“尊重他人,严于利己”的基本礼仪和道德要求背道而驰。造成了他们不懂如何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共处,不懂宽容和理解他人,缺少谦让的品质,缺乏团队合作、集体荣誉和服务精神。
(二)学校在礼仪教育上的缺失。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中小学教育以升学教育为主,对于学生礼仪知识的教育、礼仪习惯的培养和思想道德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而进入大学后,高校以职业教育为主,注重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传授,对学生的德育、礼仪的教育和文明礼仪等行为规范的管理较为松懈,且大部分高校没有将礼仪教育纳入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中,更没有设置专职管理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机构和人员,而是将礼仪教育作为选修课程,疏忽了大学生礼仪修养的提升,导致了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现代社会的要求出现脱节。
(三)大学生自身不注重礼仪习惯的养成和礼仪修养的提升。当代大学生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重视个人外在形象的塑造,忽视了文明礼仪的培养和礼仪修养的提升。且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部分学生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存在排斥礼仪学习的心理;而部分大学生觉得当下正是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礼仪的行为规范会束缚个性;即使有的学生认识到礼仪的重要性了,也没能自觉养成良好礼仪习惯和自觉提升自身礼仪修养,更没有将礼仪知识付诸于社会实践。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礼仪修养水平的低下。
三、提高大学生礼仪修养和思想道德教育途径
(一)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必须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开展现代礼仪教育,提升大学生礼仪修养,必须将礼仪教育纳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寓礼于德,实现教书育人。系统的课堂礼仪教育是增强当代大学生礼仪知识和提高礼仪修养的有效途径。高校要转变思想,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將礼仪教育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在德育中传授礼仪知识,在教书育人中渗透礼仪教育和德育,树立并宣传“大礼仪,大德育,大思政”观念,广泛开设“礼仪修养”课程,使之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必修课。高校教师倡导人人讲知识、讲礼仪、讲思想道德教育,在授课中潜移默化传授礼仪知识,进行思想引导和道德教育,营造礼仪教育的环境和氛围。
(二)分年级、分专业开设礼仪课程,教育大学生“知礼”“守礼”“行礼”,提高大学生礼仪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课堂教学是系统的学习礼仪知识的主要渠道,通过课堂的系统学习,让学生明确文明行为和不文明行为的判断标准,为学生正确的 “知礼”和“行礼”奠定基础。同时,通过系统的礼仪学习,不断提高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引导大学生学会辨别行为举止的善恶美丑,主动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礼仪课程的设置,可分年级开展,例如针对低年级学生,礼仪课着重进行校园礼仪、现代公共场合礼仪、个人仪态等基础礼仪教育,使大学生能熟练掌握礼仪规范,正确树立礼仪意识;而针对高年级学生,可根据专业开设针对性较强的礼仪课程,如《酒店服务礼仪》等,或以专题讲座、培训的形式,进行商务礼仪、求职礼仪方面的培训和实践,强化学生的礼仪意识和行业礼仪教育,以便学生能更好的运用礼仪,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礼仪修养。
(三)抓好大学生校园礼仪行为建设,引导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礼仪教育、礼仪修养和思想道德教育要做到知行并重,将礼仪行为和道德规范逐渐转变成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营造良好的校园礼仪氛围,倡导人人学礼、人人讲礼、人人用礼,在宿舍行待客礼、在教室行课堂礼、在食堂行餐饮礼、在图书馆和户外行公共礼仪,用氛围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寓教于环境,寓教于日常,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胡俊峰.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4(48):66-67.
【2】臧义光.当代大学生礼仪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3】 刘娜,苏楚涵.大学生礼仪修养与思想道德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 礼仪修养 思想道德教育
一、大学生礼仪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现状
知书达理,以礼待人,应当是大学生的一项基本思想道德修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礼仪修养,决定着他们的行为。目前,大学生的言行举止普遍存在不够文明,礼仪礼节礼貌缺失现象,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普遍存在,甚至还存在很多与大学生礼仪修养、道德修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悖的现象。例如,在人际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不会问候别人、不会谦让、不懂尊敬长辈、不懂与他人相处等缺乏基本交往礼仪的现象;在公共场合,占座、插队、大声喧哗、随地吐痰和乱扔垃圾、浪费水电、情侣举止过度亲密等缺乏公共礼仪和自我约束的行为;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占用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座位,不给需要帮助的人群让座等公共道德缺乏的现象;在校园内,迟到早退旷课、上课吃东西、破坏公物、考试作弊、图书馆和自习室等公共场所占座、言语粗俗、无视校纪校规、等缺乏礼仪和道德修养的行为。
二、大学生礼仪修养和思想道德教育欠佳的原因
(一)过度溺爱,家庭礼仪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疏失。目前,各高校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生活安定,生活质量良好,没有经历过太多困难。而家长过分注重子女的升学和才艺教育,忽视了对子女价值观、人格的培养和文明礼仪等方面的教育;且过度溺爱和保护子女,事事为其考虑周全,逐渐养成了子女过分依赖他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与“尊重他人,严于利己”的基本礼仪和道德要求背道而驰。造成了他们不懂如何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共处,不懂宽容和理解他人,缺少谦让的品质,缺乏团队合作、集体荣誉和服务精神。
(二)学校在礼仪教育上的缺失。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中小学教育以升学教育为主,对于学生礼仪知识的教育、礼仪习惯的培养和思想道德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而进入大学后,高校以职业教育为主,注重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传授,对学生的德育、礼仪的教育和文明礼仪等行为规范的管理较为松懈,且大部分高校没有将礼仪教育纳入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中,更没有设置专职管理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机构和人员,而是将礼仪教育作为选修课程,疏忽了大学生礼仪修养的提升,导致了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现代社会的要求出现脱节。
(三)大学生自身不注重礼仪习惯的养成和礼仪修养的提升。当代大学生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重视个人外在形象的塑造,忽视了文明礼仪的培养和礼仪修养的提升。且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部分学生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存在排斥礼仪学习的心理;而部分大学生觉得当下正是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礼仪的行为规范会束缚个性;即使有的学生认识到礼仪的重要性了,也没能自觉养成良好礼仪习惯和自觉提升自身礼仪修养,更没有将礼仪知识付诸于社会实践。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礼仪修养水平的低下。
三、提高大学生礼仪修养和思想道德教育途径
(一)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必须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开展现代礼仪教育,提升大学生礼仪修养,必须将礼仪教育纳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寓礼于德,实现教书育人。系统的课堂礼仪教育是增强当代大学生礼仪知识和提高礼仪修养的有效途径。高校要转变思想,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將礼仪教育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在德育中传授礼仪知识,在教书育人中渗透礼仪教育和德育,树立并宣传“大礼仪,大德育,大思政”观念,广泛开设“礼仪修养”课程,使之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必修课。高校教师倡导人人讲知识、讲礼仪、讲思想道德教育,在授课中潜移默化传授礼仪知识,进行思想引导和道德教育,营造礼仪教育的环境和氛围。
(二)分年级、分专业开设礼仪课程,教育大学生“知礼”“守礼”“行礼”,提高大学生礼仪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课堂教学是系统的学习礼仪知识的主要渠道,通过课堂的系统学习,让学生明确文明行为和不文明行为的判断标准,为学生正确的 “知礼”和“行礼”奠定基础。同时,通过系统的礼仪学习,不断提高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引导大学生学会辨别行为举止的善恶美丑,主动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礼仪课程的设置,可分年级开展,例如针对低年级学生,礼仪课着重进行校园礼仪、现代公共场合礼仪、个人仪态等基础礼仪教育,使大学生能熟练掌握礼仪规范,正确树立礼仪意识;而针对高年级学生,可根据专业开设针对性较强的礼仪课程,如《酒店服务礼仪》等,或以专题讲座、培训的形式,进行商务礼仪、求职礼仪方面的培训和实践,强化学生的礼仪意识和行业礼仪教育,以便学生能更好的运用礼仪,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礼仪修养。
(三)抓好大学生校园礼仪行为建设,引导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礼仪教育、礼仪修养和思想道德教育要做到知行并重,将礼仪行为和道德规范逐渐转变成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营造良好的校园礼仪氛围,倡导人人学礼、人人讲礼、人人用礼,在宿舍行待客礼、在教室行课堂礼、在食堂行餐饮礼、在图书馆和户外行公共礼仪,用氛围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寓教于环境,寓教于日常,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胡俊峰.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4(48):66-67.
【2】臧义光.当代大学生礼仪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3】 刘娜,苏楚涵.大学生礼仪修养与思想道德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