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多脉冲直接电刺激在运动区病变切除术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1a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高频多脉冲直接皮质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dcMEPs)、皮质下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scrtMEPs)及持续dcMEPs监测在皮质运动区病变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8例皮质运动区占位性病变患者,刺激前应用体感诱发电位(SEP)翻转定位中央沟,然后应用dcMEPs定位运动区、scrtMEPs测定皮质脊髓束,并采用持续dcMEPs监测以协助皮质运动区病变的切除,以术后3个月患者的运动障碍为评价指标,结合肌肉复合动作电位(CMEP)比较CMEP有不同程度下降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

结果

11例CMEP波幅下降≥50%,其中9例遗留永久性运动障碍;27例CMEP波幅下降<50%,其中3例遗留永久性运动障碍。以CMEP波幅下降50%为界线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遗留永久性运动障碍者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该结果提示,CMEP波幅下降≥50%,预示术后永久性运动障碍;CMEP波幅下降<50%,预示术后运动功能正常或短暂性运动障碍。

结论

dcMEPs和scrtMEPs是确定大脑皮质功能区及皮质下运动传导通路重要的定位手段;持续dcMEPs监测是术中保护皮质功能区及皮质脊髓束的重要手段,可用于协助功能区病变的手术切除及预测术后运动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筛选与斜坡脊索瘤骨侵袭程度相关的蛋白。方法收集起源于蝶岩交界区斜坡脊索瘤患者的肿瘤标本,共35例。12例行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蛋白质组学试验(试验组),23例行免疫组化染色验证(验证组)。依照骨侵袭程度分型,试验组中膨胀内生型(Ⅰ型)和外生型(Ⅱ型)各6例;验证组Ⅰ和Ⅱ型分别有10例和13例。试验组应用iTRAQ法行差异蛋白检测,应用Panther软件行Gene Ontolo
目的探讨以肉芽肿包裹性压迫为特征的椎管内结核性肉芽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15例椎管内结核性肉芽肿患者,均行病变所在节段全椎板减压术加结核性肉芽肿部分切除术,开放硬脊膜沟通椎管内外血运。术后继续应用抗结核药物 ≥ 1年。结果15例患者手术区域共涉及1~7个节段,最高为枕颈交接部位,最低为腰1节段;肉芽肿长度3~16 cm。病变组织主要位于髓外蛛网膜下腔,平
期刊
目的探讨下调胶质瘤细胞株LN229中XB130的表达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LN229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无义序列siRNA转染组和XB130 siRNA转染组进行细胞培养,细胞转染siRNA后,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XB130的表达情况;用MTT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结果转染siRNA后,对照组、无义序列siRNA转染组、XB13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转移因子作为免疫增强剂抑制脑干胶质瘤生长的作用。方法通过立体定向技术制备成年Wistar大鼠C6脑干胶质瘤模型。提取胶质瘤模型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制备转移因子。将20只Wistar幼鼠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0 h分别予以生理盐水和转移因子溶液灌胃。24 h后制备幼鼠C6脑干胶质瘤模型。通过MRI检查鉴定胶质瘤模型并测量两组肿瘤体积,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法分别检测24 h和96 h两组外周血C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