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渔业发展过程中的巨大成就都是伴随着渔业科技的不断进步而取得的。我国渔业科技工作始终围绕着加快渔业-生产发展,提高渔业产业科技含量这一主题,积极加强渔业科技队伍和渔业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使先进实用的技术能及时得到应用和普及,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水域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据统计,我国目前科技进步对渔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50%以上。渔业的科技进步离不开渔业科技队伍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继续教育是对专业技术人员不断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及提高能力的一种追加教育,是培养和造成人才的有效方式之一。
目前,我国渔业正处在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的重要时期,随着“十二五”渔业的规划和低碳渔业的发展,做好渔业继续教育,显得尤其重要。本文的作者将从正视现代渔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正确分析施教对象、重视继续教育需求、抓住渔业继续教育重点、明确继续教育内容,并展望渔业继续教育未来,做好继续教育规划等几方面阐述如何以继续教育助力渔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继续教育;渔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渔业发展过程中的巨大成就都是伴随着渔业科技的不断进步而取得的。我国渔业科技工作始终围绕着加快渔业生产发展,提高渔业产业科技含量这一主题,在广泛开展基础研究的同时,集中力量针对渔业生产发展中的主要技术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并积极加强渔业科技队伍和渔业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使先进实用的技术能及时得到应用和普及,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水域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20世纪70年代,栉孔扇贝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使得海水贝类养殖迅速兴起;80年代,中国对虾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催生了甲壳类养殖产业;90年代,网箱、流水养殖鱼等集约化养殖技术的确立,推动了养殖业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本世纪初开始的海水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技术试验成功,也推动了我国水产养殖业更快更好发展。据统计,我国目前科技进步对渔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50%以上。
渔业的科技进步离不开渔业科技队伍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胡锦涛主席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要求我们:“要把促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作为科协组织的重要任务”。继续教育是对专业技术人员不断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及提高能力的一种追加教育,是培养和造成人才的有效方式之一。
目前,我国渔业正处在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的重要时期, “十二五”渔业发展,既立足于渔业产业的发展,又要超越传统产业的局限,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渔业从业人员的科学素养是渔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其总体水平决定着渔业的综合实力高低,影响着渔业的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更影响着渔业现代化的进程。在这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做好渔业继续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一、正视现代渔业发展的主要任务,重视继续教育需求
(一)渔业发展的新形势需要继续教育
科技进步为推动我国渔业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只是一个渔业大国,还不是渔业强国。我们应当看到,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和国内外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渔业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基础设施、科技水平、资源环境等生产条件与现代渔业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气候变化和极端灾害增多以及国际形势变化对渔业安全生产的威胁不断增加;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消除,对国际市场和资源储存较高的养殖、加工和远洋渔业面临重重难关。
面对着新的形势,我们需要通过继续教育,站在保障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研究解决渔业科技发展问题,加快渔业科技创新,推动渔业科技发展。
(二)渔业人才的发展需要继续教育
未来的15~20年,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产品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在海洋捕捞产量增长不大甚至萎缩的情况下,水产品的供应将主要依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水产科技人员肩负着更加重大的责任。
从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布局结构和发展潜力看,大的格局不变,其产量仍将保持低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水产养殖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将由目前的64%上升到70%以上。考虑到海水养殖业占用的资源将越来越受到其它产业发展的挤压,其增产潜力将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关键在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要素。渔业人才是现代渔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引领者,是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继续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手段之一,做好水产继续教育,做好水产各层次人才的培养,就是对渔业发展的未来做出贡献。
二、正确分析施教对象,是做好继续教育的前提
(一)水产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需要继续教育
现代渔业成为世界渔业发展的趋势,随着信息技术在渔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水产学科与其它学科相互交叉融合。生物技术在渔业水产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提高了水产技术创新能力。在新的形势下,广大水产科技人员产生了强烈的紧迫感,对继续教育的呼声和愿望比较迫切。
(二)水产技术推广队伍的建设需要继续教育
对于全国1302万渔业生产劳动者来说,一方面水产技术推广队伍技术人员偏少,另一方面水产技术推广人员的知识水平偏低,知识结构不合理、老化,需求通过继续教育补充水产科技知识,提高技术推广能力和效率。
(三)渔业劳动力群体的科学素质提高需要继续教育
据统计,2008年我国从事渔业生产的劳动力为1302万人。受教育年限低、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的局限,造成科学技术应用能力低下,先进渔业技术及成果不能迅速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因此,必须加大力度对渔业劳动群体实施继续教育。
(四)渔民转产转业需要继续教育
我国近海渔业捕捞资源急剧下降,一部分近海渔民必须转产转业。为使转产转业渔民迅速进入新的生产领域,必须加大对其实施继续教育培训的力度,尽快掌握新的生产生活技术。
(五)农(渔)业干部理念更新需要继续教育
随着我国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渔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进程加快,渔业干部队伍必须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拓宽思路,掌握现代技术和科技发展趋势,创新工作方法,正确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
三、抓住渔业继续教育重点,明确继续教育内容
(一)做好高端人才继续教育,助力渔业可持续发展
提高渔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引领和支撑现代渔业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渔业的工作重点。做好高端继续教育,有助于进一步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加快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团队,尽快形成一支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渔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有助于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 做好国家科技支撑、行业科研专项、 “948”引进计划、跨越计划及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等渔业项目;有助于紧扣渔业发展重大技术需求,瞄准渔业生产技术瓶颈,针对科技成果转化难题,不断增强我国渔业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
(二)做好技术推广人员继续教育,助力渔业可持续发展
成果转化率低,科技与产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渔业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能力弱、技术成果产业化程度低,依然是制约我国渔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尽管每年都有几百项渔业科技成果问世,但真正在渔业生产和管理中得到应用的比例还不高,渔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入户率相对较低,存在着科技与生产“两张皮”的现象。按照农业部渔业局制定的科技计划,到2020年要形成结构完整、运行高效的渔业科技创新体系,渔业科技的整体实力要进入世界前列。渔业科技投入得到较快增长,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均达到63%以上,实现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的转变。因此,做好继续教育,加快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技术推广人员,尽快形成一支适应现代渔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水产技术推广队伍和渔区实用人才队伍是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三)做好渔民的继续教育,助力渔业可持续发展
渔民的继续教育意义重大,过去如此,现在更是如此。
一是做好继续教育,通过大力开展渔业实用技术培训,让广大渔民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掌握农业实用新技术,大力培养有文化、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渔民,使他们逐步走上依靠科技致富的道路,有利于推动渔村科技进步,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
二是继续教育扩大渔民就业门路,有利于保障渔村的社会稳定。随着渔业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渔业资源的衰退,渔村中出现了许多失船渔民、转产渔民。继续教育紧紧围绕渔民转产转业,搞好岗位技能培训,如轮机海运、深水网箱养殖、远洋涉外知识培训等,为解决这一部分渔民、渔民的就业上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是继续教育培养一大批科技致富带头人,推动(农)渔村经济的发展。通过继续教育,在农村造就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科技致富带头人。这些渔业科技致富带头人在普及科技文化知识、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积极推进将渔民科技培训工作纳入全国农民科技培训体系,开展渔业科技教育培训,建立渔民教育培训网络系统,不断提高渔民的科技素质和水平,是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础工作,也是最困难的工作。
四、展望渔业继续教育未来,做好继续教育规划
中长期渔业科技发展规划前期战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渔业科技综合实力在国际上总体处于中上水平,其中,水产养殖业的应用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池塘养殖等部分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在基础研究领域落后于发达国家;捕捞业在技术和装备水平上均落后于世界渔业发达国家水平,特别是选择性捕捞技术明显滞后;水产品加工技术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总体上与世界先进水平保持同步,但原创性技术明显不足。要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继续教育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做好渔业的继续教育,规划是必不可少的。
(一)整合继续教育资源,进行行业统筹规划
目前,我国共有地市级以上渔业科研机构127个,涉及水产学科的院校10多个。由于这些机构分属不同条块,缺乏统一的继续教育规划和指导,难以形成合力做好重点人群的继续教育工作。许多水产院校虽然设立了继续教育专业,但培训的立项选题与产业发展需求结合不够紧密。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水产推广机构和水产学会、协会都在做培训工作,但没有一个统一的行业规划。因此,要做好渔业继续教育,急需政府主管部门整合继续教育资源,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分工。
(二)突出继续教育重点,进行创新人才培养
继续教育的重点是要加快各个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是进一步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加快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团队,尽快形成一支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渔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二是加快培养一批通晓业务、擅长管理、具有战略眼光和全球视野的管理人才,尽快形成一支适应全球化竞争的管理人才队伍;
三是加快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技术推广人员和科技示范户,尽快形成一支适应现代渔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水产技术推广队伍和渔区实用人才队伍。
(三)围绕渔业发展中心,创新继续教育思路
在今年的全国渔业工作会上,政府把大力推进资源养护,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作为渔业发展的基本目标。渔业是个高耗能行业,渔船多且老旧落后,渔船废气排放和传统养殖方式的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今后一段时期,继续教育工作必须从促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大局出发,全面推进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节能减排工作。要积极开展渔船节能减排的新技术培训、水产健康养殖的新技术培训,要积极研修和引进国外新技术、新工艺,提高水产品加工综合利用,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最重要的是要在继续教育中宣传和树立新理念,为实现我国减排行动目标,为渔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闫冬
目前,我国渔业正处在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的重要时期,随着“十二五”渔业的规划和低碳渔业的发展,做好渔业继续教育,显得尤其重要。本文的作者将从正视现代渔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正确分析施教对象、重视继续教育需求、抓住渔业继续教育重点、明确继续教育内容,并展望渔业继续教育未来,做好继续教育规划等几方面阐述如何以继续教育助力渔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继续教育;渔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渔业发展过程中的巨大成就都是伴随着渔业科技的不断进步而取得的。我国渔业科技工作始终围绕着加快渔业生产发展,提高渔业产业科技含量这一主题,在广泛开展基础研究的同时,集中力量针对渔业生产发展中的主要技术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并积极加强渔业科技队伍和渔业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使先进实用的技术能及时得到应用和普及,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水域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20世纪70年代,栉孔扇贝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使得海水贝类养殖迅速兴起;80年代,中国对虾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催生了甲壳类养殖产业;90年代,网箱、流水养殖鱼等集约化养殖技术的确立,推动了养殖业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本世纪初开始的海水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技术试验成功,也推动了我国水产养殖业更快更好发展。据统计,我国目前科技进步对渔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50%以上。
渔业的科技进步离不开渔业科技队伍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胡锦涛主席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要求我们:“要把促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作为科协组织的重要任务”。继续教育是对专业技术人员不断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及提高能力的一种追加教育,是培养和造成人才的有效方式之一。
目前,我国渔业正处在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的重要时期, “十二五”渔业发展,既立足于渔业产业的发展,又要超越传统产业的局限,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渔业从业人员的科学素养是渔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其总体水平决定着渔业的综合实力高低,影响着渔业的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更影响着渔业现代化的进程。在这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做好渔业继续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一、正视现代渔业发展的主要任务,重视继续教育需求
(一)渔业发展的新形势需要继续教育
科技进步为推动我国渔业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只是一个渔业大国,还不是渔业强国。我们应当看到,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和国内外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渔业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基础设施、科技水平、资源环境等生产条件与现代渔业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气候变化和极端灾害增多以及国际形势变化对渔业安全生产的威胁不断增加;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消除,对国际市场和资源储存较高的养殖、加工和远洋渔业面临重重难关。
面对着新的形势,我们需要通过继续教育,站在保障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研究解决渔业科技发展问题,加快渔业科技创新,推动渔业科技发展。
(二)渔业人才的发展需要继续教育
未来的15~20年,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产品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在海洋捕捞产量增长不大甚至萎缩的情况下,水产品的供应将主要依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水产科技人员肩负着更加重大的责任。
从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布局结构和发展潜力看,大的格局不变,其产量仍将保持低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水产养殖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将由目前的64%上升到70%以上。考虑到海水养殖业占用的资源将越来越受到其它产业发展的挤压,其增产潜力将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关键在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要素。渔业人才是现代渔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引领者,是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继续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手段之一,做好水产继续教育,做好水产各层次人才的培养,就是对渔业发展的未来做出贡献。
二、正确分析施教对象,是做好继续教育的前提
(一)水产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需要继续教育
现代渔业成为世界渔业发展的趋势,随着信息技术在渔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水产学科与其它学科相互交叉融合。生物技术在渔业水产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提高了水产技术创新能力。在新的形势下,广大水产科技人员产生了强烈的紧迫感,对继续教育的呼声和愿望比较迫切。
(二)水产技术推广队伍的建设需要继续教育
对于全国1302万渔业生产劳动者来说,一方面水产技术推广队伍技术人员偏少,另一方面水产技术推广人员的知识水平偏低,知识结构不合理、老化,需求通过继续教育补充水产科技知识,提高技术推广能力和效率。
(三)渔业劳动力群体的科学素质提高需要继续教育
据统计,2008年我国从事渔业生产的劳动力为1302万人。受教育年限低、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的局限,造成科学技术应用能力低下,先进渔业技术及成果不能迅速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因此,必须加大力度对渔业劳动群体实施继续教育。
(四)渔民转产转业需要继续教育
我国近海渔业捕捞资源急剧下降,一部分近海渔民必须转产转业。为使转产转业渔民迅速进入新的生产领域,必须加大对其实施继续教育培训的力度,尽快掌握新的生产生活技术。
(五)农(渔)业干部理念更新需要继续教育
随着我国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渔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进程加快,渔业干部队伍必须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拓宽思路,掌握现代技术和科技发展趋势,创新工作方法,正确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
三、抓住渔业继续教育重点,明确继续教育内容
(一)做好高端人才继续教育,助力渔业可持续发展
提高渔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引领和支撑现代渔业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渔业的工作重点。做好高端继续教育,有助于进一步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加快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团队,尽快形成一支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渔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有助于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 做好国家科技支撑、行业科研专项、 “948”引进计划、跨越计划及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等渔业项目;有助于紧扣渔业发展重大技术需求,瞄准渔业生产技术瓶颈,针对科技成果转化难题,不断增强我国渔业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
(二)做好技术推广人员继续教育,助力渔业可持续发展
成果转化率低,科技与产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渔业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能力弱、技术成果产业化程度低,依然是制约我国渔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尽管每年都有几百项渔业科技成果问世,但真正在渔业生产和管理中得到应用的比例还不高,渔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入户率相对较低,存在着科技与生产“两张皮”的现象。按照农业部渔业局制定的科技计划,到2020年要形成结构完整、运行高效的渔业科技创新体系,渔业科技的整体实力要进入世界前列。渔业科技投入得到较快增长,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均达到63%以上,实现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的转变。因此,做好继续教育,加快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技术推广人员,尽快形成一支适应现代渔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水产技术推广队伍和渔区实用人才队伍是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三)做好渔民的继续教育,助力渔业可持续发展
渔民的继续教育意义重大,过去如此,现在更是如此。
一是做好继续教育,通过大力开展渔业实用技术培训,让广大渔民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掌握农业实用新技术,大力培养有文化、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渔民,使他们逐步走上依靠科技致富的道路,有利于推动渔村科技进步,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
二是继续教育扩大渔民就业门路,有利于保障渔村的社会稳定。随着渔业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渔业资源的衰退,渔村中出现了许多失船渔民、转产渔民。继续教育紧紧围绕渔民转产转业,搞好岗位技能培训,如轮机海运、深水网箱养殖、远洋涉外知识培训等,为解决这一部分渔民、渔民的就业上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是继续教育培养一大批科技致富带头人,推动(农)渔村经济的发展。通过继续教育,在农村造就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科技致富带头人。这些渔业科技致富带头人在普及科技文化知识、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积极推进将渔民科技培训工作纳入全国农民科技培训体系,开展渔业科技教育培训,建立渔民教育培训网络系统,不断提高渔民的科技素质和水平,是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础工作,也是最困难的工作。
四、展望渔业继续教育未来,做好继续教育规划
中长期渔业科技发展规划前期战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渔业科技综合实力在国际上总体处于中上水平,其中,水产养殖业的应用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池塘养殖等部分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在基础研究领域落后于发达国家;捕捞业在技术和装备水平上均落后于世界渔业发达国家水平,特别是选择性捕捞技术明显滞后;水产品加工技术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总体上与世界先进水平保持同步,但原创性技术明显不足。要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继续教育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做好渔业的继续教育,规划是必不可少的。
(一)整合继续教育资源,进行行业统筹规划
目前,我国共有地市级以上渔业科研机构127个,涉及水产学科的院校10多个。由于这些机构分属不同条块,缺乏统一的继续教育规划和指导,难以形成合力做好重点人群的继续教育工作。许多水产院校虽然设立了继续教育专业,但培训的立项选题与产业发展需求结合不够紧密。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水产推广机构和水产学会、协会都在做培训工作,但没有一个统一的行业规划。因此,要做好渔业继续教育,急需政府主管部门整合继续教育资源,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分工。
(二)突出继续教育重点,进行创新人才培养
继续教育的重点是要加快各个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是进一步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加快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团队,尽快形成一支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渔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二是加快培养一批通晓业务、擅长管理、具有战略眼光和全球视野的管理人才,尽快形成一支适应全球化竞争的管理人才队伍;
三是加快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技术推广人员和科技示范户,尽快形成一支适应现代渔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水产技术推广队伍和渔区实用人才队伍。
(三)围绕渔业发展中心,创新继续教育思路
在今年的全国渔业工作会上,政府把大力推进资源养护,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作为渔业发展的基本目标。渔业是个高耗能行业,渔船多且老旧落后,渔船废气排放和传统养殖方式的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今后一段时期,继续教育工作必须从促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大局出发,全面推进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节能减排工作。要积极开展渔船节能减排的新技术培训、水产健康养殖的新技术培训,要积极研修和引进国外新技术、新工艺,提高水产品加工综合利用,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最重要的是要在继续教育中宣传和树立新理念,为实现我国减排行动目标,为渔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闫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