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地理课是中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我国将中学地理课程的总目标定位为:通过中学地理课程的学习,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所以,地理课对于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好地理很有必要。地理环境空间广大,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地理关系错综复杂。学习地理尤其要注意学习方法,只有掌握好学习方法,才能化难为易,学得扎实而灵活。
【关键词】中学生 学习 地理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124-01
地理学科在现代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起着重要作用。既然地理如此重要,我们怎样才能学好地理呢?有些同学认为,地理不难,关键是记性好,只要死记硬背就行;还有的同学认为地理课没意思,除了背还是背。其实不然,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也是有规律可寻的,地理学也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些学习方法和技巧,我们就会学得既简单又有趣。
一、学习地理要明确概念
在学习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习,不能一知半解。因为地理概念是学习地理科学的基础,它是发现地理问题的基础,又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只有概念清楚了,才能准确判断、科学地运用地理逻辑推理问题。概念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学会使用课本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目录提示着全书的要领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二、学会使用地图
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地图是地理课区别于其他学科课程的突出特点,于是有人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良好用图习惯,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你就已经掌握了学习地理课的最重要的工具。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地图是地理学科独特的表达工具。它具有形象、直观的作用,又有综合的作用,可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可以进一步明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同时还要依照已有的地理知识填绘地图。
三、对地理事物特征要懂得綜合与联系
综合性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综合又是对地理事物特征的全面概括。例如:为什么亚马逊河流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首先概括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综合特征,然后体现各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即说明热带雨林不仅仅是纬度决定的,与大气环流、地形结构、洋流影响也有密切关系。西欧为什么成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所以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我们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分析问题,有计划地做一批综合性典型训练题。如:学习中国地理中的长江这个知识点时,就要围绕与长江相关性的各要素全方位拓展开,河流径流量与补给源、气候、地形、植被相关联系,径流量的过大或过小又会导致旱涝的发生,此外还要学习从自然因素到经济因素全面考虑问题的方法。总之,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要注意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归纳地理原理及规律
归纳推理是我们学习地理过程中获得知识的基本思维方式。从广博的地理知识中收取信息,并归纳分类,从特殊性的地理事物中归纳出普遍性的规律。如通过观察,分析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大洋的洋流系统后,根据分布和成因,可归纳出:(1)每个大洋都有完整的洋流系统;(2)除印度洋北部外,各洋流在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呈顺时针方向(反气旋型)运动,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运动;(3)在中、低纬度海区,每个环流系统的西部都是暖流,东部都是寒流。上述结论,就是通过对三大洋洋流分析后,归纳得出来的一个普遍规律。
五、文理交融,学法兼用
在高中的各门课程中,地理与其它学科相比,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文理交融。它既有理科的严密性与逻辑性,又具有文科的形象生动与灵活。因此,学习高中地理就要针对不同的内容,分别采用理科或文科的学习方法。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包括宇宙、大气、海洋、陆地等,主要属于理科内容。特别是其中的地球运动及时间计算、太阳高度角、各种日照图以及气候、洋流、各种等值线图等内容,具有鲜明的理科特点,需要较多的逻辑思维。学习时,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应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主要属于文科内容,适合采用偏重文科的学习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非常重要。学习时要多看书,熟悉和掌握知识要点;会看书,把握教材的脉络和主要思想、观点;还要多思多想,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看法。学习人文地理侧重于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
总之,地理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对于中学生来说,要学好地理还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逐渐养成的。学习是他们的中心任务,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十分重要,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还应养成各科的学习习惯。从地理学科来讲,通过二十多年的地理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也应该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陈宝亭.高中学生地图能力培养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
[2]周莉.如何学好地理[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4:96-97.
[3]白续远.浅谈高中地理课堂的探究式学习方法[J].学苑教育,2014,14:26.
【关键词】中学生 学习 地理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124-01
地理学科在现代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起着重要作用。既然地理如此重要,我们怎样才能学好地理呢?有些同学认为,地理不难,关键是记性好,只要死记硬背就行;还有的同学认为地理课没意思,除了背还是背。其实不然,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也是有规律可寻的,地理学也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些学习方法和技巧,我们就会学得既简单又有趣。
一、学习地理要明确概念
在学习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习,不能一知半解。因为地理概念是学习地理科学的基础,它是发现地理问题的基础,又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只有概念清楚了,才能准确判断、科学地运用地理逻辑推理问题。概念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学会使用课本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目录提示着全书的要领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二、学会使用地图
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地图是地理课区别于其他学科课程的突出特点,于是有人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良好用图习惯,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你就已经掌握了学习地理课的最重要的工具。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地图是地理学科独特的表达工具。它具有形象、直观的作用,又有综合的作用,可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可以进一步明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同时还要依照已有的地理知识填绘地图。
三、对地理事物特征要懂得綜合与联系
综合性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综合又是对地理事物特征的全面概括。例如:为什么亚马逊河流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首先概括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综合特征,然后体现各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即说明热带雨林不仅仅是纬度决定的,与大气环流、地形结构、洋流影响也有密切关系。西欧为什么成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所以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我们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分析问题,有计划地做一批综合性典型训练题。如:学习中国地理中的长江这个知识点时,就要围绕与长江相关性的各要素全方位拓展开,河流径流量与补给源、气候、地形、植被相关联系,径流量的过大或过小又会导致旱涝的发生,此外还要学习从自然因素到经济因素全面考虑问题的方法。总之,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要注意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归纳地理原理及规律
归纳推理是我们学习地理过程中获得知识的基本思维方式。从广博的地理知识中收取信息,并归纳分类,从特殊性的地理事物中归纳出普遍性的规律。如通过观察,分析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大洋的洋流系统后,根据分布和成因,可归纳出:(1)每个大洋都有完整的洋流系统;(2)除印度洋北部外,各洋流在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呈顺时针方向(反气旋型)运动,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运动;(3)在中、低纬度海区,每个环流系统的西部都是暖流,东部都是寒流。上述结论,就是通过对三大洋洋流分析后,归纳得出来的一个普遍规律。
五、文理交融,学法兼用
在高中的各门课程中,地理与其它学科相比,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文理交融。它既有理科的严密性与逻辑性,又具有文科的形象生动与灵活。因此,学习高中地理就要针对不同的内容,分别采用理科或文科的学习方法。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包括宇宙、大气、海洋、陆地等,主要属于理科内容。特别是其中的地球运动及时间计算、太阳高度角、各种日照图以及气候、洋流、各种等值线图等内容,具有鲜明的理科特点,需要较多的逻辑思维。学习时,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应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主要属于文科内容,适合采用偏重文科的学习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非常重要。学习时要多看书,熟悉和掌握知识要点;会看书,把握教材的脉络和主要思想、观点;还要多思多想,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看法。学习人文地理侧重于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
总之,地理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对于中学生来说,要学好地理还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逐渐养成的。学习是他们的中心任务,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十分重要,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还应养成各科的学习习惯。从地理学科来讲,通过二十多年的地理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也应该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陈宝亭.高中学生地图能力培养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
[2]周莉.如何学好地理[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4:96-97.
[3]白续远.浅谈高中地理课堂的探究式学习方法[J].学苑教育,2014,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