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对顶岗实习企业和学生调查提炼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内涵,分析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将CDIO模式引入到教学中,重点讨论项目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等实施情况,逐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能力;CDIO教育模式
本文系湖北省武汉市市属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2013年度一般课题“基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机电类专业课程教学载体研究” (2013150)的部分成果。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大中鲜明地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武汉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建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利于创新资源的聚集、创新成果的转化、创新人才的成长,发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在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又启动了第三项国家工程——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深化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
一、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内涵
不同层次的人应该有不同意义下的创新,为提炼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内涵,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用人环境,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及对我系学生评价,2011年12月到2012年5月我系组织了由实习企业和学生本人参与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选取正在企业顶岗实习的机电08级三个班共109名学生,共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在同一企业顶岗实习的企业问卷部分只回收一份,学生问卷部分每个学生均需填写,按实际填写学生人数统计有效问卷份数。本问卷旨在了解学生创新能力,不同企业对创新理解各异,问卷中没有直接提出创新,而是通过设计的问题了解企业对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
(一) 调查问卷分析
1.学生顶岗实习行业及岗位
我校机电学生顶岗实习行业和岗位如表1和表2所示,其中主要以电子、机械制造类企业为主,其它行业主要是保险行业。在企业学生工作岗位以生产线操作工为主,少数学生实习期间转为质量管理、设备维修管理岗位,此数据统计是以学生实习结束时的岗位为准;在小型自动控制公司的4名学生从事的是接线、安装等工作,因都参与了公司的项目,故定为研发岗位;自主创业、保险公司、在企业从事与专业无关的行政工作定为其它岗位。
表1学生顶岗实习行业分布
就业行业 企业 小型自动控制公司 其它行业 自主创业
占学生人数比例(%) 90 4 4 2
表2学生顶岗实习岗位分布
就业岗位 生产线操作工 研发岗位 设备管理维修 其它
占学生人数比例(%) 80 4 6 10
2.企业调查问卷情况
同一企业顶岗实习的企业问卷部分只回收一份,本部分统计是按学生顶岗实习企业总数进行,共有效回收企业问卷70份。考虑到企业工作繁忙,为保证问卷的有效回收,给企业的问卷调查部分由我系老师根据对企业的的了解设计了客观选择题,可以多选,为保证调查的全面真实,选项中特设置了“其它”选项可由企业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填写。
学生在企业的上升通道如表3所示,此题可多选,在所有上升通道中占比例最大的调查中,各企业的选择如表4所示。所有企业都表示学生有机会从事班组长等基层管理人员、设备管理维修和行政部门工作,其它主要集中在高层管理人员和研发岗位,主要是以中小企业为主,说明中小企业为员工学历的在意程度要低于大型企业。
表4为是为对已毕业三年以上学生在不同企业上升通道的调查,此题为单选,学生最有可能从事的是设备管理维修工作和基层管理人员。
表3学生在企业上升通道
学生上升通道 基层管理人员 设备管理维修 行政部门 其它
占企业总数比例(%) 100 100 100 14
表4毕业三年后学生在上升通道占比例最大
学生上升通道比例最大 基层管理人员 设备管理维修 行政部门 其它
占企业总数比例(%) 55 45 0 0
表5为企业选拔人才是最看重员工哪些方面,此题为多选,所有企业都以员工工作态度和能力作为标准,选择学历的企业均为大型企业,选择专业的大型企业和小型公司均有。
表5企业选拔人才标准
企业选拔人才标准 工作态度 工作能力 学历 专业
占企业总数比例(%) 100 100 5 42
表6为企业最希望高职学生具备的工作能力,此题为单选,通过和部分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沟通,企业认为对大多数高职学生从事的岗位,对专业知识要求不高,最重要的是动手能力。此动手能力不仅指操作设备的能力,还包括维修保养设备的能力。其它选项企业认为应该是具有思考力和洞察力,比如能发现生产过程和设备使用等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有效合理的解决办法。
表6企业最希望高职学生具备的工作能力
企业最最希望高职学生具备的工作能力 专业知识 自学能力 动手能力 其它
占企业总数比例(%) 10 12 40 38
3.企业对机电专业学生满意度和期望值
表7是企业对我校机电学生满意度调查情况,总体看企业对我校学生基本满意。很满意企业大部分集中在保险公司、小型小型自动控制公司。
表7 企业对我专业学生满意度调查
企业对我专业学生满意度调查 很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占企业总数比例(%) 8 71 13 8
问卷中还设计了企业对我专业学生期望值调查,此题为主观题,由企业填写,可填多项。经过总结,期望值排前4位及占企业总数比例见表8。看出一线工人流动性较大,企业迫切需要能安于本职工作,会操作维修设备能对生产设备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员工最受企业欢迎。
表8 企业对我专业学生期望值调查
企业对我专业学生期望值调查 安于本职工作,不辞职 多了解设备,除了会操作外更要会维修改造 对个人发展有长远目标并付诸行动 有团结协作精神
占企业总数比例(%) 100 80 63 50
4.学生对目前工作满意度调查
表9是学生对目前工作满意度调查情况,在小型小型自动控制公司的学生虽然工资较低,但对目前工作都表示满意。企业生产线工作人员虽工资较高但大多选择一般或不满意。据了解,学生问题主要集中在对前途的迷茫,大部分不想从事目前的操作工岗位但又不知自己还能从事哪些工作。
表9 学生对目前工作满意度调查
学生对目前工作满意度调查 很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占学生人数比例(%) 5 12 63 20
(二) 高职职业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内涵
通过问卷调查、企业走访和学生访谈,了解到企业一线员工流动性较大,出现招人难的状况,同时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提高,许多企业开始提高公司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以降低用人成本,比如富士康指出要脱离“手工时代”跨入“机器人时代,提出三年百万人机器人战略,我校部分毕业生也参与了机器人的设计工作。很多企业也提出“精益生产”概念,即用最少资源满足不同客户提出的生产需求。不同工作由不同文化层次的人来完成,对于不同学历员工企业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高职毕业生企业要求应具备以下素质: 1.安于本职工作;2.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动手能力比较强;3.具有设备维修改造能力。高职毕业生要想有更好的职业前景,不论在何种上升通道都应具有以下能力:1.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2.设备操作、维修、保养和改造能力;3.良好的职业规划能力;4.不断充电、自我提高的能力。
不论是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还是个人自我提升需要都对对人员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具备高素质维修和设备改造能力的人才需求会大大增加。对生产一线操作、维修人员主力的高职学生,企业生产都要求操作和维修人员不仅要具备最传统最基本的设备操作和维修能力,更要具有对设备设计完善、升级和优化的能力,也就是要求学生具备对原来已有生产设备、生产工艺条件所进行的进行技术改造、升级,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的能力。
因此,高职学生也应具有符合高职学生理论水平和就业岗位的创新能力,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具有自身特点的内涵,即在生产中采用先进的、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对对原来已有生产设备、生产工艺条件所进行的进行技术改造、升级,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满足生产需要。
二、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学生的培养主要集中于高素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虽然已非常注重动手能力的提高,但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理念等方面都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做到像“青岛港许振超式”的“苦干巧干拼命干,自主开展技术革新”的技术蓝领不多。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传统的学习过程似乎仅仅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学生要做的只是听,师生的这种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受到制约,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问题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典型地表现为两类:其一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怕自己提出的问题肤浅片面而被人笑话;其二是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教师为学生的“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提出了很多的要求,而对“问”则很少关心,很少要求,因此大部分学生能学不能问,会学不会问,只学不问。有人形象地比喻说,学生入学时像个问号,到毕业时却像个句号。学生的好奇心在这不会提问题中渐渐消逝,创新的萌芽也随之夭折。
2.以前的教学内容仅注重完整的教学体系和规格化的培养模式,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培养,因材施教往往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常常以统一的模式衡量和要求学生,如统一的教学目标、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进度、单一的教学方法、固定的教学模式等,这种“标准化”的培养模式,必然会磨平学生个性的棱角,使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表现出来的高度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成为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千腔一调的“标准件”,培养出的学生往往能力低、创造力差、缺乏个性风采。
3.传统教育主要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通过知识的灌输和积累去构建学生的能力,没养成系统的终身学习能力。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多少字的人,而是没有自学能力的人。如果不具备高超的自学能力,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就会感到知识陈旧、方法过时,技术落伍、手段单一,就难以胜任时代赋予的重任,会很难适应生产设备的改进升级,更难具有对设备的改造创新能力。
三、CDIO教育模式提高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知名大学共同研究出来的一种全新的工程教育理念,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4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它以工程项目从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倡导“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使学生养成现代工程技术的职业素养。特别是构思与设计两个环节,对于学生主动完成任务和做成事的能力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最终使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扎实的理 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富有创新实践能力的、职业道德高尚的新一代高水平工程师 。
为在中国推广这种模式,2007 年 11 月教育部组织召开了 2007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论坛和 CDIO 国际合作组织会议两个大型会议,2008年5月17-19日,由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和汕头大学联合主办的“2008年中国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讨会”在汕头大学举行,会议成立了《中国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组,汕头工学院提出了全新的 EIP-CDIO 培养模式,EIP(Ethics,Integrity,Professionalism)是指讲道德、讲诚信和职业化,EIP-CDIO 就是注重职业道德与诚信、与构思-设计-实现-运作进行有机结合、以培养高级工程专业人才为目标的高等工程教育新模式。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提出的TOPCARES-CDIO教育教学理念,构建了具有东软特色TOPCARES-CDIO“八大能力”指标体系。常州科教城高职教育也引入了CDIO 理念,探索多校协同发展新机制,更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强做大做优特色专业。
为提高我系机电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我院于2012年9月开始在机电专业学生开展基于CDIO的高职人才培养探索,希望毕业生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系统的工程实践能力,即CDIO 能力,能熟练地对产品进行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并且能够根据最新特点及时调整策略出色地解决问题。
(一) CDIO工程教育模式应用于高职学生创新能力—“C”
C是指构思,Conceive,在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认为应该是是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施方案和授课体系的构思。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2011年制定并已实施一年,不能再做更正,因此主要考虑在教学模式、实施方案和授课体系实施CDIO工程教育模式。
1.教学模式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强调“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创新”,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手段,将课程学习、科研体验和工程实践构成有机整体,对三类教学环节进行分层、一体化设计,课程学习上模块化、科研体验上系列化、工程实践上多样化,三者之间交叉融合并螺旋递进,形成动态、有序的“ 三螺旋递进”教学模式。
2.针对传统教学的不足,将CDIO教学理念引入专业课程教学,构思了以项目制教学为载体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实施方案和授课体系,但要和以往案例操作为主的项目学习有所区别,开发教学和实践项目有机结合的“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内容,以机电专业为实践对象进行项目制教学的改革,探索一套可行的能力训练方案,使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团队合作与沟通的综合职业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均能得到提高。以PLC课程为例,结合实验室现有三菱FX2N型PLC,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开发以工作为驱动的课程标准,教材以项目为主线,将相关概念和原理等知识贯穿其中,循序渐进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精炼,八大项目涵盖了工业控制领域PLC多种常用技术。其中,三级项目(随课进行)应以促进专业核心课程知识的学习为目的。二级项目(专业课程设计等)应以培养学生应用专业核心知识模块能力为目的。二级项目同时应支持学科性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努力营造职场环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设计符合企业需求产品和系统的能力。
(二) CDIO工程教育模式应用于高职学生创新能力—“D”
D是指设计,Design。在专业课程教学上设计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项目、教学方法、实验室建设。
1.教学项目的设计选取上,为了保证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流程同步,使案例及时来自生产一线,项目的选题结合工业真实需要,以教学工厂型实训基地为平台,使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职业素养与实际应用环境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的融合。比如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实训项目采用企业实际项目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题目,采用“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方法,按照案例的工作过程进行学习与训练,项目在实践中得到及时检验,使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2.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则要求以开发学生创新能力为中心,来统帅知识的学习和促进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课堂本身就是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平台。向学生传授知识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是手段,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做到既不包办代替,避免手把手教,也不放任自流,而是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多给学生自我学习的机会和要求,不仅强调课内学习,也强调课外多渠道学习,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促进和交流,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教师要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观念,就是要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倡导学生独立学习、学会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把一个需要教师帮助才能获得知识的人,培养成不需要教师也能获得知识的人。
因此专业课程教师应当对教学方法加以改进,通过各种方式,创设宽松、民主、活跃的学习氛围,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大胆提问,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勇于对别人的观点提出质疑,促使学生敢想、敢说、善思、有识,敢于“标新立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不要把“问题”强加给学生,而应通过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巧妙地设疑、布疑、激疑和质疑,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自己主动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科学地释疑、解疑,以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和学会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积极提倡师生平等和教学相长,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破除狭隘的面子观,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创新人才的成长十分重要。
3.在实验室建设和实训项目设计上,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实验课不仅仅是理论课的验证,而应该自成体系。在实验课程的安排上,尽量减少一般性的、验证性的实验内容,对原来单一的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开设综合性实验,同时增加设计性的实验,以提供学生创新空间,激发创新冲动,培养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研制基于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机电类专业课程实验实训设备,比如研制与学校已有生产线相配套的实验设备,购买工程创新实验实训设备,学生的实验实训内容来自真实的项目,根据控制要求发挥想象力自主搭建实验平台完成控制任务,特别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 CDIO工程教育模式应用于高职学生创新能力—“I”
I是指实施,Implement。主要是把设计的教学项目、教学方法、实验实训项目付诸到教学实施中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1.建立科技创新小组,创造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实践活动的条件和效果,提高制造类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制造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以适应制造工程领域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提高专业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办学水平。
2.建立生产实习校内基地,根据工程教育的思想,强化综合性、设计性的实践,面向应用、硬件软件相结合面向系统,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调试,有利于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实践教学的组织,有利于提高电子工程类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效果和实际工作能力。
3.毕业设计强化应用能力,强调毕业设计的针对性,检验和锻炼学生应用能力。2011级机电在专业学生论文题目60%来源于顶岗实习企业,校企共同指导,确保毕业项目的真实开展。在选题上,由学生在企业寻找真实项目;在指导上,实行双导师制,由企业与学校的指导老师共同实施指导;在安排上,根据生产需要灵活调整,可以在岗前或岗后集中实施,也可以分布顶岗实习的各个时期;在阶段检查上,由校企共同制定阶段检查任务,由学院督导实施中期检查;在项目考核上,由校企共同组织,注重成果的应用价值,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核。既锻炼了学生的设计动手能力,又帮企业解决了实际难题,实现了双方共赢。
4.加强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导者,也是应用型人才教育的实践者。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师就必须具有工程背景和工程意识,并配备高水平的实验室教师队伍。,我们把高学位、高职称的教师派到企业去工作半年到1年;选派教师到港澳和国外学习,或从企业聘请3到4名高级工程师担任专业教授,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
(四) CDIO工程教育模式应用于高职学生创新能力—“O”
O是指运行,Operate,通过实践”注重项目方案的优化、改进与维护
1.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教师也需要参与到企业实际工程项目,机电专业有3名教师参与了企业技术服务,既提高教师研发水平和教学水平,也保证了教学质量。
2.就业质量明显提高,企业满意度高。我校机电专业于2013年底再次向顶岗实习企业和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在顶岗实习期间我校学生从事生产线操作的比例明显降低,在小型自动控制公司从事研发、在企业从事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比例明显提高,学生进入上升通道的可能性增加,学生对岗位满意度提高。学生满意度提高后在企业稳定性增加,同时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给企业带来更大效益,企业对我校学生满意度也有明显提高。
四、结论
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我校机电专业的推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有利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同时,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我院的成功实施,也为其在高职的推行起到了示范作用,为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冯珺.从博弈论议校企合作的“双赢”[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 43-45
[2] 蒋茂东.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困境与出路[J].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刊.2010,(1): 1-4
[3]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Z].
作者简介:
盖超会(1977-),女,讲师、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是自动控制。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能力;CDIO教育模式
本文系湖北省武汉市市属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2013年度一般课题“基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机电类专业课程教学载体研究” (2013150)的部分成果。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大中鲜明地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武汉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建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利于创新资源的聚集、创新成果的转化、创新人才的成长,发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在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又启动了第三项国家工程——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深化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
一、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内涵
不同层次的人应该有不同意义下的创新,为提炼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内涵,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用人环境,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及对我系学生评价,2011年12月到2012年5月我系组织了由实习企业和学生本人参与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选取正在企业顶岗实习的机电08级三个班共109名学生,共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在同一企业顶岗实习的企业问卷部分只回收一份,学生问卷部分每个学生均需填写,按实际填写学生人数统计有效问卷份数。本问卷旨在了解学生创新能力,不同企业对创新理解各异,问卷中没有直接提出创新,而是通过设计的问题了解企业对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
(一) 调查问卷分析
1.学生顶岗实习行业及岗位
我校机电学生顶岗实习行业和岗位如表1和表2所示,其中主要以电子、机械制造类企业为主,其它行业主要是保险行业。在企业学生工作岗位以生产线操作工为主,少数学生实习期间转为质量管理、设备维修管理岗位,此数据统计是以学生实习结束时的岗位为准;在小型自动控制公司的4名学生从事的是接线、安装等工作,因都参与了公司的项目,故定为研发岗位;自主创业、保险公司、在企业从事与专业无关的行政工作定为其它岗位。
表1学生顶岗实习行业分布
就业行业 企业 小型自动控制公司 其它行业 自主创业
占学生人数比例(%) 90 4 4 2
表2学生顶岗实习岗位分布
就业岗位 生产线操作工 研发岗位 设备管理维修 其它
占学生人数比例(%) 80 4 6 10
2.企业调查问卷情况
同一企业顶岗实习的企业问卷部分只回收一份,本部分统计是按学生顶岗实习企业总数进行,共有效回收企业问卷70份。考虑到企业工作繁忙,为保证问卷的有效回收,给企业的问卷调查部分由我系老师根据对企业的的了解设计了客观选择题,可以多选,为保证调查的全面真实,选项中特设置了“其它”选项可由企业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填写。
学生在企业的上升通道如表3所示,此题可多选,在所有上升通道中占比例最大的调查中,各企业的选择如表4所示。所有企业都表示学生有机会从事班组长等基层管理人员、设备管理维修和行政部门工作,其它主要集中在高层管理人员和研发岗位,主要是以中小企业为主,说明中小企业为员工学历的在意程度要低于大型企业。
表4为是为对已毕业三年以上学生在不同企业上升通道的调查,此题为单选,学生最有可能从事的是设备管理维修工作和基层管理人员。
表3学生在企业上升通道
学生上升通道 基层管理人员 设备管理维修 行政部门 其它
占企业总数比例(%) 100 100 100 14
表4毕业三年后学生在上升通道占比例最大
学生上升通道比例最大 基层管理人员 设备管理维修 行政部门 其它
占企业总数比例(%) 55 45 0 0
表5为企业选拔人才是最看重员工哪些方面,此题为多选,所有企业都以员工工作态度和能力作为标准,选择学历的企业均为大型企业,选择专业的大型企业和小型公司均有。
表5企业选拔人才标准
企业选拔人才标准 工作态度 工作能力 学历 专业
占企业总数比例(%) 100 100 5 42
表6为企业最希望高职学生具备的工作能力,此题为单选,通过和部分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沟通,企业认为对大多数高职学生从事的岗位,对专业知识要求不高,最重要的是动手能力。此动手能力不仅指操作设备的能力,还包括维修保养设备的能力。其它选项企业认为应该是具有思考力和洞察力,比如能发现生产过程和设备使用等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有效合理的解决办法。
表6企业最希望高职学生具备的工作能力
企业最最希望高职学生具备的工作能力 专业知识 自学能力 动手能力 其它
占企业总数比例(%) 10 12 40 38
3.企业对机电专业学生满意度和期望值
表7是企业对我校机电学生满意度调查情况,总体看企业对我校学生基本满意。很满意企业大部分集中在保险公司、小型小型自动控制公司。
表7 企业对我专业学生满意度调查
企业对我专业学生满意度调查 很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占企业总数比例(%) 8 71 13 8
问卷中还设计了企业对我专业学生期望值调查,此题为主观题,由企业填写,可填多项。经过总结,期望值排前4位及占企业总数比例见表8。看出一线工人流动性较大,企业迫切需要能安于本职工作,会操作维修设备能对生产设备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员工最受企业欢迎。
表8 企业对我专业学生期望值调查
企业对我专业学生期望值调查 安于本职工作,不辞职 多了解设备,除了会操作外更要会维修改造 对个人发展有长远目标并付诸行动 有团结协作精神
占企业总数比例(%) 100 80 63 50
4.学生对目前工作满意度调查
表9是学生对目前工作满意度调查情况,在小型小型自动控制公司的学生虽然工资较低,但对目前工作都表示满意。企业生产线工作人员虽工资较高但大多选择一般或不满意。据了解,学生问题主要集中在对前途的迷茫,大部分不想从事目前的操作工岗位但又不知自己还能从事哪些工作。
表9 学生对目前工作满意度调查
学生对目前工作满意度调查 很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占学生人数比例(%) 5 12 63 20
(二) 高职职业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内涵
通过问卷调查、企业走访和学生访谈,了解到企业一线员工流动性较大,出现招人难的状况,同时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提高,许多企业开始提高公司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以降低用人成本,比如富士康指出要脱离“手工时代”跨入“机器人时代,提出三年百万人机器人战略,我校部分毕业生也参与了机器人的设计工作。很多企业也提出“精益生产”概念,即用最少资源满足不同客户提出的生产需求。不同工作由不同文化层次的人来完成,对于不同学历员工企业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高职毕业生企业要求应具备以下素质: 1.安于本职工作;2.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动手能力比较强;3.具有设备维修改造能力。高职毕业生要想有更好的职业前景,不论在何种上升通道都应具有以下能力:1.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2.设备操作、维修、保养和改造能力;3.良好的职业规划能力;4.不断充电、自我提高的能力。
不论是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还是个人自我提升需要都对对人员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具备高素质维修和设备改造能力的人才需求会大大增加。对生产一线操作、维修人员主力的高职学生,企业生产都要求操作和维修人员不仅要具备最传统最基本的设备操作和维修能力,更要具有对设备设计完善、升级和优化的能力,也就是要求学生具备对原来已有生产设备、生产工艺条件所进行的进行技术改造、升级,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的能力。
因此,高职学生也应具有符合高职学生理论水平和就业岗位的创新能力,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具有自身特点的内涵,即在生产中采用先进的、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对对原来已有生产设备、生产工艺条件所进行的进行技术改造、升级,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满足生产需要。
二、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学生的培养主要集中于高素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虽然已非常注重动手能力的提高,但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理念等方面都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做到像“青岛港许振超式”的“苦干巧干拼命干,自主开展技术革新”的技术蓝领不多。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传统的学习过程似乎仅仅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学生要做的只是听,师生的这种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受到制约,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问题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典型地表现为两类:其一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怕自己提出的问题肤浅片面而被人笑话;其二是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教师为学生的“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提出了很多的要求,而对“问”则很少关心,很少要求,因此大部分学生能学不能问,会学不会问,只学不问。有人形象地比喻说,学生入学时像个问号,到毕业时却像个句号。学生的好奇心在这不会提问题中渐渐消逝,创新的萌芽也随之夭折。
2.以前的教学内容仅注重完整的教学体系和规格化的培养模式,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培养,因材施教往往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常常以统一的模式衡量和要求学生,如统一的教学目标、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进度、单一的教学方法、固定的教学模式等,这种“标准化”的培养模式,必然会磨平学生个性的棱角,使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表现出来的高度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成为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千腔一调的“标准件”,培养出的学生往往能力低、创造力差、缺乏个性风采。
3.传统教育主要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通过知识的灌输和积累去构建学生的能力,没养成系统的终身学习能力。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多少字的人,而是没有自学能力的人。如果不具备高超的自学能力,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就会感到知识陈旧、方法过时,技术落伍、手段单一,就难以胜任时代赋予的重任,会很难适应生产设备的改进升级,更难具有对设备的改造创新能力。
三、CDIO教育模式提高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知名大学共同研究出来的一种全新的工程教育理念,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4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它以工程项目从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倡导“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使学生养成现代工程技术的职业素养。特别是构思与设计两个环节,对于学生主动完成任务和做成事的能力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最终使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扎实的理 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富有创新实践能力的、职业道德高尚的新一代高水平工程师 。
为在中国推广这种模式,2007 年 11 月教育部组织召开了 2007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论坛和 CDIO 国际合作组织会议两个大型会议,2008年5月17-19日,由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和汕头大学联合主办的“2008年中国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讨会”在汕头大学举行,会议成立了《中国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组,汕头工学院提出了全新的 EIP-CDIO 培养模式,EIP(Ethics,Integrity,Professionalism)是指讲道德、讲诚信和职业化,EIP-CDIO 就是注重职业道德与诚信、与构思-设计-实现-运作进行有机结合、以培养高级工程专业人才为目标的高等工程教育新模式。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提出的TOPCARES-CDIO教育教学理念,构建了具有东软特色TOPCARES-CDIO“八大能力”指标体系。常州科教城高职教育也引入了CDIO 理念,探索多校协同发展新机制,更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强做大做优特色专业。
为提高我系机电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我院于2012年9月开始在机电专业学生开展基于CDIO的高职人才培养探索,希望毕业生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系统的工程实践能力,即CDIO 能力,能熟练地对产品进行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并且能够根据最新特点及时调整策略出色地解决问题。
(一) CDIO工程教育模式应用于高职学生创新能力—“C”
C是指构思,Conceive,在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认为应该是是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施方案和授课体系的构思。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2011年制定并已实施一年,不能再做更正,因此主要考虑在教学模式、实施方案和授课体系实施CDIO工程教育模式。
1.教学模式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强调“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创新”,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手段,将课程学习、科研体验和工程实践构成有机整体,对三类教学环节进行分层、一体化设计,课程学习上模块化、科研体验上系列化、工程实践上多样化,三者之间交叉融合并螺旋递进,形成动态、有序的“ 三螺旋递进”教学模式。
2.针对传统教学的不足,将CDIO教学理念引入专业课程教学,构思了以项目制教学为载体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实施方案和授课体系,但要和以往案例操作为主的项目学习有所区别,开发教学和实践项目有机结合的“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内容,以机电专业为实践对象进行项目制教学的改革,探索一套可行的能力训练方案,使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团队合作与沟通的综合职业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均能得到提高。以PLC课程为例,结合实验室现有三菱FX2N型PLC,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开发以工作为驱动的课程标准,教材以项目为主线,将相关概念和原理等知识贯穿其中,循序渐进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精炼,八大项目涵盖了工业控制领域PLC多种常用技术。其中,三级项目(随课进行)应以促进专业核心课程知识的学习为目的。二级项目(专业课程设计等)应以培养学生应用专业核心知识模块能力为目的。二级项目同时应支持学科性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努力营造职场环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设计符合企业需求产品和系统的能力。
(二) CDIO工程教育模式应用于高职学生创新能力—“D”
D是指设计,Design。在专业课程教学上设计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项目、教学方法、实验室建设。
1.教学项目的设计选取上,为了保证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流程同步,使案例及时来自生产一线,项目的选题结合工业真实需要,以教学工厂型实训基地为平台,使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职业素养与实际应用环境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的融合。比如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实训项目采用企业实际项目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题目,采用“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方法,按照案例的工作过程进行学习与训练,项目在实践中得到及时检验,使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2.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则要求以开发学生创新能力为中心,来统帅知识的学习和促进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课堂本身就是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平台。向学生传授知识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是手段,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做到既不包办代替,避免手把手教,也不放任自流,而是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多给学生自我学习的机会和要求,不仅强调课内学习,也强调课外多渠道学习,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促进和交流,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教师要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观念,就是要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倡导学生独立学习、学会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把一个需要教师帮助才能获得知识的人,培养成不需要教师也能获得知识的人。
因此专业课程教师应当对教学方法加以改进,通过各种方式,创设宽松、民主、活跃的学习氛围,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大胆提问,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勇于对别人的观点提出质疑,促使学生敢想、敢说、善思、有识,敢于“标新立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不要把“问题”强加给学生,而应通过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巧妙地设疑、布疑、激疑和质疑,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自己主动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科学地释疑、解疑,以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和学会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积极提倡师生平等和教学相长,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破除狭隘的面子观,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创新人才的成长十分重要。
3.在实验室建设和实训项目设计上,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实验课不仅仅是理论课的验证,而应该自成体系。在实验课程的安排上,尽量减少一般性的、验证性的实验内容,对原来单一的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开设综合性实验,同时增加设计性的实验,以提供学生创新空间,激发创新冲动,培养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研制基于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机电类专业课程实验实训设备,比如研制与学校已有生产线相配套的实验设备,购买工程创新实验实训设备,学生的实验实训内容来自真实的项目,根据控制要求发挥想象力自主搭建实验平台完成控制任务,特别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 CDIO工程教育模式应用于高职学生创新能力—“I”
I是指实施,Implement。主要是把设计的教学项目、教学方法、实验实训项目付诸到教学实施中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1.建立科技创新小组,创造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实践活动的条件和效果,提高制造类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制造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以适应制造工程领域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提高专业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办学水平。
2.建立生产实习校内基地,根据工程教育的思想,强化综合性、设计性的实践,面向应用、硬件软件相结合面向系统,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调试,有利于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实践教学的组织,有利于提高电子工程类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效果和实际工作能力。
3.毕业设计强化应用能力,强调毕业设计的针对性,检验和锻炼学生应用能力。2011级机电在专业学生论文题目60%来源于顶岗实习企业,校企共同指导,确保毕业项目的真实开展。在选题上,由学生在企业寻找真实项目;在指导上,实行双导师制,由企业与学校的指导老师共同实施指导;在安排上,根据生产需要灵活调整,可以在岗前或岗后集中实施,也可以分布顶岗实习的各个时期;在阶段检查上,由校企共同制定阶段检查任务,由学院督导实施中期检查;在项目考核上,由校企共同组织,注重成果的应用价值,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核。既锻炼了学生的设计动手能力,又帮企业解决了实际难题,实现了双方共赢。
4.加强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导者,也是应用型人才教育的实践者。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师就必须具有工程背景和工程意识,并配备高水平的实验室教师队伍。,我们把高学位、高职称的教师派到企业去工作半年到1年;选派教师到港澳和国外学习,或从企业聘请3到4名高级工程师担任专业教授,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
(四) CDIO工程教育模式应用于高职学生创新能力—“O”
O是指运行,Operate,通过实践”注重项目方案的优化、改进与维护
1.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教师也需要参与到企业实际工程项目,机电专业有3名教师参与了企业技术服务,既提高教师研发水平和教学水平,也保证了教学质量。
2.就业质量明显提高,企业满意度高。我校机电专业于2013年底再次向顶岗实习企业和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在顶岗实习期间我校学生从事生产线操作的比例明显降低,在小型自动控制公司从事研发、在企业从事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比例明显提高,学生进入上升通道的可能性增加,学生对岗位满意度提高。学生满意度提高后在企业稳定性增加,同时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给企业带来更大效益,企业对我校学生满意度也有明显提高。
四、结论
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我校机电专业的推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有利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同时,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我院的成功实施,也为其在高职的推行起到了示范作用,为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冯珺.从博弈论议校企合作的“双赢”[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 43-45
[2] 蒋茂东.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困境与出路[J].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刊.2010,(1): 1-4
[3]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Z].
作者简介:
盖超会(1977-),女,讲师、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是自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