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理想课堂的关键所在。下面就此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新课程 灵活 切入
一、把握重难点,充分灵活完成预设
新课程标准对教学预设的要求,是真正把握教材文本的重点难点,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
1. 认真钻研教材、学情,精心谋划预设。预设能否促进课堂有效生成,关键看教师在课前有没有很好地钻研教材,全面了解学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思考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学情预测”。教师应从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已有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等多方面客观、准确、深入地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并通过个案调查、座谈问答及出预习题等方式予以实施。二是“减法思维”。在设计教案时,教师应“蹲下身来看学生”,用学生的眼光来审视教学内容,变传统的“加法思维”为“减法思维”。三是“多维导向”。对于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在预设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进行多种考虑。
2. 根据学生理解程度,及时调整预设。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现场性,学习的状态、条件随时会发生变化,随着课堂的推进,预设目标有可能会显出它的不合理、不完善,就应当合理地升降、调整。有位教师上《曹冲称象》,预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学习曹冲爱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品质。在课堂推进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对这个问题很轻松地理解了,就将预设目标进行调高,进一步提问: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没想到问题提出后,学生提出了很多好的办法。
3. 根据课堂教学实际,现场即时预设。课堂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变数,如果出现与预设目标不吻合的情况,教师要以民主开放的心态思考其价值取向,及时纳入课堂的动态生成过程中。
二、寻找切入点,实现自然有效生成
不论是课前谋划预设,还是课中调整预设,现场即时预设,都为生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要为预案的实施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1. 在学生质疑问难处。如:《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学片段 。(初读质疑)
生1:老师,课文第一自然段中“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其中“焦急”和“耐心”是一对反义词,它们同时出现在一句话中,意思是不是相互矛盾?
(学生认真地读文,一会儿便陆陆续续地举起了小手)
生2:老师,我认为不矛盾。老奶奶“焦急”,是因为她多么盼望早一点看到总理的灵车呀!“耐心”说明她一定要等到总理的灵车开来。
生3:文中写到“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说明周总理不光得到了老奶奶的爱戴,他也得到了全国亿万人民的爱戴。
生4:“人们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这表明了人们无限爱戴周总理。
生1:老师,我终于明白了,“焦急而又耐心”用在一起,不仅不矛盾,而且更能体现“人民总理人民爱”的无限情怀。
教师利用学生的疑问这一“现场资源”促进教学“现场自然生成”。对于学生的问题,教师没有及时地给出答案,而是进行了“冷处理”,让有疑问的学生畅所欲言,然后花时间让学生去读,去思考,去感悟,从而收到“点石成金,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 在学生发生错误处。教师应时刻留心挖掘课堂的宝贵财富—学习中的错误。
如一位教师在学生把“大不一样”读成了“不大一样”时,马上抓住这一细节,增设了教学环节:
师:他刚才哪儿读错了?
生:他把“大不一样”读成了“不大一样”。
师:这两个词语意思相同吗?
生:意思不同。“大不一样”是说差别很大。“不大一样”是说差别并不怎么大。
师:读读课文,想想秦岭与大兴安岭差别大不大?谁到黑板上来画画,看看秦岭和兴安岭是什么样的?(生作画)
师:(指图)一个险峻,一个温柔,看来二者确实是——
生:(齐)不大一样。
上述教学环节,教师充分利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资源,敏锐地觉察学生的思维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帮助其分析、修正,进一步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争当一名探索者,亲历发现知识的过程。这比一开始就教给他们正确的答案更有效,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在教材文本留白处。如《落花生》一文,对垦荒、种花生、收花生写得很简略,为读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间。学完全文,可先用“你能用本课的内容来说明你对做人要做有用的人的理解吗”为题,让学生理解到垦荒种花生就体现了母亲和儿女的自食其力(做有用的人),再要求学生展开想像,创造性复述垦荒和种花生的经过。在复述的过程中,学生广开言路,课堂一下子变得生动活泼,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
[关键词]新课程 灵活 切入
一、把握重难点,充分灵活完成预设
新课程标准对教学预设的要求,是真正把握教材文本的重点难点,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
1. 认真钻研教材、学情,精心谋划预设。预设能否促进课堂有效生成,关键看教师在课前有没有很好地钻研教材,全面了解学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思考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学情预测”。教师应从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已有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等多方面客观、准确、深入地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并通过个案调查、座谈问答及出预习题等方式予以实施。二是“减法思维”。在设计教案时,教师应“蹲下身来看学生”,用学生的眼光来审视教学内容,变传统的“加法思维”为“减法思维”。三是“多维导向”。对于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在预设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进行多种考虑。
2. 根据学生理解程度,及时调整预设。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现场性,学习的状态、条件随时会发生变化,随着课堂的推进,预设目标有可能会显出它的不合理、不完善,就应当合理地升降、调整。有位教师上《曹冲称象》,预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学习曹冲爱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品质。在课堂推进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对这个问题很轻松地理解了,就将预设目标进行调高,进一步提问: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没想到问题提出后,学生提出了很多好的办法。
3. 根据课堂教学实际,现场即时预设。课堂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变数,如果出现与预设目标不吻合的情况,教师要以民主开放的心态思考其价值取向,及时纳入课堂的动态生成过程中。
二、寻找切入点,实现自然有效生成
不论是课前谋划预设,还是课中调整预设,现场即时预设,都为生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要为预案的实施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1. 在学生质疑问难处。如:《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学片段 。(初读质疑)
生1:老师,课文第一自然段中“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其中“焦急”和“耐心”是一对反义词,它们同时出现在一句话中,意思是不是相互矛盾?
(学生认真地读文,一会儿便陆陆续续地举起了小手)
生2:老师,我认为不矛盾。老奶奶“焦急”,是因为她多么盼望早一点看到总理的灵车呀!“耐心”说明她一定要等到总理的灵车开来。
生3:文中写到“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说明周总理不光得到了老奶奶的爱戴,他也得到了全国亿万人民的爱戴。
生4:“人们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这表明了人们无限爱戴周总理。
生1:老师,我终于明白了,“焦急而又耐心”用在一起,不仅不矛盾,而且更能体现“人民总理人民爱”的无限情怀。
教师利用学生的疑问这一“现场资源”促进教学“现场自然生成”。对于学生的问题,教师没有及时地给出答案,而是进行了“冷处理”,让有疑问的学生畅所欲言,然后花时间让学生去读,去思考,去感悟,从而收到“点石成金,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 在学生发生错误处。教师应时刻留心挖掘课堂的宝贵财富—学习中的错误。
如一位教师在学生把“大不一样”读成了“不大一样”时,马上抓住这一细节,增设了教学环节:
师:他刚才哪儿读错了?
生:他把“大不一样”读成了“不大一样”。
师:这两个词语意思相同吗?
生:意思不同。“大不一样”是说差别很大。“不大一样”是说差别并不怎么大。
师:读读课文,想想秦岭与大兴安岭差别大不大?谁到黑板上来画画,看看秦岭和兴安岭是什么样的?(生作画)
师:(指图)一个险峻,一个温柔,看来二者确实是——
生:(齐)不大一样。
上述教学环节,教师充分利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资源,敏锐地觉察学生的思维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帮助其分析、修正,进一步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争当一名探索者,亲历发现知识的过程。这比一开始就教给他们正确的答案更有效,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在教材文本留白处。如《落花生》一文,对垦荒、种花生、收花生写得很简略,为读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间。学完全文,可先用“你能用本课的内容来说明你对做人要做有用的人的理解吗”为题,让学生理解到垦荒种花生就体现了母亲和儿女的自食其力(做有用的人),再要求学生展开想像,创造性复述垦荒和种花生的经过。在复述的过程中,学生广开言路,课堂一下子变得生动活泼,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