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脾止泻散治疗吉非替尼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中医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a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肺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80%~85%[1]。由于NSCLC前期症状体征不明显,发现时多属晚期,手术难以根治[2]。吉非替尼自2005年进入我国后,已广泛应用于晚期NSCLC的治疗中,腹泻作为其最常见不良反应之一,其发生率为27.0%~58.2%[3]。吉非替尼相关性腹泻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药物减量或停药,严重者危及生命。临床上多采用口服蒙脱石散、肠道菌群调节剂、洛哌丁胺等治疗,但部分患者效果不佳[4]。笔者采用院内制剂补脾止泻散口服治疗吉非替尼相关性腹泻
其他文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以持续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呼吸困难、咳嗽和/或咳痰是其常见临床症状;常呈进行性发展。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对稳定期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能够提高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急性加重风险,使患者持续受益[1]。穴位贴敷法是治疗慢阻肺的有效手段之一,应用于稳定期患者疗效好于单纯基础治疗[2]。二陈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祛痰之祖方,在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均有广泛应用[3]。笔者在二陈汤基础上参以活血祛瘀之品进行穴位敷贴,观察其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CAT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位居疾病死亡率的第3位。据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的统计全球每年有超过300万人口因为罹患COPD或由其导致的并发症死亡[1],同时随着吸烟人群的扩大和日趋低龄化,死亡数字仍有不断升高的趋势。呼吸功能降低及CO 2潴留是COPD最重要的病理表现,长期缺氧及CO 2潴留可能诱发中风[2]、高血压[3]、慢性肾脏疾病[4]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改善COPD患者呼吸功能尤其CO 2潴留成为治疗CO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由诸多因素致使腰椎退变、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压迫脊髓及神经根所导致的以腰腿痛为主的一种综合征[1]。数据统计腰椎间盘突出症影响全球2%~3%的人口,我国发病率高达7.62%。随着办公智能化的发展,该病的发病越来越年轻化[2]。约80%~90%的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均能取得良好疗效,其中保守治疗包括采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甘露醇、激素类、镇痛药等,虽取得较好效果,但长期使用易引起诸多不良反应[3]。传统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疗效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肺癌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升高[1],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首位,发病率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均持续上升[2]。安罗替尼是国产自研的新型抗肿瘤靶向药,可同时抑制新生的肿瘤血管和肿瘤生长[3],目前为指南推荐的晚期肺癌3线治疗方案之一[4]。手足皮肤反应(hand-foot skin reaction,HFSR)是该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5]。笔者采用名老中医洪善贻教授经验方艾红双藤煎防治此症,取得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主要表现为发作性或持续性眩晕,且不伴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听力损害,常伴有恶心、呕吐及心率加快等迷走神经刺激症状[1]。研究显示以头晕为主诉症状的病人占头晕门诊的10%[2]。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多伴有失眠、耳聋、肢体麻木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宣清导汤出自叶天士《温病条辨》,由茯苓、猪苓、寒水石、蚕沙、皂荚子组成,具有宣气机、化湿浊之作用,用于湿浊久居,气机受阻所致病症。恩师宋清江依据该方化裁组成宣清导浊定眩汤,用于临床诊断为后循环缺血眩晕的病人,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观察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上尤以十二指肠及胃溃疡多见,该病常并发出血、穿孔、癌变、幽门狭窄等并发症,其中以出血最为常见[1],临床上对于消化性溃疡并出血者根据患者的出血情况在对胃溃疡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冷冰盐水洗胃、止血药、抑酸药等治疗,严重者给予输血、补充血容量等对症治疗[2]。近年来内镜下止血在消化道溃疡伴出血的治疗中已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仍存在再出血发生的情况[3];中医药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中有着良好的疗效。本文将本院采用内镜介入联合止血愈疡散治疗消化
分泌性中耳炎又称渗出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和听力下降为主要临床特征,不伴急性中耳炎症状和体征。成人和儿童均可发病,儿童多发。分泌性中耳炎常在上呼吸道感染时发生,大部分会在3个月自愈,但30%~40%患者会反复发作,是听力损伤的最常见原因之一[1]。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性和免疫性因素有参与其发生[2]。一般在长期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时选择手术治疗。临床治疗西药包括表面活性物质、皮质类固醇激素、抗生素、抗组胺药等,但其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且疗效不确切、易反复,故指南当中并不推荐[3]。中医
脑出血是一种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的常见而危险的疾病[1]。多数患者经积极的手术治疗,虽然挽救了生命,但因局部出血及引发的颅内压升高等病理变化会造成神经细胞损伤,患者出现运动功能或语言功能等障碍,严重影响其各项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2]。中医学在脑出血术后康复治疗上具有明显优势。本文旨在探讨自拟祛风活血通络汤联合针刺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肢体康复效果的影响。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指妇女妊娠28周之前流产3次或3次以上,但在临床中连续发生2次流产时应立即引起重视[1]。研究发现在RSA患者中约66%的孕妇伴有血液高凝状态即血栓前状态(PTS),PST可在小动静脉中易形成微血栓而影响胎盘的血液循环,导致胚胎供血不足而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最终引起流产[2]。目前,西医临床对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的治疗主要以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等抗凝治疗为主,对孕妇和胎儿有一定的副作用[3]。中医补肾活血法具有改善胎盘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I)为普外科腹部手术常见并发症,主要指腹部手术后创伤或炎症等因素引起的肠壁水肿、渗出、增生,多发于手术范围大、创伤重、肠管暴露时间长的患者[1]。若处理不及时或治疗方式不当会引发肠瘘、重症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临床多不主张再次手术,以选择保守治疗为主,但单纯采用西医方法治疗,效果达不到预期[2-4]。近年来,中医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在胃肠运动功能调节、促进肠蠕动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笔者采用自拟行气活血通腑汤保留灌肠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