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毕业前夕,麻冲选择参军,在艰苦的环境中,她拔节成长,并结婚生子,一家三口过着颠沛流离、聚少离多的生活。多年以后,一家人终于团聚了。对于这来之不易的相聚,一家人都特别珍惜。可转业不久,她又主动申请援疆工作。为此,她无法照顾患癌的父亲;她亏欠即将高考的儿子;她经历了地震的生离死别……可她却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
难忘的军旅梦
1971年出生的麻冲,老家在安徽萧县。1989年3月,就在麻冲高中毕业前夕,她报名参军,并在乌鲁木齐成了一名通讯兵。
然而,严格的部隊生活,让从小备受宠爱的麻冲,还是有些措手不及。刚进新兵连,麻冲不仅要在户外进行8小时的高强度训练,回到宿舍,喜欢吃零食的麻冲,只能喝白开水。然而,这些都不是最难熬的,对于麻冲而言,最痛苦的莫过于夜晚紧急训练。
一天夜里,麻冲正在做梦,突然被一阵紧急的集合哨子声给惊醒,战友们手忙脚乱地穿好衣服,便朝外奔去。麻冲虽然不是最后一个赶到,可她上衣的纽扣却扣错了。要强的麻冲,尴尬得无地自容。
在麻冲的努力之下,她很快适应了军旅生活。闲暇时,麻冲会阅读书籍,还会拿起笔给亲人写信。直至今日,麻冲仍清晰地记得,她最疯狂的一次,给父母写了一封长达20多页的书信。
还有一件让麻冲难忘的事,就是《红月亮》剧组来部队拍戏,需要几名群众演员,麻冲和战友们被选中后,觉得特别兴奋,大家穿着道具服,按照导演的要求,趴在地上匍匐前进,这时,暴雨突然倾盆而下……麻冲和战友们拍了一天的戏,连饭都没吃上,晚上回来后,麻冲就发起了高烧。原本觉得光鲜亮丽的演员,其实都有不为人知的艰难,麻冲更加觉得要刻苦训练,珍惜眼前的生活。
1990年9月,麻冲考取了新疆呼图壁军医学校。可就在此时,一次竞赛,让麻冲在上军校和比赛之间,产生了犹豫。
原来,新兵连训练结束后,麻冲就进了通信营查号台。麻冲记忆力强,不仅能记住领导家里的号码,还能听出很多人的声音。在查号台工作不久,麻冲参加部队的记号码大赛,并一举夺得第三名的好成绩,领导建议麻冲继续参加兰州军区的比赛。可就在此时,麻冲收到了军校的录取通知书。是继续比赛,还是去上军校,麻冲犹豫不决。关键时刻,还是父母替她拿了主意,最终,麻冲走进了军校,开始学习护理专业。
3年的军校生涯,是麻冲较为快乐的一段时光。转眼就毕业分配了,1993年7月的那天上午,所有即将毕业的学员都在操场上集合,操场的周围停着多辆来接学员的汽车,领导喊到谁的名字,分配在哪里,谁就提着行李去车上等待。关键时刻,大家都希望能分到条件较好的医院。可麻冲偏偏分到了最为偏僻、条件最为艰苦的第17医院。
直到夜里两点,麻冲才和同事们到达了这家医院。黑灯瞎火的医院,连电灯都没有,唯一让大家觉得高兴的是,院长特别重视,率领全体职工在医院门口,欢迎大家的到来。
面对着大家的叹气和抱怨,麻冲却在内心深处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既来之则安之,在哪里都能活出一片天来。麻冲决定不抱怨,努力工作。所以,当院长问她的岗位意愿时,麻冲竟然选择了最忙最累也最能锻炼人的妇产科。她说:“无论在什么岗位工作,这都是个起点,我相信明天会更好……”
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麻冲的认真与乐观,引起了同在医院后勤部门任职的刘敏宝的注意。刘敏宝出生在山东临沂,从重庆一所军校毕业后,主动申请来新疆最为艰苦的地方支援祖国建设。
那时,单纯的麻冲备感意外的是,一个叫刘敏宝的年轻人,没事总是爱找她说话,每天夜里3点上班或下班时,他总在门口护送她。麻冲也劝过多次,可刘敏宝不仅不听,还经常带着热乎乎的饭菜给她吃。不知所措的麻冲,只得向护士长求助。护士长听了麻冲的话后,哈哈大笑起来:“丫头,人家刘敏宝肯定是看上你了。”麻冲这才恍然大悟。都是在异乡工作的年轻人,枯燥的工作,孤单的内心,让麻冲慢慢接受了这个热情的小伙子。
一次探亲时,麻冲经常能收到刘敏宝发来的紧急电报,哥哥从中看出了端倪:“你是不是谈恋爱了?”父母得知刘敏宝的情况后极力反对,可麻冲早已被刘敏宝的温情所打动,她决定无论面前有多大的困难,都会勇敢和他牵手。
1997年7月,麻冲和刘敏宝举行了简单的婚礼,没有彩礼,没有嫁妆,更没有像样的婚房,有的只是两颗热爱生活的心。然而,甜蜜的生活没多久,部队要求医院派干部去昆仑山医疗站工作。困难当头,刘敏宝主动报名参加。昆仑山医疗站离医院还有很远的路程,刘敏宝经常几个月才能回来一次。从此,聚少离多成了这个家的主旋律。
1997年12月,麻冲调到了远在1000多公里外的解放军第15医院,夫妻俩每年才能见上一次面。那时,除了写信,还能去公用电话亭打电话。昂贵的长途电话费,基本花光了夫妻俩所有的积蓄。可那份浓浓的爱意,让相爱的人,即便远隔天涯,也是幸福的。
两年后,儿子呱呱坠地了。也就在这一年,刘敏宝调到了石河子军分区后勤工作。麻冲的工作地点和丈夫只有两个小时的车程,这让夫妻俩觉得离团圆又近了一步。
因为医护人员极缺,即便在哺乳期的麻冲,不分黑天白夜,随时都可能要去工作。丈夫又不在身边,迫不得已,麻冲只得让母亲来协助带孩子。
一天下午,正在家带孩子的麻冲,被紧急叫去了医院。原来有个产妇,在缝合伤口时,针头一下断在体内,大家想出各种办法,仍然找不到针头,可担心针头移动,又不敢把产妇送到放射科拍片。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麻冲已经工作了近3个小时,出生才3 个月大的儿子饿得哇哇大哭,母亲只得将孩子抱到产科的外面。即便近在咫尺,可麻冲根本顾不上儿子,她一头扎进了工作之中,直到6个小时后,针头被成功取出,麻冲才冲出产房,给儿子喂奶……
因为上下班时间不固定,随时都有突发的情况,为患者考虑,儿子10个月大时,母亲带着孩子去了刘敏宝单位。不久,母亲因身体原因,只得回家调养,刘敏宝一个大男人既要上班,还要带孩子,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领导考虑到麻冲家里的特殊情况,将麻冲调动到刘敏宝单位的医院,一家人终于团聚了。可困难还是像座大山。由于部队经常点名和学习,夫妻俩只得让孩子在操场玩。
孩子上幼儿园不久,麻冲就教孩子学会生活自理,自己穿衣服,上幼儿园,甚至,孩子还自己可以坐公交车。一次家长会,儿子竟然当着学生和家长、老师的面说:“我希望大家都不要出生在双军人家庭,因为没人带宝宝……”麻冲听了,泪流满面。虽然眼前困难重重,可麻冲还是安慰孩子说:“每个人的成长都会遇到困难,咱们家眼前的这点困难算不上啥,所以你要坚强。”
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
时光荏苒,转眼间儿子小学都快毕业了。这么多年,夫妻俩觉得亏欠孩子的太多了。为了孩子有个好的教育环境,夫妻俩决定选择转业。
2011年1月,麻冲进入安徽省卫生厅工作。报到时,领导开玩笑说:“下次有援疆的项目时,你还要积极参加啊。”麻冲一口答应了。
一家人终于团聚在了合肥。最为兴奋的就是孩子了,他的成绩提升很快,还给妈妈起了个“快乐每一天”的网名,他希望,这个家从此以后每一天都是快乐的。
2014年2月时,厅里接到援疆的任务,麻冲得知后,虽然儿子即将中考,患癌症的父亲需要照顾,可考虑到自己有实际工作经验,她还是第一时间报了名。
在亲人的支持下,麻冲带队来到新疆皮山县卫生局挂职副局长。刚到皮山县,麻冲顾不上休息,四处调研,她觉得需要开展的工作实在是太多了。
首先就是很多居民,不愿给孩子吃预防小儿麻痹症的糖丸。麻冲有些不可思议,便和工作组的同志来到了村里。通过走访,麻冲得知,这些村民担心给孩子吃的是避孕药,长大后无法生育。麻冲耐心地和村民解释国家的政策,可很多村民还是一口拒绝了。
晚上回到县里,麻冲召集工作组的同志们开会,最终决定带队进驻村里,挨家挨户开展工作,对吃了糖丸的孩子进行逐一登记。4个月后,麻冲不知道费了多少口舌,才终于完成了此项工作。
由于麻冲是带队负责人,经常有援疆的医生晚上要出诊,可无论多晚,麻冲总要等到队员平安归来后,自己才会回宿舍休息。因为担心有突发情况,她的手机更是24小时开机……
2015年7月3日早晨,麻冲才起床,皮山县突然发生了6.5级地震。强烈的震感,让麻冲觉得在劫难逃。就在那一刹,麻冲心想:“就是死,也要穿戴整齐。”她刚穿好衣服,却听见了队友们的呼喊声。大家好不容易跑到了操场边,就在这时,麻冲接到了家里打来的电话,她哭着说:“跑出来了,跑出来了……”
就在这时,一家服装厂送来了300多名地震中受伤的职工,麻冲和大家一起,对伤员进行了紧急救治。这边工作还没结束,麻冲又带领工作组去灾情最为严重的乡镇卫生院,并对安置点设置、病人管理和救治规范等情况进行专业指导,对一些病情严重的伤员及时转院。麻冲挨家挨户进行灾情登记,为灾情后勤援助,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第二天上午,大量的物资从各地如潮水般涌来,麻冲感觉到了祖国的伟大,也为自己的工作感到光荣。
因为忙于工作,麻冲已经很久都没有回家了。此时,儿子即将中考,患癌的父亲也走到了生命的晚期。麻冲多想回家,陪伴孩子,照顾父亲,可工作的特殊性,讓她选择了舍小家顾大家。
6月20日的早晨,麻冲接到父亲病危的电话。麻冲请假后,立即往家里赶。可到西安机场时,接到的却是父亲离世的电话。自从父亲生病以来,作为女儿,基本一天都未尽孝,再也忍受不住悲伤的麻冲,号啕大哭起来,一些旅客见此,还窃窃私语说:“这个女的肯定遭遇了情感危机,否则不会哭得这么伤心。”
处理完父亲的后事,麻冲立即回到皮山县,这里还有开工的项目等着她去管理,还有很多医院的规划等着她去讨论……她每天都忙得像个陀螺。
坚持,坚守,时光在这一家人的期盼中,缓缓而过。3年的援疆工作终于结束了,2017年1月中旬,麻冲回到了合肥。此时,儿子已经在合肥八中就读。为弥补对孩子的亏欠,麻冲和丈夫选择了陪读,儿子对她说:“我觉得妈妈洗的衣服都是香的,妈妈做的饭菜最好吃,有妈妈在身边真幸福。”麻冲笑了,可却笑中带泪。经历了太多次分离的一家人,终于团聚了,对这来之不易的幸福,麻冲一家人特别感恩,因为他们明白,明天会更好……
责编/朱茂星(完)
难忘的军旅梦
1971年出生的麻冲,老家在安徽萧县。1989年3月,就在麻冲高中毕业前夕,她报名参军,并在乌鲁木齐成了一名通讯兵。
然而,严格的部隊生活,让从小备受宠爱的麻冲,还是有些措手不及。刚进新兵连,麻冲不仅要在户外进行8小时的高强度训练,回到宿舍,喜欢吃零食的麻冲,只能喝白开水。然而,这些都不是最难熬的,对于麻冲而言,最痛苦的莫过于夜晚紧急训练。
一天夜里,麻冲正在做梦,突然被一阵紧急的集合哨子声给惊醒,战友们手忙脚乱地穿好衣服,便朝外奔去。麻冲虽然不是最后一个赶到,可她上衣的纽扣却扣错了。要强的麻冲,尴尬得无地自容。
在麻冲的努力之下,她很快适应了军旅生活。闲暇时,麻冲会阅读书籍,还会拿起笔给亲人写信。直至今日,麻冲仍清晰地记得,她最疯狂的一次,给父母写了一封长达20多页的书信。
还有一件让麻冲难忘的事,就是《红月亮》剧组来部队拍戏,需要几名群众演员,麻冲和战友们被选中后,觉得特别兴奋,大家穿着道具服,按照导演的要求,趴在地上匍匐前进,这时,暴雨突然倾盆而下……麻冲和战友们拍了一天的戏,连饭都没吃上,晚上回来后,麻冲就发起了高烧。原本觉得光鲜亮丽的演员,其实都有不为人知的艰难,麻冲更加觉得要刻苦训练,珍惜眼前的生活。
1990年9月,麻冲考取了新疆呼图壁军医学校。可就在此时,一次竞赛,让麻冲在上军校和比赛之间,产生了犹豫。
原来,新兵连训练结束后,麻冲就进了通信营查号台。麻冲记忆力强,不仅能记住领导家里的号码,还能听出很多人的声音。在查号台工作不久,麻冲参加部队的记号码大赛,并一举夺得第三名的好成绩,领导建议麻冲继续参加兰州军区的比赛。可就在此时,麻冲收到了军校的录取通知书。是继续比赛,还是去上军校,麻冲犹豫不决。关键时刻,还是父母替她拿了主意,最终,麻冲走进了军校,开始学习护理专业。
3年的军校生涯,是麻冲较为快乐的一段时光。转眼就毕业分配了,1993年7月的那天上午,所有即将毕业的学员都在操场上集合,操场的周围停着多辆来接学员的汽车,领导喊到谁的名字,分配在哪里,谁就提着行李去车上等待。关键时刻,大家都希望能分到条件较好的医院。可麻冲偏偏分到了最为偏僻、条件最为艰苦的第17医院。
直到夜里两点,麻冲才和同事们到达了这家医院。黑灯瞎火的医院,连电灯都没有,唯一让大家觉得高兴的是,院长特别重视,率领全体职工在医院门口,欢迎大家的到来。
面对着大家的叹气和抱怨,麻冲却在内心深处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既来之则安之,在哪里都能活出一片天来。麻冲决定不抱怨,努力工作。所以,当院长问她的岗位意愿时,麻冲竟然选择了最忙最累也最能锻炼人的妇产科。她说:“无论在什么岗位工作,这都是个起点,我相信明天会更好……”
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麻冲的认真与乐观,引起了同在医院后勤部门任职的刘敏宝的注意。刘敏宝出生在山东临沂,从重庆一所军校毕业后,主动申请来新疆最为艰苦的地方支援祖国建设。
那时,单纯的麻冲备感意外的是,一个叫刘敏宝的年轻人,没事总是爱找她说话,每天夜里3点上班或下班时,他总在门口护送她。麻冲也劝过多次,可刘敏宝不仅不听,还经常带着热乎乎的饭菜给她吃。不知所措的麻冲,只得向护士长求助。护士长听了麻冲的话后,哈哈大笑起来:“丫头,人家刘敏宝肯定是看上你了。”麻冲这才恍然大悟。都是在异乡工作的年轻人,枯燥的工作,孤单的内心,让麻冲慢慢接受了这个热情的小伙子。
一次探亲时,麻冲经常能收到刘敏宝发来的紧急电报,哥哥从中看出了端倪:“你是不是谈恋爱了?”父母得知刘敏宝的情况后极力反对,可麻冲早已被刘敏宝的温情所打动,她决定无论面前有多大的困难,都会勇敢和他牵手。
1997年7月,麻冲和刘敏宝举行了简单的婚礼,没有彩礼,没有嫁妆,更没有像样的婚房,有的只是两颗热爱生活的心。然而,甜蜜的生活没多久,部队要求医院派干部去昆仑山医疗站工作。困难当头,刘敏宝主动报名参加。昆仑山医疗站离医院还有很远的路程,刘敏宝经常几个月才能回来一次。从此,聚少离多成了这个家的主旋律。
1997年12月,麻冲调到了远在1000多公里外的解放军第15医院,夫妻俩每年才能见上一次面。那时,除了写信,还能去公用电话亭打电话。昂贵的长途电话费,基本花光了夫妻俩所有的积蓄。可那份浓浓的爱意,让相爱的人,即便远隔天涯,也是幸福的。
两年后,儿子呱呱坠地了。也就在这一年,刘敏宝调到了石河子军分区后勤工作。麻冲的工作地点和丈夫只有两个小时的车程,这让夫妻俩觉得离团圆又近了一步。
因为医护人员极缺,即便在哺乳期的麻冲,不分黑天白夜,随时都可能要去工作。丈夫又不在身边,迫不得已,麻冲只得让母亲来协助带孩子。
一天下午,正在家带孩子的麻冲,被紧急叫去了医院。原来有个产妇,在缝合伤口时,针头一下断在体内,大家想出各种办法,仍然找不到针头,可担心针头移动,又不敢把产妇送到放射科拍片。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麻冲已经工作了近3个小时,出生才3 个月大的儿子饿得哇哇大哭,母亲只得将孩子抱到产科的外面。即便近在咫尺,可麻冲根本顾不上儿子,她一头扎进了工作之中,直到6个小时后,针头被成功取出,麻冲才冲出产房,给儿子喂奶……
因为上下班时间不固定,随时都有突发的情况,为患者考虑,儿子10个月大时,母亲带着孩子去了刘敏宝单位。不久,母亲因身体原因,只得回家调养,刘敏宝一个大男人既要上班,还要带孩子,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领导考虑到麻冲家里的特殊情况,将麻冲调动到刘敏宝单位的医院,一家人终于团聚了。可困难还是像座大山。由于部队经常点名和学习,夫妻俩只得让孩子在操场玩。
孩子上幼儿园不久,麻冲就教孩子学会生活自理,自己穿衣服,上幼儿园,甚至,孩子还自己可以坐公交车。一次家长会,儿子竟然当着学生和家长、老师的面说:“我希望大家都不要出生在双军人家庭,因为没人带宝宝……”麻冲听了,泪流满面。虽然眼前困难重重,可麻冲还是安慰孩子说:“每个人的成长都会遇到困难,咱们家眼前的这点困难算不上啥,所以你要坚强。”
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
时光荏苒,转眼间儿子小学都快毕业了。这么多年,夫妻俩觉得亏欠孩子的太多了。为了孩子有个好的教育环境,夫妻俩决定选择转业。
2011年1月,麻冲进入安徽省卫生厅工作。报到时,领导开玩笑说:“下次有援疆的项目时,你还要积极参加啊。”麻冲一口答应了。
一家人终于团聚在了合肥。最为兴奋的就是孩子了,他的成绩提升很快,还给妈妈起了个“快乐每一天”的网名,他希望,这个家从此以后每一天都是快乐的。
2014年2月时,厅里接到援疆的任务,麻冲得知后,虽然儿子即将中考,患癌症的父亲需要照顾,可考虑到自己有实际工作经验,她还是第一时间报了名。
在亲人的支持下,麻冲带队来到新疆皮山县卫生局挂职副局长。刚到皮山县,麻冲顾不上休息,四处调研,她觉得需要开展的工作实在是太多了。
首先就是很多居民,不愿给孩子吃预防小儿麻痹症的糖丸。麻冲有些不可思议,便和工作组的同志来到了村里。通过走访,麻冲得知,这些村民担心给孩子吃的是避孕药,长大后无法生育。麻冲耐心地和村民解释国家的政策,可很多村民还是一口拒绝了。
晚上回到县里,麻冲召集工作组的同志们开会,最终决定带队进驻村里,挨家挨户开展工作,对吃了糖丸的孩子进行逐一登记。4个月后,麻冲不知道费了多少口舌,才终于完成了此项工作。
由于麻冲是带队负责人,经常有援疆的医生晚上要出诊,可无论多晚,麻冲总要等到队员平安归来后,自己才会回宿舍休息。因为担心有突发情况,她的手机更是24小时开机……
2015年7月3日早晨,麻冲才起床,皮山县突然发生了6.5级地震。强烈的震感,让麻冲觉得在劫难逃。就在那一刹,麻冲心想:“就是死,也要穿戴整齐。”她刚穿好衣服,却听见了队友们的呼喊声。大家好不容易跑到了操场边,就在这时,麻冲接到了家里打来的电话,她哭着说:“跑出来了,跑出来了……”
就在这时,一家服装厂送来了300多名地震中受伤的职工,麻冲和大家一起,对伤员进行了紧急救治。这边工作还没结束,麻冲又带领工作组去灾情最为严重的乡镇卫生院,并对安置点设置、病人管理和救治规范等情况进行专业指导,对一些病情严重的伤员及时转院。麻冲挨家挨户进行灾情登记,为灾情后勤援助,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第二天上午,大量的物资从各地如潮水般涌来,麻冲感觉到了祖国的伟大,也为自己的工作感到光荣。
因为忙于工作,麻冲已经很久都没有回家了。此时,儿子即将中考,患癌的父亲也走到了生命的晚期。麻冲多想回家,陪伴孩子,照顾父亲,可工作的特殊性,讓她选择了舍小家顾大家。
6月20日的早晨,麻冲接到父亲病危的电话。麻冲请假后,立即往家里赶。可到西安机场时,接到的却是父亲离世的电话。自从父亲生病以来,作为女儿,基本一天都未尽孝,再也忍受不住悲伤的麻冲,号啕大哭起来,一些旅客见此,还窃窃私语说:“这个女的肯定遭遇了情感危机,否则不会哭得这么伤心。”
处理完父亲的后事,麻冲立即回到皮山县,这里还有开工的项目等着她去管理,还有很多医院的规划等着她去讨论……她每天都忙得像个陀螺。
坚持,坚守,时光在这一家人的期盼中,缓缓而过。3年的援疆工作终于结束了,2017年1月中旬,麻冲回到了合肥。此时,儿子已经在合肥八中就读。为弥补对孩子的亏欠,麻冲和丈夫选择了陪读,儿子对她说:“我觉得妈妈洗的衣服都是香的,妈妈做的饭菜最好吃,有妈妈在身边真幸福。”麻冲笑了,可却笑中带泪。经历了太多次分离的一家人,终于团聚了,对这来之不易的幸福,麻冲一家人特别感恩,因为他们明白,明天会更好……
责编/朱茂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