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子就读的中学办了个“家长学校”,我们做家长的,每月都要听一次课。老师在讲台上不厌其烦地说:“家长和孩子之间一定要建立朋友式的关系,绝对不能对孩子动不动就骂和体罚。”老师还生动地列举了因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导致不良后果的个例。我听罢,感触很深。
老实说,我从没有动手打过儿子。但每每翻阅他的作业或考卷,看到一些本不该出现的错误,我就有点儿火冒三丈,声音便越说越大,时不时也会吐出“骂”言。上学期期末考试,儿子在班上考了第一名,但年级名次只有二十多名,我检查完几门主课考卷后,又“大声”指出几处不该出现的错误,最后怒其不争地总结道:“如果你数学多考三分,语文多考四分,英语多考一分,你肯定就是年级前十名!”儿子听罢,虽然不断点头,但也流下了委屈的泪水。妻子在一旁不乐意了,待儿子去房间写作业时,她小声对我说:“你对儿子应该多点鼓励,毕竟班级第一名也不容易呀……”我当然不服气:“你就会惯儿子,会做好人,我若再不说说儿子,他的成绩还能更上一层楼吗?”
现在,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我的脾气改了不少,至少在辅导儿子作业时,不太使用“大嗓门”了。这学期的几次测验,儿子的成绩稳步提高,错的题少多了。我心里高兴,但怕儿子骄傲,嘴里也没多说。倒是妻子经常鼓励儿子:“你是好样的,成绩又进步了!”
这个周末,吃过晚饭,妻子问儿子:“你看我和你爸爸,哪个更接近于‘朋友式的家长’?”我瞪了妻子一眼,心想:这答案很明显啊,毕竟我以前经常训斥儿子。但又有点儿不甘心。便为自己申辩:“我现在很少采取粗暴的方法了!”妻子挥手制止我:“你先别说,让儿子说答案。”只见儿子涨红着脸,想说,却没说出来。我和妻子都让他“实话实说”。
“你们俩都是‘朋友式的家长’!”儿子突然大声说出“答案”。妻子想了一会儿,便哈哈大笑起来。我呢,听了儿子的“吉言”,心里自然也很高兴……晚上看电视时,我竟然不像往常那样跟妻子抢频道了。妻子笑着对我说:“你看,儿子一句鼓励的话,就让你高兴到现在。今后,该知道怎么教育儿子了吧……”
老实说,我从没有动手打过儿子。但每每翻阅他的作业或考卷,看到一些本不该出现的错误,我就有点儿火冒三丈,声音便越说越大,时不时也会吐出“骂”言。上学期期末考试,儿子在班上考了第一名,但年级名次只有二十多名,我检查完几门主课考卷后,又“大声”指出几处不该出现的错误,最后怒其不争地总结道:“如果你数学多考三分,语文多考四分,英语多考一分,你肯定就是年级前十名!”儿子听罢,虽然不断点头,但也流下了委屈的泪水。妻子在一旁不乐意了,待儿子去房间写作业时,她小声对我说:“你对儿子应该多点鼓励,毕竟班级第一名也不容易呀……”我当然不服气:“你就会惯儿子,会做好人,我若再不说说儿子,他的成绩还能更上一层楼吗?”
现在,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我的脾气改了不少,至少在辅导儿子作业时,不太使用“大嗓门”了。这学期的几次测验,儿子的成绩稳步提高,错的题少多了。我心里高兴,但怕儿子骄傲,嘴里也没多说。倒是妻子经常鼓励儿子:“你是好样的,成绩又进步了!”
这个周末,吃过晚饭,妻子问儿子:“你看我和你爸爸,哪个更接近于‘朋友式的家长’?”我瞪了妻子一眼,心想:这答案很明显啊,毕竟我以前经常训斥儿子。但又有点儿不甘心。便为自己申辩:“我现在很少采取粗暴的方法了!”妻子挥手制止我:“你先别说,让儿子说答案。”只见儿子涨红着脸,想说,却没说出来。我和妻子都让他“实话实说”。
“你们俩都是‘朋友式的家长’!”儿子突然大声说出“答案”。妻子想了一会儿,便哈哈大笑起来。我呢,听了儿子的“吉言”,心里自然也很高兴……晚上看电视时,我竟然不像往常那样跟妻子抢频道了。妻子笑着对我说:“你看,儿子一句鼓励的话,就让你高兴到现在。今后,该知道怎么教育儿子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