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变换的对话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teshar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趙氏孤儿的故事可说是一部不朽的经典,随着改编的兴起,近年来也受到了作家们的关注。由金海曙编剧、林兆华导演的话剧版《赵氏孤儿》就将这种改编的浪潮推到了顶峰,将经典作品对正义精神的肯定转到了对人性和个性价值的探究。本文对元杂剧和话剧两版《赵氏孤儿》进行对比,探究经典的历史变迁。
  关键词: 《赵氏孤儿》 元杂剧 话剧 正义 时代价值
  
  曾经在元朝赫赫有名的赵氏孤儿的故事,在时代的变迁中也吸取了新的价值。现代很多剧作家都对这一经典剧作进行了改编,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新的研究视角,本文从作品的古今对比来探讨它的时代价值。
  一、元杂剧《赵氏孤儿》的主题嬗变
  元杂剧《赵氏孤儿》是根据《史记》、略采《左传》而成的,突出了正义与邪恶势力的矛盾斗争,表达了“冤报冤”的复仇思想。剧中屠岸贾杀害赵家是以“文武不和”为借口的,为了“斩草除根”,“诈传灵公的命”,还要除掉赵盾之子、晋国驸马赵朔及其妻晋公主所剩下的遗腹子“赵氏孤儿”,程婴、韩厥和公孙杵臼等人则奋力救护孤儿。最后,孤儿由程婴抚养,程婴的儿子则送与公孙杵臼以代孤儿。二十年后,孤儿长大得知家仇后,杀死屠岸贾,为赵家报仇雪恨,后又复姓赵。
  经典作品的精华往往就在于它们饱含着丰厚的内涵,《赵氏孤儿》演绎了孤儿为家族报仇的故事,却暗含着由复仇到为民族而歌的主题嬗变。
  1.故事的内容和情节都表现了强烈的复仇精神。从古至今,复仇主题的文学就在作家笔下不断的变形,但是复仇这个主题却一直有着广泛的群众心理认同和期待基础。在此基础上,人们认为《赵氏孤儿》应该是被放大并赞扬的。
  2.作品以忠奸矛盾为背景,却还引出了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的斗争。在杀害赵家和搜孤的情节中,全剧都笼罩在黑暗中。然而剧本并不是要人们悲哀和失望,相反使人得到了信心和鼓舞,孤儿报仇的结局就是最好的证明。“正义感始终是全剧要突出表现的内容……众多悲剧人物强烈的正义感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激起读者和观众产生一种崇高美和悲壮美相统一的审美体验”。
  3.在宋金元时期,赵姓代表着已经灭亡的宋王朝,象征着遭受异族统治的中华民族。孤儿最后使赵姓复兴,更寄托了中原民族复兴的愿望。元杂剧作家就是目睹了蒙元社会的动荡交替,又感慨矛盾和危机的刺激使人们既有对传统观念的继承,更有对传统的抵牾。作者巧妙地通过家族事件来折射元代面临压迫时对正义的歌颂,这不仅仅是一个典型事件的选择,更体现了深刻的社会意义。
  由于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加上城市瓦舍勾栏和农村神庙戏楼舞台的出现,以及统治者的喜好,杂剧在当时遍及市井勾栏,甚至地方戏的舞台,可谓盛极一时,如《豫让吞炭》、《马陵道》、《伍员吹箫》等都是此类作品,它们将下层人民的苦难和残酷的现实融为了一体,而且发挥了作品的教化作用。可见,经典是必然要受到社会滋养的,《赵氏孤儿》流传至今是顺应时代潮流的。
  二、现代改编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关注的都是为孤儿牺牲的死难忠良和孤儿报仇的大快人心,吊诡的是,中心人物孤儿却是人们忽略的一个盲点,这无疑给作家们提供了改编的新契机,由金海曙编剧,林兆华导演的话剧《赵氏孤儿》就将这种潮流推到了极致。
  剧中,孤儿一开始就担着长大报仇的使命,但当他需要承担这一责任时却说:“不关我事。”“你们的事与我何干?”程婴在剧中也说:“每一天我都希望这孩子能早日长大,盼着他能为赵家报仇……要是他现在能够站起来拔剑报仇,我也就算没有白活这一场。”可见,孤儿是他的全部寄托,但孤儿不肯复仇的结局却与人们所期望的大快人心是不相等的,很多观众对剧作改编甚至现代话剧都产生了怀疑。
  现代社会,“人”的主题越来越突出,那种在元代被赋予的民族大义已经渐渐得到了消解,所以导演在舞台布置和演员选择上都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来突出这种消解。话剧最引人深思的一幕,就是当孤儿得知自己身世后,毅然放弃了复仇。元杂剧虽以“赵氏孤儿”为题,但恰恰孤儿是最为人们所疏忽的,他的所想所感完全没有人关心。林兆华的实验话剧就是将这种过去被忽略而现在被凸显的东西放大了给人看。
  另外,作者在体裁上的突破也是令人佩服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分子已被逐渐边缘化了,而作为高雅的话剧本身也被影视传媒边缘化了。所幸的是,这也让话剧保持了一种孤独而更独立的姿态,从而更适合知识精英的话语表达。所以,话剧界就兴起了一种小剧场话剧,也叫实验话剧,因敢于大胆颠覆传统戏剧的表现手法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林兆华的实验话剧选择元杂剧《赵氏孤儿》是有深刻的含义的,因为它蕴涵的主题最为丰富,更将一个传统的复仇主题融合了民族国家的话语。元杂剧让饱受压迫的下层人民在虚拟的正义来临时体会到了一种原始的畅快淋漓,而话剧则早已不再像杂剧那样做普通人能欣赏的艺术形式了,而是知识分子作为一个局部团体对人性和本性的探索,这在杂剧及其流传过程中一直是一个被人们忽视的问题。但是话剧对人性的过度关注也使《赵氏孤儿》失去了在群众中那种雄厚的传播力,因为他们对话剧几乎是毫不关注的,对专业的艺术也是触及不多的。
  面临着话剧这种“功过参半”的存在状态,我们不禁想:这种代表知识分子的迷茫和关注自我的题材究竟能走多远?话剧作为承载这种题材的文艺方式又究竟能走多远?
  三、关于改编的思索
  对许多学者来说,话剧《赵氏孤儿》在主题和表现方式上都是有争议的,这让普通人接受就更是难上加难了。现代人把经典搬上了话剧舞台,却在结局甚至主题上与原作大相径庭,这是对大众接受底线的一大挑战。但是在这种改编的话剧中,不只是编导,还包括观众在内,几乎都是专门从事话剧研究的。这样一来,对话剧《赵氏孤儿》的创作鉴赏就局限在一个范围了。在这样的圈子里,知识分子们没有去承载什么光辉的使命和职责。作为一个被边缘化的阶层,时代和社会的抛弃促使他们转而开始注重自己。所以金海曙和林兆华将元杂剧《赵氏孤儿》作了大胆的改编,是对作品表现模式的一个突破,更是对历史作品创新的一大突破。孤儿的放弃报仇也凸显了作者的创作困境,知识精英们在越来越面临“失语”的情况下,还是不愿意放弃对社会的责任与使命的。毕竟,我们无法抛弃传统。
  然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以前的人们对现代人倡导的人性和个体价值没有触及,是话剧《赵氏孤儿》为我们打开了这片天地,开始对传统忽视的东西提出了挑战。这样的创作是有意义的,站在当代的角度去审视古人的创作,也是文学批评与时俱进的大好时机。
  但也有很多学者对实验剧的发展提出了担忧。因为话剧对普通大众来说已经是比较远的了,这种另类的形式和个性的表现手法在搬上舞台时就已经脱离了大众,那么将来的发展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大众同化接受,还是会和大众渐行渐远,将个性之路走到底呢?我想这两种结果对实验剧本身的发展来说都是严峻的挑战。我们很佩服开辟这片土地的编导们,是他们对艺术的大胆追求和勇敢创新才为这样一个新兴的艺术形式开辟了道路。但是,实验话剧也不太可能以一种倔强而又孤独的姿态存在于普通民众的视野之外。所以,我们期望的是,在精英话语与大众接受之间,能不能找到一个平衡点,有没有可能做到不庸俗媚俗又能为更多的观众喜闻乐见?
  《赵氏孤儿》还会有新的版本,新的形式。然而,不变的是创作者们对艺术的不断追求,还有艺术给我们带来的震撼和思索,这种魅力将是永远不可磨灭的丰碑。
  
  (作者系鲁东大学文学院09级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 要: 2008年江苏高考改革新模式,为了适应高考对历史学科的要求,在课时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必须打造历史的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模式即用学案教学夯实学生的基础;用多媒体教学拓展学生的视野;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用分层教学法提升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 江苏高考改革 历史高效课堂 新高考模式    2006年9月,江苏省教育厅向社会公布2008年的高考方案,方案中首次提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
摘 要: 高职高专并轨后,原有存在于本科院校中的专科教育教学,面临着教学的改革,以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几年来,面对转型中遇到的问题而进行的探索、改革,使学生不但学到了能够突出职业教育特点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为就业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就业 开拓新路    随着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政策的出台,高职高专并轨这一改革不断推进,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应运而生,从
摘 要: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宝鸡市部分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宝鸡市高校大学生的旅游需求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总结出大学生旅游市场的需求特点,并据此提出了开发宝鸡旅游业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旅游需求 旅游市场 宝鸡市    一、引言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其蕴涵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凸显,这使得旅游市场的竞争空前激烈。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旅游市场份额的竞争是事关竞争成败的关键
摘 要: 《游园》处于《学堂》和《惊梦》之间,既是贯穿剧情的需要,又是为《惊梦》、《寻梦》以至于后来杜丽娘为情而死、因情而复生作铺垫。这一出由六支曲子组成,着重刻画了杜丽娘的内心世界,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心理脉搏,是杜丽娘性格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关键词: 《牡丹亭·游园》 青春觉醒 艺术魅力    《牡丹亭》一名《还魂记》,又名《牡丹亭还魂记》,与《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
摘 要: 经过全球金融危机的洗礼,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本文通过对浙江传媒学院学生的五大类不良就业心态的分析,研究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等四个方面制约因素,找到疏导学生就业心理、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合理对策。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大学生 就业心态 对策    2008年金融危机重创全球经济之后,2009年成为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而2
摘 要: 汉代工匠笔法洗炼,刀工娴熟;汉画像石雕刻技法工整细腻,粗犷豪放。这种精湛的石雕刻技术至今已经影响了中国许多艺术,本文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民间剪纸、雕塑艺术、版画艺术,从它们入手研究汉画像石雕刻技法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关键词: 汉画像石雕刻技法 中国艺术 影响    汉画像石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不仅弘扬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其雕刻技法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深
摘要: 元好问的《威德院功德记》一文体现了作者谈论佛教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包括以儒家思想为本位进而观照其他思想体系的“由儒观释”和以他者为反思儒家思想之镜鉴的“以释鉴儒”两个向度,这也正代表着元初儒士阶层面对儒释二教的基本精神走向。  关键词: 元好问《威德院功德记》金元之际儒家佛教    作为金元之际的文坛盟主,元好问的思想向来为学界所关注。学者们的探讨多数集中于其儒家的精神底色、对佛道二教
摘 要: 情感教育是学生认知活动的基础,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具有必要性。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教师以情感人是基础,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是关键,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是目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以情感人 情感体验    情感是人们复杂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进行情感教育就是教师以情感人,依据一定的教育教
摘 要: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是高校共青团的重要职责。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团委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生实际,充分发挥了药学专业特色优势,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成效显著。  关键词: 中国药科大学商学院 校园文化 高校共青团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文化、学术等方面的活动,全面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是高校共青团的重要职责。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卢
摘 要: 本文从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的角度来探讨文化意象的翻译及相关问题。文化意象是一国语言文化的精华,文化意象的翻译过程是一个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过程。如何处理文化意象中“形象和意义”的矛盾问题成为文化意象翻译的关键所在。本文在翻译目的论的框架下,通过对《红楼梦》两个全译本(杨宪益夫妇版本和霍克斯版本)中文化意象翻译实例的分析和比较,揭示目的论在处理文化意象时的指导作用及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