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古诗对于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鼓舞青少年奋发有为有重要意义,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情感有着重要作用。选入小学教材的古诗,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在教学中,怎样化难为易,由浅入深,体验那源远流长的美好意境、美好情感,把古诗教好、教活呢?
一、了解作者、历史背景,促进理解
许多古诗的创作与作者的身份及历史背景有相当关联,了解这些以后,有利于帮助学生对古诗意思的理解和诗情的悟出。如曹植写的《七步诗》,据古书记载曹丕因为嫉妒弟弟曹植,害怕他跟自己争夺王位,就命令他在走七步的短时间内写出一首诗来,如果写不出来,就要用残酷的刑罚来处治他。这首诗就是曹植在七步之内写成的,诗人发出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悲愤的责问。反映出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互相排挤斗争的故事。了解这些历史背景更有助与学生理解诗的意思和主旨。
二、创设情境,感受诗境
在浩瀚如烟的文学长河中,古诗就像璀璨的明珠传承着华夏儿女的血脉精髓。所以,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讲究方法,以用对古诗的喜爱之情,感染学生,唤起学生对学习古诗的热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古诗的积极性。
1、故事创设情境:小学生尤其喜欢听故事,如果在古诗教学前讲述一段有关的故事或传说,当然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教学《七步诗》时,在释题时跟学生讲曹丕、曹植二兄弟不能相容的故事。这些曲折动人的故事,引人入胜,易于在学生的心中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和感悟。
2、图像创设情景:如教《锄禾》时,让学生通过观察烈日下老农锄地的画面,讲讲中午太阳当头照时的情景,并体会烈日下劳动的感受,想象农民辛勤劳动的情景,从而懂得碗里的饭,每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3、媒体创设情境。如可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现《游园不值》中万紫千红的春景图、《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西湖“曲苑风荷”的美景,把学生带入了诗的意境,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4、吟诵创设情境:“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正因为诗如鼓琴,声声见心,易唱动听,悦耳感人,又因为“俯而读,仰而思,熟读精思理自知”是传统的教诗方法,所以运用吟诵引入法,在实践中是奏效的。它能恰如其分地表达作者的感情,使学生一开始就受到感染,激发起浓厚的情趣。
三、嚼字品词,体悟诗意
字、词是古诗的组成单元,学懂字、词是理解诗句含义、分析诗的意境的前提。诗中的一字一词都经过诗人的千锤百炼,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如《江雪》一诗的学习,我先引导学生通过对第一二行诗句中的“鸟飞绝”中的“绝”、“人踪灭”中的“灭”的理解,勾画出天寒地冻、飞雪飘漫的天地;通过对每行诗的开头一字连成的“千万孤独”的感悟,营造出空旷、凄凉的境界。末句的一个“钓”字可谓全诗的“诗眼”,通过对“钓”字的品味,揭示出寂寥中的生机,平常中的蕴涵,触摸到诗人纯净高远的内心。
在古诗文教学中,正是这样紧密结合语境而对言语作细细的咀嚼,在吟诵中赏析作者在语言过程中“字斟句酌”,才使学生越读越有味,越读越深入,从而受到灵魂的洗礼,精神的振奋。
四、吟句读诗,品味诗情
诵读是小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主要方法,也是理解古诗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途径。诵读有两层含义:即朗读和背诵。古诗文的语言之美、节奏之美、音韵之美、意境之美,仅凭教师的讲解学生是体味不到的,要突出“读”,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让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和培养想象能力,是古诗文教学的重点。因此,古诗文的教学,要以“读”为本,应体现“读通、读熟、读出感情、”这样一个渐进的朗读层次;要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在朗读中体会、在朗读中想象、在朗读中欣赏、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要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比如配乐朗读、配画朗读、创设情景朗读等等,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来诵读古诗文。这样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必然会被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文的感知,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语言的魅力,喜爱上古诗,做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五、拓展活动,再现诗意
在古诗教学中引入活动,给了学生一个自由想象、自由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大有帮助。
1、画诗。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与画互相生发,相得益彰。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一幅田园风光图。因此,理解好诗句,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美妙的画面。如教学“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两句诗时,怎样在画面上表现出“无处寻”的蝴蝶呢?大家开动脑筋,展开想像。结果,有的学生画面上的蝴蝶隐约于金黄的菜花之中,有的干脆不画。理由也各有不同:有的说把蝴蝶画成淡黄色,和菜花就分辨不出来了;有的说画上儿童正拍着脑袋思考,“蝴蝶飞哪儿去了,怎么找到它呢?虽然怎么画都无所谓,但可贵的是,它已经引发了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2、演诗。比如教学《寻隐者不遇》一诗中诗人询问童子师傅的去处时,让孩子们运用已有生活经验,充分展开想像,进行创造性的表演。不同的学生对童子当时的神态、动作的设计都有所不同:有摸着后脑,一片茫然的;有焦急无奈,举目远眺的;有故作神秘,睨视微笑的……学生种种表现,再现了这篇古诗在他们头脑中的不同意境,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不同创意。3、写诗。学生学习了古诗,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发学生的灵感,让他们对古诗进行改写或者写。例如,在学习《赠汪伦》后,我进行这样的启发:诗中送别的场面是如此感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离别的场面,同学转学、亲人远行……在依依惜别之时,大家一定会有许多心里话想说,让我们都来学学作者,回家后把心里的话写成一首送别诗,赠给自己最不舍的人。
六、探求意蕴,理解哲理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不少古诗,既充满着诗情画意,又闪耀着哲理的光辉。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给人们以启迪的哲理是:对任何事物,只有全面观察和了解,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再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一首古今传诵的写春景的名诗。然而,只要我们深入思索,就能悟到这样一个哲理:一切新生事物、美好事物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任何人想压制它都是不可能的。
根据哲理诗的特点,要使学生理解古诗的哲理,教师在教学中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就是艺术形象与哲理的关系。哲理是艺术形象的灵魂,而艺术形象则是哲理的躯壳。哲理总是因形而生,因此,教师应启发学生由形探求诗中的意蕴,理解诗的哲理。如王之涣的《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祖国万里河山的壮丽景色,再引导学生理解蕴含于景色描写之中的“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深刻哲理。二是情与理的关系。不少古诗往往通过抒情而言志,情中有理,理中含情。如《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它不仅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愤慨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而且道出了一个真理: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都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而创造的。在教这首诗时,既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感情,又要理解诗中情理交融的哲理。
总之,一线的语文教师尤其应身体力行,更新观念,创建氛围,优化教学,引导学生随着诗人所表达的感情产生共鸣,随其悲而悲,随其喜与喜,让这古典文学精华,从学生口中渗融于他们的血液中,芬芳在他们的生命中。
一、了解作者、历史背景,促进理解
许多古诗的创作与作者的身份及历史背景有相当关联,了解这些以后,有利于帮助学生对古诗意思的理解和诗情的悟出。如曹植写的《七步诗》,据古书记载曹丕因为嫉妒弟弟曹植,害怕他跟自己争夺王位,就命令他在走七步的短时间内写出一首诗来,如果写不出来,就要用残酷的刑罚来处治他。这首诗就是曹植在七步之内写成的,诗人发出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悲愤的责问。反映出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互相排挤斗争的故事。了解这些历史背景更有助与学生理解诗的意思和主旨。
二、创设情境,感受诗境
在浩瀚如烟的文学长河中,古诗就像璀璨的明珠传承着华夏儿女的血脉精髓。所以,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讲究方法,以用对古诗的喜爱之情,感染学生,唤起学生对学习古诗的热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古诗的积极性。
1、故事创设情境:小学生尤其喜欢听故事,如果在古诗教学前讲述一段有关的故事或传说,当然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教学《七步诗》时,在释题时跟学生讲曹丕、曹植二兄弟不能相容的故事。这些曲折动人的故事,引人入胜,易于在学生的心中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和感悟。
2、图像创设情景:如教《锄禾》时,让学生通过观察烈日下老农锄地的画面,讲讲中午太阳当头照时的情景,并体会烈日下劳动的感受,想象农民辛勤劳动的情景,从而懂得碗里的饭,每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3、媒体创设情境。如可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现《游园不值》中万紫千红的春景图、《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西湖“曲苑风荷”的美景,把学生带入了诗的意境,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4、吟诵创设情境:“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正因为诗如鼓琴,声声见心,易唱动听,悦耳感人,又因为“俯而读,仰而思,熟读精思理自知”是传统的教诗方法,所以运用吟诵引入法,在实践中是奏效的。它能恰如其分地表达作者的感情,使学生一开始就受到感染,激发起浓厚的情趣。
三、嚼字品词,体悟诗意
字、词是古诗的组成单元,学懂字、词是理解诗句含义、分析诗的意境的前提。诗中的一字一词都经过诗人的千锤百炼,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如《江雪》一诗的学习,我先引导学生通过对第一二行诗句中的“鸟飞绝”中的“绝”、“人踪灭”中的“灭”的理解,勾画出天寒地冻、飞雪飘漫的天地;通过对每行诗的开头一字连成的“千万孤独”的感悟,营造出空旷、凄凉的境界。末句的一个“钓”字可谓全诗的“诗眼”,通过对“钓”字的品味,揭示出寂寥中的生机,平常中的蕴涵,触摸到诗人纯净高远的内心。
在古诗文教学中,正是这样紧密结合语境而对言语作细细的咀嚼,在吟诵中赏析作者在语言过程中“字斟句酌”,才使学生越读越有味,越读越深入,从而受到灵魂的洗礼,精神的振奋。
四、吟句读诗,品味诗情
诵读是小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主要方法,也是理解古诗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途径。诵读有两层含义:即朗读和背诵。古诗文的语言之美、节奏之美、音韵之美、意境之美,仅凭教师的讲解学生是体味不到的,要突出“读”,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让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和培养想象能力,是古诗文教学的重点。因此,古诗文的教学,要以“读”为本,应体现“读通、读熟、读出感情、”这样一个渐进的朗读层次;要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在朗读中体会、在朗读中想象、在朗读中欣赏、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要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比如配乐朗读、配画朗读、创设情景朗读等等,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来诵读古诗文。这样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必然会被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文的感知,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语言的魅力,喜爱上古诗,做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五、拓展活动,再现诗意
在古诗教学中引入活动,给了学生一个自由想象、自由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大有帮助。
1、画诗。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与画互相生发,相得益彰。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一幅田园风光图。因此,理解好诗句,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美妙的画面。如教学“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两句诗时,怎样在画面上表现出“无处寻”的蝴蝶呢?大家开动脑筋,展开想像。结果,有的学生画面上的蝴蝶隐约于金黄的菜花之中,有的干脆不画。理由也各有不同:有的说把蝴蝶画成淡黄色,和菜花就分辨不出来了;有的说画上儿童正拍着脑袋思考,“蝴蝶飞哪儿去了,怎么找到它呢?虽然怎么画都无所谓,但可贵的是,它已经引发了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2、演诗。比如教学《寻隐者不遇》一诗中诗人询问童子师傅的去处时,让孩子们运用已有生活经验,充分展开想像,进行创造性的表演。不同的学生对童子当时的神态、动作的设计都有所不同:有摸着后脑,一片茫然的;有焦急无奈,举目远眺的;有故作神秘,睨视微笑的……学生种种表现,再现了这篇古诗在他们头脑中的不同意境,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不同创意。3、写诗。学生学习了古诗,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发学生的灵感,让他们对古诗进行改写或者写。例如,在学习《赠汪伦》后,我进行这样的启发:诗中送别的场面是如此感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离别的场面,同学转学、亲人远行……在依依惜别之时,大家一定会有许多心里话想说,让我们都来学学作者,回家后把心里的话写成一首送别诗,赠给自己最不舍的人。
六、探求意蕴,理解哲理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不少古诗,既充满着诗情画意,又闪耀着哲理的光辉。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给人们以启迪的哲理是:对任何事物,只有全面观察和了解,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再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一首古今传诵的写春景的名诗。然而,只要我们深入思索,就能悟到这样一个哲理:一切新生事物、美好事物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任何人想压制它都是不可能的。
根据哲理诗的特点,要使学生理解古诗的哲理,教师在教学中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就是艺术形象与哲理的关系。哲理是艺术形象的灵魂,而艺术形象则是哲理的躯壳。哲理总是因形而生,因此,教师应启发学生由形探求诗中的意蕴,理解诗的哲理。如王之涣的《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祖国万里河山的壮丽景色,再引导学生理解蕴含于景色描写之中的“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深刻哲理。二是情与理的关系。不少古诗往往通过抒情而言志,情中有理,理中含情。如《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它不仅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愤慨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而且道出了一个真理: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都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而创造的。在教这首诗时,既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感情,又要理解诗中情理交融的哲理。
总之,一线的语文教师尤其应身体力行,更新观念,创建氛围,优化教学,引导学生随着诗人所表达的感情产生共鸣,随其悲而悲,随其喜与喜,让这古典文学精华,从学生口中渗融于他们的血液中,芬芳在他们的生命中。